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探讨

时间:2022-12-13 03:53:17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主要针对两方面内容,即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文章将分别对风险管控以及以隐患排查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之后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中,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合理性建议;风险管控

一、风险管控流程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需要结合自身的安全知识、经验技能以及法律法规对生产区域内的风险事项或者空间进行细致排查,如生产环境、生产设施等,找出可能存在较大事故的风险项,之后按照大小、高低或者功能和范围等内容对其进行分级,为后续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帮助。另外,对于一些规模大、生产工序较为复杂的内容,需要根据生产需求、生产设备以及工艺等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从而有效识别风险源,对其进行合理控制。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过程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考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风险点,按照合适的评估方法对风险等级进行确定,之后再利用数学模型的计算,对风险点中的风险量予以评估。目前风险评估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有风险矩阵法和危险性评价法两种。其中危险性评价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D代表危险性数值;L表示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E代表了人在风险中存在的危险数值;C则为后果。通过该公式将危险性数值结算出来,为后续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3.风险分级。按照危险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种,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其中低风险通常用蓝色表示,一般风险会用黄色表示,较大风险则用橙色表示,重大风险用红色表示。4.风险控制。在风险确定且分级后,应该针对其等级情况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而对于重大风险来说,其控制措施的制定需要细化到每项工作内容中来,逐步提升风险控制效果。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另外,在控制作业后,需对风险项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核,确保风险已消失。在风险管控时,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应的管控层级也是不同的,风险等级越高,相应的管控层级也就越高。且上下级在风险管控中要保持一定的一致性、统一性,提升风险管控的效果。不过在个别情况下,其风险管控的内容会有所变动,如职能部门内的一些低级风险,如设计人员资格、能力要求以及安全知识等风险项,只需职能部门自行开展管控工作即可;一些高等级的风险,如果其管理层设定在基层,那么其管控的范围可能只会涉及生产作业中一些违规现象。

二、隐患排查治理流程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其具体的操作流程为: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事故隐患内容-制定合理的排查处理方法-进行排查治理作业-下发整改通知单。对一些大型的事故隐患实行排查时,要先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验证方案的设施效果,治理完成后消除隐患整改编号-整理整改档案。同时每次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都应进行合理的存管,为下次工作提供依据,不断完善排查治理效果。

三、双重预防体系之间的关系

1.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双重预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实现事故的“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事故预防的源头,后者是事故治理的主要措施。2.风险管控与隐患排除治理的特征为:风险分级管控体系:(1)具有系统性、周期性。(2)构建自身管理风险库。(3)梳理自身管理缺陷。(4)目的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具有随机性、时间性。(2)查出自身缺陷及隐患。(3)必须彻底整改。(4)目的是预防事故发生。3.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大多是由风险管控失效造成的,也就是说风险管控是隐患排除治理的前提条件,而隐患排除治理是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4.风险管控和隐患排除的责任主体是一致的,都是企业,只不过在隐患排除治理过程中,为了加强企业管理,通常都会依靠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来实现。风险管控是对过程的控制,隐患排除则是对结果的控制。

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立中的问题

1.形式主义较为明显。该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部分地区内,其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大多是由政府引导的,企业自身的参与热情并不高,且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也都以政府颁布内容为主,并未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使得双重预防体系在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其形式的发挥。另外,还有些企业应用双重预防体系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未认识到双重预防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导致工作难度较大。再者,在安全生产中,双重预防体系内容的落实通常只是通过动员会或者文件发放等形式实现的,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基层工作进停留在表面。2.员工风险意识的缺失。在企业中并未开展针对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使得员工自身风险意识以及风险的辨识能力缺失严重;另外,员工对于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工作的落实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其只是管理层的工作,对相关培训的重视力度较低,参与热情不高,阻碍工作的开展。3.专业人员的风险辨识能力较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风险管控的认知能力较差,不明确风险管控的要求和目标,导致在风险管控方案制定中存在较多问题,是各车间、岗位对于风险的辨识不全面、不准确,影响了风险等级判定的准确性。再者,一些企业还会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分开进行,这使得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多矛盾,影响了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4.未指定有效的执行标准。在工作开展中,员工缺少标准的参照物,仅凭自身经验开展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大大降低了风险管控的实效性,影响了双重预防体系功能的发挥。

五、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认知能力。双体系的建设之所以出现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认识不足。为此,在双体系建立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性的培训团队,将双体系的作用、功效详细讲解给员工,让员工意识到双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双体系的相关内容和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双体系的作用。其次,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还要对双体系建立的任务、目标、工作流程和方法予以明确,让双体系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来。最后,加强政府的监督指导,从而推动双体系的落实,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帮助。2.强化领导小组的管理力度,进行责任细分。企业应成立一个专业的领导小组,保证双体系建立工作的开展。在领导小组中,要将每位领导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进行细致的划分,保证双体系建立过程中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补给。同时领导小组还要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确保双体系建立目标的实现。此外,在责任细分过程中,还应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分工负责”的基本原则,对各个部门、车间以及班组的风险管控责任进行科学界定,并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企业员工上,让每个人员都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加强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3.加大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为了保证企业双体系建立的落实与实施,区域内的安全管理和行业主管部门还应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双体系的实施情况实行监督,并定期对监督管理成果予以总结和反馈,上交有关部门,使其了解企业双体系建立的基本情况。同时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可以组织专家对企业的风险等级结果进行评定,结合实际给出一些专业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议和措施,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工作,进而提升企业风险管控的科学性、合理性,减少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4.有效融合推动发展。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当中,其需要与企业日常的生产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融入到日常的巡检、施工以及维修活动中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并将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常态化机制的构建,进一步完善闭环管理和PDCA的持续效果。5.提升数据搜集效率,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首先,完善双体系中风险源数据库的构建,并通过体系的运行发掘新的风险源,充实数据库信息,提高风险管控的标准性、合理性,为后续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其次,以往的隐患排查治理数据不仅可以为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还可以为后续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且通过对原有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数据库,能够有效的加快企业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闭环管理效率。再次,在双体系建立中合理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使企业双体系建立中相关信息数据可以及时的上传到相关管理部门内,以达到企业双体系全面闭环管理的目的,且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加快企业数据统计分析的效率,为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最后,应用风险分级管控云平台,实现风险、事故、隐患、应急救援、安全管理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通信、安全监测、自动化等系统统一到该平台上,实现企业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综上,有针对性的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和管控,完成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进而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锋.地方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职业安全,2018.

作者:宋亚琼 王建 单位:1.中共泰安市委党校科研处 2.泰安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