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时间:2022-12-12 09:16:31

试议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一、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系统功能欠完善

从下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及深入的了解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1.当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普及情况分析,如下所示:A:有信息系统39%B:无信息系统69%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当前在我国,信息化在物流业中普及率并不高,人工作业方式还是在多数物流企业中占主要地位。

2.就当前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情况分析,数据下所示:A:仓储工作管理38%B:库存管理31%C:运输管理27%D:财务管理38%E:其它30%就当前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情况来说,在物流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各个环节都有存在,这就说明了物流企业在信息发展中的需求多样化的特点。

3.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数据图如下所示:A:远程通信功能26%B:业务管理37%C:查询功能34%D:决策分析17%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功能简单、功能层次低是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大部分信息系统是只有简单的纪录、查询和管理却缺少决策、分析、互动这些功能。

二、信息技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对比起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其中的原因有物流发展历史的长短,也有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外在经济体制方面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一些技术条件问题也是主要的约束,这就造成了如组织形式、市场规模、竞争方式、设施条件等一系列难题和困扰着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市场规模受限难以扩大,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市场约束。手段单一的物流企业服务,而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难以发展。使物流自动化水平受到各方面的制约,难以提高。物流活动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协调困难,使企业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竞争力都受到影响。流程优化技术如ERP、SCM等和信息共享技术如EDI、互联网等在我国的企业中并没有广泛的应用,这就造成很多上下游企业间的物流活动得不到协调,这直接造成这些企业在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的整合上并无法开展,同时也造成这些企业间出现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等物流活动问题难以解决,进一步的造成低效的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使物流的资源占用和成本开支难以缩减,这就是我国企业库存水平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方面,一般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基本缺少建立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机制,这使得他们在对市场需求变化中显得反应迟钝,这不但使企业竞争能力削弱,更是扩展到上下游企业甚至在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智能化、标准化和全球化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自动化、信息化的在高层次应用中体现在智能化。大量的运筹和决策体现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例如设计与优化物流网络、选择运输(搬运)路径、选择运输的装载量,优化货物的拼装、排程和调度运输工具、确定库存水平、选择补货策略、调配有限资源、选择配送策略上都必须考虑优化处理,这些都要求管理者要懂得运用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而同时在国际上,由于近年来出现的相关技术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运筹学、仿真学、数据挖掘、智能商务和机器人都已经具备着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且能够在实践中的物流作业中得以运用。所以,物流的智能化趋势将是物流行业物流发展的方向。另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是标准化技术,这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标准化技术体现在物流活动的环节如:运输配送、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信息技术都要求要有一套准确科学的标准。如在物流设施、商品包装及设备上的标准化等,实现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必须在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前提下才能够保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表现中尤为明显,在国际间还没有形成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的时候,全球化的物流运作根本不能开展,所以说这些都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物流企业走向全球化发展是必然道路,这也是其运营的规模和业务跨地域发展所决定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物流有着以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的新目标。这就要求着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准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把各国物流系统接上轨,这些都是物流发展的高阶段表现。而全球化中的新浪潮信息化的出现,更是成为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国的未来,其实质体现的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相支持,齐头并进,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作者:刘亚彬罗伊玲单位:昆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