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创业内涵、瓶颈与策略

时间:2022-12-23 03:37:55

大学生公益创业内涵、瓶颈与策略

[摘要]大学生公益创业是大学生创办公益企业组织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助于促进社会变革、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大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遭遇制度欠缺与社会认知的冲突叠加、教育体系与外部监管的矛盾交织、创业素质与内部治理的匹配失衡等多重困境。要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宏观层面上需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中观层面要重构教育理念、切实履行职责,微观层面需提升创业素质、创新治理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社会价值;创业教育

作为以公益理念为导向并兼具商业化运营能力的新型创业模式,公益创业在应对当前疫情防控、重塑社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益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年龄大都集中于18~25岁,主要为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改善社会不良现状、推动社会变革的创业激情和创业活力,是公益创业的生力军[1]。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公益创业教育、公益创业过程等方面,缺乏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探讨。据此,本文拟在厘清大学生公益创业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意义和制约瓶颈,并提出相应推进策略。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及意义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大学生公益创业又称为大学生社会创业,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狭义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使命引领下,通过整合资源对公益创业机会进行识别、开发,进而建立新组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社会服务的过程;广义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指任何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活动,或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创新解决方法,是大学生创业生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意义。1.大学生公益创业是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步入新常态,我国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强调生态创新、绿色创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学生公益创业作为发展新形态的一种典型代表,在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适应新常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专业特点和创业资源限制,大学生公益创业主要集中在公益献血、节能环保、教育等无污染行业,妥善解决好这类公益创业问题,是当代大学生主动契合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理念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够间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学生公益创业兼顾双重使命,致力于解决政府部门暂时无暇承担或没有精力应对的社会问题,这样一来,政府部门可以将更多精力和稀缺资源投入到数字化治理、无人经济等新业态中,从而深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改革,进而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3],这既是新时代大学生通过公益创业形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2.大学生公益创业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强调义利并举的新组织形式,大学生公益创业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一方面,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据教育部门统计,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201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830万,2020年达到874万;“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公益服务,对就业、环保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公益创业既能够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又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大学生公益创业可以助力社会变革。公益创业源于三重失灵,政府由于角色扮演的多重性,通常遵循投入产出的效益最大化原则,从而产生事实上的失灵;市场竞争践行利润导向,因而忽视了金字塔底层人民(BOP市场)的需求;公益组织单纯依靠“输血式”机制运转,难以应对与日俱增的社会矛盾。而大学生公益创业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能够弥补“三重失灵”,促进社会变革。3.大学生公益创业是深化人才培养诉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公益创业以社会责任为重要目标,能够在促进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具体而言,首先,大学生公益创业蕴含的责任理念和公益导向能够引导个人树立“明德力行、成己达人”的价值诉求,对个体重新审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及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热情。其次,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公益创业者能够统筹个人知识和社会需求痛点,通过引入市场化概念来革新公益组织运作方式,谋求社会问题的最优化途径,设计出广受赞誉的社会产品。最后,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大学生公益创业者有利他、分享等亲社会倾向,向往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内心世界的畅达,其辐射带动作用也进一步拉动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改善。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瓶颈

(一)宏观层面:制度欠缺与社会认知的冲突叠加。1.政府:政策不完备,科层程序烦琐。我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普遍面临制度滞后、程序烦琐的现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成立公益组织时“必须有30名以上组织会员或50名以上个人会员,两者兼备时总数不得低于50名”“全国性公益组织至少要具有10万元公益经费,地方性公益组织至少要具有3万元公益经费”。大学生在申报时由于缺少经济基础,很难申报成功。此外,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通常带来冗余的科层程序,使大学生忙于应对烦琐的申报流程,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2.社会:认知不到位,创业氛围欠缺。作为舶来品,大学生公益创业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缺乏民众基础和舆论支持。首先,囿于传统慈善文化的局限性,部分公众并没有将其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相联系。其次,腐败事件时有发生。如“冰花男孩善款缩水事件”“郭美美事件”等负面报道削弱了公益组织公信力,兼具双重逻辑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更难获得民众支持。最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新闻媒体等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宣传较少,有公益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关键信息,进而损害其创业积极性,抑制了公益创业舆论氛围的形成。(二)中观层面:教育体系与外部监管的矛盾交织。1.高校:教育体系不完善,实践形式单一。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在课程开发方面,大部分高校将其设为选修课程,教材也多为对国外教材的直接引进,并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在教学方式方面,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等单声道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缺乏有针对性的公益创业课程讲授和创业实践环节。在实践平台方面,部分高校带有功利性色彩,缺乏创业园、孵化产业园,使得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仅停留在创意阶段,难以向实践转化。2.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管理不及时,监察手段落后。第三方评估机构是指除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与受益者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和组织结构等利益相关者,但由于其监察手段落后、监督管理不及时,对大学生公益创业并未产生太多实质性益处。一方面,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市场化运营必定会牵涉经济效益、组织成本等,但其不以经济价值为导向,且运营所得利润全部用于维持组织可持续发展,势必会影响第三方机构对大学生公益组织的监督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公益组织规模较小、资金流动性较差,缺乏信息的及时反馈,第三方机构只能通过传统的线下监督手段进行监督,导致监督成本上升和监督效果不佳。(三)微观层面:创业素质与内部治理的匹配失衡。1.大学生:公益人格不健全,创业素养短缺。大学生的公益人格特质不健全,具备功利性人格、官僚型人格、结果导向型人格的创业者大量涌入公益创业领域,造成公益创业参与者众多、成功者稀少的现象。此外,公益创业还需要创业能力、创业经验等创业素养保驾护航。虽然大学生创业思维活跃,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本优势和创业激情,但其社会经验和阅历少,对公益创业机会的辨识能力低。2.公益组织:组织运转不协调,内部管理混乱。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的部门职能交叉,体系松散,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决策部门在进行决策时难以平衡双重逻辑,加之难以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无法保证决策的公开公正,最终可能导致使命漂移。执行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力度低下、执行方式欠妥、执行手段落后的弊端,没有根据不同的公益项目有针对性的设定公益部门,忽略了对不同职能部门的规范化要求。反馈部门负责对投放市场的公益产品或服务进行实时反馈并不断做出修正和优化,但当前公益组织普遍忽略反馈部门的设置,缺少对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推进策略

(一)宏观: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1.政府:完善扶持政策,简化审批流程。首先,放宽准入限制。加快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政策框架,减免注册资金和场地租赁费用,降低大学生创业准入门槛,允许大学生获取合理的经济报酬,增强公益创业原动力。其次,拓宽融资渠道。建议将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部分资金由政府部门运作转为由大学生按市场化规律运作,为公益创业提供启动资金。最后,简化审批流程。政府部门应减少冗余的科层审查步骤,吸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更多草根主体加入公益创业的大军中来,鼓励多种形式的公益创业。2.社会:构建多元系统,降低创业风险。一方面,培育文化氛围,增强社会认知。将公益创业倾向置于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高度,使大学生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导向性理念加以传播,融合到社会文化价值的各个层面,增强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促进多主体交融,加快资源整合。积极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引导商业企业进行公益创投;积极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公益组织的有效耦合,鼓励与公益机构建立长期联系;积极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与社会企业的相互联合,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和培训。(二)中观:重构教育理念,切实履行职责。1.高校:健全教育体系,搭建孵化平台。首先,构建公益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立足于实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逐步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公益创业课程,健全“基础课程—公益创业课程—公益创业实践”的“层次性”创业课程体系,从“公益创业认知—能力提升—公益创业产出”链条入手,运用“发展性”教育方法加快课程学习。其次,创新公益创业教学模式。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并重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同时加快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观念,补充其公益创业知识,也可以以聘用的形式招募校外公益企业家作为兼职导师,加强公益创业实践经历的介绍。最后,搭建公益创业孵化平台。设立校外公益创业教育基地、公益创业孵化园等,加快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孵化速度,做好公益创意向公益实践转变的衔接。2.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外部跟踪,改进监管机制。大学生公益创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且组织成员往往是以临时志愿者身份进行工作,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具体而言,组建独立于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与受益者以外的评估机构,其包含政府部门、高校、社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同时也包括部分非利益相关者,以此实现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社会绩效、经济业绩、社会服务以及成本支出等多项指标的全方位、多层次跟踪。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基金时,注重对创业资源的持续性跟踪调查,力争减少创业资源的低效使用和无端浪费,努力形成严谨、周密的公益创业监管机制。(三)微观:提升创业素质,创新治理机制。1.大学生:深化知识学习,坚定价值选择。作为新思想、新文化的排头兵,大学生应深化知识学习,自觉塑造公益人格。就学习内容来说,可以从我国传统的互助利他的文化基因切入,结合转型经济时期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变化,更多地从价值观角度和心理认知角度对公益人格的形成进行疏导。就学习过程来说,大学生应树立榜样意识[4],使学有典范、赶有目标,力争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就学习方法来说,除了加强课堂理论学习外,还要结合案例分析、实践调研等,让大学生深刻体验公益创业价值诉求,进而提高实践能力。2.公益组织:健全管理制度,保障组织运作。一方面,厘清部门职能。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需要健全运行机制,决策部门应参考商业企业聘用利益相关者担任理事人员,保证决策科学、高效;执行部门应根据公益组织性质,有针对性地设定相应业务处理部门;反馈部门要明确组织定位,根据市场和顾客的动态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组织成员的内部激励制度,寻求内部成员经济报酬、社会责任感的均衡点;完善绩效考评制度,综合考量公益创业的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从公益服务、双重逻辑等多项指标系统考察公益组织的商业价值创造力和社会服务力[5]。

参考文献

[1]林爱菊,唐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16(4):113-118.

[2]张睿,潘迪.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5(6):48-53.

[3]斯晓夫,刘志阳,等.社会创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5-14.

[4]廖秀丽,游怡.创业榜样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102-103.

[5]谢敏,王丽娜,韩煜炜.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80-84,90.

作者:彭伟 赵帅 刘巍 单位: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