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专业设置实践研究

时间:2022-07-13 10:21:27

区域经济专业设置实践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为社会提供专业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根据地方经济的趋势,从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逐步转移至中心,融入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中,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是否能适应市场、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明确市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明确专业的针对性及实践性,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以企业的需求为标准,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一、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纽带,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价值,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动力。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结合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原本的技术领域、岗位逐渐消失,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技术领域、新岗位等,这也使高职院校必须对自身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人才需求,起到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效果,这也是判断高职院校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的标准。另一方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紧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明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的是高职院校应明确区域特点,设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应考虑到劳动力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例如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熟练劳动者数量较少,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而经济发展较快或高新产业区,对各类技术人员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意识到区域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转变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流动性更加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等,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合理设置专业。(二)可持续发展原则。高职教育想要适应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要一定程度上超前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对经济发展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保证培养人才的过程符合社会需求变化,对教育的滞后性与市场多变性进行协调,促进专业的开展,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出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可变性、开放性的特点,容易受到区域经济及市场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的市场、经济、职业有密切的关系,在设置专业时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指向性及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职业及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直接反应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趋势为依据,不仅应明确教学重点,同时还需要加快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适应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多面性的人才。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方法,适应区域职业岗位的快速转换,为学生的未来就业上岗奠定基础。(二)加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变化,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不仅应符合区域社会的发展需求,还需要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变化,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情况来看,其专业开展及人才培养均开始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企业进行合作,但由于政府、企业、学校的目标、利于不同,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方深入合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我调整,明确教学服务的目的及定位,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为指导的多方合作机制,共同进行投资管理。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市场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不仅应对行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还可将专业作为中介,与政府、企业在多方面共享资源,实现区域化办学的系统功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整合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体现自身的调控作用,根据产业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指导专业结构调整。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进行统筹协调,打破行业界限,根据学校的优势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对传统行业的调整与改造,评价高职院校的建设情况,从而建立各个学校的优势专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三)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又与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的阶段有关。每个产业均存在创新、发展、成熟及衰老4阶段。若区域中的主导产业部分均处于创新阶段,则区域经济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也应当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将专业分为新兴专业、成熟专业及衰退专业。具体设置专业时,应尽量压缩、淘汰衰退专业,大力扶持、宣传新兴专业,通过专业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从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的优化应当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多方面入手,明确高职教育的主体,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设立具体的发展方向。在对专业结构提升时,要处理好社会需求多样性、高校教育稳定性以及资源可利用性的特点,保证专业结构的合理,不仅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应当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从产业、技术、人才需求等方面,设置适应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热门专业,并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性,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实现各个专业与高职院校的合理布局。此外,新兴专业的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数新兴专业人才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若多个高职院校开展新兴专业,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同时也浪费了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专业的发展。

四、重视品牌、特色专业发展

(一)明确品牌、特色专业的内涵。品牌专业指的是专业条件、改革成果、建设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的专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强,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色。特色专业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某个方面能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就业、发展空间较大。(二)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高职院校在进行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时,应明确特色、规范、质量、效益的原则,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创新。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核心,通过社会评价、招生就业率、人才质量对专业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价,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发展动力,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改革的创新点,扩大高职院校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利益,同时以此为契机,对其他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三)品牌、特色专业的建立措施。高职院校在建立品牌、特殊色专业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选择有地方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及招生优势的传统优势专业进行发展,加大对专业的建设及投资力度,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优势专业的总结分析,创立高职院校的品牌、特色专业;第二,选择新兴优势专业或区域内未形成规模的支柱产业。新兴优势专业及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高,在专业建设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均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也没有清晰的规划。在此背景下,若能率先建立特色、品牌专业,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必然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第三,制定全面、合理的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教育改革的落实力度。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的投入及建设力度,完善平时的监督、评估、检查、指导工作。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维持专业的生命力,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8-12.

[2]陈基纯.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8-13.

[3]张等菊,江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7,(3):96-101.

[4]钱小莉,储慧,陈文玲,等.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8):232-233.

[5]陈智刚,罗婕,毛小凰,等.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6):8-14.

[6]袁丽.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探讨[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1):105-107.

[7]李晶.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度研究——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化工,2017,46(1):113-114,117.

[8]王于琴,田峰.高职人才培养下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J].中国商论,2015,(21):165-167.

作者:龚晓莉 彭靖 陈丽州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