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及培养

时间:2022-03-11 03:37:54

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及培养

摘要: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立足于安全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都说明了建立不同层次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立足于教材培养人地协调观的策略:一是宏观尺度,时控结合提升综合思维;二是中观尺度,利用角色扮演增加教学趣味性;三是微观尺度,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强化感性认识;四是综合利用课外、校外活动增强体验。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时空结合;角色扮演;生活经验

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2〕,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对于指导人们解决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关系,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其包含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的环境观、科学的人口观和科学的资源观等方面〔4〕。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贯穿始终,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从不同层次或空间尺度的视角来思考。本研究将从世界格局、区域发展、个人安全等三个层次,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人地协调观,为教师解读和学生准确理解人地协调观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建立不同层次人地协调观的必要性

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地理学习,学生要树立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从而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1〕,所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区域、个人等三个层次的人地协调观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个人而言,人地协调观是每个社会公民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需要把人地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意识,在实践中指导人们的思维与行为,这是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的最后归宿。(一)宏观的人地协调观。联合国环境大会从2003年到2019年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每一届的主题都不同,但都有一个不变的宗旨,就是从国家政府层面商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环境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无论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国家来看,都需要人地协调观去指导人们改善地球环境。宏观的人地协调观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空中楼阁、距离遥远,倘若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树立宏观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环境的改变,明确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会让学生增强爱国意识、环保意识。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周都会有大小不等的地震,可是却很少听见报道说日本地震中有大规模的伤亡。究其根源在于,日本这个国家整体上有人地协调观念,他们懂得顺应自然、敬畏自然,规避灾祸。日本的孩子从幼儿时就会被训练如何在地震中逃生,各中小学校也经常组织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另外,日本的建筑多为高抗震的木质结构和轻钢结构,并且发明“弹性建筑”,利用房屋的延展性来提升抗震性能〔5〕,日本用行动表明,既然无法阻止灾害的发生那就积极面对。(二)中观的人地协调观。从区域发展来看,也需要人地协调观素养。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若有了中观的人地协调意识作为指导,再去学习国家颁布的政策方针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自觉去拥护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西部大开发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国策,目标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等〔6〕。西部大开发政策充分体现了中观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区域认知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出发,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由于西部地区区域环境特殊———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所以,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并不是移民开发,而是一种绿色开发,是由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进行人才援助、科技援助、资金援助、项目援助,帮助当地居民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国家基于西部自然现实考虑,用人地协调观作为指导思想之一,更能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地发展。人地协调观就是要求决策者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意识到人地协调观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决策时需要有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三)微观的人地协调观。从个人自身来讲,更需要人地协调观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将人地协调观“生活化”,进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样能给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同时也避免了悲剧发生。地理学习者,不仅要有宏观和中观尺度上的人地协调意识,也要具备微观意义上的人地协调观,并将其运用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促使人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安全和愉快。但是有一则真实的教训发生在地质工作者身上,值得人们反思。2018年7月30日晚上,新疆阿克苏一场突发的泥石流,无情地带走了正在野外参加地质考察的一名导师和随行三名研究生的生命。由于野外突发情况无法预料,作为一名专门从事野外地质地理考察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具备地质环境的野外考察经验,对于环境的变化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知,具备一定的人与环境协调的思维,对环境变化能做出预判和采取应急措施的能力。但从网上流传出来一张照片,是这三名学生在一个很深的沟谷里面休息拍照,身为地理人都清楚,这样的地形是很危险的,一旦下暴雨就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因此,在进行地质考察前,首先要做的准备是设计好考察路线,更要关注天气状况,倘若他们具备微观人地协调意识,规避风险、做好考察计划,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考察时注意地质地貌,留心天气的变化,避开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区,那么也许悲剧会避免发生。离开人谈环境保护,就只是一句空话。人地协调不仅要求保护环境,有科学的人口观、科学的资源观、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还要求人的安全性,人与灾害性事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建立不同层次人地协调观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大量的一线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学中能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对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养流于形式,只在公开课或者观摩课上出现;简单理解人地协调观,在涉及一些环境问题的教学中,空谈一句“我们要保护环境”,而忽略在教学中的具体贯彻落实等。笔者不期望推陈出新,只是想根据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特点和培养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去落实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一)宏观尺度:时空结合提升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时空综合是综合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地球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人类活动的变化性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人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从单一视角来看问题,而是要时空结合运用综合思维考虑分析问题。只有从时间序列去看问题,才能理解当下地理环境的状况,从空间序列看问题,可以理解身处的地理环境的状况〔7〕。例如,在学习“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空洞、酸雨”全球四大环境问题时,就需要放宽视野,从宏观上的全球视角、从工业化以来的时间维度上综合分析,对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都可从全球整体分析,然后过渡到中观尺度具体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最后到微观尺度,落实到自己的国家甚至个人该如何做。(二)中观尺度:利用角色扮演增加教学趣味性。人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心性不定、思维容易发散的高中生来说,让他们一整节课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角色扮演就能很好地达到效果。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角色,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和责任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生活和处理事物时独特的行为方式〔8〕,不同的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例如,教学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的内容时,对于雨林开发的态度可采用角色扮演来渗透,分别找学生扮演原住民、政府官员、商业伐木公司老板、环境学家、经济学家,请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身份阐述对于雨林开发的不同看法。然后再让这些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并按照自己的新角色论述对于雨林开发的看法,在思想碰撞过程中使学生明白雨林的重要性,并引出雨林的保护措施,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科学的资源观和科学环境观———既要保护雨林又要发展当地经济,实现绿色和谐发展。同时还可把视角转回中国,例举相似案例,在构建的情景中让学生把自己当做社会中重要的一员,激发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去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真正地融入社会,提升自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让人地协调观素养观念发生并落实。(三)微观尺度: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强化感性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素材都可以被利用去培养人地协调观,但是有些知识或者现象对于高中生来说显得有些遥远和抽象。所以,教师在进行人地协调观教育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人地协调观素养不是虚无缥缈、高高在上的,人地问题就存在于他们身边,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地更和谐。以必修一“地球上的水”一课为例:教师在倡导合理利用水资源时,可以号召学生日常洗漱结束后要关紧水龙头,可以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洗衣服尽量用肥皂冲洗,沐浴时多采用淋浴等。而不是空洞地说,学生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滴管喷灌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重复使用水资源,利用先进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这些可以在课堂上作为生产中的节水措施拓展给学生,而不是号召学生在生活中按这些措施节约用水,因为这些对高中生来说,会让他们觉得空洞并产生一种与我无关的想法,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微观尺度的人地协调主要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而他们目前又能做些什么来改善环境、惠及己身。(四)综合利用课外、校外活动增强体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利用来进行人地协调观教育。简单可操作的有:通过学校广播渗透环境意识———校园广播作为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一种途径,同时它也是学校的一种重要宣传工具,能起到渗透人地协调意识的作用,可以利用它来宣传国家的环境政策、法规,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宣传热点的环境话题,唤起学生环保意识等,或通过播报人地不协调的事例来引起警戒等。也可结合重大环境节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如在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里开展专题环保宣传活动和环保公益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宣传人地协调的相关知识,引起公众对人地不协调问题的关注,如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也可向公众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小到保护环境、大到人地协调的一些小措施、小方法等。总之,让学生在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体验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维,进而贯彻、落实人地协调观。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走进21世纪的中国地理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3〕彭双双.上海高中地理教材对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及教师使用教材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

〔5〕王继泽.日本抗震技术对房屋结构设计的启示〔J〕.建筑,2013,(6):63-64.

〔6〕高巍,杨荣珍.西部大开发中政策驱动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2001,(12):16-18.

〔7〕龙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及其教学实现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8〕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1.

作者:马义娟 胡明明 常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