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高校生思政教育

时间:2022-07-01 08:24:18

谈论高校生思政教育

我国目前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知识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无法在这个时代立足,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势在必行。如何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抓住两个主阵地

第一个主阵地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包括主流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和边缘学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教育课堂教学阵地。第二个主阵地是网络信息时代出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无论是传统主阵地还是网络时代新载体,要抓住主阵地,掌握主动权,都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真信真讲。如果传播信仰的人对自己所要传播的信仰都半信半疑,或者言不由衷,如何将信仰传播出去呢?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不到真信真讲,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有可能出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达到的目的适得其反的效果。

2.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课老师,要求博学多思,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魅力来源。如何免于简单说教带来的枯燥又不落于插科打诨似俗套,同时还要将道理说通讲透,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还要及时“扫现代盲”,与时俱进跟上“新知识”、“新科技”、“新事件”发展步伐,做到信手拈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愿意倾听,乐于接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3.讲课要注重趣味性和艺术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魅力体现。其实讲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有没有吸引力,很大一部分程度决定于授课者的语言艺术把握,在讲课过程当中适当穿插一点民间热议的话题,增加一点生活趣味知识,可以放松听课心情,理论知识又高度概括传输给了,可以让学生感觉收获多多,启发多多,受益多多。但是作为大学课堂,既要有趣味性,又不能流于低级趣味。

4.不断增长的新知识要与原有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体。无论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多年积累提炼形成的,所以个人知识也需要不断积累、整理、提炼,光有积累不会提炼,就成了知识的仓库,而懂得提炼却不重视学习积累,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所以要成为知识的加工厂,就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不断更新,这样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才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5.教学形式要做到多样化。从教学模式来讲,有灌输式和引导式,我们既要有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又要有现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启发引导式。从教学形式来讲,有讲座式,课堂板书讲授式,多媒体演示讲解式,还有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式等等,不一而足。

二、把握三条主渠道

1.党支部建设。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很快,这是对未来人才和祖国栋梁的一种信仰传播与引导。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党支部建设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主要渠道,通过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普通学生加强学习,净化思想,自觉抵制外来思想和杂音的诱惑。通过党支部学习,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2.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无声的和有声的,无形的和有形的,实体的和虚拟的共同营造出的一种氛围,是大学校园无处不在并且最贴近学生也是最容易影响学生的一个主渠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创新的建设,覆盖面很广,既包括全体学生和从校长、书记到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保卫的全体有编制的、无编制,甚至是临时的教职员工,又包括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建筑一标志,还有所开展的活动、体育运动、标语口号等等。3.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德育基地活动和假期实习、社会兼职、顶岗实习等。这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象牙塔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的过程,也是毕业之后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和衔接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在大学校园里面没有经历过的挫折和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了,及时引导、摆脱困惑,那么就可以避免一些恶性事件,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力。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盲区。

三、关注五个方面的意识培养和文化传播

1.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进行信仰文化的传播。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根本。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大学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运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注重国家意识的培养,进行“根”文化的传播。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儿子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其中有一段与友人的一段对话,提到为在香港参加体育比赛的哪个队加油的问题,这位在台湾出生长大祖籍湖南先后旅居美国、瑞士、德国,担任过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在欧洲、中国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都具有很大的影响的著名作家。面对着友人的提问犹豫了:是给瑞士队、德国队还是给台湾队加油呢?友人痛快地说:去你的全球公民,我只给中国队加油,因为她是半年前才从中国大陆去的。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培养广大青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大移民时代,国家意识的培养首当其冲。

3.注重历史知识的积淀,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文化”的传播是建立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无论是先秦散文还是唐诗宋词元曲,亦或是明清小说,无不折射出我国古代历史的光辉与璀璨。通过一些经典阅读课程或相关活动,比如诵读比赛、自排话剧等,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

4.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进行诚信文化的传播。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是爱岗敬业。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也就是说,敬业,是各项事业的基础;不敬业,则是事业失败的根源。敬之以至于畏,由敬生畏,才会以职业道德自觉约束自我。人们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职业活动中,都应该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的诗句,言简意赅,却说明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到了诚信的价值。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人,如果只是过多地考虑一时之利,总有一天,将失去立身之本。而恪守应有的职业道德,却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尊重。

5.注重文明礼仪的传承,进行行为文化的传播。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礼仪既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结晶,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行为文化的体现。礼仪形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风俗和传统的变化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在这种发展变化中,表现为一种继承和发展。礼仪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积累,将人们在交际应酬中的习惯做法固定下来,流传下去,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既往的礼仪遗产,正确的态度不应当是食古不化全盘沿用,而应当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只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创新理念,科学谋划,找准工作定位和方向,把握工作重点和着力点。

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与探索,切实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战略主题,坚持知识、能力培育和价值观培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与即时应对相结合,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