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路径

时间:2022-06-14 09:02:37

会计专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路径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全面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也在面临着改变,不过“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会计专业带来了挑战,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方式需要结合时展进行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有助于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当前“互联网+”教育趋势背景,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标准体系的构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阐述,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会计;课程体系;阐述

一、引言

会计专业的设置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并能在进入社会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有:成本核算、纳税申报、年报审计等专业技能。“互联网+”的时展趋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要求会计专业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与时展趋势紧密结合。所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仅是培养单一的专业性人才,而是要向人才发展的全面性转变,能够结合时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院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除了要提升专业教学效率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等。但是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难以与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有效的结合。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详细展开分析。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标准体系框架组成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提升,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现阶段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框架构建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教师标准

会计专业教师之所以会被称为“专业”教师,是因为会计教师的专业标准高。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既要是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又要是一名专业的教师,这必然需要用一个科学的标准来进行检验和判定,只有达到院校的统一标准和要求,教师才可以正式踏上工作岗位。

(二)教法标准

教法标准指的是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对所要教学的课程进行设计,从而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来看,基本都是以院校既有的课程设置为载体,在课程的新颖性和时效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指的是从学生发展到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人员的过程。将会计专业学生培养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职业证书作为衡量依据,这一资格的认证自然也需要有一个国家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当前我国对这一标准评价还仅从理论上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相对比较单一,导致会计专业学生整体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互联网+”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时展不契合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会计专业的课程种类不够丰富。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专业教育不同于过去,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财务核算就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当前社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人才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还需要有能够将会计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而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都忽略了这一点。

(二)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课程

“互联网+”时代下不仅要求教师有灵活的互联网思维,还必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教学。许多教师在现代教学中还是采用过去传统的板书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效率低下,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所能讲解的内容有限,而且也不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枯燥的教学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此外,板书教学无法替代实践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作用,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三)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过分关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互联网+”时代下的市场环境相较以往更加复杂,学生在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诱惑也更多,这对学生的个人道德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也会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中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四、如何在“互联网+”趋势下完善会计专业标准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结合社会需求,丰富课程种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会计工作的工作方向由过去传统的单一性的核算性质转变为多方面的财务审计性质。会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也大大增加,比如要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做出对风险的预测报告及决策意见等。而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设置目的就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有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结合“互联网+”时展需求,丰富自己的会计专业课程种类,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思维下的“核算教育”。改变对学生的培养思路和方式,制定出一套更丰富的会计专业教学课程,并与时展趋势相结合,有助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院校要想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就必须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院校还需要完善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过去的教学评价中,基本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也都局限于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一锤定音”,这种片面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平时成绩列入考核内容中,比如学生到课率,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等。最后,教学评价应该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既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要加入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这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来说也会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践教学

第一,高职院校要完善互联网基础硬件设施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初高中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听话,所以对于课堂秩序的维持和把握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实时追踪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第二,增加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来进行检验,因此,高校要满足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就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不同来进行方向划分,针对各个不同的方向来设置不同的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的锻炼,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有助于后续教学规划的制定。第三,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高职院校的教学经费毕竟是有限的,许多实践项目的开展还是需要大量经费的,高职院校在负担不了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四)强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会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必须要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把课堂教育作为主阵地,开设专门的道德素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要时刻把握好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现实案例的教学来完成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第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完成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来定期一些经济普法宣传文件,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是自己学习生涯中第一次接触到专业课程,因此,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进而决定之后的学习效果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时,要结合时展趋势,以“互联网+”发展趋势为背景,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摒弃过去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调整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与方式,丰富培养手段,强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人才的培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组成部分,然后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但由于本人学历以及能力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能引起社会学者和广大同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郭艳萍.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教学标准体系框架构架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18(8):187-188.

[2]史真真.“互联网+”概念下高职“课证融合”式课程体系设计——以投资与理财专业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6(6):81-84.

作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