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3篇

时间:2022-05-20 11:41:53

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3篇

第一篇

一、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固有不足。

1.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忽视“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在传统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对于教育对象的明确性并不明显,很对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中将思路强加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创业过程的成功几率才能扩大。因此学生知识成为了接受教育的机器,“以人为本”的创业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更好地实施,对此创业思想受到严重的束缚,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传统教育体系难以适应当代成人大学生的社会需要。在当代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教育体系的设置过程较为传统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对于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并不是十分完善,传统教育体系仍然在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并不能满足当代广大成教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也并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同时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

3.教育模式的认识过程较为模糊创业教育开展缺乏针对性。教育模式通常是由课程设置情况来决定的,而在传统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对其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并不明确,学生对于创业教育过程中自身的发展方向也较为模糊,创业教育因此失去了固有的作用,从而体现出的往往都是教学问题。教学模式的认识过程不够清晰已经成为广大成教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在,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后期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必须得到广大高校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4.教育手段与思想较为落后忽视创业教育创新性。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思想的落后是影响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育实践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充分,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样给学生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创业路途坎坷,并且学生创业路途所走的弯路不断增加,对其创业信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其创业发展打下极为不坚实的基础。这一问题在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现象,广大高校对于这一问题应进行及时的解决和避免。

二、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新方向

1.突出“生本理念”为创业教育的创新提供前提条件。“生本理念”的宗旨在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对于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而言,应该以这一教育思想为主,对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进行普遍培养,创业教育的价值也能够发挥到最大化。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对创业的期望值较大,教学开展过程能够保证一定的顺利。而通过“生本理念”这一教育思想可以使得学生自身的创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时对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不断的明确,最终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优化教育体系转变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局面。在进行对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展开相应的优化过程,同时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思路进行不断的明确,从而让创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的教育体系的优化过程能够满足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本质需求,同时也使得创业教育过程能够达到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其“针对性”的体现是广大成人教育高校对创业教育中创新研究方向所在,希望对于这一方面能够进行不断的加强。

3.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优化主要应将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系统化,将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完善放在重要位置之上,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能够融入充分的实践教育活动,这样使得教育模式不断更新,满足时展过程中对创业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在广大成教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模式进行积极转变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4.完善创业教育手段与思路实施创新教育研究。创业教育手段与教育思路的完善需要结合广大成教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特点进行展开,对其创业方向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可以保证在教育手段实施过程中的准确性。通过创业教育手段的不断研究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性不断提高,将其教学思路逐步清晰,最终满足广大学生的创业需要,这两方面对于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重要的意义,也是创新性的重要体现。

三、结论

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自身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充分体现,而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结合社会发展方向进行落实,进而实现创新研究过程。在本文中笔者的论述观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学者们的积极意见与建议。

作者:李向明工作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第二篇

1.创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VentureCreation)提出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并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这种“和谐的领导能力”即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的资源运作能力、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及创业企业的制度与文化环境。若创业者在以上方面具备良好的条件,其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也就是说该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强。

1.1资源条件是创业能力的基础

资源条件可以理解为创业能力的硬件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创业初始投资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有创业失败的大学生表示,在创业初期资金缺乏持续性,靠借钱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员工工资的发放也成为难题。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创业失败。因此,资源条件是创业能力的基础。

1.2专业技能是创业能力的核心

专业技能要求创业者具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风险投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等公司运营过程中必备的技能,也是创业企业所处行业要求的其他相关技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现象,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心目当中的好工作,另一方面却是用工单位招不到心仪的员工,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却迎来了就业的春天。正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口,“就业型”大学生倍受青睐。同理,创业需要的是具备专业技能的“创业型”大学生。创业者只有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充分掌控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对行业前景拥有全面的预测,避免出现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的现象。

1.3创业素质是创业能力的灵魂

创业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创业素质倾向于对创业者个人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包括创业者的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建设与管理能力。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重新定义了创业者:创业者是主导劳动方式的领导人,是在无中生有的创业现象中具有使命、荣誉、责任和能力的人,是一种进行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人,是一种具有思考、推理、判断能力的人,是一种能使人追随并在追随的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人,是一种具有完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如果不具备创业素质,创业者不能被称之为创业者。可见创业素质的灵魂地位。

2.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2.1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开展创业教育与教学的需要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要求普通高等院校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全面发展[2]。可见,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预期目标,也是开展创业教育与教学的需要。

2.2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13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调查结果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仅为20%,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生签约率仅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从政府和学校的角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硬件资源,鼓励广大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2.3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国家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9月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改革,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却不断减少,在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状态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注定还未就业就已经失业。我国社会需要的是“小型创业人才”[3]。小型创业人才是指放弃就业,直接创业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毕业生人才。激烈的商业竞争要求创业型人才具备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创业能力素质。广大高校毕业生应撕掉“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差,眼高手低”的标签,提高创业能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国家层面而言,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打造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

3.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探索

3.1高校:编织创业“摇篮”,帮助学生“展翅”

2013年7月4日,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展翅计划”在广东工业大学启动。该计划面向全省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离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围绕实习、见习、创业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推出十大服务“实招”,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职场体验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展翅计划”将整合超过8万个实习、见习岗位,为大学生解决就业、创业难题,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多所国内高校还相继开展了创业培训班,全面系统地为学员讲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使学员充分了解创业政策和实施步骤,为学员理清创业思路,是学员投入创业实战前的缓步台。

3.2企业:铁肩担道义,妙语话“能力”

从30年前进城学手艺的小木匠,到30年后中国最大家居连锁卖场掌门人——红星美凯龙集团的董事长车建新对此深有体会。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困难的现状,他建议道:“与其迷茫不如专注于一技之长,做强技能,像鲁班一样,把心聚焦在一点上,对事和物专注研究、反复实践。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动口者多,动手者少。鲁班这种踏实的态度、勤于钻研的精神、创造未来的智慧,是当下的青年人所急需的,也是红星美凯龙集团所倡导的。”近期由红星美凯龙举办的“鲁班文化节”吸引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关注,鲁班这位被后人敬仰的先人圣祖似乎更有发言权去为处于“困境”中的大学生支招。同样生在春秋时代,“文圣”孔子选择了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而“工神”鲁班则选择了创造物质文明[4]。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更要求当代大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具有积极性和适应性的创业精神,在紧张的就业浪潮中另辟蹊径,继木工匠开山鼻祖鲁班之后,创造出新的神话。

3.3非营利性组织:公益创业

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继承国外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公益创业的定义:公益创业(SocialEntrepreneurship),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或向公众提供产品、服务的社会活动。2011年6月,中国公益创业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论坛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公益创业氛围,推动公益创业文化和理念的传播;推荐典型社会企业、绿色公司、幸福企业和优秀公益创业项目;搭建政府、企业、公益组织、高校等关于社会责任、公益创业、创业教育的交流平台,推动公益创业发展;为公益创业项目搭建融资平台,促进公益投资的发展;多方参与公益创业,谋求共赢。2012年,中国公益创业者训练营推出,着重挖掘和培养青年社会创业家,训练营相信“人人参与公益创业,人人可以改善世界”,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公益创业人才计划,并在北京、深圳、长沙、武汉、郑州、顺德等地开展7场训练营。2013年继续升级培训课程,新增优秀培训师,通过开放式训练、启发式教学,规模化、系统化地培养青年公益创业人才。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支持下,由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主办的“中国梦青年创业公益基金”启动盛典暨“中国梦”名企公益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举行。“中国梦青年创业公益基金”通过“蒲公英”计划、“暖流”计划和“大学生合伙人”计划等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项目、导师等各项资源支持。爱心企业家成立了“中国梦”名企公益联盟,并倡议社会责任企业共同携手合作,奉献爱心,贡献力量,扶持青年创业。

3.4政府:创业带动就业,打造部级创业型城市

打造部级创业型城市,就是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包括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表示,要从4个方面考察一个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效:一是城市内参加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开展自主创业的劳动者数量有一个大的增加;二是新增创业人数及其带动就业人员数量有一个大的增加,在当地新增就业人数中比例不断提高;三是创办新企业的数量与企业存活率不断增加;四是要使社会各界对当地创业环境和创业工作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5]。创业型城市的建立无疑为高校毕业生发挥创业能力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作者:初青松侯梦琪孙靖皓工作单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三篇

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到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伴随而至的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要求,以创业促就业,可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体系,如创业培训、税收减免等。【2】有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有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团队,湖北多所高校还相继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自主创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成功人士。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更清醒地看到,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应有的支持和投入。有的高校领导认为,大学生要专心学习,创业要有积累,创业是毕业后的事情;二是有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匮乏,这是现阶段存在的十分突出的问题。目前高校参与创业教育和指导的教师,大多自己没有任何创业经历,难以指导学生创业。而从校外聘请的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时间、精力又很难保证;三是创业扶持经费严重不足。没有投入,就难有产出,没有经费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就会步履维艰。四是高校内部创业工作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创业工作人手缺乏,工作投入不足。当前,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客观需要,是就业新形势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然选择。然而,一个大学生是否会创业、创业的方式等都要受其创业意识(enterpriseconsciousness)的影响,它是创业者实施自主创业的先决条件。【3】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首先是帮助他们培养和树立创业意识。基于上述背景和原因,本研究以湖北省高校为例,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问卷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问卷内容主要涵盖创业意识涉及的五个方面,即创业认可度、创业意愿、创业心理准备、主客观条件评价、创业实践。共发出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51份,有效回收率为90.1%。

二、调查结果综述

(一)创业认可度

创业认可度在这里是指大学生对实施自主创业的认可与否,以及强弱程度,它是创业者开展自主创业的心理前提。调查显示,随着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的高度重视,以及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整体而言,大学生对当前实施自主创业是比较认可。在所涉及的问题中,有超过六成的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赞成态度。但同时有33%的大学生在对自主创业的理解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自主创业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是认为当前大学生实施自主创业是迫于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上述结果充分暴露了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政府、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实施自主创业方面的宣传不够,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理解甚至根本不认可自主创业。其实不光是很多大学生不认可自主创业,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对大学生创业都持否定态度。例如,大学生创业杰出代表、年轻的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他在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时,表示“不赞成大学生创业”。【4】虽然我们不能对丁磊的观点作出评判,但至少这些来自创业“过来人”的消极观念和思想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造成负面影响;二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下的功夫还不够,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创业意愿

创业意愿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大学生的创业设想和打算,也可以说是创业愿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比较低迷。有29%的大学生表示即使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自主创业。有46%的学生表示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打算自主创业。抱有这种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带有一定盲目性,因为实际上创业是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对自身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果连个人的就业问题都解决不好,就更谈不上去协助和领导一个团队创新创业。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理性创业,希望毕业后先就业,待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再尝试自主创业,持这种意愿的大学生占71%。

(三)创业心理准备

马云在谈及大学生创业时曾表示:创业会历经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尔•盖茨、杨致远有名气,模仿他们的人,不成功的太多,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创业之前,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承受失败、各种挫折和委屈的能力。【5】而据调查,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准备普遍不足。有近30%的学生大学期间从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认真规划。有43%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常思考自主创业方面的问题,但在校期间有机会接受创业教育的仅39%,对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和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则少之又少,只有21%。这再次反映出了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事实上,目前虽然有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割裂现象较为普遍,创业教育思想没有融于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传授型,注重实际创业技巧的讲述和培训,忽视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6】

(四)对创业主客观条件的评价

实施自主创业须具备很多条件,也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既有主观方面的,如个人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也有客观方面的,如资金、专业等。对这个问题的调查,本研究课题组设置的问题较多,一共12个。主观方面,被调查者普遍看重个人能力、社会关系、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涉及的问题认同率均在70%以上;有56.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大的障碍是对风险的控制和承受能力不足;客观方面,有70%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方向(或项目)非常重要,而对当前创业的外部环境评价普遍不高,认为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只占42%,近7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利于自主创业,有63.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另外,有25%的学生家长不赞成学生自主创业。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本人等三方面都存在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创业的制度问题,政府要采取更得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优化外部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条件;二是高校课程设置的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创造更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再者,自主创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对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很高,作为实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本人,要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加强自身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五)创业实践现实生活中,很多创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他们在校期间大多是“不安分”的活跃分子,从事过这样或那样的创业尝试或实践活动,虽然很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但正是这种创业“热身运动”,为他们后来创业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近63.5%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从事过推销之类的社会兼职工作,有38%的大学生有过家教(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另有31%的大学生有过从事自主经营(或合伙经营)的经历。从事自主经营(或合伙经营)的经济活动是实施自主创业的萌芽和开始,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尝试,只可惜有这类经历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7】

(一)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勿容置疑,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很多政策和措施实施起来,难免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虽然国家在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1.创造有利条件,优化创业环境

一要提供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实施鼓励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更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在场地、项目、技术、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特殊的优惠,确保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8】二要加强创业指导,为其提供必要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融资、投资风险等方面指导。

2.完善融资体系,畅通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铺平道路

大学生要创业,资金是大问题。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帮扶。要继续实行大学生创业申请贷款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更优惠的措施,尽量降低贷款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

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教育活动

要不断尝试和探索,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在高校开展创业培训课程教育和创业资格认证,如目前组织较为成熟的创业培训项目SYB、KAB和SIYB等。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其他培训项目,可以考虑把多种培训项目有机融合,并努力避免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纸上谈兵终归是要不得的。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和挖掘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调整现行的由人社部门组织创业培训及认证的做法,将其中的部分职能转入高校,由高校来承担大学生的创业培训认证工作。这将不仅可以缓解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也可有力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4.强化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

大学生创业者还是一个弱者,新手上路,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迫切需要扶上马,送一程。政府要大开方便之门,尽量简化各类行政审批程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5.加强市场监管和调控,不断规范大学生创业市场

一要监管好创业主体,让大学生创业者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科学管理,不至于“误入歧途”而致劳民伤财;二要监管好创业客体,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市场的监管,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走样,不打折扣,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市场环境,让大学生创业者大有可为。

(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1.浓郁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至关重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挖掘创业典型素材,利用校园网、广播台、校报、校园论坛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创业宣传和教育,积极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创业大讲堂、创业成功校友报告会、创业论坛、校园创业设计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创业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升他们的创业意识。

2.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虽然社会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有所认识,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学校的创业教育还没有相应跟上,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高校要把创业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真正进学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课程内容应涵概创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企业创立及运营所需知识、有关的政策、法规、工商、税收、保险知识等。还应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受挫教育内容,通过开展大学生受挫教育,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和风险意识,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3.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重视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和内容

我们倡导进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首要的不是搞创业理论知识的满堂灌,而是要通过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交融,提升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并落实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操作与实践等具体活动中。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开设实践和动手操作方面的课程。要在专业教学中积极渗透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尽量摒弃本本式的教育模式,代之以主动参与式教育模式,力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思想和内容,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和提升创业意识。诚然,要做到这一点,高校专业教师、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加强学习,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参与创业实践和尝试,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避免照本宣科、空洞无物的说教。

4.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主要任务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9】高校应注重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建立大学生校级创业基地,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要把学校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园、产学研基地以及重点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现有条件利用好,同时加大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政府高新区孵化基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平台,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和孵化平台,积极支持和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

5.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化的创业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而当前高校则普遍缺少专业化的创业教师,成为现阶段制约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瓶颈。高校要解决这一矛盾,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学校培养,把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培养,特别是要送到企业去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努力打造一批“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同时,要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10】

(三)大学生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1.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培养

创业是高层次的就业,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涉及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风险控制和承受能力等。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树立创新创业意识,重视和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学习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应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就业见习、社会兼职、暑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等机会,提早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丰富个人创业实践体验。要主动向创业“过来人”学习取经,多与有创业经验的校友、同学交流,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拜访自己喜欢的商界人士,或向有关专业机构咨询。还应积极开展创业尝试和实践,可以单独或与同学合伙租赁小店铺,或从事加工、修理、销售、服务等。通过实践,不仅能为自己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经验,也能增强个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培养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大学毕业生大众化就业背景下,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是顺应我国就业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2】,这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指明了方向,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把握好机机遇,切实担当和履行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吴和清涂国平黄晓辉工作单位:湖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