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时间:2023-12-20 17:31:46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70-02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出现,骨伤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骨伤科是中医的特色专科,具有西医骨科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中医骨伤的传统诊疗特色,如小夹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不断减少的趋势,部分骨折疾病可以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却逐步为手术治疗所代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局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中医骨伤人才存在诸多与设置中医骨伤方向的初衷不符之处,其中问题之一是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的中医特色并不明显,这是中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为了办出中医骨伤专业特色,我们在总结以前中医骨伤专业和近年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医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对中医骨伤特色人才培养进行以下探讨:

1 中医骨伤特色教育要尽早开展,并贯彻到整个育人过程中

自从教育部1998年实行高校专业调整,合并了中医骨伤学专业后,因为骨伤人才的需求量大,全国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分化出骨伤方向,不同的院校分化方向的时间不同,多数在四年级开始分化,在后期实行骨伤方向教育。我校总结了以前办学经验,从招生开始就设置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实践证明这对培养学生的中医骨伤特色有很大帮助。

首先,便于早期开展中医骨伤思想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我们就聘请德高望重的中医骨伤专家举行中医骨伤讲座,使学生从一入学就了解中医骨伤的起源、特色、现状和发展前景,尽早认识中医骨伤科,培养学生对中医骨科的感情,以后我们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有关中医骨伤科的讲座,介绍中医骨伤名家的高尚医德和高超技术、中医骨伤有关知识,这对树立和巩固学生的中医骨伤思想有很大作用,能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明确了自己是中医学专业,必须学好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学生又明白自己是骨伤方向,未来的职业与骨科有密切关系,所以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会特别留意与“骨”有关的知识,对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中与骨有关的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达到了全面发展和重点突出相结合的要求。以前我校在四年级下学期才分化的骨伤方向,因为骨伤方向课的教学时间少等原因,较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可以充分发挥中医骨伤专家的育人作用。我校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主要依托大学的附属骨伤科医院办学,日常管理和专业课程教学由附属骨伤科医院负责。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除政治辅导员外,还从一年级开始配备兼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由从医院遴选出的业务水平高、专业思想牢固、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骨伤专业博士担任,班主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的困惑,通过班主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中医骨伤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巩固。因为骨伤医院有相对充足的师资力量,为骨伤课程的教师遴选提供便利,在遴选时,我校把教师的中医骨伤专业思想和专业水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有中医特色的骨伤课程教学队伍。

2 在教学中重点贯彻中医骨伤特色的教育

中医骨伤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特色专科,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等的治疗原则,形成正骨理筋手法、夹板等外固定、内外辨证用药、练功方法等独特治疗方法[1],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特色教育是中医特色培养的关键所在。

2.1 加强培养学生的手法治疗能力

中医传统的正骨理筋手法,是中医骨科的精华,学生必须经过多途径的学习,从理论到反复实践训练才能掌握。所以,首先要遴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医生作为课堂教师,要根据中医骨伤科的直观性强、手法操作多等特点,将文本、图形、图像、录像和声音集成在一起,产生逼真的效果, 把中医正骨理筋手法、练功方法,把复杂的疾病整个诊治过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多媒体的视觉和听觉,再配合模拟实物教具的触觉作用,使抽象的教学变得生动、具体, 加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启发学生的思维与联想, 提高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接着加强学生的骨科实践技能训练,调整课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训练时间,通过建立骨伤科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实验室,以解决扩大招生后临床见习基地不足的问题。每门骨伤课程学完一定内容后马上让学生进入训练室,把课堂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练习,通过实验训练考核后再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和实习,这样既减少教学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减少学生对病人的打扰,又保证学生能掌握骨伤的手法治疗,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为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很多院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改革,重视动手能力的评价[2],把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考试贯穿在各种测试中,课程考试、实习出科考试、毕业考试均要制定临床技能考核规范,考核内容包括夹板制作、手法运用、手术操作基本功、伤口换药等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学生理论和技能协同提高。

2.2 重视培养学生辨证用药的能力

辨证内服和外用中药是中医骨科区别于西医骨科的特色之一,它能使气血调和,达到同时调整全身和患处局部的功能,显著促进筋伤和骨折的恢复、减少后遗症、节省治疗时间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从学习方药开始到骨伤、骨病等有关课程的学习,都在不断强化方药使用有关知识。

辨证用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入学就开始学习,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对此理解不够,觉得骨科是术科为主,骨科的诊断治疗都比较简单,X光、B超等现代检查手段一上去,诊断结果就出来了,一进手术室很多病就解决了,所以骨伤科对疾病的辨证、诊断、处方用药要求比较低,对方药掌握活血行气、补肾的药物和方剂就行了,对骨伤诊治特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动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通过座谈、骨伤名家的用药体验,使学生明白辨证用药在骨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在早期打下扎实的中药理论基础,再通过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用药,使学生掌握中医骨科辨证用药的精华。

2.3 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医患合作能力

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医生的人文知识和能力越来越重要,传统中医骨伤疾病的动静结合、练功等更加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对患者的关爱、沟通、指导等能力,才能贯彻骨伤治疗的医患结合的治疗原则,共同完成治疗的任务。所以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医古文的大医精诚开始,到当代的骨伤名家郭春园等,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要贯穿人文教育,使学生掌握骨伤科病人心理学、沟通技巧等,在诊疗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合理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

多数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骨伤方向,多年来把方向的必选课程分为《骨伤科影像诊断学》《骨伤科手术学》《中医筋伤学》《创伤急救学》《中医正骨学》《骨伤科古医籍选》等,这几门课程实际上是中医学专业中的《中医伤科学》的内容的分化后扩充而成,课程设置太多,部分内容交叉重复,而多门课程设置又把疾病诊断和治疗割裂开来,不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应该把它们重新整合,省去重复部分,使它们更便于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如把某骨或关节常见的筋骨疾病的诊断(包括影像检查)方法、正骨和理筋手法、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等内容整合到一起来系统地讲授,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有关的教学改革。

因为骨科方向毕竟只是中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在突出基础的现代中医教育中,骨伤方向的主要课程要与中医学保持一致,才能符合中医学专业建设需要,这就产生了基本教育和特色教育的矛盾,如我校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以皮肤病、肛肠病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外科学》有81学时,而包括无菌操作、切开缝合、创伤急救等与骨伤手术关系密切的《西医外科学》只有54学时,这并不符合骨伤科的实际教学需要,我们进行局部调整,减少前者课时来适当增加后者的课时,并举行专题讲座来增加后者的学习内容,以争取骨伤特色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谭远超,刘峻.如何在21世纪振兴和繁荣中医骨伤科事业[J].中医正骨,2005,17(10):63-64.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2

他是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赛车医疗抢救团队;

他帮助“翔飞人”重返赛场;

他是我国著名的运动医学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陈世益。

从小爱运动的陈世益最终选择了冷僻的运动医学专业

运动的血液打小就在陈世益的血管中激情地流淌。浙江临海是座风景秀美的小县城,一条通往大海的灵江穿城而过,陈世益家就在灵江边上,他小时候便是在灵江里泡大的。常年游泳锻炼,加之跟拳师学习了几年拳术,少年陈世益“身胚”练得非常结实。高中时,尽管身高只有1.75米,但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弹跳能力,得以成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

考入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医学院)后,热爱运动的陈世益很快便融入了大学生活。一次看电影归来后,电影中主人公撑竹竿翻墙的镜头让生性好动和追求新奇的陈世益萌生了学习撑杆跳的想法。在得到了体育老师的首肯后,仅凭着自己的想象,陈世益第一次接触撑杆便越过了2.5米高度。搞得体育老师好一阵激动:“就是你了!”就这样,陈世益开始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撑杆跳。回忆起当年艰苦训练的情景,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陈世益的撑杆跳成绩突飞猛进,1981年一举夺得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和华东大学生运动会撑杆跳冠军,当年的记录是4.05米。

1982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陈世益很幸运地被分配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科工作,在那里他一干就是5年,打下了坚实的临床骨科基础。但是,当时的骨外科重视形态矫正,对功能恢复却不重视。促使陈世益对关节镜开始着迷的契机,是在聆听了当时一位来访的美国运动骨科医生介绍国外刚刚兴起的运动创伤和关节镜进展后,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外国专家的讲座为年轻的他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运动医学在当时是非常冷僻的专业,即使在现在也还有许多医生对此感到陌生。1986年,陈世益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专业研究生,挂名导师是我国骨科先驱者李鸿儒教授,具体师从中国运动医学创始人之一范振华和许胜文教授。由于当时华山运动医学临床条件有限,没有也无法开展运动创伤的关节镜微创手术。1987年~1988年,陈世益被导师派往当时中国运动医学的殿堂――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运动创伤和关节镜技术训练。回到上海后,由于当时运动医学专科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并不是传统和必需的医学科目,在医院不受重视。因此,在前后十余年间,陈世益以及他的关节镜梦想经历了冷落、排挤、失落、曲折和拼搏,他曾感到前途迷茫和苦恼,一度想放弃自己的梦想。1995年~1996年,陈世益决定远赴瑞典,看看国外运动创伤和关节镜是如何结合与发展的,他师从欧洲关节镜权威Jan Gilquist教授学习膝关节镜技术。1997年回国后,借助骨科已经陈旧残缺的关节镜开始了他运动创伤关节镜的事业。当时的医院院长张元芳教授慧眼识才,对他非常支持,推荐陈世益竞争上海市医学“百人计划”,使他成功进入首批上海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行列,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走向世界

陈世益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导师许胜文教授对他一辈子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医院是小天地,资源有限,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事业的天空会无穷大!”多年来,他一直以此为激励,为学科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努力奋斗。

近年,华山运动医学科的快速崛起,已经引起业内重视,在国内运动医学与骨科关节镜外科领域已经赫赫有名。经常有医生问陈世益:为何华山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和水平在短短几年里,会进展如此神速?陈世益并没直接回答问题,他的秘密在他的行动中――“学科发展必须走国际道路”。

为保持学科在关节镜医疗技术上的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每年将国际大师请过来讲课与手术演示,传授经验,使学科紧跟国际潮流,让华山运动创伤和关节镜诊疗技术水平保持国际领先。除了每年举办的“上海国际关节镜与骨科运动医学高级学习班暨学术论坛”,陈世益每年还派医生到国外短期访问学习,将学到的新技术很快在国内推广应用,以保持学科技术领先。

作为国内运动医学领域的核心专家,2009年,陈世益受命负责对全国三级综合性医院运动医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起草,这是卫生部重新调整综合性三级大医院科目设置而进行的一项大事,也为国内大医院将来合理合法设立运动医学专科作出了贡献。

在2006年“国际骨科学杂志”的特邀社论中,他提出的有关运动医学与骨科关系的描述,至今被广泛引用:“运动医学是一门融合骨科学、运动学、微创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医学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机会和挑战性的临床医学学科。运动医学采用微创外科治疗手段和早期运动康复相结合,主要治疗骨关节运动创伤,骨关节病、肌肉、肌腱、韧带损伤,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程度的运动功能恢复。目前,运动医学已成为医学领域最具活力的跨学科专业之一,他为传统骨科的治疗手段注入了新的理念。而且,与常规骨科手术相比,微创外科治疗的优势明显,后者的手术创伤小、疗效好,病人恢复快、痛苦少,平均住院天数少,手术费用低,病人负担小。”

目前,在欧美等国,运动医学专科医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很多骨科医生都希望在自己的执业范围上增加运动医学的内容。

让“翔飞人”再次完美飞翔

“我们服务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运动员。”刘翔便是陈世益精心治疗过的众多知名运动员之一。

2008年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场,令全国人民倍感遗憾。当时,陈世益并不是专门负责刘翔医疗保障的医务官,但在刘翔伤退奥运后,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便打电话给陈世益咨询病情与后果,当时陈世益正在手术台上做手术,等他做完手术得知刘翔受伤非常着急,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拨通刘翔师傅孙海平和中国奥委会首席医官李国平教授的电话,询问伤情。在刘翔伤后返回上海的第二天,他组织美国运动损伤和腱病权威James P. Tasto教授联合会诊,明确了伤病性质和正确术语,通过媒体向大众通报,圆满平和地解释了各方媒体和大众对刘翔伤退奥运会的质疑与关心。随后他受上海体育局和卫生局委托,领头组织京沪专家认真仔细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在保守治疗的意见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陈世益顶住压力,力主刘翔接受跟腱手术。此后,刘翔前往美国,在休斯顿赫曼纪念医院接受了跟腱手术。手术共取出了3个钙化物和1个骨刺,手术后,刘翔恢复得非常理想。在后来的随诊期间,陈世益又受命负责组织了四次对刘翔的大会诊,并和刘翔的美国医生克兰顿进行了认真的沟通。应对各路媒体的采访,陈世益一直秉持公正的态度刘翔的情况,消除了对翔飞人能否再次飞翔的各种猜测。

2009年9月20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的最后一天。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在阔别赛场398天后,刘翔再次站在了起跑线上。发令枪响后,刘翔以0.159秒的反应时间起跑,头五个栏,刘翔的跑栏速度并不理想;但是,五个栏过后,刘翔优异的后程加速能力大爆发,开始迅速缩小与赛事冠军特拉梅尔之间的距离,过了第十栏,他已与特拉梅尔并驾齐驱,最终双双撞向终点。

13秒15!比赛亚军!整个赛会现场的所有观众均为之欢呼,这是一份令人惊讶与欣喜的答卷。“我也没想到跑出这么好的水平,太出乎我预料了!” 翔飞人首次复出便完美飞翔。为了确保刘翔赛中的安全,陈世益及医疗保障组成员都在现场守护,所幸的是,刘翔没出任何意外顺利地跑完了比赛。

陈世益在刘翔成功复出后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对刘翔的医疗保障历时1年多,从中得到了不少启示:1.对运动伤病,要早作诊治,早作预案,以防被动;2.正确对待伤病的手术治疗,要有耐心,以目前的手术技术,不少手术后的病人,都能够恢复到原有的运动水平;3.科学认识中西医的不同医疗特点,合理使用各自特长,不能偏爱和排斥彼此;4.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医生、教练、运动员三方意见的合理综合,有利于康复意图的贯彻与落实;5.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应当在治疗前后都要加强贯彻;6、加强对常见运动伤病的科学研究,对损伤机理和预后的研究,应借鉴人家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热心运动创伤防治科普知识

由于陈世益的运动员背景及扎实的骨科和运动医学专业技术,很多在中国举行的国际赛事均邀请他担任首席医务官,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2007 NBA中国赛、世界黄金田径大奖赛。为此,陈世益将国际汽联复杂而又先进的赛车医疗救援体系引入中国,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赛车医疗抢救团队……

运动损伤并不是运动员的专利,普通百姓在日常锻炼中也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特别是一些上班族,周一到周五都坐在电脑前,一到休息日便想要甩掉周一到周五积攒下来的赘肉,开始玩命锻炼,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5天的活动量。殊不知,这种“一次到位”的锻炼其后果就是把自己推向诸如半月板损伤、跟腱断裂、肌肉拉伤等各式各样的运动伤害。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3

我们XX庄中心卫生院地处XX西麓,XX南部,驻地有XX、XX公路纵横穿过,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我院始建于XXXX年,历经XX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占地1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床位120张的一级甲等医院,设有内、外、妇、儿、中医、放射、后勤等32个科室,梁氏正骨是特色专科,现有职工105人,其中主治级26人,初级71人,大中专毕业生83人,下设15处卫生所,有乡村医生78人。

近几年来,我院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的领导支持下,选准“突出专科优势,加快改貌配套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的路子,造大培强“X氏正骨”特色专科以提升知名度,加快改貌配套建设以增强竞争力,使我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带动全镇卫生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连续三年在XX市农村卫生工作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一、找准差距,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建院四十多年来,在几代医院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同其他许多乡镇卫生院一样,我们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卫生院自身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缺乏特色等原因造成发展后劲不足。房屋陈旧,医疗设施落后,设备老化。在医疗水平高、设备精良的市级医院和经验丰富的村级诊所的前后“夹击”下,卫生院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尽快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迅速摆脱困境,作为关系卫生院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摆在了院领导班子面前。在经过广泛考察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符合世界医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XX庄X氏正骨”三百年来形成的良好声誉是我院特有的无形资产,它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医院所无法比拟的。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梁氏正骨的名牌效应,造大培强这一专科龙头,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院步入良性轨道,健康发展。同时也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提高装备水平,为专科建设构建发展平台。思想认识的到位,使我们迅速确立了“以加强骨伤专科建设为突破口,形成龙头带动,以改貌配套建设为基础,提高硬件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随后,我们经过科学部署,精心组织,迅速集中力量投入到了建设中来。

二 、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加快骨伤专科建设步伐

虽然X氏正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传统优势,但在目前医学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就显得科技含量低,规模相对较小。为保证骨科建设尽快步入快车道,真正在全院起到龙头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1998年,我们集思广益,制定了《XX庄镇卫生院骨伤科发展规划》,明确了“传统引路,中西结合”的办科方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X氏正骨传人聘为副院长,调拨2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骨科内部人事管理自主,奖金分配自主,骨科人员在晋级晋升、住房分配、参政入党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2000年,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又适时召开了由院两委和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作出了《关于加强骨伤科建设的决定》。这些文件措施的制定,为推动骨伤科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提高医疗装备水平。在卫生经费不到位,各项建设投入增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院对骨科建设一直实行财政单列,每年的骨科专项经费增幅都保持在15%以上。为提高改善骨伤科的医疗装备水平和诊疗环境,我们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骨科病房楼和手术室,配齐了骨科手术器械,更新不锈钢折叠床及橱具50件套,并全部安装了空调,购置了骨科牵引床、M-904E多功能医学专用机、自动洗片机等设备。

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群体。专科优势要靠人才去发挥,骨科特色要靠人才去体现。我们看准这一点,在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上下了大量工夫。选好人,任命梁氏正骨第十七代传人梁华兴为学科带头人,充当领头雁,搞好传帮带。大胆提拔重用一批年轻业务骨干,为骨科发展输入新鲜血液。目前,骨科医护人员已经达到了20人,人才结构趋于合理。育好人,制定详尽的《骨科人才培养计划》,在新分配学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骨科,作为后备人才培养。X骨科大夫XX从XX进修回来后,大胆实践,将所学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带动骨外手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骨科病房护士长XX年仅23岁,但她扎实肯干,团结带领全科同志创造性工作,连续两年被授予“XX市十佳护士”、“XX市优秀护士”的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努力,我院高素质、业务精、年轻化的骨伤科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为骨科技术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2000年我们将骨伤科做为试点,并逐步向全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以岗定人、择优录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对竞争岗位、任职条件、选拔程序做了详细规定。经过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面试答辩、民主测评后择优上岗,每两年一个聘期,保持聘任动态性。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我们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坚持“想闲无钱,劳动有酬,多劳多得,向一线倾斜”,科室每个人的效益工资与个人工作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相挂钩。改革后,收入高的同志每月能达到两千多元,低的仅能拿到几百元的基本工资。在骨伤科试点成功后,我们又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全院推开,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实行合同制管理,对行政后勤科室实行“岗位目标得分考评责任制”,临床医技科室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充分发挥出了每个岗位的最大潜能。

五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我们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扩大X氏正骨的知名度。先后在XX电视台、XX广播电台、《XX卫生报》、《XX卫生》等多家新闻媒体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去年初,我们还专门建成了骨伤科网站,全球用户只要登录国际互联网,就能轻松浏览到梁氏正骨的有关信息。

“突出专科,培植龙头”的工作思路,使骨伤科在几年时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我院骨科门诊量达到30800人次,占全院门诊量的38%,收住院1060人次,占全院住院量的67%,床位使用率达92.3%,业务收入突破300万元,占全院总收入的46.5%。X氏正骨的牌子越来越响,接诊范围辐射6省16地50多个县市区,X氏膏药也远销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为海外人士带去福音。

三、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全面实施改貌配套工程。

在实施改貌配套工作中,我们以“外塑形象,增强后劲”为出发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标准,对医院医疗区和生活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基础建设方面,1998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了以门诊楼和病房改造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建成了开放式中西药房;1999年投资400万元,完成了以病房楼和康复楼建设为主体的二期改貌工程,率先完成了XX市卫生局下达的第二轮改貌配套任务;2000年又对门诊楼进行了外部装修改造,建成了风格别致的绿地广场,使整个院容院貌有了很大改观;2001年重点抓好“安居”工程,建起了面积320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职工宿舍楼。在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近几年先后投资120万元,购置了F-820血液分析仪、C980C电解质分析仪、CX—9000B超、美高仪心脏工作站、SDN-660脑电地形图仪、LH2802胎儿监护仪、三氧消毒机、自控式洗胃机等一批高新医疗设备。安装空调120台,更新升降式不锈钢病床、全棕床垫100件套。购进南京依维柯救护车,改善了医疗服务条件。配置了一批IBM电脑,实行了微机系统化管理。医院技术装备力量进一步增强。

在搞好院内改貌建设的同时,我们结合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加强了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全镇的村级卫生所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将每村一室合并为15处卫生所。卫生所由村里提供房屋,镇里适当扶持,镇、村、院共同建设。针对原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普遍不高的实际,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谁建设,谁受益”的办法,哪个村工作力度大,建设标准高,就把卫生所设在哪里,充分调动了各村投资建所的积极性,加快了改貌建设的步伐。人口只有800人的西江村经济并不发达,但村两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筹资4万元,将原村委大院重新装修改造,屋内吊顶,铺地面砖,墙壁刮瓷,外墙贴墙面砖,改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卫生所,切实为村民解决了看病就医的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全镇各级的共同努力下,目前15处卫生所已顺利完成了改貌任务,并全部达到了第二轮改貌建设的标准要求。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4

XXX,男,XX县XX镇农业行政村卫生所乡村医生,1953年出生,是位土生土长的壮家人。 在长期的探索中,XXX还拜副主任药师、广西草药王张超良为师,得到了张超良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为了识别壮族草药,掌握壮药的药性药理及资源分布,XXX随张超良老师多次到广西大瑶山、大苗山、猫儿山、大明山、十万大山等地识别、采集壮族草药。经过不断深入地实践、挖掘、总结,XXX已成功掌握1000多种壮族草药治疗骨科疾病及常见病。

1981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解散。为了生存,更为了让自己一技之长为民造福,XXX带头坚持创建卫生所,然而,面对XX本地几十家个体医疗诊室机构的激烈竞争要立足就必须迎难而上。事业的发展源于民众的信任,民众的信任离不开自身精湛的医技,为此,他从不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时刻注意提高充实自己。

首先抓住各种进修函授的机会,参加各地院校举办的各种医疗培训学习。他带着临床中的各种疑问、难点、虚心向导师求教,对把学到的技艺付诸实践,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服务于病人,而形成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XXX,从未进过正规的医学院校,启蒙于师传口授,在多年的“赤脚医生”临床中,带着临床实践中的疑问参加短期医学培训,在临床中自学,自费购买了几万元上千册的医学书籍,订购二十余种医学杂志,一有空余时间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摘抄各种医学知识图卡。为了系统学习中医学,1985年参加了光明中医大学骨伤科系统函授学习,坚持一年中抽四个月时间到南宁听面授课,经四年系统的函授学习后,取得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骨伤科急救学、骨伤科基础理论等14门单科合格证书,终于1989年毕业,成为一名具有专科学历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毕业后,把学到的中医骨科理论用到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认真地辩证诊断,严格按国家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观察制订临床资料,再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总结。1989年,XXX的《脚踏整复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论文首次获国际中日骨科优秀论文奖,从而取得了一个个喜人的突破。近几年,卫生所负责XX镇解放社区、永安东路一段的计划免疫工作,在镇保健所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时填好各种表册。并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病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几年来,计划免疫工作都走在各社区、村委的前列。

为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落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吴医生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新农合,做好参合群众的费用收缴,全村委2007年至2008年共收上参合金64370.40元,参合率达88.30%。

为了更好地解除骨伤患者病痛,提高发掘壮族骨科医药遗产,1993年10月5月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筹建了XX农业骨科医院(与农业行政村卫生所同时并存),XXX担任骨科医院院长兼卫生所所长。业务发展后,XXX更热情地为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及各种骨折、骨病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根据“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发挥自身壮药治伤接骨医技,同时引进先进现代医技,开展了手术整复内固定,颈肩腰腿痛等专科业务,大大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水平。

XXX所师承的壮医药疗效确切,为他在临床实践中研究壮医药提供了可靠的客观现实和现实基础。但由于是口授师传,没文字记载,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总结。为了对壮医药深入的研究,以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XXX虚心对师传的壮医药实践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依靠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整理壮医药。

首先是整理壮族草药治疗骨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除重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外,同时重视从整体出发,通过四诊八纲,综合全身及局部症状,辩证论治,内外用药,以促进肿胀消退,气血流通,代谢增强,加快软组织的修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骨折早、中、晚期的内外用药是传统中药。而壮药在治疗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应用中更优于中药。

在探讨治疗颈肩腰腿痛范畴中,XXX医生先后拜北京光明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秘书长韦以宗教授,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韦贵康教授,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等各名家流派为师。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等地多次进修手法推拿及小针刀疗法,吸取各家之长。

通过从师学习进修,认识到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脊柱软组织损伤与其出现的脊柱相关疾病已由颈肩腰腿痛范畴,发展成为70多种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治疗理论,涉及到多个临床学科。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力不平衡而导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脏器病变,仅颈椎病就有眩晕、头痛、耳鸣、视力异常、肩痛手麻、血压异常、心律不整等。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大学课程中尚未开设,许多医院亦没设立此科室,再加上媒体对这门新学科宣传甚少,故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对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疚病的临床实践中,XXX医生着重以现论为指导,则重运用手法推拿,小针刀疗法治疗,辅以壮族草药内服外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为大批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

如壮医药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中,XXX制定了壮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措施,自拟壮药内外治疗类风湿疾病方剂,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壮医学治疗风湿类疾病理论。即:一是采用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二是辩证论治;三是壮族草药的应用。故在临床上XXX采用西壮医结合办法探讨治疗风湿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经验,在参加全国风湿类疾病学术交流会上,多篇论文获奖,卫生所被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接收为协作组成员。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及杂志社联合行文给XXX医生,建议向当地政府申办“风湿、类风湿病研究所”,在运用壮医壮药医疗风湿、类风湿病经验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和生物学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传统疗法的科学性,以利向国内外推广。

XXX的三篇论文《壮药吹风藤汤、吹风藤酒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568例临床报告》、《壮药治疗骨关节炎》、《壮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荣获世界中医骨科最高成就奖的尚天裕国际科学二等奖。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5

这一切的记录,都与新疆职业病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首席专家赵胡瑞教授有关。

从边防连队炊事员起步

了解赵胡瑞教授的人都知道,这位在显微外科领域取得诸多成就的医学专家,在1972年之前,只是一名工作在边疆哨卡的卫生员。

那是在1969年的12月,赵胡瑞怀着从军报国的远大志向,从老家陕西歧山参军入伍,来到了新疆伊犁军分区。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一个条件艰苦的高山边防连队,成了一名炊事员。

此后不久,连队的卫生员退伍了。连队干部在物色接替卫生员的人选时,认为赵胡瑞聪慧机灵,工作勤奋扎实,且待人热情纯善,便将没有一点儿底子的赵胡瑞任命为连队卫生员。

卫生员是连队官兵的健康卫士,特别是在他们这个远离机关卫生队的边远连队,平时战友有个头疼脑热的,康复的希望就寄托在了连队卫生员身上。所以,关于卫生员的一切基础技能,赵胡瑞都得从零学起。那时,他身边唯一的医疗书籍就是一套卫生员教材,他把@本教材带在身上,不论走到哪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几年下来,这本教材都被他翻烂了,大段大段的内容都能背诵出来。就是靠着这本教材,赵胡瑞扎实地掌握了连队卫生员的基础医疗知识和多种常见病的诊治方法,为他后来走上专业医学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医学基础。

1972年9月,赵胡瑞作为优秀战士被选送进入新疆军区军医学校,成为军校的一名学员。通过3年的系统学习,他的医学知识及业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军校毕业后,他愉快地返回边防部队,当上了一名军医。从此,赵胡瑞尽心尽力地为边防官兵服务,受到了边防官兵的敬重。在为战友们防病治病的同时,他还经常骑马到牧区为各族乡亲看病疗伤,被当地牧民誉为“健康大使”。由于赵胡瑞表现突出,1976年,他被边防团评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并荣立三等功。

自1970年至1985年,赵胡瑞曾在新疆伊犁边防连队工作了15年之久。回顾那段人生历程,赵胡瑞感慨地说:“在边防部队的十多年,是我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它让我深深地明白:一个人不管身处何地,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把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

创建第一个显微外科专业组

1984年,赵胡瑞在某军区总医院创伤外科进修。进修期间,带教的专家教授都认为,他是一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很有培养前途。

1985年5月,中国人民第四七四医院(原空军乌鲁木齐医院)的陈金河等院领导得知带教专家对赵胡瑞的评价后,克服跨兵种调人的种种困难,如获至宝地破格引进了这位当时才30多岁的年轻人。

赵胡瑞到了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四七四医院这个新的、更大的平台后不久,就向院领导提出了准备在医院发展显微外科的设想。在当时,显微外科在新疆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四七四医院的显微外科更是一个空白学科。陈金河等院领导倾听了他的构想后,立即表示全力支持他创建全院第一个显微外科专业组,并为他提供了一切方便,专门成立了显微外科试验室,引进了先进设备,给他配备了助手,并拨出了专项试验经费。1987年,医院又选送他到青岛手外科中心学习进修了8个月。所有这些,都成了赵胡瑞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促使他在显微外科领域不断跋涉、不断进取。于是,为了早日填补医院显微外科的空白,赵胡瑞自己动手买饲料、养动物,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基本功的训练。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很快熟练掌握了断肢再植、带管神经移植、骨移植以及静脉淋巴瘤等十几种较高难度的显微外科手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

赵胡瑞创建全院第一个显微外科专业组后不久,他主刀的该院首例3指断离手术获得成功。此后,他带领同事们完成断指(肢)再植手术300多例,成活率达93%以上,其中第二足趾游离拇指再造、毁损性手外伤手功能重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一个个断离的手指重新接活,一个个残缺的肢体获得新生,赵胡瑞良好的医德不仅受到了新疆各族军民的信赖,还以其高超的技艺,被人们誉为“神医”;很快,显微外科也成为四七四医院继眼科之后又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专科,赵胡瑞也被任命为显微外科主任。

期间,他还荣立了4次三等功,10次受嘉奖,且被上级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3篇被国际专业刊物和会议所采用,并成为全军手外科学术专业组委员。鉴于赵胡瑞出色的表现,四七四医院领导力排众议,破格为没有学历背景、不到任职年限的他,陆续晋升了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

成就奇迹:10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

赵胡瑞首次引起国内外显微外科领域的高度关注,是在上个世纪的1987年。

1987年12月,新疆水泥厂一名工人被机器轧断了3根手指,辗转几家医院无人敢接诊,最后来到了四七四医院。此后,赵胡瑞便由此展示了惊人之举:用16个小时实施了这例多指断离再植手术,并获得成功。这是新疆地区一手多指离断再植手术成功的零的突破!

1989年的一天,乌鲁木齐某钢材厂青年工人小于,因工伤左腿从膝盖关节以下被轧钢机滚烫红的钢筋齐刷刷地切断,但辗转4家医院回答都是“只能截肢”!绝望之下,陪护小于的工友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拨通了四七四医院的电话,得到赵胡瑞明确的答复后,驱车将小于送到抢救室抢救!赵胡瑞经过10个小时的手术,终于使断肢再植成功,小伙子的腿保住了……后来的小于不但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成为了一个小女孩的父亲。

1991年除夕夜,新疆吐鲁番七泉湖一位59岁的大妈不幸被电锯锯断了右手,致使右手手腕以下完全断离,驱车近200公里赶到四七四医院求治。赵胡瑞接诊后,立即带领显微外科小组的同事实施紧急手术。当赵胡瑞为患者缝上最后一针时,断腕缺血6小时后居然成活了!手术成功的喜讯随着新年的钟声,温暖了患者全家人的身心。

双手拇指同时毁损性损伤,在临床上是比较罕见的病例,但在1999年8月12日,赵胡瑞则为1例双手拇指丧失的23岁女工成功完成了双足第二游离移植双手拇指再造的高难度手术。

类似这样的在新疆地区显微外科领域属于开拓性手术的案例,究竟在赵胡瑞手上完成了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在这一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不但获得了新疆各族群众的爱戴,也得到了医学同道的赞赏。全国著名留美骨科专家乔若愚教授曾介绍来院一例患者,该患者系因2、3、4指末节不全断离的严重手外伤,经赵胡瑞手术治愈后,乔教授专程来医院致谢并赞叹:“赵胡瑞是难得的人才,德才兼备,前途无量!”1998年8月13日,被誉为“世界显微外科之父”的上海中山医院的伟教授在四七四医院讲学,他在评价赵胡瑞的学术地位时由衷地说:“能在这样差的条件下,做了这么多高水平工作,是很了不起的!”

2000年,赵胡瑞再次引发显微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当年的1月8日晚上,正在家里吃晚饭的赵胡瑞突然接到了急诊电话:某印刷厂一名工人,因工作不慎被切纸机将10个手指完全切断!赵胡瑞闻讯,立即赶到了医院急诊科。到了医院他才知道,10指断离的那位职工小林,当时才18岁。事发时小林正像往常一样在切纸机前工作,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随后,10根手指便被齐刷e地切落在切纸机台上。此后,同事们便包起10根断指,火速把他送到了四七四医院……

手术室里,赵胡瑞戴着近视镜、端坐在显微镜前,开始了这场尚不知道结束时间的紧张手术。毫无疑问,手术难度很大。伤者p手10指断离长度不等,拇指及小指均为末节,而小指末节的血管直径仅有0.3毫米,且没有可供吻合的静脉血管,成活率很低!

面对这种情况,赵胡瑞立即将参加手术的人分成3个小组:一组修整手指的离断面,另两个小组进行手术缝合。随着一根又一根手指再植完成,钟表的时针也转了一圈又一圈……当最后一根手指再植完成时,时针已经指向了第二天下午13时――这场复杂而又艰巨的手术整整用去了16个小时――小林的双手10指终于全部复活了!

赵胡瑞主持的这例双手10指再植成活的手术,经中国人民空军总医院文献中心检索后得知,这是世界上第18例、国内第14例10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的手术,而且手术时间比国外同类手术的平均时间缩短了整整6个小时!这昭示着赵胡瑞的显微外科手术水平,已经居于国际国内前列!

据记者了解,多年以来,在四七四医院,赵胡瑞通过给年轻医生压担子、交任务、给课题,采取送学深造、学术交流以及“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等方法,在该院显微外科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全科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这个科室拥有了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乐于奉献的技术队伍,多次在急、重、难、危手术中屡创佳绩,多次受到表彰――历经30余年的不懈努力,赵胡瑞教授带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牌科室!

移师不移志:在新的平台上再创辉煌

2015年3月o赵胡瑞受聘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骨科中心(手足显微外科)担任名誉主任、首席专家。在此之前,该院手足显微外科已经成立10余年,在从事手足、显微外科、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的手足、显微外科专家李鸿斌主任的带领下,其科室规模、技术水平和团队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曾先后成功完成了1例7个手指和1例5个手指完全断裂再植全部成活的病例,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李鸿斌主任也是赵胡瑞教授的学生,因此,他的加盟,使这个原本就十分卓越的团队如虎添翼,不仅加速了该院手足显微外科的技术和专科建设o在赵胡瑞教授的直接指导和带领下,他们又完成了大面积组织缺损修复p复杂手外伤救治p晚期手功能重建p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显微外科修复和先天性手部畸形的矫正等数十台重大疑难手术;其中,去年2月成功完成的“新疆最低龄腓骨皮瓣移植手术”,再度刷新了新疆地区的手足显微外科发展史。

据了解,患者小晨晨(化名)1岁2个月时,即被确诊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炎症集中在左腿胫骨,确诊后,新疆一个三甲医院经过8次手术,对晨晨的左腿胫骨脓肿搔刮清理,成功控制住了感染。但在清除感染细菌、脓肿的同时,破坏的骨头也被取了出来,于是,晨晨的左腿胫骨形成了很长一段缺失。胫骨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胫骨缺失就意味着晨晨的左腿丧失了功能。为了修复晨晨的左腿胫骨缺损,赵胡瑞、李鸿斌以及从北京来的援疆专家杨淼等接诊后经过分析,决定对他进行对侧腓骨骨移植手术――将右腿11cm的腓骨移植,与左腿胫骨缺损部分相接。这个手术要求带血供活体移植,其难度类似于肾脏等人体器官移植,移下来的组织要很快恢复血供。

杨淼为晨晨做了血管造影检查,了解晨晨的血管情况,同时他们也查询到,这还是全疆患者年龄最小的下肢动脉造影检查;而且,经过此前的8次手术,晨晨的左腿小腿只剩下1根连通的血管,而正常人的小腿是有3根血管的。这是晨晨唯一的机会,一旦这条唯一的血管断了或不流通,左腿小腿就无法存活,只能截肢。因此,移植组织的血管既要与这唯一的血管吻合相接,又要保持畅通,这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患者年龄小,不仅要面对通常手术中会出现的意外,还有长时间麻醉与术后恢复的风险。

2016年2月1日,在赵胡瑞教授的直接指导下,由李鸿斌主任主刀的这场手术顺利完成,晨晨平稳度过风险期;10天后,术后观察移植组织血管通畅,供血良好;14天后,晨晨的伤口拆线;3个月后,拍片显示骨折愈合,晨晨已经可以负重下地行走了。现在,晨晨的右腿腓骨虽然不会再生长完整,但已经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正常生活了。至此,这例“新疆最低龄腓骨皮瓣移植手术”圆满落幕!

事实上,受聘到新疆职业病医院后,赵胡瑞教授“移师不移志”。虽然工作平台变了,但他探索学科前沿、竭诚为患者服务的初心却丝毫未曾改变:还未到新疆职业病医院工作时的2012年,赵胡瑞教授就指导学生李鸿斌完成了一例“5根手指齐根压断、移植3根脚趾行足趾游离手指再造术”,创造了全疆首个此类案例;2015年5月26日和6月10日,赵胡瑞在新疆职业病医院分两次主持完成了一例双足畸形严重、足部骨结构紊乱的十分复杂的先天性左足部畸形矫正手术;2015年7月28日晚,他又带着学生李鸿斌,千里驰援,师徒联手从乌鲁木齐飞抵库尔勒二七三医院,抢救了一名左腿根部主动脉被刺伤、急需在显微镜下对断裂的股动脉进行修复的患者,使这位伤者免除了丢失一条大腿的危险……

在30多年的日子里,一封封患者送来的感谢信,不但表达了他们爱戴赵胡瑞这位显微外科专家的心声,也成为赵胡瑞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向新的高峰冲刺的原动力。自1987年以来,赵胡瑞教授在一名德才双馨的医者的路途上,究竟洒下了多少汗水,取得了多少成就?岁月不言、春秋易老,但逝去的光阴,却留下了有关他从零起步,铸就辉煌的一个个动人传说……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6

誓解疾苦立医志

吴子明出生于上海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搞科研的,母亲是保健大夫。“我父亲虽然没从事医学,但他痴迷于中医学,因此家里有不少中医药方面的藏书……由于受家庭的熏陶,让我很自然地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上学亦选择了中医伤科推拿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曾在医院实习阶段,他因为接触的第一例病人患有严重的腰椎病,这位病人四处求医问药,却无法药到病除。他目睹了患者被病痛折磨,心情十分沉重。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此类病症难题,解决颈肩腰腿伤痛,为患者减轻痛苦。如今,他还念念不忘曾对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陈正光、杜志明著名老中医的教诲。40年来,他潜心研究,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整体疗法,摸索出运用手法对颈、肩、腰、腿疼痛,四肢关节痛,老年骨关节病,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和杂病等。尤其由颈椎病变引起的头痛、头晕、心律失常等脊柱与内脏相关的疾病和急、慢性藤关节积液症以及弹响指的医治有独到之处。用针拨技术或介入药物对软组织顽固性痛症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为国内外的众多患者治疗,均收到奇特效果,故患者称“他有一双神奇的手”。

为治病曾苦学武功

听吴医师聊他的诊治手法之一——“内功点穴”,才知道他曾在年轻时痴迷过学武术。在上海上大学期间,他曾跟随伤科推拿老中医李锡九先生学过“少林内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少林内功大有长进。他介绍道,“少林内功推拿”原为武林强身的基本功。清末传至山东济宁李树嘉时,已形成一种用练功配合推拿来治疗疾病的伤科推拿流派;后来又由李树嘉传给济宁人马万起,再由马万起传给了马万龙、李锡九。他说,少林内功的锻炼方法有别于一般的气功,它不强调吐纳意守,而是讲求以力带气,所谓“练气不见气,以力带气,气贯四肢”。“现在想来,我能成为一名伤科推拿医师,有良好的技术,还真要感谢当年自己学的这些功夫。师父的少林内功推拿不但柔和,而且很有力度,治疗时间短,奏效较快,并强调病人锻炼和接受推拿手法相结合,他的手法对骨伤科疾病非常好。”

“一手”绝活治颈椎腰椎病

为何靠“一双神奇的手”能治愈颈椎腰椎病?吴医师为此介绍了颈椎腰椎病的中医推拿手法的治疗。“颈椎病”,中医学虽无这个词,但“痹症”“项强”“项筋急”和“项肩痛”等论述中有关它的内容。中医认为其病因多受外伤、风寒湿邪与痰浊、肝肾亏虚有关。中医辨证论治,辨证实施。中医“手法”治疗颈椎腰椎病——即用按摩、推拿等方法来解除病人的痛苦。手法治疗,不动刀,不用剪,单凭医生的两只手,并结合人体解剖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经络穴位为基础和渠道,调解人体阴阳平衡,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颈椎病患者多数由于颈椎环枢关节错位导致头晕、恶心、健忘等,有的还出现心律异常等,有的按内科病症状治,越治越重,吃了多少药也不见效。患者吴志红,10月9日来诊时头痛、脖子不能转动,稍动就疼痛难忍,头晕、恶心、血压高、心律失常,看了多家医院不见好转,自带影像片显示颈椎4、5椎错位,昊医师又让患者拍了张片,片示环枢关节错位,找准病位后用手法复位治疗,当即一系列症状即刻得到减轻。这种病吃药无效,用手法先复位后按摩缓解症状,再配合汤药调理,三四个疗程患者基本康复。吴医师特别提醒,治疗颈椎环枢关节脱位一定要方法正确,随意、盲目、错误的推拿按摩有害,尤其重力按摩。若带有损伤地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揉,即使力度不大也会造成相应肌肉组织的损伤或加重,故要掌握好力度和时机。

巧用针拨法,一针治愈“弹响指”等瘸症

什么是“弹响指”?“弹响指”——是由于过度劳累或拉伤,产生慢性炎症,在肌腱和腱鞘修复过程中出现瘢痕,造成肌腱痉挛,腱鞘狭窄,在不能消除的情况下造成肌腱与腱鞘粘连,筋不能通过,手指就不能屈伸。猛用力拉直了,肌腱强行通过非常疼,有时会跳起来,每屈伸一次都很疼,有的产生弹响声。“弹响指”发病率较高,患者多,多为女性,主要是一些从事手工劳动且多频次重复某一动作者。西医治疗必须手术,缝合、打消炎针,至少要花几千块钱。采用小针刀治疗,经皮肤刺入一个针眼,在皮下把粘连的腱鞘拨开或切开,使肌腱(筋)顺利通过,再用中药使气血通畅,解除肌腱痉挛,几百块钱即可。哪怕病程再长,十年八年,一次性根治,以后不再复发。

冻结肩——西医经常用打封闭来解决病人暂时的疼痛,而吴医师运用手法治疗则使病人恢复了生理功能经络,气血一通畅,疼痛就荡然无存了。

顽固性疼痛肩和网球时—症状多见患者肘酸痛、尤其做旋转、背屈伸、提、拉、端、推等动作时,疼痛更加剧烈。同时,沿前臂向下放射,有的患者严重时生活都不能自理。西医打针吃药几乎不起作用,单纯用中药治疗效果也不好,不能消除病根。这种病有的1、2年,有的8-10年,还有的更长,多数被当成风湿痛治疗,所以吃了很多药也不好。此病大多由于积累性劳损引起伸直总肌、旋前圆肌附着点内部轻度撕裂,局部轻微出血,组织液的渗出、机化,在组织自我修复过程中产生粘连、肌腱痉挛,阻碍了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引起局部或某一组织缺血,同时挤压了该处穿过的血管神经束,引起顽固性疼痛,妨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活动。经皮下针拨可疏通局部的瘢痕粘连组织,松懈痉挛的肌腱,解除被挤压的血管神经束,血液循环获得通畅,局部疼痛随之消失,肩肘关节功能得以恢复。经皮下针刺法治疗顽固性疼痛肘、肩等病,在体表投影下实施,安全、简便、易操作,不需复杂的设备。一次针刺治疗后疼痛消失,患者肩肘功能恢复。特别是对一些多年疼痛患者,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解除病痛,且愈后皮肤无瘢痕。

治膝骨关节病,有6项“手法”技术

膝关节积液症也是很多患者最感痛苦的。西医靠抽积液后打药来解决,在此过程中,病人痛苦还有可能感染,手术完后仍会增厚出现反复,而吴子明医师用手法辅以中药,疗效显著又稳定,积液慢慢退却,再也不会反复。吴医师也毫不保留地介绍了其对膝骨关节病的“手法治疗”技术——

1.松筋法(仰卧位):Ⅰ势:术者拇、食、中指卡握在膑股关节两侧缘,两力相挤,上下滑动12次左右,膑骨由下向上(垂直力量),以增大膑股关节间隙,从而改善关节面受压。Ⅱ势: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膝关节上方,屈膝45度左右,另一只手(拇指)握压在膑上缘,使伸直膝关节时采用水平力量,拇指分别由膑骨的内上缘、中上缘和外上缘推向外下方,然后沿相反方向推向内下方,重复数次,以扩张伸膝装置并增大膑骨的活动度。2.刮筋法:术者于膑骨的外上方与内下方分别找到“筋结”作为刺激点,术者屈一拇指甲部做支点,另掌压于该拇指之上,用臂力推动进行刮筋手法5-7次。继而屈患膝将膑骨固定于膑骨床内,用拇指甲于痛性索条物上铲筋3-5次。可松解膑骨周围筋膜粘连,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3.捶击法:伸膝,医生半握拳,于膑骨周围反复捶击5-7次,意在活血舒筋。若关节积液,则用实拳压膑周上下前后肌肉,有利积液吸收,增加稳定。4.解锁法:半屈膝,食指兜拨月国下内侧或外侧肌3-5次,用于临时解除绞锁痛苦。5.镇定法:有伸展镇定和屈曲镇定两种。以右膝伸展镇定为例:医生面向足侧,身靠患膝,左手压于膑骨上方,股骨干作固定,另手托住足跟,行镇定手法时左手下压,右手上提。6.扳压法:患者取侧卧位,用三点加压原理,而以镇定手法方式收效,有利膑骨半脱位的改善。

■专家简介: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7

接到求助电话以后,我刊相关编辑立即联系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攻骨盆手术的孙玉强教授。孙教授表示,我国开展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时间较晚,直到2000年前后,才开始在国内几家较大的医院陆续开展,许多医院目前还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不过,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优势已逐步显现,并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若患者有手术指征,应当积极手术。

为让更多读者了解骨盆骨折的治疗新进展,本刊特邀孙玉强教授撰写下文,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骨盆由左右对称的髂骨、耻骨、坐骨和后方的骶骨组成。它承担了保护盆腔重要脏器(如膀胱、生殖器官)的任务,同时也是承接躯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连接器”。在髂骨、耻骨与坐骨组成的“人”字形交叉的部位是髋臼,其与股骨头共同组成了髋关节。广义的骨盆骨折,包括了纯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两种。

骨盆因为解剖位置特殊,加上周围肌肉等组织丰富,一般很少发生骨折。不过,随着现代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时有发生,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亦较以前有明显增加。据9年来笔者对髋臼、骨盆骨折手术患者的统计,近76%乃交通事故所致,近20%为高空坠落伤引起,其他原因导致的损伤较少。

国内外多项资料显示,在交通事故中,骨盆骨折是仅次于脑外伤、胸部外伤的第三大死亡原因。由于局部解剖的特殊性,骨盆骨折患者常伴有严重出血(最多可达3000毫升以上,占全身血液总量60%)。因此,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除了受伤部位的疼痛、畸形外,休克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导致患者很快死亡的主要原因。

手术治疗:从备受争议到被认可

过去,骨盆骨折的治疗以抢救生命和骨牵引为主。自上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方法,包括手术入路的探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术后康复训练。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医学界对“骨盆骨折患者是否需要手术”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争议双方都将各自治疗的优良病例与对方疗效差的病例作对比,彼此“攻击”。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量大样本、复杂骨盆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基本或全部恢复正常功能的病例被陆续报道,而那些经非手术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骨盆畸形、双下肢不等长(跛行)、腰骶部持续疼痛、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从此,有关骨盆骨折治疗方法的争议才逐渐减少,手术治疗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医生的认可。

治疗原则:先救命,再处理骨折

骨盆骨折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大出血、颅脑及胸、腹部的损伤。出血量较大、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先抢救生命。大出血是导致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抢救大出血患者,主要依靠大量输血和输液治疗,骨盆骨折患者输血3000毫升以上的,很常见。一般情况稳定者,通常先行骨牵引。伴有髋关节后脱位的髋臼骨折患者,可在腰麻或全身麻醉下先行复位,再行骨牵引。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医生可根据骨盆X片和CT片等影像学资料,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和骨块的移位方向,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当然,由于骨盆手术是骨科最大、最复杂的手术,手术复位的结果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故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实施,否则手术效果难以保证,甚至可能比保守治疗的效果还要差。

手术时机:伤后3~14天

通常认为,累及髋关节负重区、移位的髋臼骨折,除非有手术禁忌证,原则上应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的解剖学形态。对累及骶髂关节和骶骨的不稳定骨折,也需要手术。具体而言,骨盆骨折的手术指征包括:骨盆有垂直方向不稳定(包括骶髂关节分离或脱位)、耻骨联合分离超过25毫米、髋臼承重区骨块移位超过3毫米、髋关节内碎骨块影响关节复位、髋臼后壁超过40%等,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在伤后3~14天内进行。

手术方法:复位+内固定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内固定技术和工具、手术入路的开发、内固定材料的研发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打破了骨盆骨折乃“手术”的说法,使许多原本可能病废,甚至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

目前,骨盆骨折手术主要有后方入路和前方入路两种,严重的骨盆骨折,往往需同时采用前后方2个切口,术中,医生会使用一种特殊的、可多向塑形折弯的重建带或重建钢板,对骨折块进行固定。伴有骶骨骨折的骨盆骨折,常采用骶髂关节的拉力螺钉固定。移位严重,甚至粉碎性骶骨骨折,多使用TOS系统(同时在腰4、5和髂骨使用特殊的装置复位和固定,移位较小的,仅用单侧即可)进行固定。

通过手术植入的内固定钢板,除非患者有不可忍受的不适或局部感染等情况,原则上不用取出。对女性而言,骨盆骨折固定对生育几乎没有影响。当然,做过耻骨联合内固定的女患者若考虑顺产,可以考虑在怀孕前,先将钢板取出。

术后康复:与手术同样重要

对骨盆骨折患者而言,骨折的解剖复位非常重要,手术后的康复锻炼也不容忽视。有些患者虽然骨折复位做得很好,但由于术后康复锻炼做得不好,关节功能恢复就不甚理想。一般地说,患者在术后即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有限的、被动的患侧下肢的伸屈活动;1个月后,可逐步坐起;2个月后,可扶拐下地行走。正常情况下,术后3个月,骨折基本愈合,患者可以自己行走,并可逐步加大锻炼的幅度和强度。至于具体的康复锻炼计划,患者应该与手术医生多沟通,必要时,可请康复科医生共同参与。当然,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还需克服各种不适或疼痛,切莫因怕痛、怕苦而不愿意锻炼。

专家忠告:交通伤是导致骨盆骨折的重要原因。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和避免意外伤害的最好措施。国外的汽车保有量很大,但严重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却比中国低很多,这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专家简介

孙玉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委员会委员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外科学;颅底骨折;高职院校;说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5(a)-0143-02

说课是教师针对教材中的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用口头来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方法[1-2]。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3]。也是目前各类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的必备环节[4]。该节课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情况,依据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多元化授课模式[5]。下面将对颅底骨折这一章节进行说课设计,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进行展开阐述,

1说教材

1.1教材介绍

所采用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龙明、王立义主编的《外科学》(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第7版)。该教材根据临床医学岗位服务需求进行编写,很好地体现了医学“三基训练”模式,涵盖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外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接轨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1.2课程分析

选用第十七章第三节内容颅底骨折。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解剖基础知识、外科疾病处理原则和颅骨骨折部分内容,这对该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课内容是在外科总论基础上对颅脑损伤疾病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对学习颅脑损伤其他疾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3教学目标

依据《外科学》教学大纲、“三基训练”模式及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结合该节课内容,確立教学目标:

1.3.1知识目标掌握颅底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措施及处理原则。

1.3.2能力目标能熟练采集病史、体格检查、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掌握其治疗措施。

1.3.3情感目标通过案例引入分析,结合颅底骨折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激发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技能。

1.3.4突出重、难点综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与难点。重点: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难点:颅底骨折的临床分型。

2说学情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教授对象是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学生特点: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高,好奇心强,对外伤救治方面有很大的学习兴趣[6]。但对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不足,对颅底骨折的概念还比较陌生[7]。而学习却又缺乏逻辑性,死记硬背的较多,效果却不明显[8]。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临床实际病例进行分享,并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法,问答式教学、分组互动讨论法,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学生完成对颅脑损伤的学习。

3说教法

结合教材和学情的特点,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图片展示、临床病例分析、小组讨论、问答教学等,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传达给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9]。同时,也结合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进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今后临床执业能力培养。

3.1多媒体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患者和大熊猫图片、头颅CT片,加以对比,更加形象化地提示颅底骨折的各种类型。

3.2临床病例分析

收集临床实际颅底骨折病例,参照往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型,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进行案例分析,增加学生病例分析及实践操作能力。

3.3小组讨论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遇到的颅脑损伤方面实例,并讨论本病与其他损伤的区别,增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4问答教学

通过学习,提问“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的区别”“颅底骨折的诊断方法”等问题,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说教学过程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学过程设计4个环节,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颅骨及颅底解剖学结构知识。

4.1导入

由大熊猫、头部受伤的病人两张图片引入,一工人受伤后鼻腔出血在医院急诊科就诊时的情景病例的导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疑问:大熊猫跟本节课讲授内容有联系吗?在情景病例中如果你是医生,你该如何做呢?能让他直接回家吗?该如何帮助他呢?为何工人鼻腔出血医生却不主张填塞?带着这些疑问,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沉思在“猜想”与“探究”之中,带着这些问题期待在课堂中寻找答案。

4.2新授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结合临床疾病实际案例,分析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作用于颅骨引起颅底骨折原理[10]。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会造成颅底骨折?颅底骨折后有何表现?诊断依据是什么?该如何处理?通过分组采集病例、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得出本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教学目标:颅底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处理方法。同时教会大家怎么从实际病例中做好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用“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以加强记忆效果[11]: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耳后乳突区,熟知病变部位,判断颅中窝颅底骨折情况;看看伤者双眼周和眼睑瘀血和充血情况,如“熊猫眼征”“兔眼征”等;对比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后的区别,并用列表法对比三者的特点。该病处理原则上采用总结记忆:做到“一抗二要三不四禁”[12-13],既一抗(抗生素+TAT);二要(要正确体位,要头下垫无菌巾);三不(不擤鼻涕,不打喷嚏,不用力排便);四禁(禁填塞,禁冲洗,禁滴药,禁腰穿),加强学生记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的思想和手都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培养了学生的执业能力,为今后临床分析、解决病例打下坚实基础。

4.3总结练习

通过练习回顾课堂授课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导入回放和能力训练:提问学生对课前导入内容的分析。如:大熊猫和受伤患者有什么关系?作为医生该如何处理伤后鼻腔出血的问题?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4.4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结合该次颅底骨折学习内容,如果生活中遇到类似患者,你会怎么办?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课后让同学间分组讨论,也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课后思考能力,加强知识记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在紧急外伤救护方面的应急能力。

5教学反思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9

关键词:骨科 护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05-01

1 骨科护理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提出了骨科新技术和理论方法,同时,人们对骨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患者在患病之初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对医疗水平的不自信以及对身体恢复状况的担忧,这些消极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今的骨科护理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也包括心理上的治疗,及时关注病人的需求,缓解紧张心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增加对并发症的护理。通常骨科病人在受伤后需要使用石膏,并且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因此石膏综合症和褥疮等并发症也成为了骨科护理的重点工作。此外,骨科护理更加科学具体。随着技术的发展,骨科治疗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术后3d开始直腿抬高功能练习、拆线后练习腰背肌、术后4―6周带护腰下床活动、半年内不许弯腰、植骨融合术后卧床3个月后下床,而显微镜下手术和经皮穿刺术的患者,术后平卧个别小时即可下床活动,48h后开始练习背腰肌。

2 骨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骨科病症具体情况的研究,对骨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2.1 医护队伍不健全。在整个骨科护理过程,护士人员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些护士资历尚欠,没有足够的护理经验,在护理病人时缺少专业的手法,面对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果断的做出正确决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压疮这类并发症的形成,应该为病人提供干净的休养环境避免感染,再比如腿部或是腰椎等部位骨折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受伤部位的摆放。这些问题都需要注意,而一些年轻的护士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就可能导致病人的伤口无法有效愈合甚至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此外,一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护士本身就是一个工作量大的工作,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休息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可能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因而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2.2 医患关系紧张,缺少沟通交流。为了保证护理效果,必须保证护士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问题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提高护理效果。但是,如今的社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患者和医院的冲突加剧,一方面,护士对工作不重视,纪律散漫注意事项交代不清,进而引发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属不相信护士的工作,缺少对护理人员应有的尊重,言语粗暴。患者和护理人员,本应是一个和谐融洽的整体,护士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患者保持良好的态度,对护士报以感激和微笑,进而实现双向的互动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3 医疗护理制度不健全。医院的良好运行依赖于高效健全的管理体制,有了这层保证,骨科护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体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护理措施不到位。例如对于突发性的骨科患者,在治疗初期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医院应该定时查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此外,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不高,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送礼的混乱现象。部分护士为了自身利益,不履行自己的职责,,骨科患者家属为了病人的健康不得不私下送“红包”。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都是因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长此以往,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将产生不利影响。

3 解决对策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骨科的治疗效果,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护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骨科护理能力还要具备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以及心理指导和治疗骨科并发症的能力,因此,对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从医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护士应形成良好的工作素养,自觉主动的接受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要求的提高,护士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再教育,骨科问题复杂,治疗周期长,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加强对护士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

3.2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本着救死扶伤的天职,医院应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患者住院的过程中,给予病人温暖的呵护,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医院的工作。此外,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面带微笑,以和蔼的态度,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每一位患者。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定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帮助病人解决需要,防范各种并发症。在沟通时,展现职业护理人的专业水准,关心病人的心理问题,细心开导,在和谐的医患关系中提高骨科护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骨科管理制度。监管体系的建立是解决骨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关键。首先,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使得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建立护理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可以从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对待病人的态度、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检测。进而改善病人的康复能力,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4 结束语

在骨科的护理及解决方面,我们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但是,病人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目标;病人的微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为了病人的及时康复,需要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等多方面的努力,一些护理方面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骨科问题的解决将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琳.浅谈几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中外医疗.2009

骨伤科专业就业方向篇10

阻止伤残――骨的重建

对于骨损伤,过去人们一向认为,普通骨折,等它愈合就好,但如果伤得很重,比如粉碎性骨折,甚至缺了一段骨头,往往难免手脚短掉一截,更严重的可能需要截肢,遭遇终身伤残的命运。

但这些严重伤残者的命运,在现代医学科技的面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写。柴益民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改写患者命运的医者。

柴益民教授介绍说,对于严重的骨损伤,可以进行骨重建,而现今对于骨重建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骨移植,即从患者身上别的地方取一段健康的骨移植到缺损部位。比如小腿有胫骨、腓骨这两根长骨,起主要支持作用的是胫骨,腓骨的缺损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人的行走,医生常常会从腓骨取一段下来修补其他地方的骨缺损。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治疗方式,也是过去骨重建的唯一办法。

另一种方法是骨再生,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专家发明的一项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骨组织强大的自我再生能力,将长骨打断,再缓慢拉伸,可以达到令患者长骨延长的目的。该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发展,现已有多种配合骨再生的药物和理疗技术,可刺激和促进骨质生长,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

不论是骨移植还是骨再生,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的截肢、伤残。但问题还在,严重的损伤,缺失的往往不仅仅是骨,骨外的筋、肉、皮,大多受到了严重损伤,而没有这些的软组织,骨是无法单独生存的。

“敲断骨头连着筋”的烦恼

现在车祸损伤越来越多,车祸损伤属于高能量爆破性损伤,可以瞬间使坚硬的骨头发生粉碎性骨折,同时皮、肉受到严重损伤也在所难免。柴教授打比方道:“就好比有句话叫‘敲断骨头连着筋’,这个‘筋’就是我们的软组织,人体内除了骨头,诸如皮肤、神经、肌肉、肌腱等,都属于软组织。”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覆盖全身,对全身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没有皮肤的保护,外界有害物质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害肌肉、骨骼等组织,势必造成软组织和骨骼的感染、发炎甚至坏死;同时,肌肉、神经、肌腱的损伤和缺损一样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这些软组织可以说和骨骼一样重要,缺一不可。所以在骨重建的同时,若有软组织的损伤,必须对其做相应的修复工作,否则骨的重建犹如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

把损伤控制到最小

骨的重建、软组织的修补,是医学工作者们早已掌握的技术,然而,即使是一项已成熟的技术,在柴益民教授眼中仍然有上升和改进的空间。

柴益民教授介绍说,对于组织移植,过去通常的做法是从别处移植一段带大血管的骨、皮肤、肌腱等复合组织,移植同时带大血管是为了保证移植物的存活率。但这么做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比如从小腿移植一段带大血管的腓骨到别处去,而小腿的大血管原本就只有两条,取走一条就只剩一条,这剩余的一条大血管使被移植部位几乎丧失了弹性应变能力,一旦意外或疾病伤害到这条大血管,原来的好肢极可能遭遇坏死的打击。

针对这种情况,柴益民教授做了大量研究,在断指(肢)再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开创了穿支组织瓣移植术。

所谓穿支组织瓣,即是从大血管发出到骨及周围组织的小血管,这些小血管与被移植组织“亲密接触”,是提供血液养分的“第一线”,但这些小血管实在太细小,过去的技术无法对接如此之小的血管。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微小血管在手术中的对接成为可能。利用穿支组织瓣进行移植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保留了被移植处的大血管,对好肢的血供没有影响。而它的难点在于手术的难度大大提高了,穿支组织瓣血管的直径通常只有0.5~1毫米,长度只有1厘米左右,医生需要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把细小的血管对接起来,有时移植血管直径甚至小至0.2毫米以下,这就需要超显微外科技术。

要救活伤肢,更要保证好肢的远期健康和安全,把损伤降到最小,这正是柴益民教授一直在追求的技术。

想患者所想

对柴益民教授来说,一台普通的手术通常需要七八个小时,严重外伤的复杂手术甚至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不可谓不辛苦。但让他自豪的是,现在他和六院骨科整个团队在显微外科方面的技术处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位置,而他们精湛的技术,让无数患者避免了原本可能遭遇的终身残疾,又为无数患者降低了伤残的程度。

有位患者遭遇严重车祸,面临整个腿部截肢的命运。柴益民教授及其团队在讨论方案后,发现该患者还有保肢的希望,于是他们仔细分拣患者腿部剩余活组织,以六院强大的显微外科技术为后盾,将血管接通,神经、肌腱、骨组织接好,清理坏死组织,经过多次手术,患者的腿被保住了!

还有一位12岁的小女孩,脚踝被车压烂了,在传统治疗理念中,这个小女孩脚部的神经都被压断,已经没有保足的意义。但柴益民教授运用最新的显微外科技术,将小女孩脚部神经一一成功对接,为小女孩成功保住了脚部,避免终身残疾的悲剧。

有的人大腿受了严重损伤,原本需要大腿截肢,但考虑到安装大腿假肢意味着牺牲膝关节,而人工膝关节技术现阶段还很不理想。柴益民教授从患者角度出发,只要患者膝关节还能用,就尽量为患者从小腿移植骨和软组织到大腿,保住大腿和膝关节,使患者仅需做小腿截肢,而小腿假肢甚至都能跑步,患者生命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对柴益民教授来说俯拾皆是。柴益民教授说:“我们能把患者的腿和手保长一点,就尽量保长一点,要把患者的功能尽可能地保下来。而且用现在的技术,我们可以把手术做得更漂亮,更精致,对患者的损害也要更小。这正是我们致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