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路径

时间:2022-05-07 10:16:42

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路径

摘要: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使传统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经济统计制度的适应性降低,对原经济统计制度提出了挑战。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要改革完善经济统计调查手段,更新完善经济统计行业分类,要建立完善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实施统计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

关键词: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路径

新经济的崛起,不但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在整体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局势下,也为缓解经济颓势,稳定经济发展,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要素。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在经济活动主体特征、产品承载形态和要素组合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具有有别于传统经济的诸多特征,同时又与传统经济融合渗透,难以清晰界限。新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传统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经济统计制度的适应性大打折扣。原统计制度已无法准确反映新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结构特征、运行趋势及对总体经济的贡献,难以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数据支撑。国家统计局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于2016年1月《关于加强和改进“三新”统计工作的通知》,开始研究部署建立新经济统计制度,各地方也对新经济统计工作展开探索和实践,但迄今仍然问题多于成果,新经济统计制度创新任到重远。如何构建新经济统计制度,准确反映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旧动能转换的局势和新经济发展情况,满足政府决策信息需要,保证我国经济成功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经济的特征

1.新经济的涵义。在我国,国家统计局用三新来统称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新产业一般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发展成果为基础产生、发展起来的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部门,既包括新技术的直接产业化,也包括传统产业经新技术改造后形成的新的产业。新业态是指为满足社会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过程中对传统产业形态进行升级改造而产生的新的产业形态。如电子商务、新媒体就是在对传统销售业和传统媒体的改造和颠覆过程中形成的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是指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企业内外各种经营要素在不断的整合和重整后形成的具有较高效率和独特竞争力的新的商业模式。新经济的崛起,不但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在整体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局势下,也为缓解经济颓势,稳定经济发展,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要素。2.新经济的特征。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在经济活动主体特征、产品承载形态和要素组合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具有有别于传统经济的诸多特征,同时又与传统经济融合渗透,难以清晰界限。首先,新经济是高新技术、新兴技术产业化运用的结果,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次,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催生出大量的小微企业以及微商等个人经营者,规模小、数量多、变化快。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使各类经济主体高效互通有无匹配剩余经济资源成为可能,共享无处不在,协同消费、协同经济、点到点经济迅速发展。再次,在新经济中,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此外,值得重视的是,新经济突破了产业界限,跨界融合、混业经营成为新常态,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使传统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经济统计制度的适应性降低,对原经济统计制度提出了挑战。

二、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实践

1.国内实践。国内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由国家统计局主导,目前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主要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三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开展三新专项统计工作。国家统计局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于2016年1月《关于加强和改进“三新”统计工作的通知》,开始研究部署建立新经济统计制度。4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出炉,在这份文件中,国家统计局对“三新”专项统计报表做出了较为详尽规定,内容涉及新产品、新服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11个重点领域。其次,研究制定“三新”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在“三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建设和实践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三新”经济增加值及其总量的测算方法,涉及战略新兴产业、新服务业、互联网金融等九大领域。再次是研究制定或完善与新经济相关的行业分类标准。最后是研究制定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这些实践为我国新经济统计工作和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困境,在数据采集方式、调查对象确定、行业分类标准制定、统计指标体系、经济增加值测量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2.国际实践。国际上对新经济统计制度的研究较早也较为深入,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OECD、欧洲统计局等国际组织和权威机构从理论研究到具体实践,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OECD的研究表明,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造成GDP统计方面的遗漏,从而降低了对经济增速的评估值,对新经济结构、规模以及趋势的全面准确测算势必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对新经济对政府统计工作的挑战,国家统计机构的参与和主导极为关键;各国统计机构应重新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如扩大居民调查范围和内容、完善企业注册调查制度等,减少遗漏新经济活动数据。2000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测算新经济》研究报告,系统研究了新经济对国民经济主要核算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更新了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将新经济所包含的各个行业纳入到新的产业分类体系中。自1999年始,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连续十几年美国各州新经济指数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新经济指数的基本构成要素,明确指出新经济在全球化、知识型、信息技术、创业、创新驱动等方面的鲜明特征。其中,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新经济时代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因素。

三、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的挑战

1.新经济的主体特征带来的挑战。新经济的主体特征使传统经济统计调查手段应用受到限制,统计漏项较多。首先,现代信息、物流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交易的信息成本、沟通成本和运输成本,大量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个人经营者如微商大量涌现,这些主体规模小,业务分散、隐蔽,常规报表统计方法难以反应其全部经营行为,特别是大量微商、C2C交易,多数卖家未进行工商税务注册,成为统计盲区。其次,这些主体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情况极为复杂。再次,大量新主体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稳定性差,变化迅速,给长期稳定的统计监测和调查带来很大困难,对统计能力是一个挑战。2.新经济跨界融合特征带来的挑战。新经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为纽带,贯穿一二三产业,联结虚拟与实体,经营模式趋向生产服务一体化,这种跨界融合、混业经营的特点,模糊了行业界限,给统计上产业划分、行业界定带来很大困难;也容易导致重复统计,难以厘清经济总量及新经济规模和特征。现行经济统计行业分类无法与“三新”发展完全匹配,亟需完善。3.新经济的互联网特征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是新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互联网高效率成本优势,刺激了海量新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海量数据,在增强了新经济行为的隐蔽性的同时,也为统计机关的信息搜集、分析、处理能力,网络监控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4.新经济的共享性带来的挑战。新经济是共享经济。共享性使资产的生产性质和消费性质变得模糊,如家庭轿车本来是纯消费品,但通过共享来赚取出租收益就成为经营行为。主体身份的隐蔽性和资产性质的模糊性,使传统统计调查方法很难抓取到相关生产数据,从而造成统计黑洞。

四、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的路径

1.改革完善经济统计调查手段。要改善和强化传统统计调查手段,扩大传统社会调查范围,夯实其基础,把新经济内容内化于人口普查、居民调查内容之中,以获得居民个人生产经营活动更为全面更为详尽的数据;要不断完善公司企业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制度,从静态到动态扩展调查范围和内容,以求获得新经济主体更详细的经营数据。要加强新经济统计制度相关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建立它们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跨部门的日常协调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工商税务商务银行等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共享,防止数出多门,重复统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数据挖掘使用力度,加强对共享经济经营平台监管和合作,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工作的深度渗透和融合,使统计数据获取难、质量低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2.改革完善经济统计行业分类。要修订完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在对新经济现状和趋势充分了解分析基础上,把新经济各行业进行科学分类,并纳入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统计对象都能在目录中找得到、对得上。要针对新经济动态变化的特点,加强对“三新”经济的跟踪分析,不断吸收新产业淘汰落后行业,并据之及时修订更新行业分类,使其适应匹配新经济的新发展、新动向。通过对行业、产品或服务的科学分类,把新经济完全纳入到国民经济统计中,防止重复计算。3.建立完善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要以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为基础加强文本分析和理论探讨,及时总结“三新”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把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完善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新经济的发展情况。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新经济产值、增加值的核算制度和方法,正确反映新经济的发展规模、在产业中的分布,以及新经济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要研究制定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从规模、结构、贡献、趋势等各个维度全面反映、准确衡量新经济。4.实施统计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新经济是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其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依赖空前密切。新经济的统计调查手段和分析技术表现出较强的高科技性和复杂性,现有统计队伍的知识结构难以胜任,因此要实施统计人才战略,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技术要求的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对现有统计队伍新经济统计制度的培训工作,要引进信息化统计人才,深入推进统计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许宪春.新经济的作用及其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的挑战[J].经济纵横,2016,(9):1~5.

[2]朱敏,牛禄青.新经济统计之惑及对策研究-基于福建省晋江市的调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54~60.

[3]虞华,陈光亚.我国“三新”经济统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4):10~15.

[4]于芳东.对国际上创新经济统计测度研究的述评[J].调研世界,2016,(8):6~11.

[5]赵利兵.“新经济”统计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J].内蒙古统计,2018,(5):47~49.

作者:李新花 单位:寿光市古城街道财政经管统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