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教育与主体人格塑造

时间:2022-03-01 10:34:54

大学生感恩教育与主体人格塑造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适应生活、培养学生智力发展、促进道德认知、传承社会核心价值。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是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感恩教育与学生主体意识培育相互影响,学生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具备主体意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才能增强本身主体意识,促进本身主体人格塑造。

关键词:感恩教育;主体人格塑造;实践活动

0引言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是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中对学生主体人格塑造的因素较多,本文仅就感恩教育中构建学生主体人格谈一点个人的思考。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所产生的认可并立志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实践行为。感恩蕴含的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因为高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总体目标的道德意义也在于培育学生具有更为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感恩教育不啻为构建学生主体人格的道德切入点。

1感恩教育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主体性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1]。主体意识既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体认与坚守。因此,感恩教育对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感恩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感恩教育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学者认为:感恩包括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的冲动;三是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习惯[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此,感恩教育正是唤醒学生对周围环境给予自己的恩惠产生的认可并给予回报的素养和行为,促使学生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目的性、选择性、超越性等主体本质特征,产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体意识得以真正确立。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对象意识。青年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学生在有效地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中增强自身主体意识,并进一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我发展,这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现实意义。

2感恩教育实效性不足对个体主体意识的影响

实践发现,由于学生自身认知局限等原因,导致感恩教育缺乏实效,对主体意识带来的不良影响有以下几点。1)自卑心理的负面影响。生活窘迫使一些贫困学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滋生自卑情绪,耻于面对自己身所处的现实而妄自菲薄;或因虚荣而不愿谈论曾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感恩教育活动中表现被动,觉得感恩正是证明自己低人一等的事实,自然个人的主体意识难以体现。2)责任意识缺乏。有部分学生对自己获得的资助表现麻木,这类学生往往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表现被动,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当为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承担责任;另外,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长期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反而形成自己就是弱者的思维定势,忽略了自己也有帮助他人的能力,滋生依赖心理,从而导致自身主动性降低。由此可见,感恩教育与学生主体意培育之间相互影响,学生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具备主体意识,充分享有权利、积极承担义务,才能增强主体意识,促进自身主体人格的塑造。

3着力于心理内化,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感恩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3]。在对影响德育实效性的诸因素调查中,许多大学生认为心理状态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很大[4]。心理内化正是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内化是指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这种体系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内化就是接受外部思想改造自我[5]。因此,着力实现感恩心理内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3.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自我教育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学生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准确把握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使感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能够落到学生的心坎,满足其内心期待,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发挥内化的效果。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工作实效可言,感恩教育更是如此。

3.2构建感恩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互动影响机制

高校德育要与社会发展实际、学生成长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开展的切入点,着力于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使教育取得实效。每一名大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将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构建感恩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互动影响良性机制,使感恩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为个人学涯规划提供准确的依据,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学生自觉感恩、主动感恩的根本动力。3.3加强隐性德育方式,构建“助人自助”育人平台实践证明,德育内容的多次重复会引发学生情感上的逆反。通过隐性德育内容,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之中,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探索形式。“助人自助”育人平台就是让学生正视自己所处的现状,承认彼此付出,相互关爱的过程,感受自己与施恩者人格上的平等,通过互助的实践活动中矫正个人认知偏差,增强成长自信和主动意识,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面对现实,合理规划、塑造自我,从而进一步增强个人主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4结语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健康的体质、创造性的智慧、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高教德育工作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适应生活、培养学生智力发展、促进道德认知、传承社会核心价值。感恩教育对于我们追求德育工作实效,培养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广大高教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尹弘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曲建武.诚信教育与大学生主体人格塑造[J].教育科学,2004(3).

[2]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J].江苏高教,2007(1).

[3]祝国超.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

[4]曲建武.大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3).

[5]孟昕.2015浅论贫困大学生感恩心理内化教育[J].教育管理,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