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时间:2022-01-12 09:40:41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创业潮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创业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则会其中包括创业环境问题、创业教育问题以及创业者自身素质及经验的问题;想要解决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学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提升创业资源整合,提高大学生创业胜任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教育;创业教育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从创业教育的发展来讲,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算是起步比较晚的,我国的创业教育是自2002年清华大学等9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高校开始试点进行的,随着创业潮流的涌进,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有了自己的创业教育部门或是活动,创业教育也逐步成为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强化高校创业教育思想,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素养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对于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本身、学校、用人单位、就业市场和当今的经济形势几方面。就业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我国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精简人员,本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单位,减少了大学生就业岗位。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也造成不能吸纳过多的大学毕业生。以私企和外企为主的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在本事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校的扩招更是“雪上加霜”,供需矛盾加大。高等教育形势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我国高校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一些院校的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使得知识不能很好的转化为能力;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待提高,虽然我国高校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科学的教学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更没有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而且,此课程教授也只是局限于形式,没有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使他们很难适应多变的就业形势。再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调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铁饭碗”“一步到位”及“眼高手低”等现象,热衷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本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这导致他们就业的道路越来越窄。而实际上,随着国内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中型企业。因此,导致毕业生错失了很多机会。

二、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当时也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就业压力,西方国家摸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目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型就业观。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前提下,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从基层做起,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等等;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诚信,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还有,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最终理想。最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有方向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走下去。第二,作为学校,高校教育应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招生数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与时俱进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努力探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将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始终,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为人生道路指明方面。

三、结语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诸多问题,在正视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应逐步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比重,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

[1]高翔.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王伟.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作者:谢景文 王熙 尤双梅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