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22 04:04:02

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建立了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顺势而生。本文整理分析了国内外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从中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对于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

“科研信息化”是英国JohnTaylor首次提出的,即通过网络技术和大型数据技术提供科学研究的新模型。目前e-Science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模式。信息时代,获取大量的科研数据需要高端平台才能顺利开展,因此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1]。从推进高校管理信息化建立之后,很多本科院校对于学校的系统例如教务系统、科研系统和学生系统都建立了数据库,有效的整合和深入的数据分析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深化研究管理。因此,需要将大型数据处理技术引入研究管理中,以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管理水平和能力[2]。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现状。发达国家极其看重科学研究管理信息,而且各个国家研究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研究活动的重要工具,对于科研信息的收集、储存、整理分析、信息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能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标准化、正常化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更是需要适应时代的信息化管理,才能更加有效的管理学校。例如:欧盟为加强尖端科学领域联合开发而推出的“新出台计划”;新加坡提出了“智慧星球2015”倡议,旨在改善资源整合和信息分享;美国和日本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技术建立了活跃的全国教育网络,建立了联合的研究和管理平台[2];日本教育网络中的第五代和第六代计算机、欧盟的“尤里卡计划”、韩国的“虚拟大学”和新加坡的“智慧岛”计划。云端技术和大数据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科研管理职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各大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系统不再只是作为管理项目的方式,更是科研的分析和分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储存分享实验数据,也可以分析整理数据,利用虚拟技术更会节约很多科研成本。(二)国内现状。在我们国家,信息建设开始的比较晚,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起步的更晚。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开始看重信息研究管理的建设,然后一些学者才开始进行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研究。随着国家网络的建立,中国教育研究网络正在迅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但其中许多仍保持在简单的OA系统(如传播、收集和认可)的水平。即使有一个独立的研究管理系统,由于网络的兼容性较低,而无法进行区域间、行业间和部门间的信息交流,这是资源的严重损失。这些平台中有许多只是经批准的审批平台,无法有效管理项目、执行项目项目的执行,而且管理水平较低[3]。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信息化仍然处于数据采集阶段。科研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数据的录入、调整、查询和报表等,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纸质文件或简单办公软件等进行科研项目管理。管理人员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统计能力和调整顺序的能力来获取信息,而无法获取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真正信息[4]。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这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生存之道。因此院校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教学、实训工作,科研信息化建设因受重视程度不够而相对发展落后。(二)简单的统计分析功能与其他本科。院校信息管理平台之间的关联度弱大多数人只会利用统计分析功能进行对人员数、科研费用、论文专利数目累加的简单操作,很少能够根据数据分析背后的原因[5],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如下三个变化: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第二,由于是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第三,人类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信息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越来越重要。只有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研究实践,协作计划、系统管理和有效执行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持续发展。(三)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对于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我们需要去改进、去寻找更加有效先进的管理模式。现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方式都是从上而下的模式,对现在的管理现状没有很高的效率。而且因为现在的管理人员不是在科研的前端,对科研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我们需要改进管理模式,往平行的方向发展。只有针对具体的问题,才能给出有效的策略建议,而不是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做选择。更多的信息交流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一个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模式系统更容易实现平行方向的发展[5]。

三、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投入,有效改善应用型本科科研环境从计算机数量和校园网的建设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本科院校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相应的软件建设还很落后。所以,加强软件建设是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软件开发耗时很长,比硬件建设需要的花费更多,而且除了大量的资源需要外,对院校的耐心毅力也是一种考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长期发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后续也需要继续跟进。在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时,需要注意信息平台的安全运行,因为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库有很多本科院校的核心内容。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敢想象[6,7]。(二)运用大数据达到资源共享。应用型本科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作,涉及学校里的各个部门、各个业务,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防止信息系统成为孤岛,所以需要对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分享信息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因此,要实现科研信息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信息化建设规划是关键,强化“重规划、重管理、抓实施、抓技术”的意识。(三)建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需要为科学研究创造一个学术氛围好的环境,尊重科学工作者,尽可能多地利用所有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专业,以提高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校研究人员的主要成员是教师,同时也是科学研究创新的先驱者。但在科学领域更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带给研究教师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信息管理主要任务研究在于创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科研管理理念的构建,需要着眼于科研人员的具体需求,从使用角度分析需求,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参与,满足教师的科学研究需求,提高他们管理研究的能力。(四)重视科研人员信息水平的培训。要想有效实施科研管理信息化需要一个有效的、结构合理的信息专家小组,因此,建立一个人员培训系统对于发展科研人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建立培训的时间表,按时按点的方式培训,并且作为考核要素。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信息水平应作为评估专业人才和提高职业培训水平的标准而提高。在管理人才方面,必须定期进行信息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对科研领域的关注,以提高信息规划、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将其纳入考试内容。(五)注重过程管理和成果转化。把科学管理流程作为重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平台开发人员管理机制,以便实现网络化管理,在整个网络管理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的开发、测试、调查分析和转换结果都纳入机制中。在信息管理平台中,需要增设科研成就管理模块,以便于对科研过程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加以规范化管理,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成产品。

四、结语

总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变得更加成熟,由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机构管理硬件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整理总结。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与相关部门的有机合作,如网络中心、研究机构、行政人事和资产等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和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确保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成功、有序地开展信息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推动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燕,廖清远.国内外本科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经验借鉴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5):86-87.

[2]许哲军,付尧.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2):112-115.

[3]王一婷.吉林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129-131.

[4]阚逸群,方孝玲.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36(5):115-117.

[5]耿静漪.浅谈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9-10.

[6]王宇红.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的几个问题[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S2):101-103.

[7]邓莉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研究[J].科技视界,2019(13):143-144.

作者:刘群 单位:哈尔滨学院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