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讨

时间:2022-02-15 09:39:02

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讨

摘要:高中汉语的学习对于学生提高汉语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高中汉语的教学与普通高校的汉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做好高中汉语教学管理对于提高区域性的社会经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为主要研究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高中汉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区域性的思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高中汉语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从而突破教学的瓶颈。如何提高高中汉语教学的有效性,即如何提高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使高中汉语的教学在不脱离教育背景的前提下,又不失区域特色化的发展,从而使区域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从整个语文教育系统来看,高中汉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差,且从事人员较少。从事高中汉语教学的教师较少,且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太少。而且,从事高中汉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只是将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这都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激情,从而使整个高中汉语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

2.教学模式有待提高

目前,诸多高中汉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性,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只是一味地在台下记笔记,与教师之间没有任何的互动交流,即使学生存在问题,教师也是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缺乏与整体的互动性。对于高中汉语的学习来说,口语与汉语写作是高中汉语课程的两个重要部分,然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制定大量的练习题,把时间与精力放在了知识点的传授上。因为教师忽视了对高中汉语课程的整体把握,而使很多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3.教师传授范围小

在一些区域性的地区,高中生的汉语水平不尽相同,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运用口语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在文字的读写部分,明显低于其他学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汉语的基础不好,所以在汉语的阅读以及书写方面就表现得较差,甚至汉语的拼音基础知识不牢固。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学生打造一个汉语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学会在交流过程中学习汉语发音、学会写汉字等,从而在以后的汉语课堂中不会出现汉语交流不流利的现象。

二、高中汉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对于区域的高中汉语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汉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汉语教师团队,从而更方便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沟通,这是提高高中汉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想提高教师的汉语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对教师团队及时补充年轻力量,并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为提高教师的汉语能力做准备,是真正提高教师力量和教学质量的策略。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作为学校制定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应该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较多的交流平台,从而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环境,并可以借此平台来探讨高中汉语教学管理行为。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教研专题讨论会,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使师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专题讲座等。教师还可以自制教学工具,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从而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通过适当地改变教材,来提高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软件———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汉语课堂的教学质量。这不仅仅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方法,更能适合地方的发展水平。

3.提供汉语交流平台

学校是一个大型的交流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来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十分注重学校平台,还应该为汉语学习提供一定的交流平台,学校可以组织一定的汉语活动,从而促进汉语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比如,诗歌朗诵、汉语歌手大赛、汉语拼写大赛等竞技类的活动,学校还可以组织读书日、读报日等文艺性的活动,这种丰富多彩且具有针对性的汉语教育互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汉语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高中汉语是汉语传播的关键阶段,要对汉语教育投入较大的物力、财力、人力,从而提高地区汉语水平,要始终落实汉语教育培养的关键。当然,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还要保持自身的地区特色,将汉语作为学习的首位,发挥汉语的多元化功能,提升学生接受汉语教学的综合能力。

作者:马美元 单位: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阿依古丽•喀迪尔.关于对高中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5(15):177.

[2]赵红梅,鞠学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积极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