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9:09:17

基于范文篇1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自2000年起实施四年多来,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本实现“减轻、规范、稳定”的预期目标。据权威部门统计,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幅度一般都在30%以上。今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在五年内逐年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基层改革转移支付力度。根据预算安排,中央财政今年拟安排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96亿元,增加91亿元。浙江等发达地区已率先取消了农业税,湖北、江西、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将农业税率由7%降低到了4%。

逐步减征农业税,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改革措施。它宣告了中国政府将彻底废除延续了几千年的按田亩、按人头平均赋税的封建税制;标志着农村居民将彻底告别实行了几十年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城乡区别税制。

税制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配置制度,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并不是单纯的“费改税”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问题,它的实质内容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农村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它在减轻农民负担和规范农业税收的同时必然会对现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农业税收(含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及其相应的三提五统或附加)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大,减免农业税收对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影响较小;工业发达地区,农业税收在县乡村三级组织中的收入中所占比例也不大,减免农业税对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的基层组织影响也不大;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税收一般占当地县乡财政收入的3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70~80%,更是乡村两级组织的主要收入,减免农业税收对这些地区的乡村组织产生的影响将最大。因此,本文将以湖北荆门为个案侧重考察减免农业税对中西部农村乡村组织的影响。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腹地中心,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素有“地接江汉,门锁荆楚”之称,现辖京山、沙洋两县和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总人口近300万,版图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210多万,耕地面积近400万亩。荆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产量20亿公斤上下;油料年产量26万吨以上,油菜双低化率达100%。粮食一直是荆门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约有60万劳动力直接从事粮食种植。荆门还是湖北省重要的生猪、家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农村税费改革前,荆门乡村两级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民的各种上交款。其中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占乡镇财政预算收入的70%左右,乡镇统筹、集资、事业规费等面向农民的收费与乡镇财政预算收入大体相当;除极少数有集体企业的村组外,绝大多数村组收入全部来源于村三提、共同生产费和其他摊派;农民负担最高时曾有一些乡镇达到过亩平400元。

2000年,当国务院在安徽省试点时,京山县就作为湖北省的两个试点县之一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全县合同内负担下降27.79%,亩平由112.74元下降到81.74元。与此同时,荆门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撤销管理区、合并乡镇、清退编外人员的配套改革。2002年,湖北省作为全国第二批省级试点单位,在全省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荆门市农民负担下降到了亩平不超过100元,合村并组、精减村组干部也同时进行。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入,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荆门市进行了旨在减少乡镇财政支出的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2004年,农业税率降到了4%,荆门市正在酝酿进一步的乡村综合配套改革。

从荆门4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情况来看,减免农业税对工业不发达的农业地区的乡村两级组织的主要影响有:

一、堵死了乡村组织向农民收费的口子,缓解了乡村干部与农民的矛盾,重建了乡村组织的合法性。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既要交皇粮国税,如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又要为乡村两级集体提供积累,如三提五统、共同生产费等,并且要承担乡村现代化的大部分成本,如为各种达标升级集资。乡村两级组织也借收取各种税费的机会层层加码为自己捞取好处,致使农民负担日益沉重。如荆门市1998年仅被市批准列入合同内的负担就有50388万元,达到亩平147元、人平233元。沉重的负担,引起了农民对乡村组织的不满,激化了乡村干部与农民的矛盾,致使涉农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乡村组织的合法性。农村税费改革首先减轻并规范了农民负担,减少了乡村组织搭车收费的机会,5年内免除农业税后,更是完全取消了乡村组织向农民收费的权力。这将从根本上消除乡村组织在收费上同农民产生的矛盾,和缓乡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

二、有助于乡村干部从繁重的税收任务中解放出来,为乡村组织转变职能和精减人员创造了条件。在农村税费改革前,特别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催粮派款要占用乡村干部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乡镇的一些机构陷入了养人收费、收费养人的怪圈。减轻并规范农业税收后,乡村干部收取农业税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如,荆门在税改前特别是1999年前后每年从5月开始直到春节,乡村所有干部都要将税收作为第一任务,有时还从教师、职工和农民中抽人组成征收队,但许多村仍要靠借贷完成税收任务。2004年,荆门市农业税率降到了4%,亩平只有50元左右,而且,给予每亩10元早稻良种补贴、15元中稻良种补贴、30元左右的价格补贴,许多村在6月夏征时一个星期就完成全年80%以上的任务。可以预料,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干部将会完全从收钱收粮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使那些纯是为收取农业税费而设立的机构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为精减这些机构和人员创造了条件;也使那些为农民服务的机构和人员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群众谋利益、办好事。

三、提高了乡村改革的紧迫性,逼迫乡村通过裁减人员和合并机构来保运转,但同时降低了乡村组织支付改革成本的能力,无法安置剩余人员。农村税费改革前荆门乡村两级的财力主要由农民负担。如沙洋县改革前由农民提供的乡镇财力仅合同内的就有6830.13万元,其中农业税2463.1万元、农业特产税878.59万元、屠宰税533.44万元、教育集资271万元、五项统筹2684万元,占整个乡级可用财力的85%以上;村级财力中的三提有3108万元,占村可用财力的95%左右。京山县在改革前由农民提供的乡级财力仅合同内的就有5476万元,占乡级可用财力的80%以上;村级财力中仅村三提就有2190万元,占村可用财力的90%。农村税费改革要逐渐减轻农民负担,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而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不可能完全与农民负担相等,这必然导致乡村财力的大幅度的下降。乡村两级只能通过降低开支来保持收支平衡,而减人、并机构是最好的办法。荆门市在村一级的改革主要是合村并组、精简村组干部。如沙洋县合村11个、并组259个、精简村组干部2108个;京山县合村5个、并组343个、精减村组干部1692个。2004年,全市村均人口已超过2000人,村均国土面积已近10平方公里,村干部数量每村都在3-7人,其村干部的报酬基本上能通过转移支付提供。乡镇一级改革主要有:2000年撤销了214个管理区,2001年通过合并使乡镇数由71个减为57个,2002年乡镇党政内设机构由6个减为5个,2003年乡镇事业单位由20多个减为8-10个;同时进行了清退临时工和编外人员、核定领导职数和在编人员的工作,所有的临时工、编外人员和民办教师都被辞退。但由于2003年前大多数乡镇精简在编人员特别是财政编制人员时,都只是采取的提前内退和轮岗的办法,在岗财政人员(不含教师)名义上每个乡镇由200多人减到了100多人,财政总供养人员实际上并没减少多少,财政开支仍超出税改后乡镇的财力。因此,2004年荆门市准备贯彻落实湖北省《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文件,每个乡镇只设“三办一所”或“一办一所”: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加挂综治办的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财政所,每个乡镇的财政供养人员(不含教师和县直单位)在50-80之间。其他人员全部买断,与财政完全脱钩。买断就是政府付钱给被精简的人员。按省文件的标准计算,一年补偿一个月,平均800元,20年就是1.6万元,再加上社保的追缴,也要1.5万元,加起来就是3万元一个人。现在湖北的乡镇有50多万干部,如果一半要买断,就要支付75亿元的成本。由于各乡镇要买断的人员远远超过一半,大多数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拖欠干部职工的工资和集资,在分流人员时还必须还清债务,因此,各乡镇分流人员要支出的费用远远超出全省所估算的数字。如沙洋县曾在李市镇试点,李市镇不计县直管部门派出所、国土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的人员和教师,参加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财政在编人员(含退休人员)有201人,其中事业人员175人、公务员26人,改革后核定编制为62人,需买断139人,超过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买断安置费和偿还买断人员的欠款总共需480多万元,人平也超过3万元。即便镇将所有闲置的能够变卖的资产全部变现、省财政部门给每个分流人员补偿4000元并将2004—2007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提前支付到位,仍缺少300多万元。

四、削弱了乡村组织提供农民所需要的公共物品的能力。当前,除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少数宗族组织仍在发挥作用的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缺乏内生合作能力,需要乡政府和村委会等外生型组织来提供生产生活秩序,尤其是经济的协作。减免农业税从四个方面削弱了乡村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一是财力大幅度下降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干部的减少,使乡村无钱办事无人办事。如荆门市许多乡镇在2003年乡村事业单位改革中都将农技部门当作精减的重点,致使人员和经费各减少了80%以上,远远超出了平均精减30%的比例,致使农技部门根本无钱办农技报传授有关知识、无人下乡防虫治病,许多农田因施肥不当和打药不及时减产。再如荆门市取消了所有的村民小组组长,致使许多地方的小组内道路水渠无人组织维修、农田灌溉无人协调。二是乡村组规模的扩大,不便于干部为村民服务。乡村组的规模适中,才能提高服务效率。但目前许多地方在合并乡镇和村组时没注意这一问题。如荆门市乡镇平均面积有220平方公里、人口有5万;村均面积有近10平方公里、人口有2000多;组均面积有1.5平方公里、人口有250多人。村民普遍感到有事找干部不如以前方便。三是不向农民收税和收费,使乡村干部失去了向农民服务的动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上。农村税费改革前,乡村干部之所以主动为农民提供一些生产服务,如在干旱时主动组织村民灌溉,并愿意听村民诉苦为村民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顺利收取税费,因为收税的多少直接与他们的工资报酬挂钩。农民也常常以拒交和拖欠"双提款"等税费来维护权益与表达诉愿。毕竟,农民在不存在其他解决矛盾、维护利益、维持社会公正和要求公共服务手段的情况下,或者说运用国家所赋予的更为正式的维权途径成本太高,而收益却是一个十分不明朗的未知数的情况下,交不交钱,交多少钱是他们自己所能够把握得了的,而且在目前的格局下似乎也是他们所唯一能够把握得了的[P233]。税改后,乡村干部不承担收税职责,由于没有利益驱动,对村民的要求就会置之不理。如沙洋县高阳镇2004年大旱,镇村干部对农民提出的抗旱要求一直置之不理,直到农民到市里上访,市里作了安排才组织劳力维修渠道和抗旱。取消农业税后,农业收入与乡村两级收入无关了,乡村干部会将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等与他们的利益有直接关联的事上,村民农业生产上碰到棘手的事找村干部,村干部很可能不会理睬,更不用说主动为村民办事了。四是不准乡村组织对农民使用强制手段,削弱了乡村组织劳力和资金提供公共物品的权威。税改取消了固定收取共同生产费,并要逐渐取消强制性的积累工和义务工,改用“一事一议”提供诸如水利、道路等村级公共物品。但由于“一事一议”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难以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也缺乏强制执行的措施,无法制裁少数不按会议决定出工和出资的农户。许多地方干脆取消了“一事一议”。如沙洋县在2003年和2004年就基本上取消了“一事一议”,致使水利和道路无法维修,一些地方因灌溉问题而出现大幅度减产,因减产而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少缴的税费。

五、提高了党政干部交叉任职的比例,有助于减少党政部门之间的推诿和磨擦,提高行政效率;但也可能不利于对权力的运用进行监督,导致腐败。在党政两个系统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是精简干部的重要方法。荆门市在2002年村委会和村支部换届选举时就提倡村支书竞选村主任,村支委的其他成员竞选村委会的其他职务,有许多村是书记主任一肩挑;2004年将要进行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也要求:党委书记原则上兼任乡镇长,2名党委副书记,一个担任人大主席一个兼任纪委书记,2-3名党委委员兼任副乡镇长,2-3名党委委员兼任人武部长等职务。兼职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兼职在减少人员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可消除长期存在的村委会和村支部、乡镇党委和乡镇政府之间的矛盾,提高行政效率。但兼职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兼职也可能造成权力过于集中,对权力失去制约,成为腐败的温床。因为乡镇党委与政府的分工常常是一个主管决策、一个主管执行,党委书记与乡镇长的分工常常是一个管人、一个管钱,二者互相配合也互相制约;村两委和书记主任的关系也类似。如果决策权与执行权,特别是用人权和开支权都集中在一人手中,就很难对其监督。如沙洋县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财务透明度普遍低于书记主任分设的村。

六、加强了县对乡、乡对村的控制,有利于中央政令畅通和法制的统一,但也可能使乡村两级组织自我活动空间减少,不利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随着农业税率的降低直至取消,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在乡村两级组织收入中的分量将越来越重,有利于自上而下的监督和控制,以财政控制行政、用数目字管理国家,是以商业作基础的现代社会的特征;中央通过财政上的转移支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上级政府通过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维持对下级的支配权,也是现达国家的通常做法。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民主制度配合,在转移支付成为乡村两级组织的可支配财力的主要来源时,乡村就会完全丧失自主权和独立性,乡村干部就会完全变成唯上而不愿为民服务的官僚,与推进村民自治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如,荆门市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各村的会计,实行村财乡管,村干部的工资也由乡镇政府确定,村干部基本上变成了乡镇政府在村的执行人,很少过问村内的公益事业。

总之,减免农业税对乡村组织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就整体来说,积极的大于消极的,但如不消除消极影响,就有可能达不到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防范其消极影响。现阶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弱化农业乡镇政府的决策功能,去掉其发展经济的职能,取消其财政,使其成为县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这里的农业乡镇指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其财力(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和自筹)主要由农民负担或税改后只能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的乡镇,将其由政权变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就是不设人大、政协,实行党政兼职,由县政府直接任命和监督管理,没有独立的财政。许多人持这一主张,徐勇和贺雪峰作过比较详细论述。其要点如下:一历史上乡镇一级一直没设政权,现在乡镇政府也不完备,公安、国土、教育、工商、税务、司法等都由县直管;二农业乡镇由于缺少工商业支持,农业生产的有限剩余无法满足作为一级政权的需求,其财政不可能自负盈亏;三乡镇一级人大人数少、无常设机构,不可能对乡镇政府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乡镇直选又可能导致黑金政治。

二、提高村级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首先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维护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村民大会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应该有权做出强制性规定,对没有正当理由不执行有关出工出钱等会议决定的村民进行制裁,如可用粮食直补金抵帐,乡镇政府及其他机构也应协助,以便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能有效地执行自己的决定。其次要增加转移支付到村的数量或者将粮食直补资金交给村组集中使用,以便村组有钱办事。目前,将粮食直补资金直接补到农户,虽能表示党和国家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业的重视,但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提高农民收入帮助不大。因为不将农民组织起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成本。

三、控制乡村组的规模。乡镇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治权力中心,其辐射半径和覆盖人口不能过大,否则就会降低服务效率。就目前来说,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应以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公里或人口不超过10万为宜,人口稀少的山区以面积不超过300平方公里或人口不超过2万为宜,其他地区的乡镇面积应在200平方公里以内人口应在5万以内。村作为村民自治单位,是由原来的生产大队演变而来的,现在能仍在起作用的大集体时代留下来的中型水利工程都是以村为单位,因此,村的范围应以方便村民开会、生产为原则,不宜过大,最好面积不超过8平方公里人口不超过2000人。村民小组是由原来的生产队演变而来的,现在基本上成为一个人情娱乐单位,其规模应方便村民日常交往,以50户左右为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基于范文篇2

AC在多板架构中对外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系统,而内部是基于ATCA架构,包含两种类型的板卡:主控板和业务板。主控板的功能是对各个业务板的业务下发、状态控制以及设备维护;业务板的功能是对接入点和用户的业务进行处理并将其状态上传。要将AC的多板架构对外展现出一致性,就需要板间通信的协同。AC的多板构架及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在AC板间通信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1]的套接字作为板间通信的基础,有以下好处:(1)有一个已经实现的协议栈,可以支持各种应用层协议,能够对板间通信提供稳定的支撑。(2)统一的平台使板间通信方法更具有通用性,可以在多个类型的板卡(如X86,mips,powerPC等)硬件架构上使用。(3)使板间通信有了清晰的网络层次结构,实现于传输层及以上、应用层之下。可为应用层提供服务;而在传输层以下,直接使用协议栈的接口。当需要增加新的底层通信通道时,可以加入新增的底层实现方式,并调用即可。实现了层次架构的可扩展性。本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是分层次的,保证了数据信令层和管理维护层的分开传输,既可以将多个板卡之间的数据进行收发处理,又对各个板卡进行监控维护。板间通信模块的分层结构如图2所示管理维护层为各个板卡的状态提供有力支撑。主控板在启动时,会对业务板进行动态的发现,确定板卡是否存在,并获取其基本信息。在建立关联之后对板卡状态进行维护管理,通过心跳检测功能确定板卡状态。若板卡异常,则会立即通知应用。数据信令层为各个板卡提供数据传输通道。主控板在管理维护层发现板卡成功之后,就会开启板卡的数据信令层通道,等待业务板进行连接,之后板卡之间就通过此通道进行数据业务的发送,附带有保活机制。

2AC板间通信设计原理

基于以上功能需求,对AC板间通信的设计在管理维护层和数据信令层的方法是分而治之的[2]。两个平面既有交集又相互独立,这是维护板卡AC和底层支撑的关键。在实现方式上,管理维护层由于要实现板卡发现和心跳维护,因而使用UDP广播发现;数据信令层需要考虑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消息的确认,则使用TCP方式来实现[3]。

2.1管理维护层设计原理

主控板对业务板的管理是通过管理维护层来实现的。主控板上维持着业务板的状态机,运行在主控板上的管理维护层还需同其他模块进行交互。图3所示为管理维护层的状态机的状态迁移图。各状态分析如下:发现状态:每个板卡从ATCA机框的接口可以获取各自的板卡槽位号。业务板在刚启动时通过广播来发现主控板,主控板会对广播进行单播响应。若主控板未响应,则业务板会重发发现请求消息。加入状态:在业务板收到发现响应消息,即发现了主控板后,会发送加入请求消息到主控板,主控板则对请求作出回应。配置状态:业务板进入加入状态初期,还不能正常运行,因为板卡上没有信息,也没有接入点和用户的上下文,此时要发送配置消息来请求配置。数据检查状态:主控板配置业务板完成后,业务板检查自己的状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进入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在此状态下业务板可以正常转发数据,可以接收主控板的配置消息(添加或删除某个接入点或用户的上下文),还要定期向主控板发送心跳消息,让主控板知道业务板仍在正常工作。如果心跳检测失败,则通知上层应用,通过指令令其重启。重置状态:当主控板几次没有对心跳消息作出回应时,进入此状态。一段时间后,业务板将重启,进入最初始的状态。通过管理维护层的几个状态的转换,主控板就可以动态地将业务板关联起来,并实时地维护板卡状态,对有问题的板卡,马上对应用及数据信令层进行上报。另外,在进入加入状态之后,管理维护层会为数据信令层提供节点号(板号)到IP地址或端口的映射。由于该映射是动态记录的,在板卡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新的映射关系。

2.2数据信令层设计原理

数据信令层依靠管理维护层对各个板卡实现的关联,用TCP[4]为应用建立一条可靠的数据通路,使应用可以使用这个专用通道进行数据的传输,并通过消息的方式通知应用收取消息,或者从应用的消息队列中取出消息发送到对应业务板上。图4所示为数据信令层的状态机的状态迁移图。各状态分析如下:初始化状态:为各个板卡进行初始化配置,创建选择、消息队列和信号量。判断管理维护层进入加入状态之后,跳转到下一个状态。选择/连接状态:主控板此时会进入选择状态,对每一个业务板进行通道建立及I/O(输入/输出)复用;业务板此时会通过之前从管理维护层中获取的主控板IP等信息,对板卡进行连接状态连接;由于数据信令层的可靠性一定程度承载在管理维护层之上,因此会很快建立起连接,并将连接保持。接收/发送状态:此状态是从应用收取消息,发送到指定板卡以及从对板收到消息,交付给指定的应用的一个状态。在接收到管理维护层的命令或者TCP的保活异常时都会进入重置状态。重置状态:进入此状态,则说明板卡出现了不可恢复的问题,会马上重新进入初始化状态。基于以上两个层次的协同合作,就可以为AC提供稳定的板间通信方法。

3板间通信运行结果

根据设计原理用C语言编程[5]实现,使用一台在网络中的ATCA平台业务管理系统中的3块单板,其中一块单板作为主控板,另两块作为业务板,这3台主机同时运行板间通信模块。主控板的工作设置为向业务板进行消息广播,同时接收业务板发送过来的消息。业务板的工作设置为向主控板发送消息,并接收主控板发送过来的消息。各个板卡的板号由ATCA接口提供。在应用的使用过程中,并不会感知到板间通信管理维护层的存在,而只是认为有板间通信数据信令层在工作。实际上,在应用发送消息之前,管理维护层已经使主控板对各个板卡进行了关联。

4结束语

基于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文化;景德镇;老瓷厂;改造途径

景德镇这座城市经历了一次次的重建,其原来的老弄堂、老码头、旧瓷厂等都逐渐从城市的记忆中被抹去,淡化了人们对这座古城“以瓷兴市”的印象。这些景观构成元素零星散落在过去的空间中,并在老瓷厂改造时被留存了下来。总体而言,老瓷厂的景观由四大元素构成,即水体、植物、建筑和材料。充分利用这几大元素,并将其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便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景德镇老瓷厂景观。

一、当前景德镇已改造的老瓷厂现状分析

陶溪川把旧厂房改造成了文化创意街区,具有浓郁的国际风范。其建面有近9万平方米,不仅包含了五六十年代的传统工业厂房,还有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式厂房。每一栋厂房的改造都秉持了修旧如旧的理念,各具特色。建国瓷厂是开国以来景德镇的首家国营企业,面积为5万平方米,厂房大多建造于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雕塑陶艺村则成为了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其将雕塑瓷厂作为中心,面积达449亩,一到旅游旺季便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不论是陶溪川、建国瓷厂还是雕塑陶艺村,都属于旧城改造方案当中的重点区域。其构成了大型艺术景观群落,不仅能进行交易、学术交流和作品展示,还能作为艺术家们的工作室,从而给景德镇的旅游文化注入新鲜活力。

二、基于旅游文化的景德镇老瓷厂改造途径

1.将水体引入其中。在陶溪川和建国瓷厂中,本身是没有水体存在的,但水又是人文景观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人天生就具有亲水性,而水体也通常是关键的景观设计要素。在陶溪川和建国瓷厂中,对于水景的设计就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充分展现出了其特色旅游文化。建国瓷厂的面积不大,因此在水景设计方面只采用了喷泉这一形式。而陶溪川面积相对更广,所以除了喷泉之外,还运用了倒影池和条形涉水池等设计。其在西北门的位置安设了组合式喷泉,配水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变化感。而在中心广场的位置则安设了一个倒影池,将老烟囱围绕其间,光与水相映生辉,表现出水体景观的艺术魅力。烟囱临水而立,影子倒映在水面,使视觉范围进一步扩大,空间层次也显得更为丰富。这样便增添了景观的美感,使其装饰性得到提升。在中间的主干道两旁,还安设了条形涉水池,池边有鹅卵石铺设的驳岸,游览者可以和水互动,加强了旅游的乐趣。2.优先种植本土植物。景德镇的一些老瓷厂中,原先就种有香樟、梧桐之类的大型乔木。几十年的光阴流逝后,这些树木皆长得枝繁叶茂,把老瓷厂掩盖在其中,构成了优良的上层植物自然景观。从中层空间的角度看,有许多改造空间都挑选了竹子这一植物来进行种植和搭配。竹子是江南园林中十分常见的植物类别,其长成以后会营造出光影交错的纵横观感,从而令人产生虚实相间的审美体验。在旧瓷厂建筑的四周以及道路的拐角位置,增设了一些面积较小的绿化草坪,并在瓷厂附近种植了串串红、八爪金盘和月季等植物。在水边则种下了芭蕉树,以此将整个空间的层次拉开,使户外绿化地带成为了空间的关键节点。这一系列本土植物的引种,突出了因地制宜的优势,让景德镇的旅游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3.充分利用建筑改造空间。在对老瓷厂进行改造和利用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其既有的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氛围,不能影响其独特价值。在室外的场地可以设置水景区、种植区、休息区和停车区等,让游客能够自由停留并游览,提升场地的利用率。而在改造室内空间时,应当尽可能地保留老瓷厂的整体框架,不要大刀阔斧地修改。可以在部分天窗和单面墙体内加上落地玻璃,增强室内的采光度,并在较大的厂房内使用钢架结构,维持其原有形态。也可以对墙面进行适度修整,布置好灯光,将其设计成博物馆或是展览区,抑或把单体墙面围合起来,再划分出多个小型空间,使其构建成艺术家的工作室。通过这样的处理,便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4.将材料和谐延续下去。景德镇拥有著名的陶瓷文化,且当地人的娱乐、节日、信仰等也都和陶瓷有关,展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比如当地人们喜欢利用废旧窑砖来建设住房,这种砖块由于经历了反复高温煅烧,具备了更强的致密度,而且隔音效果很好,冬暖夏凉。当前陶溪川除了保留一部分烟囱以外,将其余窑砖全部拆掉,用于铺装整个街区的地面。这无论是从废物利用的角度看,还是从旅游景观打造的角度看,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用于运输的窑车也成为了美丽的花坛,粗糙的车身与鲜艳的花朵相映成趣,在保有工业化气息的同时增添了温婉的美感,打造出了当地的品牌旅游文化。

三、结束语

在基于旅游文化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需要合理分析当地环境的状况,并妥善运用景观要素,采用现代化艺术手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对于景德镇老瓷厂的改造而言,应当将水体引入其中,优先种植本土植物,充分利用建筑改造空间,并将材料和谐延续下去,以此打造出灿烂的旅游文化,充实旅游内涵。

参考文献:

[1]汪玉娇.今朝瓷都更妖娆——景德镇“浴火重生”中的城市建设和改造[J].时代主人,2017,(01):14-16.

基于范文篇4

关键词:WEB;测评系统;登陆模式;背景

综合测评系统是各个机关单位和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帮助工作人员、学生评优,记录相关奖惩记录,也是帮助工作人员和学生管理日常事务的标准化系统,能够有效地促进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但目前的web综合测评系统还存在很多缺点,很多功能还需要不断完善。

一、基于web的测评系统开发背景

每到学期末,全国的各个高校都要对校内的中层干部、教师和相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传统的综合测评系统上,该项工作都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纸质方式完成。传统的综合测评系统流程将会大大优化,例如:制定评分选项、制定评分标准、打印测评成绩单,最终由校领导填写表格进行评分和留言。这种系统大大提升了院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也更能真实、客观、快速反映校内中层干部、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但在实际过程中,该种测评方式还存在以下几类问题。一是高校内的被测评的人员较多,工作种类也不同,测评的项目也大不相同。这就需要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制定不同的表格,但很多院校并不能实现无纸化办公,这样也就无法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二是进行综合测评时,院校内部被测评的人员过多,工作种类过多。面对不同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制定不同的评测表格,这样会增加综合测评的时间,容易影响干部或者教师的正常工作。此外,很多高校的评价系统并不完善,网上评价功能并不能正常运行,导致综合测评工作流于形式。三是现有的测评系统需要进行手工汇总,系统的功能并不完善。这样不仅造成工作效率低,也会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造成最终评价的结果不真实,给被测评人员带来不良影响。针对上述出现出现的问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的综合测评系统需要不断改进,这是极有必要对web系统进行开发。

二、基于web测评系统的功能分析

基于web综合测评系统主要实现透明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综合测评功能。首先需要对参与测评的中层干部和高校教师,按照不同的工作种类或者职称进行制定测评表格。同时,同一工作种类、具有相同工作职能的部门都可以相互评价。之后,在信息网络中建立测评对象和被测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未测评对象设置随机登陆密码。通过这种设置,测评对象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随机登陆密码并依据制定的测评表格,对被测评人员进行评价和留言。

三、基于web测评系统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通过对web测评系统的功能分析,笔者认为web测评系统应该依据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数据制定测评项目和测评表格。Web测评系统的设计主要依据以下项目。一是要登记负责该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姓名、密码以及负责人编号等信息;二是要制定参加测评员工信息登记表,信息表包括参与测评员工的姓名、性别、所在部门、所在部门编号、员工岗位、员工职称、员工职称编号等相关信息;三是制定参与测评员工所在部门测评表,该表主要包括员工所在部门的基本信息以及部门编号;四是要制定院校岗位信息表,该表主要包括院校岗位和岗位类型名称;五是要制定分组信息表,主要内容包括分组名称以及分组编号。上述内容是对个人信息制定的表格,此外还要制定测评项目表格。一是制定测评项目信息表,该表格主要包括所测评项目的内容以及测评项目的编号;二是要制定测评类型表,该表主要包括测评项目名称以及测评项目编号、测评开始时间、测评结束时间、测评其他信息说明等等;三是要制定测评信息表格,表格主要包括测评单项内容、测评单项编号、测评项基本名称、测评项单项评分以及测评项总分等信息;四是要制定登陆密码信息,主要包括测评人员的投票随机登陆密码、评分人分组编号、评分人基本信息、测评状态以及测评结果等等;五是要制定测评对象和被测评对象之间的关系,表格主要包含测评结果的显示(已测评、未测评、过期)。上述表格制定了评分人、被测评人的相关表格信息,web测评系统还要对打分项进行信息登记。一是要制定打分类型表格,该表格主要包括打分类型的编号和打分类型的项目名称;二是要制定测评结果汇总表,该表主要包被测评对象的结果评分、被测评对象的基本信息、测评项目的名称、计分值以及分组编号等信息;三是要测评结果详细信息表,该表主要包括被测评对象的编号、被测评编号的登录密码、测评项目编号以及评分值;四是制定建议信息表,此表格主要由评分人进行填写,评分人根据项目的名称以及测评结果对被测评人进行客观评价;五是要制定信息公告表,该表主要包括公告项目的内容、公告项目的编号、公告项目的标题、公告发表时间以及公告发表人的基本信息。

总而言之,基于web的综合测评系统,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EXCEL表格导入和导出功能。此外,还可以在web的综合测评系统上进行安全密码验证,加强综合测评系统的安全性。最终,可以提升整个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

作者:樊晔 陈凡亮 单位:1浙江嘉园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2南昌大学鄱阳湖校区

参考文献:

[1]徐波.网络测评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6):26-29.

基于范文篇5

本文作者:张志鹏工作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在主流的战略管理领域中,已经形成了三种重要理论,分别是基于产业的战略观(Industry-basedview)、基于资源的战略观(Resource-basedview)和基于制度的战略观(Insti-tution-basedview)。前两种战略观是基于美国市场和公司而兴起的,后一种战略观则是在关注全世界的市场竞争和公司运营的经验中形成的,因为世界各国的公司不仅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而且这些公司所运行的环境也千差万别,与美国相对平稳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框架不同(彭维刚,2007)①。上述三种战略观分别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企业在采取战略决策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司战略的选择依据。基于产业的战略观认为产业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战略和绩效,产业的竞争状态(利润潜力)取决于5种基本力量。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强调资源难以复制的属性是经济租的源泉、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器,资源的特征是有价值的(Valuable)、稀缺的(Rare)、难以模仿的(Inimitable)、组织化的(organization)(Barney1991)。基于制度的战略观认为管理人员和企业在制度约束下理性地追求他们的利益,并做出战略选择。战略选择不仅受传统战略观中的框架和企业能力所驱动,而且能够反映特定的制度框架下正式和非正式的约束(彭维刚,2007)①。总之,基于制度的战略观与基于产业的战略观、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并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也就说,只有全面地从多个视角来分析公司战略的决定,才能够完全理解公司在竞争中的行为和绩效。沿着三种战略观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三者都隐含和涉及到一个共同的要素,即文化。虽然有的战略观是从个体的层面来提出文化因素,有的是从组织角度提出文化因素;有的强调了文化中的信仰层面内容,有的突出了文化中的价值观层面内容。但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素,否则战略理论的逻辑环节就会缺失,解释力有限。首先,文化渗透和影响着公司在产业中的战略定位和价值链的实现。迈克尔•波特(2003)②认为日本企业关注的只是经营效率,而没有真正的战略定位。他指出,“日本企业如要摆脱相互毁灭、伤害绩效的战斗,就必须学习战略。”为什么日本企业没有学习战略呢?这是因为“要这么做,他们必须克服强大的文化障碍。”进一步来看,“企业的历史也可能成为包袱。创办人当初的愿景是什么?企业当初发展的产品和顾客是哪些?回顾一下,企业可以检查最原始的战略,了解它是否仍然有用。”即使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在公司构建价值链的活动中,文化也充当了重要的合约内容并且保障了价值活动的成功。在企业所担负的所有社会责任中都隐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和信仰。例如,公司的行为如果与社会中保护环境的伦理要求相违背,就会在相应的价值链上受到影响。而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优势也正是建立在各自对价值链的构建和维护之上的,如果能够适应特定价值观的要求,就能够确立价值活动的优势,就可以在竞争中胜出。其次,文化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无形资源和动态能力。基于资源的战略观认为企业的无形资源包括技巧、知识、关系、文化、声誉以及能力,与企业的有形资源一样,它们都是稀缺的,都代表了企业为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而必须付出的投入。而且,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隐含知识、意会知识或者默会知识而存在于企业之中,其企业能力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深入来看,企业文化为各类企业所选择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创造特性(value-creatingproperties),一些研究将企业文化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概括为三种:“第一,文化减少了企业内个人的信息处理要求,允许个人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日常的工作;第二,它补充了正式的控制制度,减少了企业中监督个人的成本;第三,文化影响了企业中个人的偏好,使他们趋向共同的目标。这就降低了企业中个人的谈判和讨价还价成本,并促进了更多协作行动的产生与发展(戴维•贝赞可等,1999)”③。第三,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具有广泛作用。有关制度的研究中早已经包含了非正式制度,即认知系统的作用,并提出在正规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非正规制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许多的管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式的管理认知决定的,正式的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机制无法面面俱到地加以规范(彭维刚,2007)④。例如,多元化的管理者动机(managerialmotives)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管理权力、名望和收益与企业规模紧密相连,一些管理人员会出于私利使他们的企业过度多元化。因此,在基于制度的战略观中,制度是包括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类,而其中的非正式制度又包涵了规范、文化、伦理道德等内容(彭维刚,2007)⑤。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规则日益接轨和趋同,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相互熟悉和模仿。可以说,产业结构、资源和制度条件对于公司战略的差异化影响越来越小,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及其内部的文化认知更为重要,成为影响和解释公司战略差异的重要因素。

不能说战略管理研究忽视了文化因素,困难的是如何准确地界定和测量、比较文化因素。事实上,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先后提出过数百种的有关文化的定义,管理学对于文化的比较和测量也有不少成果。例如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种能够将一组人或一类人加以区别的集体认知模式(Hofstede,2007)⑥。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文化内涵更多地是从企业家和企业的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即能够从企业家行为和企业实践中可以观察得到,可以通过访谈、调查等手段获得,且能够进行评分比较的要素。根据这一原则,可将文化定义为个体习得和组织演变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终极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所构成的认知模式。具体来说,终极信仰是指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目的的认知,这一认知状况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偏好结构,也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资源配置方向。虽然在企业中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认知,但企业家的终极信仰对组织和其他个体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和组织对事物特定状态的偏好和评价,它们关系到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道德与不道德,什么是公平与不公平。在企业中,价值观念往往表现为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进行决策的伦理依据。行为规范则是指组织中个体对于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的非正式、约定俗成的准则。例如,在一个组织中论资排辈的风气盛行,另一些组织则鼓励年轻人冒尖。当然,这三个层面的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终极信仰不可避免地与企业文化、利益相关者态度相互影响,但终极信仰对其他因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上述三个层面的文化因素不仅客观地存在于所有企业组织中,重要地是这些因素对组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是从三个层面影响着战略(见图1)。图1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企业战略中的体现(一)企业家灵性资本对战略目标定位的影响终极信仰能够给个体提供一般性的解释,赋予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个体的禀赋而言,终极信仰的核心内容通常被称为灵性(spirituality)(张志鹏,2010)①。Crumpton(2011)②给出了一个灵性的全面定义:灵性是一种有关至高力量的体验和意识,是一种与自我、他人、星球和至高力量具有内在联系并担当责任的一种感觉。这些有关真实的根本信念包括个体或群体看待世界、获得目标和意义、体验确信的一个整合基础。我们的价值观、品性、动机和行为都来源于我们的灵性。灵性形成是一个持续的旅程,其目的地就是自我觉悟和趋向于真实。具体来说,灵性包括下列要素:(1)对生活意义的寻求,(2)与超越性的相遇,(3)团体感,(4)对终极真理或最高价值的追寻,(5)对创造神秘感的尊敬和感激,(6)个人转变。尽管企业中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灵性,但企业家的灵性状况对于战略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无论如何,工作都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公司经营管理也只是实现人生目的和意义的途径。具体来看,企业家灵性是通过直接影响企业使命(mis-sion)从而限定战略目标和定位(position)的。公司战略总是在特定组织使命的背景下制定的,战略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一种实现组织使命的手段。在组织使命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制定公司的战略是不可能的。一些作者将组织使命简化为“利益最大化”;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将组织使命简化为“生存”。然而,现实中的组织使命是复杂的、多面的,它不但与利润、生存有关,而且与组织相关的人的动因及组织与社会、社区的关系都相关。企业家个人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认知往往来自于对特定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这些认知直接决定着该组织为之长期奋斗的使命和愿景。如迈克尔•波特(2002)③所总结的,“许多产业研究都发现,企业组织要达到卓越的成功,背后往往有一个重理性的领导者,本书在研究许多案例时也发现,领导者的理想特质对企业和产业造成强大的影响”。当组织的使命和愿景确定后,实际上就已经为公司战略划定了可能的目标和定位。因为使命和愿景决定了公司长远的、最终的价值追求,也是直接决定公司短期目标的依据。公司战略说到底只是实现公司使命和愿景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当公司使命和愿景改变后,公司战略目标和定位就会随之改变。现在,研究者已经认同一个有意的公司行为如决策制定总是源于特定的期望和信念,而这些期望和信念则由满足特定信仰的需要所驱动。研究者也曾实证调查了公司所有者个人价值观和他们在公司中所采用的战略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被发现在中小企业中更为密切,在中小企业中老板管理者的期望和价值观与公司的活动和成果的联系更为紧密(CovinandSlevin1989④,KoteyandMeredith1997)⑤。(二)企业文化对战略设计的影响企业文化影响着雇员个人的偏好与行为。“一个组织的文化能够带来价值,因为它影响着组织同供货商、客户和雇员的关系,这种关系每个组织与每个组织都不同。如果一个组织的文化使之重视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它在这方面形成的专用的资本就会比那些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的公司要大得多。一个一直注重社会责任的组织与一个有着不负责任的名声的公司相比,前者与当地社会的关系比后者要好。从战略的持久性的角度,我们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伊丹(Itami)认为,像企业文化这样的无形资产常常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惟一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这种优势根本无法模仿(沙伦•奥斯特,2004)”⑥。深入来看,企业文化通过影响组织运营而对战略设计起作用。在战略目标和定位确定后,组织运营状况就直接决定160着战略方案的设计。例如,当一家公司在文化上已经形成和适应了专业化发展时,采取多元化战略就面临着组织运营的阻力。成功公司的管理者均热衷于本企业的文化,但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阻碍战略管理。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信念会遮住管理者的视线,使他们经常不能察觉到外部条件的变化。另一方面,当特定的文化在过去曾经行之有效时,很自然的做法是在未来仍固守这一文化,尽管在发生了很大的战略变化时也仍会如此。弗雷德•R.戴维(2001)①也指出:“在进行内部战略管理分析时,应给企业文化以足够的重视,因为文化与战略必须共同发挥作用。”他认为,“企业文化对经营决策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必须在内部战略管理分析中予以评价。如果企业的战略可以利用本企业在文化上的优势,如积极的工作态度或较强的道德信念,那么管理者便往往可以迅速和容易地实施战略。相反,如果企业的文化不能提供支持,战略的转变则可能是无效的和达不到预期目的的。企业文化与新的战略会发生冲突,这将导致混乱和迷失方向。”早期的研究者认为由于个人价值观是个人生活和行为的直觉部分,管理者必须利用价值观作为管理决策时的准则。他们总结价值观是“管理者关于公司战略应该如何的概念的一种变量”,另一些研究者进一步肯定了价值观在战略管理模型中总是成为一种关键要素,而且价值观是战略性行为的原因。一些研究者已经研究了个人价值观影响管理决策和行为的程度。(三)利益相关者态度对战略实施的影响行为规范是文化的广泛反映和表达渠道。不仅在不同的国家行为规范有着巨大差异,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由于历史传统而造成人们对于创业、财富、职业、收入分配等活动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不仅还渗透到当地的公司之中,而且还通过当地公司的行为向其他区域的人们展示。利益相关者态度作为特定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直接决定着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状况,进而影响着战略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布伦森(Brunsson,1989)②曾论述说,在这种文化中,当代组织为了生存需要,不仅需要生产出产品,还必须生产“合法性”。组织被要求沿着普遍被认为是合理的、公平的、有效率的、理性的、现代的等等这些原则管理自己的行为。这些合理行为的规范是由股票分析师、管理顾问、财经记者和商学院所构建和加强的,他们在一起形成了商业运行的“制度环境”。如果一个公司忽略这些制度的预期,那么它将冒着被贴上古怪、守旧、不可靠、坏老板甚至更糟的损害性标签的风险。深入来看,企业与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非正式合约。这些合约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将资源提供给企业(如购买企业股票),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实施公司战略。“一份合理的长期性契约会得到双方遵守,其基础是它应当让人感到是公正的,对双方具有同等价值。要使契约做到对双方都公正,每一方都得感到它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一份心理契约不仅是用货币价值或相互交换的货物或服务来衡量,而且主要的是通过相互交换或共享的信仰、价值标准、期望值和满意度来衡量的(杰夫•卡特赖特,2004)”③。当某一公司在行为规范上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抵制,无论其战略多么完美,就难以真正实施。“管理学家巴特利特和戈歇尔特别强调目标的价值,目标中包含了员工能够认同并获得满足感的更高的“宗旨”。他们写到,“更胆大地表明自己是什么的公司一般情况下能够吸引并留住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员工,这些员工对接纳自己的组织也变得十分投入。”与此类似的是,顾客对于他们认为肩负着有价值使命的公司也会产生归属感。例如,苹果公司顾客的忠诚度似乎超越了理性的经济利益,他们甚至设法让苹果公司生存下来。相反,鄙视卖方的公司目标和价值观的顾客更热衷于寻找新的供应来源(阿玛尔•毕海德,2004)”④。

文化渗透在企业的无形和有形资源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战略的选择,不仅限制了战略目标定位、方案抉择和实施,而且在更高层面上决定了企业是否决定采取通用性的竞争战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化不仅是一种战略管理中的独特要素,它本身就能够成为解释公司战略行为的一种视角。也就是说,有必要提出基于文化的战略观。深入来看,基于文化的战略观并非是全新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对大量相关研究的综合与总结。事实上,在明茨伯格(2001)⑤所总结的十大战略理论流派之中的企业家学派、文化学派都已经涉及到了文化因素。当然,提出基于文化的战略观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素材堆积在一个拼盘中。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试图构建一个有助于深化研究的新平台。首先,基于文化的战略观突出了企业家灵性在战略选择中的作用。在战略管理理论中,企业家与规划团队一直被看,企业家在战略决策上的作用才更为清晰。这就使得基于文化的战略观与传统的企业家理论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上融合起来。其次,基于文化的战略观解释了为何企业愿意/不愿意采取竞争战略。战略管理研究者一直提倡企业采取竞争战略,并提供了多种的战略分析工具和战略方案,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实践中将竞争战略抛在脑后。为何这些企业愿意或不愿意采取竞争战略,对此,基于文化的战略观具有更强的解释力。①Karakas,Fahri.Spiritualityandperformanceinorganizations:aliteraturereview.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10,94(1):89-106.②[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101页。③[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69-570页。再次,基于文化的战略观能够提供文化-企业-战略互动的完整图景。文化对公司战略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企业使命、组织和资源的内在约束进行。在文化约束下企业进行行业及竞争战略选择,确定战略目标、措施并加以实施。在战略实施后,又进一步表现为绩效水平,进一步反馈和强化原有的文化认知(见图2)。如果绩效水平较高,原有的文化认知就会被进一步肯定;如果绩效不佳,则会开始反思原有的文化认知,谋求变革。当然,一旦企业家和企业成员不愿改变原有认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时,企业的战略变革会变得困难重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存亡。图2基于文化的战略观最后,基于文化的战略观提供了解释和制定公司战略的分析工具。如果需要系统解释文化因素对于某一公司战略的影响,或者是为某一公司制定战略时需要对文化进行变革。都可以应用本文所发展起来的三个具体分析工具,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家灵性———企业愿景与使命———战略定位与目标分析,简称SMP分析;企业文化———组织运营———战略设计分析,简称COD分析;利益相关者态度———可利用资源———战略实施分析,简称ARI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借助基于文化战略观的模型进行总体分析。五、结论与展望彼得•德鲁克(1987)②的观点可谓经典。他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写道:“企业不了解自己是什么,代表着什么,自己的基本概念、价值观、政策和信念是什么,它就不能合理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确地规定了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才可能树立明确而现实的企业目标。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是确定优先顺序、战略、计划、工作安排的基础。它是设计管理职位特别是设计管理结构的出发点。”这表明,文化因素早就为研究者所关注,只不过被长期忽视罢了。文化的重要性不会因为企业发展演变了数百年而衰减,这是由于它涉及到了企业的最内在的性质,关系到企业是什么的问题。虽然说基于文化的战略观只不过是将前人的洞见集中表述出来,但也包含了许多新的内容。利用这一分析框架,可以将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家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灵性与管理的研究综合起来。事实上,在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中,我们看到了高超的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和取得竞争优势的经营技巧,却忽视了战略背后的文化认知因素。从本质上来看,战略并非是要打败竞争对手,而是要战胜自己固有的信念和价值观念,这才是“不战而胜”所追求的效果。进入21世纪后,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制度变革。应对挑战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创新。然而,“对企业而言,一旦塑造出专业化的形象与态度,人力资源的训练也会朝特定的行为模式发展,新人也会因为这种稳健经营的理念而被吸引。传统战略此时有如一种宗教,任何对它的质疑或创新观点都会被视为异端邪说,挑战它的新思潮更会被组织机制筛减或否定,个人对传统战略的挑战,更会遭到被孤立或放逐的命运(迈克尔•波特,2002)”③。

基于范文篇6

关键词:测绘系统;GIS;设计

基于GIS测绘系统的开发是一个艰巨且十分复杂的系统,其常常需要投资大量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并且开发的时间较长,所以一定要制定出正确、科学的开发计划与策略,合理的安排系统开发过程。同时,由于GIS的飞速发展,它的研究难度与研究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开发GIS软件时,人们不但需要思考软件功能等内容,还需要对软件的重用性、可靠性、可修改性等非功能性内容予以思考。因此对基于GIS的房产测绘系统来说,它的灵活性与重用性就显得十分关键。现在软件重用不单单表示的是对组件、类(对象)、模块、代码等的重用,而且还有对软件开发中经验、标准、方法的重用。设计模式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1.基于GIS的房产测绘系统

目前,由于城市建设的逐步加快,原有的城市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亟需使用一种现代化的方法来转变原有的管理方式,较好地反映出城市的信息变化与发展情况,从而为城市的分析、决策、管理等提供直观、精确、及时的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房产数据容量逐步提升,且更新速度较快,原有的测绘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要求,因此构建出现代化的房产测绘系统已经迫在眉睫。房产测绘信息管理是房产测绘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一般有:更新与管理、平面图的测绘、图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管理、内业图形的编辑、野外多种信息的采集等。在测绘的过程中,测试人员经常会因为出现如:放样过程中所带资料控制点被破坏而使得放样失败;在测绘过程中,由于资料不足而无法对相应范围进行标注;在空旷区域展开作业时由于缺乏参考物而使得目标难以寻找等问题。而对于以上问题,通过使用GIS的方式,就能够实现:(1)通过内置GPS实现空间定位。(2)利用空间查属性,属性查空间方式随时进行数据的查找。(3)构建缓存数据访问GIS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建筑物、控制点、街道等。

2.基于GIS的房产测绘系统的设计

2.1系统设计总原则。系统设计遵循“集成、安全、稳定、可靠”的设计理念,全面贯穿矢量和栅格数据、文本格式相互转化为一体。为了让地理信息系统达到完美化、合理化、简约化的使用需求,要紧密遵从以下设计原则:(1)数据组织原则由于房产数据拥有分散性和参杂性等特点,信息共享的重点还在于对数据的依次存放。所以,系统不但要拥有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各种数据的能力,还需要确保交互内外数据时,对有关数据接口展开归一化的处理,并确保满足业内接口数据标准。(2)信息共享原则信息共享的重点在于有条理的存放数据,所以需要确保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接口,以使得在交互信息时可以较好的实现共享。(3)性能安全原则因为应用层面是个交互、开放性的系统,所以在系统设计时需要再构建另外的安全防护体系,用来确保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4)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为使系统界面达到简约化的设计原则,本文使用空间导航和实用的WebGIS技术。系统操作方面、简单,界面可视化效果极佳,管理层面操作方便,从而使得系统达到简约美观的效果。2.2系统服务体系架构。本系统的服务体系机构使用的是从上到下的设计理念,通过在某房管局得到的当地房屋数据,展开房屋信息的整合和采集,并对不同区域房屋情况展开统计分析,把其使用数据库语言展开编辑构成平台的信息中心。房产测绘平面图系统使用了基于C/S三层体系结构,最上层的客户端能够实现相应的业务,中间层系统管理平台能够展开房产图式的管理与系统的配置,底层为ArcSDE空间数据引擎以及房产测绘数据。2.3系统组网设计。目前在GIS软件运行的网络环境中大多是局域网,所以一般使用客户/服务器(C/S)当作框架网络。本系统使用C/S模式主要的优势有两点:优势一在于这种模式在应用中对网络性能要求很低;优势二在于这种模式在交互性中对空间数据拥有很高效的存储效率和编辑能力。(1)服务端实现房产数据的ARCGIS格式转换,并有效完成房产信息数据空间定位的初步分析,为了达到用户要求,使用ArcEngine组件,开发脱离ArcGis后台系统的程序,完成了资料的分析、查询、统计,并也完成了数据管理任务。(2)客户端实现系统在同一平台上显示房产信息,并且用户也可以按照需求形成分析产品、显示统计表、色调调整、生成等值线等产品。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分析。

3.基于GIS的房产测绘系统的实现

3.1系统平台中ARCGIS模块概述。ArcGIS应用平台的作用是、分析、组织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它的结构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桌面软件DESKTOP、数据通路ARCSDE、网络软件ARCMIS,每个部分又拥有多级子产品。桌面软件DESKTOP-ArcInfo是一个可以扩展、级别最高、覆盖最广的桌面软件,它不但覆盖了ArcView与ArcEditor的所有功能并且还增添了处理信息和数据转换的功能。桌面软件DESKTOP还拥有多个应用模块如:SpatialAnalyst(空间分析)、ArcGIS等。为了达到用户对房产业务的要求,使用到以下几个模块:(1)ARCINFOArcInfo是一个功能全面的GIS产品。它包括ArcView和ArcEditor的全部功能,并添加了高级的数据转换能力和地理处理能力,这让ArcInfo成为了GIS标准。ArcInfo是一个GIS数据分析、制图、查询、更新、生成的系统,重新设计之后的ArcInfo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并可以使用流行的GIS理论和软件工程概念。ArcInfo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用户环境,ArcInfo能够使用3个应用进行访问,即工具、数据和地图,它们是人们使用GIS的基本方法。ArcInfo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如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等。ArcInfo的图形用户界面也可以被用于实现UML和CASE工具,它们被用于编辑、创建、设计地理数据库。(2)ArcGISSpatialAnalyst扩展模块在房产信息中大多涉及到多源数据,如数据表、矢量图、三角网等,需要产生空间分析结果的图表等,为了达到系统需求,要通过ArcGISSpatialAnalyst扩展模块来实现。它们是展开数据分析与建模的重要工具集,工具集组成了全部空间建模和地理数据处理的理论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类型,栅格数据拥有多种空间分析算法和建模环境。大多涉及到栅格计算器、距离分析、表面插值、地图代数、表面分析等内容。ArcInfo8支持两种空间数据模型,即地理相关模型(例如带属性的shape和Coverage),和一种全新的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地理数据库。ArcInfo8新的应用对这两种模型都支持。(3)ArcGIS3DAnalyst扩展模块ArcGIS3DAnalyst扩展模块能够让系统更加美观、简洁。三维分析扩展模块能够相对简单的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表面模型和实现三维视线分析。对于ArcGIS标准数据模式,都能够把二维、三维数据借助属性值显示为三维数据结构,点形成线、线形成墙。从而不需要创设新的数据就可以构成高度交互性和可操作性的场景。若遇到处理三维坐标的信息时,它还能够在三维空间把信息准确的表示出来[2]。3.2ArcGIS开发平台ArcGISEngine。GIS用户通过部署一个集中式的GIS服务器在大型组织之内以及Internet的用户中共享和地理信息。服务端的GIS软件能够用于所有集中执行GIS计算,并计划扩展支持GIS数据管理和空间处理的场合。除了为客户端提供数据与地图服务,GIS服务器还在一个共享的中心服务器上支持GIS工作站的全部功能,如批量空间处理、高级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制图等。ArcGIS服务器产品满足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能够和其他企业级的软件兼容,比如Web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企业级应用开发框架JAVA2和.NET企业级平台(J2EE),这使得GIS和其他很多的信息系统技术能够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对系统进行检验发现,不同转换模式能够满足开发者迅速添加新的命令,并可以适应多种GIS开发平台,从而提升开发效率,方便协调开展。同时,相同的设计模式,还能够让软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为房产测绘系统的有效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在二维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可以提供强大的空间数据组织存储和分析操作。同时和房产等领域进行合作,跨越行业间数据的鸿沟,能使其发挥出空间信息处理的优势,成为专业领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平台,这不管是对于测绘系统还是GIS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建锋,郭杭锋.基于GIS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设计及实现[J].城市建筑,2016(11):382.

[2]贵人真.基于GIS的测绘图纸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工程技术研究,2019,000(004):174-175.

[3]冷晓辉.基于GIS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00(015):70.

[4]刘畅,黄华平,胥海燕,张月.基于WebGIS测绘仪器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测绘,2019,42(03):124-127.

[5]于春娟.基于GIS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1):126-128.

基于范文篇7

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电子产品设计有了更好的应用市场,实现方法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电子产品设计方案是一种基于电路板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需要选用大量的固定功能器件,然后通过这些器件的配合设计从而模拟电子产品的功能,其工作集中在器件的选用及电路板的设计上。

随着计算机性价比的提高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对传统的数字电子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解放性的革命,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方法是设计师自己设计芯片来实现电子系统的功能,将传统的固件选用及电路板设计工作放在芯片设计中进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电子产品设计系统日趋数字化、复杂化和大规模集成化,各种电子系统的设计软件应运而生。

在这些专业化软件中,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具有一定的代表性,EDA技术是一种基于芯片的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方法。它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能用HDL语言进行输入、进行PLD(可编程器件)的设计与仿真等系统设计自动化上;20世纪90年末,可编程器件又出现了模拟可编程器件,由于受技术、可操作性及性价比的影响,今后EDA技术会向模拟可编程器件的设计与仿真方向发展,并占据市场的一定份额。

EDA技术主要包括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描述语言、开发软件工具及实验开发系统4个方面。其中,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载体硬件,描述语言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手段,开发软件工具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设计工具,实验开发系统则是提供芯片下载电路及EDA实验、开发的资源。

FPGA结构概述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集成度和复杂程度最高的可编程ASIC。是ASIC的一种新型门类,它建立在创新的发明构思和先进的EDA技术之上。运算器、乘法器、数字滤波器、二维卷积器等具有复杂算法的逻辑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的逻辑设计都可选用FPGA实现。以Xilinx的FPGA器件为例,它的结构可以分为3个部分:可编程逻辑块CLB(ConfigurableLogicBlocks)、可编程I/O模块IOB(Input/OutputBlock)和可编程内部连接PI(ProgrammableInterconnect)。CLB在器件中排列为阵列,周围环形内部连线,IOB分布在四周的管脚上。Xilinx的CLB功能很强,不仅能够实现逻辑函数,还可以配置成RAM等复杂的形式。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是含有大规模数字电路的通用性器件。这些数字电路之间的互联网络是由用户使用更高级的软件来定义的。FPGA可以进行无限次的重复编程,从一个电路到另一个电路的变化是通过简单的卸载互联文件来实现的,极大地推动了复杂数字电路的设计,缩短了故障检查的时间。

传统的数字逻辑设计使用TTL电平和小规模的数字集成电路来完成逻辑电路图。使用这些标准的逻辑器件已经被证实是最便宜的手段,但是要求做一些布线和复杂的电路集成板(焊接调试)等工作,如果出现错误,改动起来特别麻烦。因此,采用传统电子设计方案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器件之间物理连接、调试以及故障解决方面。正是因为FPGA的EDA技术使用了更高级的计算机语言,电路的生成基本上是由计算机来完成,将使用户能较快地完成更复杂的数字电路设计,由于没有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因此调试及故障排除更迅速、有效。

可编程特点有助复杂电路设计

FPGA能进行无限次的重复编程。因此能够在相同的器件上进行修改和卸载已经完成好的设计。在一个FPGA芯片上的基本部件数量增加了很多,这使得在FPGA上实现非常复杂的电子电路设计变成比较现实。由于采用FPGA的EDA技术所产生的性价比更高一些,从而使得最近有多家公司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并且这种增长趋势仍旧在继续。

FPGA中的逻辑块是CLB,逻辑块是指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芯片中按结构划分的功能模块,它有相对独立的组合逻辑单元,块间靠互连系统联系。FPGA的逻辑块粒度小,输入变量为4~8,输出变量为1~2,每块芯片中有几十到上千个这样的单元,使用时非常灵活。FPGA内部互连结构是靠可编程互联PI实现逻辑块之间的联接。它的互联是分布式的,它的延时与系统布局有关,不同的布局,互联延时不同。根据FPGA的不同类型,可采用开关矩阵或反熔线丝技术将金属线断的端点连接起来,从而使信号可以交换于任意两逻辑单元之间。

采用FPGA技术集成设计数字电路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使设计和实现相统一,无须前期风险投资,而且设计实现均在实验室的EDA开发系统上进行,周期很短,大大有利于现代产品的市场竞争需求,所以,FPGA的应用设计,特别适应于电子新产品的小批量开发,科研项目的样机试制以及ASIC产品设计的验证,能够进行现场设计实现、现场仿真及现场修改。由此,受到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的广泛推崇和欢迎。

FPGA的应用领域

FPGA所具有的无限次可重复编程能力,灵活的体系结构,丰富的触发器及布线资源等一系列的特点使得它可以满足电子产品设计的多种需求。FPGA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替换通用逻辑和复杂逻辑、重复编程使用、板极设计集成、高速计数器、加减法器、累加器和比较器的实现、总线接口逻辑等方面。

应用和开发FPGA必须对器件的性能有一个全面了解,例如对器件的容量、速度、功耗,接口要求和引脚数目等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

●时序电路应用“上电”复位电路,保证开机加电后,置时序电路于初始状态;

●器件的电源与地引脚必须并接一只0.1μF的无感电容,起滤波和去耦作用;

●不能采用数目是偶数的反向器串联的方法构成“延时电路”,一则延时的时间不准确,二则自动编译时会作为冗余电路被简化掉;

●主要的全局缓冲器必须由半专用的焊盘驱动,次要的全局缓冲器可以来源于半专用的焊盘或内部网线;

●引脚之间严禁短路,忌用万用表直接测量器件引脚;

●器件的I/O口如被定义为输出端,忌对该端加信号,否则将损坏芯片;

●低功耗的器件如接负载过大时,不仅会使所用器件的工作效率显著降低,甚至会损伤芯片。

基于范文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应用规模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作为相应支撑的各种软件系统将与之相适应,使得软件开发成了一项的系统工程,而这对软件开发方式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方法着重于在软件开发的设计阶段即按照业务特点及软件设计原则,在软件设计方法上采用一定的方法隔离业务关注点,设计及代码局部化,为需求变更及业务逻辑变化,采用递归分解的方法将大的业务分解,增加程序的可扩展性、可修改性,并将设计元素归类管理,在可预测范围内预留可变空间,应对需求变更及业务逻辑变化。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根据业务需求隔离关注点,它可以在可预见的范围内考虑可变性,为应对变化预留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由于软件工程管理的出现,促进了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而软件开发也面临着现实的问题,即业务逻辑的易变性。如何将变化缩小到最小范围,业务功能的隔离无疑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软件开发方式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开发过程中某些环节需要细化。软件架构是软件设计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软件架构包含了结构、协作和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它对后期的软件维护,为系统的开发活动建立基础,对改动力度比较大的软件升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开始注重产品线的开发,完成从面向业务到面向技术的转换,因此要为整个产品线设计软件架构。一般内容是:上承业务目标、下接技术决策、.控制复杂性、组织开发、利于迭代开发和增量交付、提高质量。软件开发方法随着软件系统的规模增大而不断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软件开发基本上都是汇编程序设计;70年代中后期,软件开发中出现了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90年代中期,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90年代以后则是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纵观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发展过程,架构设计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并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方法能更好地隔离业务关注点及决策,可以更好地应对需求变更,以及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二、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方法的理论

基于架构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步骤,此方法在发展中不断在完善,用于设计概念性软件架构,包含了一些基础的理论概念,如设计元素、所采用的视图、用例及质量场景等。架构设计包括共性与可变性,软件模板与系统基础设施,架构驱动元组需求,质量属性、功能及架构模型。其中基于架构的设计关注对架构设计有影响的变化粒度,共性是指变化中的不变部分,可变性可以发生在功能、平台或环境中;软件模板与特定的设计元素相对应,包括设计元素与公共服务的交互模式、设计元素与基础设施的交互模式、自身职责功能。软件模板作用具体为有助于集成、对于系统中可重用的组件是一个库,并为构成系统架构提供基础。而对于一些质量属性建模技术,软件模板的定义决定了交互模式;架构驱动元组包括功能需求、质量属性及业务需求。架构驱动元素依赖抽象的功能需求,确定架构驱动元素要进行特定方面需求的详细调查,架构驱动元素满足了,设计就可以开始;架构模型包括组件类型集合及它们互操作模式,确定操作数量及功能的标准将会不同于驱动需求,架构风格就是实时计划策略。需求阶段结果包括功能需求、质量属性、业务需求及约束,运用基于架构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为考虑决策跟踪,需要重新审视决策。基于架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抽象功能需求。基于架构的设计假定需求输出是抽象的功能需求,各种终端用户与特定系统相关联,理解需求间的相关性对设计来说是很重要,抽象功能的需求捕获可以对详细需求提供分类;用例。用例是终端用户与系统间互操作的具体描述;质量属性及业务目标。每个质量需求应当包括具体的输入及设想的应答,而业务目标与质量属性的区别不是很明晰。架构可选方案。方案的列举,逻辑上属于基于架构的设计阶段,它针对每,一个质量属性及业务目标,作为需求阶段的一个一输出,并将凡是满足需求的架构都应当列出来。质量场景。质量场景也可以具体化质量需求,应当对它们分优先级进行管理。约束。约束是预先指定的设计决策,约束来自于业务还是技术并没有关系,其设计过程就是做决策。很少有系统设计时无需考虑现存系统,遗留系统将影响当前系统的设计。

基于范文篇9

关键词:重庆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其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随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重庆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重庆各区、县只有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区域整合。

近年来,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在社会经济统计、工程技术以及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广泛应用。本文以重庆市内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市地域特点,综合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较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偏差,对全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起参考作用。

1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由于城市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尚有待深入,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可靠的评价方法。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重庆市现状,构建了以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8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公路货运量(万吨)、建设与改造投资(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上年=100)、城乡居民储蓄(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专业教师数(人)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6]。所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3.0。

2模型方法概述

2.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也是将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

Z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通常针对变量作因子分析,称为R型因子分析,另一种对样品作因子分析,称为Q型因子分析。R型因子分析写成数学的形式,就是下面的模型:假定随机向量X满足:

X=A•F+ε

其中A是p×m的常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F=(F1,…,Fm)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共因子;ε称为X的特殊因子,通常理论上要求ε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ε中包括了随机误差,且

ⅱ)Cov(F,s)=0即F和ε是不相关的;

ⅲ)D(F)=Im即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X=AF+ε以F代替X,由于m2.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至今,有许多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其中应用得最多、最成熟的方法为系统聚类法,也是本文将采用的方法。其思路为:首先将每个数据对象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对象合并为一类为止。

3实证分析

3.1因子分析结果

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1)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的影响。由标准化后的数据求协方差矩阵,即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判断能否进行因子分析;(2)根据公共因子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比例,一般为大于85%规则,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公共因子数;(3)公共因子的命名和意义解释。运行结果如下:

在表2中,按照提取原则即特征值大于1,选入3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8.08%,即反映了原始信息的88.08%,这三个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了。我们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重庆市40个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参量。

从表3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储蓄、公路货运量等四个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反映了经济总量状况及其环境状况;专任教师数在第二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消费总额指数在第三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相关系数较高。因此我们可将主成分命名如下:

第一主成分:产出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教育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消费主成分。

把我市40个区、县的经过标准化的数据(X1,X2,…,X8)代入对应的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各地区的主成分值,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得分F(其中F=0.0113×F1+0.1412×F2+0.7821×F3)。

3.2聚类分析结果

运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根据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值进行分类,共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渝中、九龙坡、江北、双桥、沙坪坝、大渡口、南岸、渝北、万盛、长寿;第二类巴南、北碚、梁平、永川、黔江、大足、铜梁、合川、荣昌、南川、潼南、江津、酉阳、武隆;第三类壁山、万州、巫溪、巫山、忠县、丰都、开县、秀山、綦江、石柱、涪陵、奉节、彭水、云阳、垫江、城口。

4结论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1)重庆市40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类区县大部分分布在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二、三类区县几乎均处于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2)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分远远高于其他9个,这说明渝中区已成为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极。其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渝北五区在地理位置上和渝中区相临,受经济辐射作用应影响,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巴南区、北碚区虽然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受周边江北、沙坪坝等五区的经济回波效应影响,抵消了经济的辐射作用,所以综合实力得分较第一类地区低;壁山、万州等l6个区县大多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发达,这些地区的专业优秀人才大多流向一、二类地区,因此使得这些地区与第一、二类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3)基于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重庆市要对以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加以完善、发展和提升,切实贯彻并实施“一圈两翼”的新战略。努力增强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辐射能力,加快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区域发展潜力。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

参考文献

[1]陈道平,刘伟.基于微小型汽车市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特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6).

基于范文篇10

①机械式测量方式中的关键部件浮子容易出现卡死现象;②汽车油箱外形为适应空间要求多设计为不规则的形状,会大大影响浮子测量的准确性;③汽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由于油箱同汽车车身是刚性连接,燃油随同油箱发生剧烈颠簸,虽然目前汽车设计时多采取了增加隔板设计减缓燃油液面波动的措施,但浮子依旧会受到影响,最终会出现指针抖动或反馈信息不准确的现象;④由于目前国内汽车维修市场没有形成周期性清洗油箱的保养习惯,油箱内沉淀的杂质会对浮子的测量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汽车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使用压力计基于重量来进行油量计量,但设计多偏于电路系统的设计,在机械设计上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如有些设计中提出在油箱底部中央安装一个压力计,这在汽车平路行驶时完全可以检测油量,但当汽车斜坡行驶时,出现了力的分解,这时的测量数值就会失真。此外,油箱一般为双金属杠固定,双金属杠承受了油箱的全部压力,压力计的安装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基于重量的油量测量系统的设计

2.1油量测量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本设计一共分为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4个模块,如图1所示。信号采集模块主要由安装在油箱底部的4个压力计构成;信号处理模块主要是A/D转换模块及信号放大器;控制模块将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输出模块主要包括仪表的总成、输出油箱存油量以及百公里耗油等统计数据。本设计中需要采集原车辆ECU控制系统中的坡度角度、加速度、速度和行驶里程等参数。

2.2系统硬件设计

油箱是用两根钢带缠绕焊接在车架上的,由于吃重的点不在油箱的重心而在支撑的两根钢带上,因此将同种型号的4个压力计分别布置于每根钢带的两端。压力计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所测值的波动范围以及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压力传感器需耐冷耐热、抗腐蚀能力强。本设计采用冠标科技OMEGA公司生产的LC302-100型称重压力传感器,是超微型圆柱状压力传感器,直径仅为Φ19mm,高度仅为13mm,灵敏度高,共振频率高,内部有温度补偿,结构牢固,适合于小空间处安装。8507C-2压力计参数见表1。由于压力的变化相对于时间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对于A/D转换器的选择要求并不高。本设计采用美国MAXIN公司生产的ICL7135,该芯片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低廉等优势。测量系统中直接使用汽车的ECU系统进行编程即可。在早期的车辆控制系统中,一个模块只能处理一个特定的功能,随着车型的增加,新型的由分配式功能、控制区域网络通讯及可重新编程的控制模块组成的新的电气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实验条件下,可以使用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模拟。

2.3油量重量计算数学模型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油箱的受力复杂,要想准确地反映油箱内的油量,需要将压力计传输回的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处理,然后才能输出准确的数值。静态下,根据力的平衡原理,4个压力计的合力即为油箱的重力,油量即等于总的合力减去油箱本身的质量。汽车平路行驶时,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处理方式同上;汽车在陡坡行驶中,由于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拉力与垂直向下的重力产生了合力,因此在压力计上显示的是合力的数值,而不是油箱的重力,所以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即采用汽车加速度、速度、坡度等数值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校正。

2.4系统软件分析

在实际中,由于只是增加了压力计的输入值,可以直接使用汽车仪表的ECU,数据采用串行输入方式,随着时钟频率对数据端口进行不断地扫描,及时更新数据。进入ECU后,在程序中使用数学模型对4个压力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完成后,进入输出模块,使用刻度仪表输出,将油箱重量作为仪表零点,从而直接输出计算结果,得到精确的油量数值。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