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对循环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2-08-02 03:33:53

区域发展对循环经济的影响

[摘要]在传统经济模式中,我们通常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与传统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关系,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应当成为区域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本文探讨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循环经济影响因素: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经济模式为核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以技术引领为目标,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技术;以制度管理为保障,推行循环经济高效运行。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根据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依此规定,本文将“区域循环经济”的对象界定为“行政区域”。

1.区域发展中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

循环经济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经济模式,实现了由只追求发展速度向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解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其本质集中体现在3R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二是“再利用”原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三是“再循环”原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在系统结构上,循环经济系统由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两部分组成。动脉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制造废品废物的过程。从自然资源被攫取到资源有序化成为产品(其中一部分被去功能化成为废物),再到产品被去功能化成为废品废物。经过动脉系统一系列的处理,资源通常只是被去功能化,变成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废物废品。静脉系统则肩负着对具有使用价值的废物废品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职能,通过将废物废品再次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强度的目的。

2.区域发展中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2.1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起点,对某一行政区域所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资源贫困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存在耦合关系。由于资源开采方式较为落后,资源利用十分低下。大量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加重了该地区资源的贫瘠程度,并且造成大量废物,污染生态环境,导致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是突破资源瓶颈约束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在资源禀赋富裕的地区,虽然经济发展受生态环境约束较小,但是区域资源禀赋仍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异质性。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富裕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健康”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破解资源诅咒,避免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

2.2以经济模式为核心

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适合当地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按照不同层次主要分为:微观层面为企业清洁生产、中观层面为生态工业园区和宏观层面上的循环型社会。企业清洁生产着眼于解决各企业内资源消耗和废物废品排放问题,由于个体之间发展情况不尽相同,节能减排通用程度较低,导致各企业进行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成本较高,主动性较低。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形成资源的循环流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性社会从宏观层面出发,强化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倡导广大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各地区应当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产业结构图1循环经济系统和地理位置等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3以技术引领为目标

聚焦科技创新需求,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循环经济实践操作原则,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先考虑“减量化”原则,从源头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减量化”阶段,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污染生态环境。在“再利用”“再循环”阶段,推进产业生态园区建设,加快传统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构建产业链上下游耦合关系,着重发展串联资源循环使用系统,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在提升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特别要注重绿色科技创新的突破。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功转移转化。绿色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原理,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4以制度管理为保障

制度水平高低决定了资源禀赋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也决定了静脉系统运行效率的高低。建立健全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机制,明确循环化改造成果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循环经济体系目标、使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积极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激励和约束相关政策,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环境税收和补贴制度,对经济行为主体形成约束和激励。以制度管理为保障,构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利于促进当地更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

3.优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3.1正确认知循环经济的理论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脱钩,这是研究循环经济不可忘却的初心。不少社会公众认为,改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只需要遵循“再使用”“再循环”这两个原则,只需要对末端废物废品的再生利用,这反映出公众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事实上,“减量化”原则是必不可少甚至优先实施。“减量化”的优先实施要求企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促使进行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产生,事半功倍地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脱钩。正确认知循环经济的理论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创新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

建立和完善创新成果与产权保护和鼓励机制,多措并举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对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建立绿色科技创新制度政策,着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进程,提高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强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建立合适的金融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财政支持政策,提高本区企业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持续进行绿色科技创新。

3.3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在资源开发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二者关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或是对环境的过度保护都不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是一味追求原始社会的自然生态,而是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高质量发展。坚决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开采方式,以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核心,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的目标,努力开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共赢新局面。

3.4做好循环经济发展的多方监管

区域循环经济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获得循环经济信息的渠道往往十分有限,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向社会公众传达循环经济理念。同时,通过政务信息公开等方式,传递循环经济信息,提高企业运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企业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称,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区域经济公众参与机制。

4.结语

在我国不断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始终坚持“减量化”优先原则,创新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保障循环经济有效运行,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共赢局面,做好循环经济发展多方监管,凝聚循环经济发展合力。

【参考文献】

[1]李强,高楠.资源禀赋、制度质量与经济增长质量[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32(01):4-12+23.

[2]刘飞,张忠华.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北方经济,2017(02):38-40.

[3]诸大建.最近10年国外循环经济进展及对中国深化发展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8):9-16.

[4]秦磊.循环经济模式下霍林河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8.

[5]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01):26-38.

[6]曹诗颂,王艳慧,段福洲,等.中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基于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08):2614-2622.

[7]王晶晶.科技创新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8]吴文盛,王琳,宋泽峰,等.新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探讨[J].中国矿业,2020,29(03):6-10.

[9]俞金香.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4.

[10]朱坦.天津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J].港口经济,2010(01):5-7.

作者:林晓溪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