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时间:2022-01-18 09:50:06

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实际,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制药专业近年来重点围绕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建立和完善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措施,切实保障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行业[1]。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高校相应人才培养的专业模式提出了最新的要求。高校对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和人口社会问题,而且影响国家长远的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如何通过生物制药专业建设的发展能够持续地为生物制药行业输送合格从业者,是现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首要课题[2]。生物制药专业主要培养未来生物制药行业的从业人员,其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因此,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其课程设置应该积极发挥实践性的主导作用,通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来不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对于高校来说,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建立与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根本保障[4]。

1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安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安师大)生物制药专业是在2012年创建“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制药”方向)的基础上,于2016年正式设置为新工科类生物制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制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从事生物药物研制、生产与工艺设计、技术创新、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生物医药相关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即以“宽口径、厚基础、强化素质”为原则,培养掌握生物制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生物制药综合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基于该目标,生物制药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不仅要为学生以后的择业或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如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然而,目前与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一样,伴随着近年来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安师大在生物制药专业的办学中也逐渐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目标也不太明确,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机会;②实践教学环境普遍较差,难以带来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③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其实践能力。此外,目前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普遍存在教学的监控盲区,其教学质量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保障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重要环节的顺利实施,建立适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地方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2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探索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5]。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充分调研药企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通过观念更新和课程扩展,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育、建立适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生物制药的本质是生物技术制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迅速发展,给相应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目前地方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发展现状,如何通过专业建设发展持续地为生物制药产业培养合格从业者,是现阶段的首要课题。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制药专业是在原有应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设立的,目前仍沿用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部分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衔接性,仪器利用率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结合新世纪对人才创新培养的需求,优化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宽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围绕本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包括以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和以综合分析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通过分析解读国内外最新的实验技术手段或参考书目,优化实验方案,总结以前实验课程中的相关经验,取长补短,融合最新发展,组织实践课程教师编制了一套富含专业特色的实验教材和讲义,如《药物化学实验指导》、《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指导》等。其次,结合企业的技术及工艺流程,开发一系列培训项目,编写规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教材。教材内容以产品项目或技术问题为选题,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围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交织综合起来。教材在内容上以实际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少而精。结构上要按实际操作流程安排实习实训步骤,安排一定的思考题并以现行的成熟技能训练为主,增加部分超前性的技术训练等,以进一步地拓宽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最后,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例如,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关于实践教学的组织、计划、实施过程等管理质量标准,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有章可依。此外,根据每门实践课程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及考核手段,修订现有考核标准。

2.2整合校企合作资源,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然而,目前在很多地方高等院校的生物制药实践教学中,由于学校对实践教学设备资金投入的不足以及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的不够,导致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往往都无法满足现有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来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生物制药专业实习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结合起来,校内实训基地就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让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实训,进入到企业的生物制药车间中,了解一线工人所应用的技术,向有关的技术人员学习一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安师大在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为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通过借鉴目前国际、国内先进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经验,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基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共建“生物制药”专业的新模式。首先,通过优化整合安师大生物学科已有的多个省级教学与科研平台,结合生物制药合作企业所具有的药品研发、检测与生产等技术设备和各种物质资源,努力实现校企合作,打造资源共享的平台。在这些平台的基础之上,按照实习目标、具体的实习方案与内容,整合校企所有平台的资源,为实习教学所共享,使平台的功能达到最大化。其次,通过校企双方合作,优化建立一套层次化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专业将实训的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训练三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的课程,并制定每门实训课程的实训大纲;再根据专业的要求,将每个模块的实习内容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实训项目。在项目设计方面,3个层次各有侧重。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规范,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训练。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项目要求有所提高,要求有1项成果(1个设计、1件作品、1个产品、1篇论文等),突出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将此部分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衔接,让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工厂内实习实训过程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训练。总之,实践教学内容要将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通过制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制度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一个可操作的平台,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运行的有序化提供保障。此外,对于校外实习实践活动,从考勤、原理掌握、实际操作、任务完成质量及项目创新性等方面来设计测评指标,建立一套实习实践的评价体系。此外,还通过试卷及动手操作等进行考核测评。这样,既保证了实习的质量,又促进学生的主动性。

2.3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因此完善师资队伍也是生物制药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的必要措施之一。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结构由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复合型(集教学型、生产实践型及科研型于一身),使教师总体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实现教师资源一专多能的优化。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立足本校,结合企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选择一些在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上都能够胜任的人才,对这些人才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训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两手硬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以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近年来,安师大本着工科专业优先建设与发展的原则,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生物制药”专业一方面不断积极地从海外引进专业的杰出人才,同时整合本专业最优质的师资队伍,深入到企业参观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训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技术顾问,弥补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陷,让教师充分胜任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从而保证了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及信息反馈体系。例如,对于校内实践课程,根据每门实践课程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及考核手段,及时更新现有考核标准。同时,通过督导组、教师以及学生的评教活动,监控和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学院通过评教活动收集信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反馈给教师,引导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3结语

总之,作为一门具备高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应着力推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工作,重点围绕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建立和完善生物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措施,切实保障高校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文淑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26(1):92-96.

[2]赵凯,王歆.高校生物制药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5:49-50.

[3]王英超,任健,李天俊.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生物制药专业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天津农学学报,2019,26(1):96-98.

[4]王健敏,吴碧漪,刘明贵.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教研研究,2010,17(5):92-93.

[5]高丹,李国杰.基于PDCA原理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0,96(4):32-34.

作者:钱叶雄 陈冬生 聂刘旺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