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中的旅游管理实践思考

时间:2022-01-03 02:20:00

高教中的旅游管理实践思考

摘要:在旅游高等教育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设置实践环节,体现行业的特殊性要求。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事该行业的素质、技能和情感。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个案,提出具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产学结合系统模式。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系统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管理学科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建设更是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实践教学是直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必须在进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将产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效果。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实行产学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是整个教学中应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他专业的生产实习可以选在学校实验室,凭着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师资力量,学生完全可以达到产学结合。但是旅游管理专业不行,在学校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基本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学会后,并不一定就能在旅游行业服务与工作,因为它还要求有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情感,以及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态与完善的人格。这些对旅游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的素质训练,我们在学校的实验室却没法完成,因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果走传统的道路,将无法真正实现产学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要实现产学结合,必须将实践综合教学的场所选在酒店、景区或旅行社。据初步调查显示,全国几乎所有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环节中都会将学生在酒店、旅行社或景区安排实习一段时间,实行校企结合,双重管理。实践证明,实习回来的学生,学习意识和欲望更强,学习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也有很大提高。尤其是,他们懂得了如何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因为通过实践,他们知道了自己能干或是适合干什么,不能干或是不适合干什么,自己的优势、长处和劣势、短处分别是什么等,因而能够较好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这是学校的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践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但是这种实习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学生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现实社会,因而不能坚持实习,自己中途中断,没有完成实践阶段的学习,进而导致这些专业学生在本行论文业流失。企业在管理中也有困难,既要将学生作为正式员工进行管理,但又不能完全将其视为正式员工,他们的身份是学生,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他们会回到学校。

就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来看,这一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校企联合管理的模式,运行的并不是很好。有的是学校管理太多,实践教学只是租用企业的部分场所或部分时间段;有的是企业管理太多,学校完全将管理权交给企业,学生成为企业的普通员工的一部分;有的则是二者都参与管理,但却难以找到一个平衡。学生、企业、学校都难以在这一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中找到自己的正确的位置,难以适从。

基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际需要,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产学结合的现状与困惑,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行之有效的、新型的产学结合与三方共赢模式,是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可以采取先调查后分析的方法。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之分,由于普查范围太广,需要的技术与物质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都非个人或一般组织机构能承担和完成,所以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一般采用抽样调查。具体到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研究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一特定区域的旅游高等院校或专业为抽样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归纳出一般特征,总结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特征;第二种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寻找一个典型作为代表,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首先就湖南省内几所高校的实践教学展开了实地调研与走访,然后又利用各类旅游学术交流会议了解了省内外高校以及国外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通过走访与调研,我们了解到湖南省内旅游管理的本科院校一般都采用了课堂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有的学校有一些较好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如湘潭大学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实验中心,湖南工程学院有功能较齐全的实训室等。而在校外实习教学中,一般都选在星级酒店,也有较少因为专业方向或是学生意愿选在景区或是旅行社,而较好的是有的高校与一些酒店建立了较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的稳定和特色实践教学基地。

鉴于第一过程的调研结果,在本课题的后期调研与写作中主要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研究,即选取典型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然后建构新的模式。湖南工程学院是一所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但又是新升本科的院校,旅游管理专科专业有较长办学历史,也有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本科专业办学历史不长,各方面都处于探索与改革期,这与湖南省内大部分本科院校情况相仿,且湖南工程学院在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很有特色,因而选取这一院校进行典型性的调查研究,既有一般性特征又有一定的个体特殊性。调查主要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与座谈的形式。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和探测性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调查问题,设计问卷,就实践教学的各相关方,主要有学校、该专业教师、该专业学生、旅游企业等,还有部分学生家长展开调查。调查的主题主要围绕实践教学的形式、实践教学的场所、实践教学的时间以及实践教学的管理等来展开。调查问卷于2010年6月底主要在湖南工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所有在校学生中发放,共发放411份,回收408份,有效问卷为402份,有效问卷率为97.8%。其他对象与相关方主要采用走访与座谈的形式。同时有些信息来源于笔者与课题组其他成员长期在教学一线的实地观察与亲身体验。

(二)结果与分析

1·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与走访,几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主要有如下特征:

(1)实践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效果未实现。大多数旅游高校(系、专业)仍困于传统培养模式,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十分强调理论教学,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所占比例达到了75%以上,而实践教学往往缺乏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造成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普遍对旅游专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有的院校把实习实践环节减了再减,一些院校对实习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实践课程少,实践学时比重较低。而毕业生也有相当比例的不能立刻适应职业需要,往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熟悉。

(2)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是当前困扰旅游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教育经费的紧张直接导致教育质量的滑坡,如很多院校至今没有自己的实习场所,改革落后的教育手段也由于经费问题而搁浅。一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管理人才,不需要多少投入,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办起了该专业,但是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与规划。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和场所在很多高校较缺乏。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实践教学开展难。师资是旅游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的旅游专业现有师资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原来从事旅游以外的其他相近学科如历史、地理等转化而来的中老年教师,不少人并不具备旅游学科所需要的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另一类大多是旅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其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但教学实践经验不足。这种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较严重影响该专业的学科地位及教学水平。而且现在我国高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都缺乏旅游实践的磨练,旅游从业经验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少,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尤显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进而影响到整个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教学模式方面。我国大部分旅游管理本科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根据专业建设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反映旅游管理专业重应用的培养目标,体现旅游行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特点。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室中心式”的教学模式还占据主导地位,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一个概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制约。旅游企业讲究人才的适应性,要求所用的人才一是要能适应旅游行业的特殊要求;二是要能适应特定旅游企业的管理风格与要求;三是要能适应特定岗位的任职要求。如果不能适应这些要求,即使是高学历的人才,也难以被企业认同。

在教学安排方面。目前旅游高校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合作不紧密,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即使旅游高校有教学实习计划,由于企业的不合作,往往只能停留在纸上,难以落实。目前,我国饭店接受大学生实习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个月,而大学的实习计划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时间为3个月左右,与企业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加之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忙于找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的局面。2·第二阶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在第一阶段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湖南工程学院进行典型的个案调查与研究。湖南工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结合“应用型”办学特色和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的要求,现行教学环节设置了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如认知实习、礼仪训练、酒店技能训练、导游实习、酒店服务与景区管理实习等。以上环节除了最后一项外,大多是在学校的实验室、训练室或是模拟的场景中进行,且大多属于专项实习或课程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了起来,训练了学生某一方面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对于酒店服务实习,该校在多年与星级饭店合作的基础上,已建立优秀的校外实习基地。

在调查中,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选取的调查主题和调研方法略有差异。具体调研结果如下:(1)关于实践教学形式、场所与时间。通过访谈,大部分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教学安排,但也有少数学生家长不支持将学生放在酒店或旅行社实习,认为这样有风险,或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辛苦,如北京“甲流”期间,家长坚持不让孩子继续在实习单位实习;有的家长不支持,则是认为实习会影响就业,因为攻读旅游管理专业并非其自愿选择,勉强读完之后也只是当做进入其他行业的敲门砖。这部分学生成为旅游管理行业人才“第一次流失”的主要成员。校方管理人员对于实践教学形式和时间一般会认可专业教研室安排,出于安全与方便管理考虑,一般选择离学校较近或要选择省内实践教学的场所。星级饭店和主题公园的管理层对学生的实践实习要求略有差异。星级饭店管理层认为要让学生完全成为饭店的一部分,时间至少半年,最好能有一年的时间。基于经营风险与成本方面的考虑,一般把实习生放在最基层,且不予轮岗。而主题公园对于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要求为三到六个月,实习时并不要求学生将就业结合起来,相反,他们建议将景区实习放在本科学习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实习结束后,有一个让学生继续回来进行理论学习的机会与时间。

专业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形式不仅要有在校内实习基地的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在校外实习基地的上岗实习,学生能真正成为实习企业员工的一部分,参与生产、经营与管理。对于本科生,一般要求在实习中要有初级管理者角色的顶岗实习。在实践中,要有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即使是在学生长期顶岗实习期间,也要有理论的学习,实现真正的产学结合,产学相长。

在该专业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72.2%以上的学生对于实践实习时间和形式一般会遵从学校的安排,而对于场所则难形成一致意见。对于校内的实训实践,学生85%以上愿意在校内已有场地进行,也有少部分提出要在校外的相关企业场所进行。综合实习,学生愿意选择知名的国内的旅游景点,同时要求消费不要太高。对于景区管理和酒店服务实习,87.1%的学生都选择沿海发达城市或是北京等大城市,78.9%的学生愿意选择国际品牌酒店和国内知名旅游景区。

(2)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家长认可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即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进行不同的管理。有少数家长出于对孩子过多的担心,认为应由学校教师全程陪同。学校和专业教师认为,实践教学的管理难而重要。在管理方面,一般应按照学校前期教学规定和相关教学要求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实行人性化和情感化管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管理方法与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要求进行调整与灵活运用。

根据调查问卷发现,该专业学生对于在旅游企业的实习,只有55.5%的学生认可学校现行的管理方式;有40%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太隐性或太少;4%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过多,给他们的空间不够;而0.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可有可无,或根本不需要,认为其管理监护权应该属于其父母。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产学结合的模式构建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践教学的特性与要求

1·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反映该专业重应用的培养目标,体现旅游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素质。旅游行业需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精神、有责任感、自尊、有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和诚实等。

(2)就业适应性。在现代社会中,就业的利益导向和价值趋势使其就业岗位经常变动。只要有一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才就可能流动。而人才的流动不再是简单地更换工作岗位而是改变职业。另外,现代人的职业兴趣和个性发展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专业能力就是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

(3)创新能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创新活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企业需要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岗位弹性适应能力,且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对现实工作进行创新的人才。

(4)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自立自强,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2·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具有外向性特点,对人才进入有基本素质要求。旅游经营包含了行、住、食、游、购、娱等各个方面,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这就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要以培养行业基本素质、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三部分主要目标,形成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行业基本素质。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行业素质,包括卫生习惯、语言沟通能力、交际礼仪、服务和服从意识等。这些基本素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

(2)行业基本技能。服务基本技能是进入旅游行业的基本要求,具有基本技能的人才才能保证企业正常或非正常情况下都能运转,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基本保证。本科教育的基本技能训练,必须能够满足克服行业壁垒的要求。包括饭店服务基本技能、旅行社服务基本技能等。对于行业进入有取得相应技能资格要求的,必须达到取得资格证的技能水平。

(3)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产学结合模式构建

鉴于调研结果,结合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特征与要求,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产学结合的模式系统的构建,以期达到学生、旅游企业和旅游高等院校的三方共赢。我们初步将这种模式称为“一条主线、两大目标、三大模块、多种形式”的系统产学结合模式。

1·一条主线。以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规格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竞争向上的精神。

2·两大目标。以学生成才和市场需求为两大目标。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同时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前沿的知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3·三大模块。实践教学应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这是系统产学结合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指基础层次、专门层次和综合层次的实践教学。基础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对专业的基本认识的实践教学,如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等,以及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的课堂实践教学。这部分实践教学一般放在校内或周围,安排在大学第一学年。专门层次是培养学生在行业工作的专业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如礼仪训练、现场导游模拟训练、客房服务操作技能培训、餐饮服务操作技能培训、旅游资源开发与景区规划仿真模拟、旅游市场营销与策划实例训练、旅游公关训练等。这些实践教学直接为该专业的学生培养行业操作技能。一般要集中时间进行。地点可以安排在校内实训室,如礼仪训练等;或是校外的有关行业部门和校外实习基地,如餐饮服务技能与客房服务技能等,这样能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现状。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综合层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通过学生较长时间的在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来实现。时间一般为半年,可以放在第三学年或是第四学年。在三大实践教学模块中,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评价保障机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进行合理评价与管理。对于基础层次,采取教师全程指导与管理,学校、教师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对于专门层次,我们应采取专门教师负责指导和管理,可以请业界精英进行现场教学、或是让学生走进企业的实训课堂的形式进行,评价要结合多方意见进行;对于综合层次,要采用学校、专任教师和旅游企业共同管理和指导的形式进行,以旅游企业管理为主,评价宜采取旅游企业、教师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围绕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通过理论学习与三大模块的实践环节训练的同时循环,螺旋上升,达到两大目标。

4·多种形式。

(1)校内模拟实验室形式。学校应建立现代化的旅游管理教育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熟悉并了解当代世界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对现代设备、设施有初步了解,并能掌握操作技能。通过计算机、仪器设备等设置与实际工作相仿的环境、程序、设备进行操作演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如建立导游模拟实验室、餐厅模拟室、客房模拟室等等。

(2)校内实习基地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利用学校本身的设施、设备和环境进行教学实习,如实习酒吧、客房、餐厅、旅行社等,学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服务做起,实行岗位轮换,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掌握宾馆、旅行社服务与管理最基本的技能和技巧,积累实践经验。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如可以让旅游系学生为学校的外事接待活动提供服务,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策划、宣传等。

(3)校企联合形式。旅游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定制化培养,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签定合同,即高等院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投入一定的办学经费,并提供一定的师资和学生实践场所,学生毕业后到合同企业就业;一种情况是企业作为院校的董事会单位,给教育对象提供学习机会、实践机会、培训机会,使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从而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有系统观念,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尤其要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尝试开展定向培养,为特定企业、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共同塑造行业精英,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由大学提供新知识、新信息,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甚至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一个互动效应,这是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方式,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4)假期服务实习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与企业联系,利用假期去宾馆、酒店、旅行社实习。通过实习锻炼社交能力,为自己毕业后选择职业奠定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国情。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除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外,是要将学生的学校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实现产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