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看创新型旅游发展

时间:2022-11-27 05:11:34

从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看创新型旅游发展

摘要:扬州根据“十三五”规划,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出发,科学统筹、多策并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结合历史人文和现代城市发展实际,以“生态+”“文化+”“旅游+”等创新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深入发掘旅游产业雄厚底蕴,不断扩大创新型旅游经济发展的外延,探索出一条“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同框发展、持续进步的现代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扬州;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旅游产业;创新型旅游经济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古邗城的筑造,历史悠久,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扬州城市环境宜人、景色秀丽,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进入21世纪,扬州城市建设突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重,深入发掘自身的深厚历史文化,以城市公园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基础建设为牵引,凸显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和绿色环保理念的贯彻,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创新升级。

一、扬州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概况

(一)扬州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启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扬州市紧密贴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出发,科学统筹、多策并举,将市政建设、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和城市形象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考虑,前瞻性地提出了“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整体思路,于2015年9月召开全市公园体系建设大会,按照“生态、运动、休闲、旅游、科普等功能叠加”的总体定位和“十个有”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公园体系建设。以此为起点,扬州的新城“公园+”、老城“+公园”,以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的交通、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围绕公园城市建设次第铺开,极大地提升了扬州的容纳空间和城市形象,为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提供越来越舒适的配套服务,强力推动扬州旅游产业真正迈上创新发展的道路。

(二)扬州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构成

扬州公园城市体系建设遵循“以城为主、城乡联动”原则,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城市公园体系由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构成,大、中、小合理搭配。二是在农村集中居住区域建设“五个一”健身广场,即一片300平方米的水泥或橡胶平地、一个四向篮球架、一盏太阳能灯、10米长椅或长凳和至少10棵大树的配套绿化。两者相互配套、互相延伸,弥补了城乡公共休闲体育设施的差距,逐步形成均衡覆盖的城市公园体系。

(三)扬州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阶段成果

在新区建设中,提出“公园+”理念,把城市公园作为规划的核心要件,优先定点规划建设,再在周边布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市民生活区、商业区等。在古城区和老城区,因地制宜,按照“+公园”理念,添加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以承办2018年省运会、园博会为契机,自2014年4月宋夹城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建成开放到2018年5月,扬州已建成包括10个开放型市级中心公园在内,大型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项公园、“口袋”公园累计300多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近1100个,公园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些新建的城市公园总占地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瘦西湖核心景区,以公园体系为主导的公园城市已具雏形,形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的绿色城建格局。扬州通过城市公园建设,实现了重塑城市形态与惠及广大群众相结合,传统园林技术与现代公共空间建设相结合,新城“公园+”与老城“+公园”相结合,建设好与管理好、使用好相结合的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治理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理念,千年古城重新焕发了青春。

二、公园城市体系对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拉动

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到2000年前后全力启动,扬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持续向上,但是总体规模偏小、增速缓慢,年总量增加值并不突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集中于少数几个公园景点,产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配套设施缺乏,接待能力弱,游客黏性差,人均消费值低,旅游产业在扬州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高。可以说,在一段时期内,扬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落后于时展的。而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是扬州从新时代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旅游产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产品特色的统筹和综合。这种统筹和综合,既来源于现代旅游产业的最新发展需求,更将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渗透到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将“旅游+”通过具有扬州自身城市建设特色的“公园+”形式,把整座城市的各项建设作为一个旅游产品进行打造,融合传统和现代,创造出能够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环境、新产品,形成经济活跃、社会繁荣、科技进步和时展共同作用的成果。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启动,助推扬州旅游产业真正“起飞”。公园景观遍布全城,各种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古城扬州以最时尚、最现代、最自信的面貌展现出全新的风貌,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想来“走一走、看一看、停一停、品一品”,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认识这座城、欣赏这座城。

(一)行业收入大幅度增长,产业地位持续提升

2015年,扬州市旅游产业实现总产值600.71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外汇收入5588.45万美元,同比增长13.6%。2016年,旅游产业实现总产值691.39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外汇收入6280万美元,增长12.4%。2017年,旅游产业实现总收入796.72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505.62万美元,同比增长19.5%。从2013—2017年,除2014年外,扬州市旅游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速不断提高,年均增长率达12.3%,超过同期地区生产总值11.7%的年均增长率,占扬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5.7%,旅游产业在扬州整体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二)旅游接待能力增强,游客黏性不断提高

2009年,扬州市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2320万人次,2013年,接待数量增加到3970.1万人次,2017年,上升为6297.38万人次。扬州通过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各项配套的完善,使得2013—2017年接待游客总数净增加2300万人次,是2009—2013年净增加1650万人次的1.4倍,年均增速明显。扬州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从入境过夜游客增长来看,2015年,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12万人次;2016年,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86万人次,增长14.3%;2017年,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

(三)产业资源进一步丰富,空间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兴盛发展2015年,扬州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34家,其中5A级1家、4A级8家、3A级1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0家,其中四星级11家;有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12家,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67.4%;旅行社132家,出境游组团社4家。2017年,扬州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37家,其中5A级1家、4A级10家、3A级1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48家,其中四星级16家;有五星级饭店4家、四星级13家,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67.55%;旅行社138家,出境游组团社7家。高等级景区数量持续增长,产业层次提高、规模扩大,竞争力显著增强。

从空间上来说,扬州从上世纪80年代整修开发大明寺、平山堂、鉴真纪念堂等环蜀岗—瘦西湖周边景区、景点开始,到进入21世纪后对“双东”街区、教场、南河下等重点区域、古宅名园、古运河沿线老城区的保护性改造开发;再到2010年以后“公园+”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初现端倪并形成气候,在蜀岗—瘦西湖景区宋夹城遗址基础上新建了宋夹城公园、在新城西区对始建于2003年的扬州体育公园进行大规模扩建、在广陵新城新建了李宁体育公园,马可波罗花世界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成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8家,润德菲尔庄园创成首批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出台全省首部旅游风情小镇地方标准,推出首批市级创建单位3家;新增民宿客栈床位超800张,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全部建有专用停车场。在挖掘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个性特点的历史宗教文化、民俗民居文化、工艺传承文化的同时,旅游产业也不断完善集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型新景点,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比翼齐飞。高邮、宝应、仪征等县(市)通过深入发掘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景区”“森林湿地景区”“乡村民俗休闲景区”“特色采摘景区”等各具特色的品牌和产品。扬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紧紧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旅游资源从集中于蜀岗—瘦西湖一带的“景点游”,逐渐“由点成线”“连线成面”,范围向全城乃至周边县市扩大,业态向“特色小镇游”“周末休闲游”“乡村亲子游”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拓展。扬州通过公园城市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此前空间局促、交通不便、硬件落后的城市面貌,促进产业资源不断丰富、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推动旅游产业成为扬州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能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经济增长点。

三、从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角度对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充分凸显本土特色和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公园城市体系建设要突出扬州历史名城的特色风味,防止公园城市体系建设进入“千城一面”的怪圈。在规划时,要根据具体选址实现不同的空间特色,在休闲游、生态游、文化游等业态中突出差异化。不同的功能应科学布局相应项目,既有立足于国内外高端游客,也有侧重于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还要有满足当地游客包括市民下乡等需求的不同公园项目。在建设时,一是要结合公园周边自然风貌、传统资源和现代元素,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尊重场地原真性,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城市水系、林木、湿地、文化、园林、艺术等资源,形成有机结合,减少对原地形改造和原有植被的破坏,提高绿化率,打造高品位的园林景观,赋予景观更多的功能性和观赏性。二是要遵循原生态、低干预的开发原则,以绿色发展和环保理念为首要参考,突出“水土保持”,打造“碧水青城”,科学实施植树造林、湿地恢复、岸线复绿等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借鉴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增加湿地水体净化设施、透水路面及雨水收集池,增强公园建设的前瞻性和对周边的辐射面,带动市民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的提高。

(二)强化专项立法,巩固建设成果,筑牢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长久发展的基础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是关乎扬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建了之,忽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实施《扬州市公园条例》,配套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行为人、受益人,依法授权,落实管理、使用和维护,巩固建设成果,规范和完善公园管理服务,建设群众满意、历史可以传续的公园城市,让城市公园建设既“惠在当代”又“造福子孙”,成为能够支撑扬州旅游产业长久发展的宝贵资产。

(三)充分发掘公园体系附加值,打造新型展示和推广平台,增强城市经营创效能力根据公园类型和区位实际,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城市公园体系接纳性强、适应度高、人流量大的平台特性,积极引入传统和现代宣传媒介和商业推广。增设特色文体展示区,通过地方特色社团、现代体育建设团体等面向不同年龄阶层的团体,组织灵活多样的文体推广活动,并培育品牌加以广泛宣传,丰富市民文体休闲生活的同时,更进一步亮化城市形象,扩大扬州旅游产业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影响力。增设地方特产和旅游产品推介区,鼓励市民发掘传统技艺,积极引入现代文创团体同台竞技,让扬州城市的古代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成果“老树”“新花”争奇斗艳,丰富游客的消费选择,增强旅游产业的黏性,提高城市经营的创效能力,为城市公园的维护和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持久的内容支撑和经济支援。

参考文献:

[1]张爱军.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月6日)[EB/OL].(2018-03-22).http://www.yangzhou.gov.cn/yangzhou/yzzxml/201803/819dee477d84419089a710cc9e56e1d8.shtml

[2]扬州市统计局.2004年—2017年扬州统计年鉴[EB/OL].(2018-01-18).http://tjj.yangzhou.gov.cn/yztjj/sdzkw/tjj_list.shtml

[3]扬州市统计局.2016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3-15).http://tjj.yangzhou.gov.cn/yztjj/tjjtjgb/201703/050b1fc83dbf4737b0e83114ecb87371.shtml

作者:燕淑梅 段培鹤 单位: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