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零售业对国民经济影响探索

时间:2022-03-14 10:04:00

批发零售业对国民经济影响探索

长期以来,由于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下游产业的位置,因此在一些人的传统思维中,批发和零售业应该处于工业、农业的从属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当商品市场达到供大于求的阶段以后,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目前,在国内外批发和零售业已经占据了各个行业领域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并起到了控制市场、决定生产、影响消费的关键作用。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已经开始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性产业。

一、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的现状和特点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时期,也是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最多、效果最好时期。全省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众多不确定突发因素的冲击,全面贯彻实施“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努力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全省批发和零售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看,表现出如下特点:市场体系建设日益扩展。“十一五”时期,我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进程加快,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经营主体发生明显变化,私营企业发展提速并逐步壮大。2010年,全省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2945.6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占全省零售总额的73.6%。市场流通格局的变化,为培育和发展全省消费品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企业规模和经营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301家,住宿餐饮企业446家,分别比2005年增长53.2%和30.0%,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55.4亿元,增长31.0%,比2005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1%。2010年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97个,成交额839.5亿元,比2005年增长2.3倍。商业网点规模的快速扩充和经营功能的优化,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需求,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壮大,推动了商业主体向更高层次发展。经营业态发展加快。

“十一五”时期,在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的同时,流通经营方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五年来,在传统百货零售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全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重点交易市场和超市、大卖场、网店等新兴业态得到较快发展,为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方便居民和促进流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底,全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连锁总店(法人)已达39家,门店总数1082家,比2005年末增加305家;实现销售(营业)额170.2亿元,零售额158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9倍和2.2倍,年均分别增长24.2%和26.3%。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比2005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加快,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大型批发市场与中小型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的市场体系。x~#l-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十一五”时期,全省限额以上外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发展显著加快,零售额稳步提升。到2010年底,全省港澳台和外商投资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达到77家,比2005年增加43家,零售额实现92.2亿元,是2005年的4.1倍,年均增长38.4%。

二、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

产业关联效应可以定量地反映国民经济中某一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程度,即一个产业的发展对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标准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工具,它不仅能从再生产的角度深入、准确、全面地进行各种经济分析,而且能具体地从数量上揭示各种主要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因此在对整个国民经济各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研究上具有明显优势。由此我们使用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选择投入产出模型对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一)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与主要产业间的直接依存关系分析

产业间的直接依存关系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表示。批发和零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了批发和零售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因直接消耗而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其经济含义是,批发和零售业生产一个单位产值对另一个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在投入产出表中是第一象限作为生产要素的产业的投入价值占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公式中:ai表示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xij表示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直接消耗量;】【i表示第j产业的总产值。一般来说,某个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大,直接关联效应越明显。采用上述公式,依据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42个产业之间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与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直接依存关系位居前10位的产业及直接消耗系数结果:从表1中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结果看出,我省批发和零售业对邮政业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最大,直接消耗系数为0.09224。其他按拉动和影响作用递减排序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其他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卫生、社会福利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制造业等。从直接消耗系数来看,我省批发和零售业与大部分产业部门存在依存关系,但除邮政业外,与其他产业的依存度均较弱。其中直接消耗系数接近于0.1的只有邮政业,其直接消耗系数为0.09224。可见在全部产业部门中,我省批发和零售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直接拉动和影响作用总体偏弱。

(二)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与主要产业间的完全依存关系分析

产业间的完全依存关系可以用完全消耗系数来表示。批发和零售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批发和零售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的总和。其经济含义是,批发和零售业单位产值的最终产品对其它产业产品的完全消耗量。计算公式为:B=A(I—A)一公式中:B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表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一般来说,某个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发展对其它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大。采用上述公式,依据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42个产业之间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与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完全依存关系位居前10位的产业及完全消耗系数结果:从表2中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结果看出,我省批发和零售业对造纸印刷及文化用品制造业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最大,其完全消耗系数达到0.193875。其他按拉动和影响作用递减排序,依次为邮政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等。从完全消耗系数来看,与直接消耗系数的结果不同,我省批发和零售业与大部分产业部门存在着较强的依存关系。我省批发和零售业对十多个产业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均大于0.1,反映出在全部产业部门中,我省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链条较长,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作用。

(三)黑龙江省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分析

影响力分析可以反映某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产业影响力的大小用影响力系数来表示。其公式中:表示j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Ai表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中的第i行一般来说,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采用上述公式,依据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42个产业之间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龙江省42个产业的影响力排序。从影响力分析结果看出,我省批发和零售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715827,小于1,影响力在全部42个产业中名次靠后,位居第38位。这说明我省的批发和零售业目前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及波及程度明显偏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相当有限,还远没有发挥出对国民经济的龙头牵动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四)黑龙江省各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分析

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一般来说,中间需求率反映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原材料为各产业所需求。由于一个产业的产品不是作为中间产品,就是作为最终产品,因而如果一个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低,则这个产业的最终需求率就高,即这个产业带有提供更多最终产品的性质;反之,如果一个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越高,则这个产业的最终需求率就低,这表明该产业部门带有提供更多原材料的性质。依据中间需求率,就可以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从而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对需求的影响作用。其计算公式为:公式中:Gi表示第i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第i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之和;∑+表示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总产出;Yi表示第i产业部门产品中的最终需求部分。采用上述公式,依据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42个产业之间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龙江省42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排序结果。从中间需求率计算结果看,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需求率均较低。在全部42个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47232,位居第29位。由于一个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低,则这个产业的最终需求率就高,这说明我省批发和零售业具有明显提供更多最终产品的性质。

(五)黑龙江省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分析

中间投入率是指某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一般来说,中间投入率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要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由于某产业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品投人+折旧+净产值(附加价值)=该产业的总产值(总产出),因此,其产业的附加价值率=附加价值总产值,且有“附加价值率+中间投入率=1”这一恒等式。所以,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则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反之,某产业的中间投人率越低,则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高。换句话说,如果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值大于0.5,说明该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投入比较大;如果其值小于0.5,说明该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投入要求不高,但是该产业对社会生活有较高的附加值。其计算公式为:公式中: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Di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全部折旧率(一年);N_表示第j产业部门所创造的价值;∑xli表示第j产业部门所需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总和。采用上述公式,依据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对42个产业之间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龙江省42个产业的中间投入率排序结果。从中间投入率的计算结果看,在全部42个产业中,我省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为0.45834,位居第33位,位次比较靠后。这反映出虽然我省批发和零售业具备明显的第三产业特征,但目前对经济发展的牵动能力仍然十5-)-有限,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促进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依据对我省批发和零售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以及国内外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对策。

1.整合现有资源,增强批发和零售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大型企业是加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大型批发和零售的培育,鼓励省内大型企业以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争取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管理现代、辐射面广、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二是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着重发展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采用联合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特色化、专业4-1=、品牌化经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其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个体经营户的管理,积极为个体经营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批发和零售业的经营特色

一是树立“以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消费内容的多元化,消费层次的复杂化和购买行为的理性化,要求企业牢固树立一切为消费者着想的观念,强化把赢利寓于一切为顾客方便之中的经营思想;要求企业在实现对顾客服务的商品满意、价格满意、时问满意、环境满意的物质满意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现顾客精神层面的满意,使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满意得到有机统一。二是培育和经营品牌并举。企业品牌是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现在顾客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4-1=,在关注商品价格高低和质量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商品品牌、购物环境、售后服务、心理感受等。企业要由传统的产品经营发展转向注重引进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和创知名品牌上来,运用品牌拓展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

3.优化经营模式,积极推进现代批发和零售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鼓励和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基础好的企业,运用商品、商号、配送、经营模式、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优势发展特许加盟经营,改造传统的、老字号的“小门店”、“家族店”。支持优势连锁企业从老城区向新城区渗透,从城市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集镇发展。同时,要加快推进连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经营模式,大力推进连锁经营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连锁企业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进货成本,提高连锁企业经营效益。二是积极推行电子商务。应以政府引导、市场化动作为原则,加快批发和零售业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提高电子商务在企业购销中的比重。加强电子商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柱产业和有特色产品的一些专业网站为依托,培育一批集信息、规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引导消费者积极利用电子交易方式满足消费需求,推广网上购物、电子订餐及预订客房等新型电子商务形式的发展,探索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三是提升交易市场功能。要按照压缩总量、整合资源、强化功能、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全省现有专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区位,以及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职能分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组织、经营和管理的创新。采取市场经营与商品经营相结合的办法,利用专业市场的知名度,探索定牌、贴牌加工,自主开发产品;采取交易中心与展示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市场设立产品展示中心;提高交易市场信息化程度,以信息化推动专业市场的现代化。可在全省重点选择10家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工业品批发市场和10家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试点,增强专业市场的展示、信息、、配送、加工等服务功能,使其逐步向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化市场形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