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2-05-30 11:20:27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摘要: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点,是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并对实施路径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方法与手段,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意志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1.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含义

对感恩教育的界定,当前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同陶志琼博士的观点:“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一定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的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1]陶志琼博士还提出感恩教育的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体现在学会识恩和知恩,即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受教育者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即产生感恩情怀。三是实践层次,受教育者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既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在这三个层次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目的,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本文认为,要践行陶志琼提出的“三个层次”内容,受教育者应从十六个字诠释感恩,即“尊重差异,关心他人,意识责任,付诸关怀。”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感恩的平台,基于这种“平台”,个体才有可能尊重他人的个性与唯一性。其次,关心既是一种观点和态度,也是一种意识。个体只有自觉自愿地把人或事物放在心上,才能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物)。第三,感恩是把爱作为义务的责任。这种责任把人带进价值冲突中,使人在取舍中表现自身价值。第四,感恩自身的性质是实现于活动的,要将关怀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做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2.大学生感恩的对象

(1)孝敬父母,感父母养育之恩。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作为儿女,我们要感恩父母的辛苦养育,把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作为做人之本。(2)尊敬师长,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父母给人以生命,老师给人以慧命。作为学生,无论地位如何显赫,财富如何巨大,都不可忘记恩师的培育之恩和指路之功。(3)博爱众人,感他人和朋友的关爱与协助之恩。人生路上,因为有他人和朋友的信任和帮助,才能一帆风顺。感恩他人和朋友,就要切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与人真诚相待,仁者爱人。(4)承担社会责任,感国家护卫之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与祖国共兴衰,共荣辱,这是永恒的事实。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感国家护卫之恩,饱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5)顺天应物,感自然恩赐之恩。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当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大学生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者,应懂得感恩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6)逆行而上,感挫折炼志之恩。感恩挫折,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洗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大学生感恩挫折,目的是让他们懂得用积极心态却迎接生命中任何挑战。

3.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过程

感恩是一种心理活动,体现为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应遵循心理活动规律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增强感恩意识。(1)学会识恩、知恩是感恩前提。教育大学生识恩、知恩,既要引导他们识大恩、明大德,也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极易被忽略的“小恩小惠”,向他们阐明其价值之所在。(2)升华感恩情感,是感恩的动力来源。感恩需要心息相同、心理赞赏和情感回报。感恩教育要在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基础上,培育大学生感恩之情。[2]而感恩之情培育的出发点可从教会学生谢恩开始。谢恩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情感交流,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感情,引发心灵共鸣,激发个体感恩情感,进而产生谢恩冲动和行为。(3)受恩图报是感恩的最终目的。进行感恩教育的重点是让大学生知道,恩情不是等量回报,也不是欲报即报。报恩不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等价交换。一些简单的行为,一句简单的感谢,都是报恩的表现,都能给予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还要教育大学生将报恩之心升华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他们树立正确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懂得奉献与索取之间的辩证关文教空间2016年第09期总第438期系。(4)施恩不图报,是感恩的最高境界。《战国策》里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3]个人只有达到施恩不图报境界,才能真正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高校进行感恩教育时,应将“施恩不图报”的感恩理念传授给大学生。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路径

目前,高校没有普遍开设感恩教育这一门课程。高校应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感恩教育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心中,并且做好以下“三个结合”,使感恩教育同思政教育在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融合。

1.知识层面高调结合

我国高校现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德育课程。思政教师要从理论教学上发挥出德育渗透的优势。从知恩、感恩的重要性、价值取向、方法与途径等视阈将感恩教育的知识体系,系统地传授给大学生,打造出普遍认同的知恩共识。[4]而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将感恩教育与思政课程在知识层面高调结合。这里所说的“高调”,是指在教授思政课程过程中,要将思政课程的知识点与感恩教育的知识点相结合,通过“多结合”以及“明确告诉学生所授内容即为感恩教育”这种高调的方式,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感恩认识。例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之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24个字,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会感恩具有指导意义。[5]

2.情感层面高度结合

高校德育课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过程中,不能仅停留于认知层面,还要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感。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思政教育与感恩教育在情感层面的高度结合,使两者在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目标上高度一致。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从创设情境和榜样示范法入手,从而高度培养大学生的关怀感、仁爱感、真诚感和慈悲之心等道德情感。创设情境主要指设置各种人际互动情景、社会生活情景等,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举学生身边实例两种手段来创设。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领导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时,思政教师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两个案例,一个是“洪战辉的事迹材料”,一个是“南京大学‘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通过这两个案例,使学生在情感上形成反差,从而深刻懂得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要感恩父母的教育意义。而榜样教育法,不仅指思政教师要做好榜样带头作用,而且思政教师要善于挖掘同学当中的榜样人物,并且树立榜样,让榜样人物得到同学之间的情感认可,从而号召广大同学向榜样学习的热潮。总之,创设情境与榜样示范法的目的都是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3.实践层面高效结合

高校感恩教育不能只做定性教育,也需要进行定量教育,因为感恩教育是体验式教育,只有量化才能知道感恩教育的效果。对感恩教育进行量化,其实就是指感恩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当前,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有关媒体曾报道,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算“感恩账”的寒假作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号召学子“为父母做顿饭”。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的考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感恩,这种考核方式就极易片面化、虚假化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不足而否定它。以布置感恩作业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考核,有助于促进那些不懂感恩、不愿感恩、对生活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感恩。通过经常的感恩练习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并能使他们在完成感恩作业中体会这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无疑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感恩教育进行量化,其实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化成为个人人格的一个部分,并且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高校在加强感恩教育的建设上,应注重发挥思政课堂的主要作用,将感恩教育融进课堂教学中。

作者:王洪明 王燕燕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教学咨询与督导工作办公室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4]徐广屏.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1):51-54.

[5]刘利才,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