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时间:2022-10-16 10:30:15

计算机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造性差,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中,尝试从几个方面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创新教育

一、不断创设新情境,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颖情境。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做事情没有耐性,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假设能在课堂上提出巧妙性的问题,便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为实施创造性教育打好基础。例如,在计算机PPT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做一个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PPT,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创造性情境。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思维,打开大脑,而思维又是从问题开始的。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提出问题,这样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意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例如,在计算机的系统组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给学生设置一些阻碍,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障碍的办法,教师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创造性地对计算机故障进行检测。

二、不断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进行创新

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基本没有灵活、愉悦的互动,基本都是教师在说教,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方的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一定的鼓励和肯定,构建发挥他们多向思维的课题教学,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看谁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谁最有创新性,表现好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强化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板,而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激情。例如,在计算机Photoshop的平面设计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的练习不要太死板,给学生固定的题目,要给学生一个大的范围,只要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上且符合要求即可。只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设计发挥,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也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加强优化措施,保证学生创新

优化教学措施,教师要认真探索课程中具有创新教育的内容,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放心地进行开拓创新。

五、深化改革考评,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教师要改革现行考评体系,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具有意义的创造予以鼓励和表扬。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完成的项目没有正确与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要把学生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都要看作是一次创新,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多么糟糕,都要仔细聆听学生的见解;要给予每一个学生成功和表现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和乐趣。

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实物资源,加强可视化教学

虽然现在计算机在生活中已经很普遍,但是真正了解计算机内部构造的学生并不多。所以计算机授课的实物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随时了解网络上的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资源,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例如,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通过网络资料进行备课,在讲硬盘时,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过硬盘,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不同品牌的硬盘图片,同时配上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对硬盘的理解就能更深入,而且这样的授课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七、尊重、关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解,指导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要给他们一定的关怀。特别是对那些敏感的学生,时刻关心他们的情绪波动,特别是当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让他们因为这些小情绪影响到学习。教师还要宽容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那些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会有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时间,真诚地对待他们,这样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和谐愉快的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也在不断地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使计算机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激情,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王云飞 单位: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王杨.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