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临床教学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03-27 04:00:36

心内科临床教学教学法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学校心血管内科(简称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校医学院学习心内科这个章节的医学生68名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在校学习阶段心内科教学状况,依据教学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4名医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法,研究组34名医学生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教学完成后,考核2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让其评价此次教学质量,调查其教学满意度,并比较。结果研究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建议心内科临床教学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和规范临床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其团队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内科;教学;临床路径式;满意度

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医生的必经阶段为在校学习,然后将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此外,还可训练医疗技能、强化心理素质、培养专业态度、学习医患沟通等,现在校学习是确保以后实习和临床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阶段[1]。该阶段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形成有直接性影响。以往心内科临床教学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忽略了对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调动,存在临床思路不够规范、团队合作意识弱等缺陷。近年来,我院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教授心内科在校学生,其结果均得到临床医生和医学者的认可。即使如此,仍有部分学者对此持有异议。为此,本研究纳入在我院学习心内科这一章节的医学生68名,分组重点讨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校医学院学习心内科这个章节的医学生68名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学习阶段临床教学状况,依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名。对照组:男18名,女16名,年龄19岁~22岁,平均年龄(21.2±1.1)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22名;研究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18岁~23岁,平均年龄为(21.6±1.2)岁,学历:中专11名,大专23名。2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1.2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学生开始学习心内科后,授课老师负责介绍科室状况,按照教学大纲指导其按照临床模式收治、诊治患者,依据诊疗计划实施日常教学查房和三级查房等临床知识,下一次课,需接受统一提问考试。研究组接受临床路径式教学法:①确定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此次教学病例,首先,带教老师需介绍临床路径式教学的现状、背景、经验、意义,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式管理的内容。②由授课老师指导制定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式管理治疗表,按照设定内容实施收治患者、诊治、院外随访等,并展开相应提问,如全身检点检查什么?发病前征兆?诱发因素?常见症状?发病时临床症状与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心绞痛等疾病的区别?辅助检查有哪些?治疗基本原则?怎样制定治疗计划或方案?怎样制定血脂、血糖、血压、体重、运动、饮食等监测要求?怎样随访?③医学生熟悉临床路径式管理表后,根据自身所掌握疾病基础知识,查阅参考文献和教科书等,消化和理解临床路径内容,解答带教老师所提问题。此过程中带教老师需重视培养各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建立疾病诊治临床思路。④医学生需亲自模拟询问管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史状况、查体,并了解其发病状况,加大对疾病的认识度。依据临床路径表制定知情同意书,并与患者交流,重点介绍临床路径治疗过程、实施意义、可能发生的状况,实践医患沟通技巧,落实人文理念。⑤医学生依据临床路径表负责患者全程诊疗,包含随访、出院医嘱、给药、各项检查等。并从临床实践中掌握该疾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各检查临床意义,分析患者体征和症状,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⑥模拟查房时,授课老师让实习生逐步思考汇报预留问题,并纠正及补充,并依据路径方向进行指导。再由授课老师按照案例中患者实际状况和规范化培养要求做总结,并明确此次心肌梗死患者诊治应对措施、主要矛盾,并引导医学生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1.3观察指标。提问考试时,由我校医学院相应人员负责医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服务能力考评、操作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各项测试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越优秀。用我校医学院临床教学质量问卷判定此次教学质量,包含提高团队精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专业素质、提高临床问题处理能力、规范化诊疗、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各项评分为0~100分,将问卷发放给医学生后,由其自行阅读清楚做出选择。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成绩。研究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2.2教学质量。研究组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式(clinicalpathway,CP)是指针对某疾病建立标准化治疗程序和治疗模式[2],为临床治疗的一种综合模式,将循证医学指南和证据作为指导,在护理、康复、治疗、监测疾病上均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次序。临床路径式教学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标准、规范的诊疗方案或计划,而教授医学生也是一种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将临床路径式教学融入到心内科临床教学中,可提升带教效果和效率,美国首次验证并实施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3,4]。将临床路径式教学作为教学工具,有机结合临床教学和临床路径,可明显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近年来,我院临床教学中引入临床路径理念,主要由高年资医生负责执行和实施。若从医学生学习阶段就让其树立临床路径管理意识,并在临床实践教学和医学理论中逐步融入临床路径式教学实施细则和相关知识,是否有利于培养其临床能力和规范建立临床思维,让其快速适应临床工作和医疗模式,为目前医学教育中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本研究中纳入68名心内科临床医学生进行讨论,结果显示,研究组医学生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心内科教学融入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可提升教学质量。高海学者也曾指出此点。总结分析后,笔者认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与传统临床教学法比较,其优势在于:①更加规范和明确临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②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让教学过程和内容更加标准[5,6],教学内容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突出难点和重点,避免重复和疏漏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且有利于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点[7]。③评估实习生临床路径工作中表现状况,完成临床路径表单状况等,可量化带教质量,质控教学工作。④加强培训和考核带教老师。

本次临床教学中,由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和科主任负责培训授课老师的授课方法、沟通技巧、实践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考核合格后,再负责教授医学生。综上所述,心内科临床教学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和规范临床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性,培养其团队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月娟,杨文红,徐玉芳.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4):379-383.

[2]翟羽佳,孙华.探析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0(1):39-40.

[3]杨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142-145.

[4]DELMASC,ORLOFFE,MOINET,etal.CardiovascularemergenciesinthedepartmentofcardiologyandinternalmedicineattheteachinghospitalofBrazzaville(Congo)[J].RegresarAlNúmero,2017,9(1):122-123.

[5]杨继敏,刘亚娟.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37-39.

[6]陈艺飞.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5,10(9):1372-1374.

[7]高海,张新勇.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血管介入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0):19-21.

作者:赵俊杰 简谱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