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的教学质量提升诠释

时间:2022-01-08 11:13:19

骨伤的教学质量提升诠释

本文作者:孙国梁吕发明姜德程国杰工作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

近年来教研室的教师较多的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临床典型病案及PBL(Poblem-BsedLarning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收集典型病例,并把典型病例做成PBL教学的基本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文本、图形、视频等有机融合起来,还结合临床中的典型病例资料,在讲解某一个疾病时,通过给出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所学做出诊断,训练学生的诊疗思维。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先不做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与评价。通过这种授课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临床的元素,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还使得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的理解与掌握。但这种授课模式需要老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一个典型病案的准备就需要平时有心的收集;备课要认真仔细,上课前要对本次授课模块的时间安排做仔细的分配等。

实践教学的优化

实践教学在本科生的培养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是医学教育理论走向临床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中医骨伤科教学,因为它的实践性非常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研室教师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就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的时候,教师常常会让一名学生扮演患者,由教师做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的演示,在讲解完成后再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骨折手法整复的操作,老师在一边做指导,通过这种讲解使学生充分掌握骨折手法复位的技巧。在讲解到桡骨小头半脱位时也通过师生的互动,模拟手法整复的过程。在讲解骨科检查的过程中也进行师生互动,使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各个部位的检查法。在实习生实习阶段采用带教老师导师制,老师和学生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比如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骨折夹板固定术等。重视“三基”培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具备扎实基本功。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普通医生,而且要培养成出色的医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主要环节[1]。临床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感性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是临床思维的基础。在医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一种疾病时,应有意识地对讲授内容分解并综合。传统式医学教育重视对医学生严谨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而相对忽视了临床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2]。正确的临床思考和判断能力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也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3]。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建立诊断的一般原则,首先根据发病率高低选择诊断原则,即提出诊断时优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其次是诊断一元化原则,力争用一个诊断解释病人身上的全部症状和体征。但如确有多个疾病也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教学文档的规范管理

教学文档是教学经验交流和课程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要求具有完整性、真实性、针对性、逻辑性和原始性[4]。其实,根据笔者的总结,教研室的文档及资料的规范管理有几个要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心,要有专人负责,要定期对教学文档进行规范和整理;其二是要有专门的文件柜来存放。教研室在精品课程申报之前教学文档的管理也很不规范。平时大学下发的文件在阅读后因为没有及时收集起来导致丢失。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对既往的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彻底的把教学资料和文件进行了一次规范的分类和归档。做到了由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文件柜存放教学文件,这样既使教学文件管理规范,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检查和交流中做到胸有成竹。

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目前,教研室教师均是兼职,除了平时的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着繁忙的临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再加上薪酬低和缺少对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计划从多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教师的待遇,从多个层面给予经济补助;二是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互相听课,学生打分,选优择劣,使后进得到提高并严格控制教师的准入与请退制度,对于不合格教师给予告诫,如不能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将对其进行请退教师队伍;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教学工作的评优必须与临床职称评审挂钩,做到教学与临床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总而言之,教研室从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中积极思考,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总结整理出了教研室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从中汲取了教学改革的火花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总结能够提升中医骨伤的教育教学水平,使中医骨伤教学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