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探讨

时间:2022-09-29 10:38:57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近年来,A市积极出台政策,鼓励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逐步明晰了发展思路、优化了发展环境、提升了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社会资本热情高涨。但是,在发展水平、规范程度、发展后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优化经营环境,强化人才保障,加强行业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以保证该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状况;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老龄化、亚健康、慢性病等成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居民健康服务需求日益高涨。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健康服务资源,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1]。在这种背景下,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快速发展上升期[2]。A市是我国中部某省一个县级市,位于该省中部,距离省会约60公里,下辖32个街道(乡镇)。2016年,全市GDP总量423.66亿元、人口150.20万人,均居全省前列;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病率分别为129.89‰、67.98‰、9.19‰,均处于较高水平。较高的消费水平和较严重的健康状况,为A市中医药健康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为此,A市积极出台政策,大力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发展,致力于将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全市支柱产业之一。

1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成绩

1.1发展思路逐步明确。依据地方特色,该市党代会明确提出,重点发展生物食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生命健康产业,着力将生命健康打造成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A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以中医药秘方秘笈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以“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市抓龙头、乡抓科室、村抓两法”的农村中医工作模式,着力建立健全市、乡、村中医工作三级网络的基本思路。1.2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参与“中医中药中国行-推进行动”等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提高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拍摄了《实现中医药伟大复兴的“A市实践”》等专题宣传片,编印了以中医药文化渊源、常见病中医疗法、名贵中药材使用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善用中医药健康A市人》宣传手册10000册;仅2016年就组织中医药科普知识下乡宣传活动7次,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单(册)3万多份;开展中药种植规范现场培训5期、现场宣传20多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产业规范化程度。随着宣传推广活动的不断深入,居民对中医药健康服务认知水平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1.3发展成效初步显现。1.3.1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该市逐年增加中医事业经费,初步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一是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4-2016年,政府投入的中医事业经费从1102.6万元增至1813.8万元,增长64.5%;占政府卫生投入的比例从11.4%增至12.0%,增长0.6个百分点。二是市中医院龙头作用日益凸显。2016年,市政府投资1.7亿元,为市中医院新增病床499张;市中医院派出巡回医疗队10次,下乡指导90余次,为全市500多名乡村医生开办免费培训班4期。三是乡镇中医馆数量、能力大幅提升。投入专项经费,改善中医药机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并保证均能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2016年,举办6次乡镇中医药人员基础理论培训班,开展中医医疗文书书写竞赛活动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中医药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中医门诊人次、中医处方数均有较大提高。四是村级中医服务能力得到提升。2016年,举办3次乡村医生中医业务培训班,累计培训1500多人次;多次组织全市乡村医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发放155套《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乡村医生培训率100%;全市各村卫生所至少有一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配备至少100种中药饮片或50种以上中成药。1.3.2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热情高涨。该市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意愿强烈,社会资本进入热情高涨。截止到2017年12月,在工商登记注册系统中共注册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1056家;其中,2014年以后登记注册机构达610家,是之前20余年的近1.4倍。总体上,企业登记注册数量在2015年后增速明显加快,个体登记注册数在2009年、2015年前后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速加快现象,与《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时间吻合,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小额闲散资金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比较敏感,见图1。

2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水平不高。2.1.1规模小而散。虽然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但基本没有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综合实力与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从业人员数超过50人或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万的规模以上企业仅占10%,且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支撑产业中,特别是中医药经营、租赁等企业。另一方面,客流量较小。报告期服务人次最多的机构,日客流量达到100左右,年客流量超过3.6万;但仍有诸多小规模企业、个体的年客流量只有不到100人,其中最低的只有48人。2.1.2生存时间短。调查发现,停产与待营业、失联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占到72.60%,特别是从事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小规模个体机构,停产、待营业与失联机构竟占全部机构的79.73%。结合市场局登记注册年报率粗估,转产、停业的机构中生存周期小于1年、1~2年、超过2年的分别占到32.4%、33.8%、33.8%,而存活企业(个体)生存时间生存周期小于1年、1~2年、超过2年的分别占到34.5%、31.0%、34.5%。2.1.3结构不均衡。企业经营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医药养生保健、支撑产业一类。其中登记注册业务范围为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更是占到2/3以上,实际从事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超过1/2,中药种植等支撑产业机构占比超过1/4,而中医药健康养老、特色康复、健康管理、健康旅游机构等新业态合计占比不到1/4。特别是登记注册类型为个体的机构,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达到92.5%。由此可见,当前中医药健康服务主要集中中医药养生保健领域,特别是对于中医特色康复、中医药文化产业和中医药服务贸易领域进入较少。2.1.4服务水平较低一是服务内容较窄。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拔罐、刮痧、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药技术的使用上,服务产品与形式均缺乏创新,特别是高效项目仍然不多,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3]。二是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产品结构低端、创新能力薄弱。由于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绝大部分企业、组织在过去一年基本没有任何技术、产品、服务、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营销与促销模式的创新。由此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经营水平不高,经营利润较低。调研发现,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的机构不足5%,且主要集中于中药经营、中药材种植等相关支撑性企业,半数以上的机构处于亏损状态。2.2规范程度较低。2.2.1注册监管不规范。市场监管部门系统检索出的企业中,近1/3的实际经营范围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不相关,而登记注册范围中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相关内容,可以预期,在缺少行业许可的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地确定企业地实际经营情况,使得行业具有更多的“挂羊头卖狗肉”的风险,甚至可能误导社会大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这一具有重要优势的产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2.2.2企业经营行为待规范。主要表现为:不少企业无经营资质,无证经营现象不容忽视;部分企业过度夸大中医药健康服务之功效,消费者真假难辨乃至上当受骗;企业经营鱼龙混杂,“挂羊头卖狗肉”现象层出不穷;中医药养生保健与中医医疗混为一谈,甚至故意模糊两者之边界,超范围执业、违规行医问题依然存在[4];部分小规模机构内部管理欠规范。2.2.3行业监管待完善。主要表现为:卫计、药监、市监、农林、民政等都是其管理部门,政出多头、条块分割,监管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监管效率低下;“重注册轻监管”现象较为严重,僵尸企业较多,部分企业停业数年却仍存在于系统中;与广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年9月第39卷第9期东等省份相比[5],江西省尚无该行业发展的行业规范、标准,企业准入门槛低,加剧了鱼龙混杂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2.3发展后劲欠缺。2.3.1发展资源缺乏。特别是专业人员短缺问题突出。调查单位从业人员数超过50人的仅占10.2%,而工作人员2人及以下的占到34.4%,1人的机构占到17.2%;70%以上的从业人员以初高中文凭为主,科班出身且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凭的从业人员占比不足30%。除部分连锁机构有较为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外,大多数相关机构都只有零散的培训活动,而无系统的培训规划,且其培训内容“多以促销为主,职业技能培训为辅”。科班出身或接受过系统培训,且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高水平高等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近1/3企业、个体反映企业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招工困难。与此相仿,行业缺乏科学、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无论是人才培养数量还是培养质量,均滞后于行业发展需求。2.3.2发展氛围欠佳。由于宣传不到位,真正知晓、了解并掌握了这些政策文件的不足30%。由于不了解国家政策,很容易导致其遭遇经营困境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要么缺乏自信、要么产生怀疑,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则更是深感迷茫和困惑。加之养生观念不强及治未病理念落后,居民对中医中药不了解、不认可、不接受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认可度极低[6],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3.3发展政策待完善规范、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尤其是与中央政策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政策法规出台滞后、政策可操行性不强,企业在土地、资金、人才,还是监管、税收、价格等方面获得的实际支持有限。

3对策建议

3.1优化经营环境。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服务知识,引导公众进行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消费和投资,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系建设。三是探索建立不良诚信企业(机构)黑名单制度和不良信用者强制退出机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四是完善支撑政策。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将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目录[7],通过医保撬动带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3.2强化人才保障。一是强化院校教育[8]。支持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特色学院和研究机构;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设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或课程,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鼓励院校设立中医药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国际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加快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层次管理、技术和营销人才。二是强化职业培训体系[9]。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相适应的资格认证培训、岗位培训、人才培养、考核评估等培训服务体系;支持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三是加快行业人才流动。鼓励执业医师和护理人员有序流转到社会办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或通过创新创业、举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转移。3.3加强行业监管。一是针对当前多头监管局面带来的种种弊端与问题,明确监管主体。二是将过程监管纳入监管部门考核体系,提高相关部门对过程监管的重视程度。三是适当提高准入标准,强化行业准入监管。四是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信用承诺机制,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自愿公示更多生产经营数据、销售物流数据等,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主动发现违法违规现象,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并通过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管部门监管能力。3.4规范经营行为。一是厘清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中医医疗等相关服务的边界,减少擦边球发生风险。二是规范行业准入门槛,在放管服大方向性仍然需要进行必要的从业人员准入。三是尽快制定和出台各类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标准,使中医药健康服务有规可依。四是加大对违规宣传、“挂羊头卖狗肉”的监管、打击力度,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作者:王军永 朱瑶 王素珍 吴海波 章德林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健康服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