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11-25 04:09:36

基于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研究

[摘要]基于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授课前预设问题,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文深入分析了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原理;从矛盾论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提出了正确的实施策略。以《采油工程》专业课的教学为例,探讨了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探讨

石油工程专业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教学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的衔接性较差,概念杂多,采用常规的教师讲授法进行授课,显得相对枯燥。基于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3]。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讲课之前,把课程内容分解为一个个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或激烈讨论,或逻辑演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直到完全解决问题,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辨证分析问题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

1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原理

1.1基于培养目标的问题设计。所谓问题就是未解的疑难或矛盾,问题的解决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重塑知识结构、获得体验认识、得到提高锻炼的过程。所谓目标,就是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比如石油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石油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广东省及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培养一线基层石油工程师。采用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与老师全程大幅度灌输讲授、课堂互动少、学生学习趣味性不高的授课模式相比,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各类问题展开,从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活跃了课堂的气氛[4]。针对授课内容,结合培养目标要求,将授课内容转化为五类问题:基础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拓展问题。基础问题为围绕目标问题的基础性知识点,学生一看即明白的;重点问题为知识点控制因素;难点问题为解决目标问题的途径;实践性问题为现场应用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问题,培养学生以理论逻辑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的高级思维与学以致用能力。拓展性问题可结合时事政治、行业发展、生态文明、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设计,教师协助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思维拓展与个性发展。各类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历年历届学生在学习该章节提出的问题;参考经验丰富老师的建议;注重平时的积累,在辅导自习中收集重点、难点问题;考虑从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思考,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参考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提炼;问题的提出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设计。1.2整个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课前自学预习阶段,在课前进行。教师预先推送授课材料,并所有教学问题设计提前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对看得懂、应知应会的基础问题,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学习,甚至要记忆。第二阶段,学生对整个内容的温习统览,教师对基本知识进行重点讲解。第三阶段,针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学生给出问题的答案;第四阶段,教师讲解阶段。结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纠正、勘误、褒优,并辅助以多媒体、板书等多种方式呈现。问题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上使得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意识状态,是知识传授的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在一种主动探索状态下得到知识的方式。

2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蕴含的哲学道理

2.1从矛盾论角度认识问题导向法教学。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5]。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对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即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矛盾。教学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认识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根本无从认识。学生的获得、收获、成长、提高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是否真实地学习到知识,是教学工作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学生如何学习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在看到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存在。教学之所以是教学,则是因为教学是离不开“教”的学习活动,没有教与学的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起一个主导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好坏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问题导向法的教学方法,首先在主要矛盾的认识方面,抓着了主要矛盾,认为教师如何施教,学生如何学习是教学的中心问题。而且,问题导向法的教学方法遵从这么一个原理,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有没有收获,获得了什么知识与能力,是矛盾的焦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导向教学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整个授课过程,简化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遵从了思维规律,考虑了学生的获得认识、获得知识、获得真理的规律,则是抓着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重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策划、引导、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导演下,考虑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认识规律,解决了主要矛盾。2.2问题导向法教学法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从认识论[6]的角度,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教学范围内,教师既是教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在实践过程中,主体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施教的主体教师具有能动性、指导性,作为施教的客体学生则具有被动性、接受性,虽为学习的主体,处于次要地位,但也具有极大地能动性。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是教学系统的领导者、传授者和教育者,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基础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拓展问题等五类不同层次问题的解决,不断改造学生,重塑学生,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接受书本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启发、点拨、思维碰撞、头脑风暴,变被动为主动,变强迫接受为主动构建,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2.3问题导向法教学法体现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总规律。首先问题导向法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是直接接受信息,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对信息作加工处理,认识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7]。二者是统一认识过程中不同质的认识阶段。基础问题为围绕目标问题的基础性知识点,体现着感性认识阶段的直接信息,而难点问题、重点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进一步升级,体现了学生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其次,问题导向法教学,体现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五类问题中包括高阶的问题,应用性的问题与拓展性的问题,用于培养高级思维与学以致用能力。认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即实现并完成第二次飞跃,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改造世界的任务。该环节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策略

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从现场应用的角度来设计问题,要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具有多解性、思辨性、趣味性,避免太单一、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课堂过程,要呈现灵活多变的多种形式。课堂过程围绕问题的解决来进行,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从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问题的解决呈现多种灵活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查阅资料;学生可以到讲台上讲出个人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某个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在适当的环节,为了活跃气氛,可以设置激励性措施。对表现优异者,进行及时的奖励,这种奖励可以以小礼品的形式进行,以强化学习的效果,激发学习热情,避免启而不发、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高的冷场情形。同时,问题的解决情况、学生的积极程度、参与程度,要与学生的考核结果挂钩。

4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

以《采油工程》第六章《水力压裂》第三节《支撑剂》为例,进行目标问题设计。教学目的是:了解支撑剂的类型、支撑剂的物理性能概念;掌握支撑剂导流能力设计方法,影响支撑剂导流能力的因素;掌握支撑剂类型的选择原则及支撑剂颗粒大小选择规则;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立德树人。主要内容如下:支撑剂种类;支撑剂物理性质;支撑剂导流能力设计;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支撑剂的选择。问题设计见下表1。

5总结

本文分析了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原理,包括基于培养目标的问题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从矛盾论角度认识问题导向法教学、从认识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从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总规律;深入剖析了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提供了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

参考文献

[1]李兴军.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4(08):233-235.

[2]周继文.“问题”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9):141-142.

[3]罗颖.问题教学法在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辽宁警专学报,2014,16(02):95-97.

[4]常海军,周文斌,朱建飞,等.问题式教学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4,43(03):164-165+167.

[5]刘孚威.《矛盾论》导读(下)[J].当代江西,2020(04):26-27.

[6]李维武.“实践论”的创立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认识论的开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4):12-29.

[7]习建民.案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最好催化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31+150.

作者:罗天雨 王遨宇 张鸿宇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