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时间:2022-09-26 08:15:25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提升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指获得工作及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能力[1]。根据就业能力的性质可分为基础性能力、适应性能力和改造性能力三类。基础性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性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的表达、沟通、协调、逻辑、人际交往等能力;改造性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分析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工作技能和改善工作方法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职业认知

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是指其对自身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及职业环境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自身与环境的客观评价。很多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学校与专业不甚了解,导致入学后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认知不清晰,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面对就业压力时不知所措,直接影响就业。

(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

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大学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现代企业不仅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大学生的学习力。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临考前突击复习,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缺乏对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其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

(三)专业实践能力薄弱

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其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体现了其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没有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得毕业生实践能力欠缺,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四)大学生基础能力欠缺

基础能力主要包含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操作能力与外语应用能力等[2]。基础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拥有诚信、善于表达和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养的求职者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目前,很多大学生羞于表达,学习被动,以自我为中心,自卑与自大共存,缺乏行动力,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基础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策

(一)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完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

成功的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正确认识职业环境和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应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完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如在入学初,主要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指导大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其职业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应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做好求职心理指导等;在面临择业时,应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就业信息搜集、面试等能力的培养。

(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大学课堂不能只单纯地教授专业知识,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同时,大学生自身应摒弃被动的学习状态,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为提前适应职场做好准备。

(三)强化专业实践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就要练好专业基本功,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具备学习认真、专业知识储备充足、专业基础和技能扎实等素质,这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本。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其就业成功率就大[3]。因此,高校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融入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四)重视基础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在基础和发展前提,没有综合素质,就谈不上就业能力。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4]。综合素质包含较高的道德素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直的人格品质、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等。大学生应紧密结合职业需求,将自身兴趣与专业特长结合,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结语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认知、培养学习主动性、强化专业实践训练、培养基础能力四方面的对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作者:别如娥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徐焕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考[J].求知导刊,2016(1):53.

[3]熊好琴,李贵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5-36.

[4]刘宏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