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四维实践教学模式

时间:2022-03-21 11:17:43

“互联网+”四维实践教学模式

自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利用互联网平台与相关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结合起来创造新生态的战略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创新驱动。“互联网+”具备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六大特征符合高等教育目标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1]。在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方式、实验效果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1“互联网+”与实践教学

利用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国内外高校已开始探索实践。英国莱斯特大学开展了远程教育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2];蒋朝莉[3]、黄宏程[4]等人利用互联网分别进行了特定文科、工科课程的教学实践;曾明星[5]等人深入研究了借助互联网平台的MOOC、SPOC学习模式建构;针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献可见朱昌平等[6-9]开展了的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互联网+”自身的六大特征与实践教学的发展相匹配。

跨界融合的“互联网+”包罗万象,可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师、学生的零距离接触。教师可以找到最适合自身教学的相关资料、创建符合学生层次化需求的个性化教学资料;学生可以获取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并找到适合自身学习进展的方案及资料。

“互联网+”是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其本身以创新为驱动,来保持长久生命力。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正是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基础理论教学的正确性同时构建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正在打破并重塑原有的社会结构。实践教学也要求教师、管理者、学生冲出条条框框,打破拘束,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以人为本”,正如“互联网+”尊重人性一般,尊重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制定阶梯式的教学方案,以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生态与开放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的起点,其教学内容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同时允许学生自拟学习方案与学习内容。

“互联网+”的目标是将万物相连,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是立体多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是完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同伴协作、交流沟通能力。

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课题组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四维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2基于“互联网+”的实践教学模式

围绕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课题组开展了基于“互联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首先鼓励并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制定相关的教师培训考核与评价机制;利用“互联网+”的包容性,在网络平台进行实践教学资源的创建和展示,规范实践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以创建适合学生个性的实践教学硬件平台;形成新的学生实践课程考核机制,以适应“互联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实践教学模式为四维结构,分别从管理者、教师、平台、学生四个角度进行构建。

图1所示实践教学模式中,管理者从传统的教学监督者转变为培训提供者、弹性评价者、时间管理者、技术支持者、教师智囊团和方向引导者;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授者、演员转变为实践引导者、导演;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演员;教学平台在传统的教室和实验室基础上增加了在线学习平台、改进了统一的硬件平台,实现不受时间、空间、硬件限制的个性化教学。

2.1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依赖于教师的积极性,部分教师有抵触、畏难等情绪,且需要面对考核、职称评定的压力[10]。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一种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以确立相关教师的基本职责和工作规范,增强教学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进取心,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1]。实践教学的管理者应协调学校、教师、硬件平台管理维护者、学生之间的关系和需求,创建良好的运行氛围,在各项考评中增加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及相关人员从事翻转教学相关工作。

其次,应确定整体办学理念、教学方向。实践教学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它渗透至每一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因此,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此外,提供常态化的交流与培训机会也是保证该模式长期运行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已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课程中进行对比研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及时组织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逐步推广该教学模式,形成长期的教学经验交流机制。提供教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理念的培训机会,让教师了解更多理论知识以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增强该应用教学方式的信心。

利用“互联网+”,教师可进行高效率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者可及时把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如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统计、学生阶段性满意度调查、了解教师教学困难点等。

2.2规范化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规范化的实践教学设计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教师在课前提供学生明确而详细的、根据ARCS教学目标体系[12]设计的课前任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能力基础上,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的目的,确定实践活动的方法与资源有哪些。课前任务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呈现,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设计进阶式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围绕问题自行查阅、收集资料、拟定实验方案。

课堂学习中,学生按照拟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教师根据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设计课中的学习指导内容及难度。整个课中学习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采取同伴教学法[13]进行教学,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作为引导者,较少讲述法的教学,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整个课中学习分为检测、个性实践、协作、学生总结、教师总结五个阶段。

课后为反思阶段,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的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后,完成采取问题式结构的实验(或项目)报告并在这一过程中自觉进行反思,思考并总结:学到的实验操作知识、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否完成了教师给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正确、实验的其他方案等等。同时通过课程平台同时与其他同学、教师进行深层次交流。教师的课后反思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的反思,其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判断、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借助行动研究、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发展教师个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设计和过程有效性的全面发展。

2.3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在线平台和硬件平台。

在线平台的建设即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可以采用国际开放课件、国家精品课程、自建资源、其他资源分享网站的各种优质资源[14]。自建资源需要结合本校教学需求,由任课教师团队完成,包括课前任务、题库、讨论答疑区、PBL项目等。课前任务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呈现,包括学习目标、实验内容、原理及要求、预习任务等,表现方式为文档、课件、视频。题库可以在预习任务、随机测试和期末考试中使用。讨论答疑区设置创新性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间建立PBL讨论组,针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小组设置不同的项目,实现个性化、精细化教学。

硬件平台主要提供实验场地、设备和材料,围绕时、空、物展开。依靠大电子实验平台建设,同时进行效益评价,以期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各个实验室围绕课程开放式运行;提供基本的实验设备,并根据不同内容、难度、深度的项目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结合课程典型内容制作教具,保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与批判意识。

2.4创建符合学习规律的学生评价机制

四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学生评价机制将传统的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改进为学习过程评价,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个性特点,包括课前学习、课堂研习、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四个部分。

课前学习考察和评价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不根据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和预习报告的标准化,而强调预习的参与度。

课堂研习评价既检查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也锻炼和考察学生的协作能力。评价不以学生是否正确完成规定内容的实践动手操作,而是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否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等态度为标准。

课后作业评价不仅是检查学生个人的课程总结,还促进学生的学习反思。

在实践课程中设置期末考试,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为目的,围绕实践课程中的内容,以基础知识测试(笔试)和操作考试(动手操作)两种方式进行。考查学生临场解决问题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前、课后的在线学习评价,以学生互评与自评、教师评价综合考量,学生评价的标准需要教师依据学习内容及要求详细制定,在减轻教师工作量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3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四维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翻转教学模式下的实践课程教师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以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专注力;该模式使实践教学更加规范化,将每一次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创新硬件平台管理、运行及维护机制,使硬件平台管理办法将更加灵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加自由,在实验内容、材料、时间、方式等方面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学生实践课程评价机制,重在考核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努力程度。

作者:刘艳 江冰 朱金秀 张学武 单位: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