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时间:2022-08-25 11:28:1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也呈现出各种问题。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会计风险,分析其存在主要原因和具体表现,并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实践,提出防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风险控制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在会计实践中,从原始凭证审核、资金的拨付、会计记账,到财务信息公示,会计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通过科学严谨的会计制度能够有效敦促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促进部门之间的井然有序,从而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减少会计风险。

2.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主要依靠财政拨入资金完成行政业务活动,通过压缩公务消费办公成本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问题。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有助于提高单位社会服务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信息公开化,显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传媒的监督,能够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公务卡作为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属性。实行公务卡结算,减少现金流通,不仅减轻了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保证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公开透明,杜绝利用虚假发票报销等漏洞,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有利推广了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政府采购制度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公开透明的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执行管理,可以优化政府采购办事程序,电子化采购允许供应商在线上提供和获取信息,为供应商提供了一次不跑的便利,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在货款上提高了资金及时到位的速度。加强会计监督,控制会计风险,可以促进政府部门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1.组织建设方面的风险

一些单位管理者缺乏内控意识,对财务知识也知之甚少,单位既没有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无法对单位内部活动实行监督。有的单位虽有纪检部门,并配备纪检书记,但是未能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有的会计人员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会计业务处理简单随意,没有意识到内控监督的重要性,各项财务制度挂在墙上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去执行,或者相关业务从来不做汇报,各种财务报表领导也看不懂,只是需要时签字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上至下逐渐失去防范意识,久而久之会带来不可估计的风险。

2.预算管理方面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大多数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没有沟通和协调,对预算支出的部门经济分类基本上以现有数据或上年数据做调整。有些上级要求的预算控制数也只是简单的只减不增,某些日常定额公用经费递减与单位业务的发展和市场实际相脱离,造成预算编制不准确。由于人员经费是根据编制内实有人数与各项定额标准核定,而单位如果有聘用人员的话,其开支可能挤占日常公用经费或专项经费。对于某些有缩减或控制要求的部分,会计人员在编报决算时为了让报表通过和符合绩效评价随意调整会计科目,造成财务报表失真。

3.预算收支管理方面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不得随意夸大和隐瞒收入,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强化审批手续,加强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经批准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可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控制不力,在差旅费报销方面含糊不清。干部外出学习培训,食宿安排在培训点的,依然报销每天市内交通补助。有的领导干部出差超标准享受,差旅费用中已填报伙食费和交通补助,还将出差期间的餐饮开支另外列入招商引资支出。

4.资产管理方面的风险

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货币资产,不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从未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上报的资产清查数全部按账面上数,有些虚假发票入账资产和流失的资产依然在账面上反映,特别是电子产品,如笔记本、摄像机等,这些东西一般分配到部门负责人手中保管,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调动相对频繁,很容易资产随人走,造成账实不符,有的单位电脑过剩长期闲置不用,其中好的配件被人拆换,造成国有资产损毁严重。

三、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1.会计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风险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风险。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会计风险意识淡薄,忽视了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缺乏会计工作对单位资金安全管理中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健全的内控管理体制和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才能使会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2011年XX侵吞巨款外逃案就是一个深刻教训,由于单位领导没有风险意识,忽视了内部管理,造成了干部管理松懈。财务管理混乱,印鉴保管不严,相关人员相互勾结,通过伪造公章、私开转账支票、虚假支出工程款等方式,多次骗取专项资金高达9400万元,损失重大、影响恶劣。

2.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

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可使单位财务工作井然有序,会计内部控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单位会计违规行为发生的直接诱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较少,身兼多职,岗位设置不明确,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有的虽然岗位分离但没有相互制约,监督工作不能落实。财务制度不断改革,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及时更新,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结算制度、差旅审批及费用报销、电子票据管理等,已不符合新的财务要求。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但由于历史原因,会计人员大都不是会计专业,会计基础知识薄弱,而且从事会计的人员不稳定,参加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账务处理对照以前的凭证简单画瓢,无法满足新的会计要求,风险意识差,导致不合规发票入账,账目混乱、往来不清、资产不实。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合适的会计人选便实行记账,只设一个报账员,记账人员对单位的经济业务并不了解,只是简单核算收入支出,造成会计监督盲点。

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控制的对策

1.增强会计风险意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进行信息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这对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到财务数据公开、真实、准确,就必须加强会计风险控制,提高会计风险意识。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风险的发生往往来源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统一领导部署,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起相互约束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科学设置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规范会计流程,严抓审批程序,把监控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同时还应建立内控内审专项检查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3.加强预算执行分析与绩效管理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应当从单位实际出发,科学编制,项目细化,数字准确。已经审批执行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召开预算执行会议,开展预算执行分析,了解各项预算执行进度,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近几年修订了多项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单位应当加强会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和有效把握会计准则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尤其是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个完全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要求会计人员对每笔业务支出功能科目和经济分类必须熟悉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后期专业学习培训,及时完成会计知识的更新,提高专业技能,以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符合工作要求,培养财务人员主动监督和全程监督意识,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并结合单位廉政建设和普法警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高抵御会计风险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时代进步科技更新,财务制度和会计业务也在变化和改进。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社会公信力,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健全监督机制,优化资金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学习,做到从制度上约束、从业务上提高、从风险上警惕,保证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宁.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问题的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1).

2.陈玟硕.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探讨.商讯,2020(29).

3.李挺.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中国集体经济,2019(26).

4.卓爱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防范方式研究.财经界,2020(14).

作者:孙菊梅 单位:鹰潭市余江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