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免予起诉

时间:2022-04-06 05:39:00

谈论免予起诉

在人们的关注下,刘晓庆被取保候审了,她会不会被免予刑事责任,似乎也成了人们下一个关注的热点。据8月17日的京华时报报道:“正在沈阳的谢晋导演听说刘晓庆取保候审的消息很高兴,他表示晓庆若免予起诉,他将邀请她出席活动,并表示早就在他的关山巨片《我的母亲与末代皇帝》中给刘晓庆安排了重要角色。”

我可以告诉谢老,刘晓庆肯定不会被“免予起诉”。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确实曾经有“免予起诉”的规定,但是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早已将原有的免予起诉制度取消,而将相关内容纳入不起诉的适用范围。

由于新的刑事诉讼法于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因此也就是说,“免予起诉”这个法律用词已经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退出已有6年半之多了,所以,刘晓庆即使是被检察机关免除刑事责任,检察机关也不可能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

谢老可能对我国的法律制度的变迁不太了解,因此说出“免予起诉”这样不准确的法律用语(如果记者报道无误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指责他老人家。但是,我们的编辑记者将这样不准确的法律用语编写进消息中,并广泛传达给受众,我觉得倒有提出注意的必要。也许我们的编辑记者也不是搞法律的,对此也不太懂。正是由于自己对法律不太懂,遇到涉及法律问题的报道是不是可以请法律界的人士给把一下关呢?但令我遗憾的是,我所看到的报道这个消息的多家媒体全用的是“免予起诉”这个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已经消失多年的词语。

我还注意到,在今年2月份,多家媒体转载了这样一则关于刘晓庆的消息《律师谈刘晓庆税案:她很有可能会被免予起诉》,文中最后提到:“‘刘晓庆最后很有可能会被免予起诉。’她的律师最后这样说。”如果刘晓庆的律师确实用了“免予起诉”这个词的话,那对这位律师而言,这是个常识性的错误,确实是不可以原谅。但如果是人家律师原意没那么说,而是编辑记者按自己的理解“听文生义”,那这样的编辑记者我想就是不称职的。

刘晓庆被取保候审了,关于她是否会被免予刑事责任的猜测还会持续。但笔者希望在今后人们谈论这个事情时,不要再提“免予起诉”了,特别是我们的一些编辑记者更要特别注意,因为“免予起诉”制度在我国早已是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