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助力经济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9-03 11:12:39

科技人才助力经济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2016年,国务院进行了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体现出国家层面对于东北地区重振雄风的决心。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工作者理应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本文探索了现阶段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普通大众三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旨在使东北地区的科技工作者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尽快实现东北振兴。

关键词:东北振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政策建议

曾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由投资拉动的粗放增长向科技创新驱动的集约发展转型,科创活动成为了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与此同时,作为科创活动的实施主体,科技工作者正逐渐成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东北地区,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积累了一些特定的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但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下,科技人才和资源不但没有为该地区走出经济困境提供有效助力,而且这些优势本身也在逐渐丧失。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的支持下,本课题组赴东北三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从事科创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旨在探究现阶段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在助力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一、主要发现和问题

(一)人才流失情况严重。近年来,随着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相继进入筑底企稳时期,本地的人口流出态势也愈发明显。2018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减少量为38.57万,占东北地区总常住人口的0.3%。更为严峻的是,东北地区的流出人口呈现了高学历化、高技能化和年轻化的趋势。以黑龙江省为例,其常住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为13.4%,而外流人口中这一数字则是16.5%。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很大程度上是人才流失,尤其是科学技术行业从业者的流失。与此同时,潜在的人才流失趋势同样不容小觑。据对东北某省的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满意度的抽样调查显示,满意者占20.1%,不满意者占56.3%,硕士以上学历不满意者占63.2%,具有高级职称不满意者更高达78.8%。在东北地区,科技人才中普遍存在职业认同感较低、决策参与感缺失等情绪,也成为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科技人才继续流失的隐患。高端人才的不断流失,使本地的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力逐渐下降,导致人才发展软环境随之进一步恶化,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人才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遏制人才流失趋势,提升人才队伍的活力,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尽快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生的经济增长机制,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充足的研发经费是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价值的根本物质保障,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是地区科技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在我国科研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东北三省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情况却持续走低。2018年,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R&D经费投入规模分别为135亿元和115亿元,数值上仅为部分沿海发达省份的1/10至1/20,而0.83%和0.76%的投入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科技投入情况直观地反映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整个社会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比例为13.6%,远低于27.4%的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投入的短板,成为了制约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因素。此外,东北地区科技工作者的收入也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以吉林省为例,2017年该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1451元,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为66857元,两项比值为1:1.08;而同期江苏省这两项数值分别为79741元和112285元,比值为1:1.41。虽然收入水平并非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其价值导向作用是比较显著的。在东北地区,不仅科技工作者的绝对收入水平偏低,而且与其他非技术性行业收入相比优势较小。鉴于科技工作者通常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这一客观事实,偏低的收入水平显著地削弱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归属感,从而成为阻碍科技工作者充分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严重瓶颈。目前东北地区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大部分仍是政府主导而非企业主导的创新,这些成果通常不能或不适合直接转化。这些机构内的科研团队往往面临经费数量不足、经费来源单一的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活下去”的问题,而研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并非决定性因素。即使是有应用潜力的科研项目,往往也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改进,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但由于经济、社会、管理等现实原因,东北地区的高校普遍不愿意再前进一步,企业也不愿意为之投入,导致很多科研成果被废弃在实验室中。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困扰东北已久,这种困扰反过来又进一步降低了科技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此外,产业结构问题也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例如,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是东北地区典型的优势产业,但这些产业均面临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技术研发投入较大、技术转化见效较慢的特点。因此,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不但不适于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龙头,相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对于重工业的高度依赖,反而导致了高技术产业无法像东部地区那样形成良好的聚集效应,客观上提高了技术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此同时,由于国有资本的绝对主导地位,导致东北地区民间资本市场活跃度较差,注重前端的天使投资较少,尚不能满足“从0到1”的创新创业需求。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既难以从银行直接融资,又无法借助民间资本进行发展,导致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望而却步。更为重要的是,东北地区从事技术转移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导致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明显弱于我国其他区域。2017年,东北地区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平均每家促成项目成交166项,促成成交金额1.7亿元,服务企业232家,以上各项数据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到1/2。转化过程运行不畅,使得很多本地企业对于接受外部新技术有心无力,成为本地区的技术成果转化活动的阻碍因素。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者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进行成果转化的主观意愿不足与进行成果转化所需的客观条件不完备,共同造成了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经济发展推动力弱的局面,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四)人才和“双创”政策效果尚未显现。为了遏制人才流失愈演愈烈的现状,提升本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力,近年来东北三省的地方政府制定了诸多人才奖励政策和支持“双创”政策。然而通过调研发现,这些政策在其受众群体中的满意度较低,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尚未显现。究其原因,相关政策在制定层面存在针对性不足、定位偏差的问题,在执行层面上存在强制力和灵活性双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各项政策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以人才政策为例,新出台的政策在“人才认定标准”“奖励范围”方面存在一定争议。总体而言,新政策依然偏重于头部人才,而对基层人才的激励作用明显偏低,这进一步加剧了政策受惠面的两极分化趋势,结果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大量青年基层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无法被纳入人才政策的范畴。事实上,以比拼物质奖励的形式留住头部人才,并不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的最优之选,而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首要关键。因此,广大的基层科技工作者才是人才政策的主要受众群体,也是扭转东北地区科技人才建设困境的中坚力量。“双创”政策同样存在认定标准的问题,无法对于最广大、最基层的大众创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导致政策逐渐流于形式。人才和“双创”政策的侧重点与现阶段最广泛需求的匹配度问题,应引起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同时,相关政策在执行层面上的问题同样明显。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其主观能动性和大局观不足,把自身机械地定义为政策的执行者而非服务者,对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愿主动解决问题,不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使很多政策最终趋于形式化、空壳化,尤其是对于青年科创人员更是如此;另一方面,部分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主观上并不支持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活动,甚至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人为地设置某些障碍和限制,使政策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合理平衡政策的强制力和灵活性,是广大用人单位在人才、“双创”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应成为政策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坚持以改革促创新。地方政府应有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使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科创事业,推动东北地区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首先,应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型,从大而全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从干预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无约束政府向法治型政府转变;其次,要正确地引导重点突破领域和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最后,推进创新政策法制化建设。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将相关政策法制化,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必要时可立法规定地区研发投入最低标准、实行技术立法、建设适宜创新的法治文化。(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缺一不可。首先,通过制定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等措施,为人才队伍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其次,要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释放人口活力,将高层次人才与实用技能型人才两手抓,尽快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最后,改善人才的创业与就业环境,增加人才的就业机会与岗位,应用“情感驱动”模式,让人才在东北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三)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可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成功转型的经验,在支持资源型重工业、做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特色轻工业和信息产业,挖掘培育新增长行业;调整理念、思路和方法,尽快实现从过度依赖工业转向三次产业并重,从行政干预转向市场机制调节;激活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区域性中心的发展潜力,激发三条轴带的发展活力,打造“辽中南”“哈长”两大主导增长片区;大力去除无效供给、探索特殊发展路径。(四)营造良好的“双创”软环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首先,应着力于在各个层面全方位地破除计划经济时期陈旧观念,鼓励创新创业;其次,吸取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改良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本,推动金融创新活化内部资本,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撑;再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支撑建设,以优势政策引入专业科技转化机构和人才,同时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内的转化服务部门建设设立硬性指标;最后,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多元化的科技人才晋升、薪酬和奖励体系,把科创活动和科技人员评价纳入企业评价标准,着力提升科技人员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三、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者和担当者,是实现东北振兴的核心力量。目前东北地区的科技工作者面临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是不可解决的。地方政府应尽快推动体制机制和产业结构改革,各企事业单位应切实保障科技人才的队伍建设和发展环境,社会舆论应合理引导大众破除固有观念、重视创新创业,通过“三位一体”使科技工作者能够更充分地贡献自身力量,从而真正成为推动东北地区走出发展困境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涛.东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优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01):175-183.

[2]杨丽娟,于一帆.从政策高地到法治平原:东北科技创新政策法律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616-622.

[3]赵静.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9(11):51-54.

[4]周小斐,宋芮.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创新情况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180-181.

[5]罗丹程,杨烁,秦浩.东北三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50-54.

[6]张国勇,娄成武,李兴超.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软环境建设与优化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6(11):64-70.

[7]梁颜鹏.以制度创新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N].经济日报,2019-10-08.

[8]吴明东,祝滨滨.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9(08):82-88.

作者:李健 陈元晖 胡雅婷 韩永奇 单位:1.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2.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