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黄疸中医治疗原则

时间:2022-05-04 05:12:00

谈论黄疸中医治疗原则

本病证存在于多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与西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伤、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先天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具有黄疸体征者,可按本篇辩证论治。其它如败血症、胰腺炎及妊娠引起的黄疸,亦可参照本证辨治。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黄疸,亦可参考本篇辩证论治。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男女老幼均可罹患,大多突然起病,散发或暴发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2、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依据。其中眼目白晴发黄为最主要体征,应注意有因疫毒感染而致的外感黄疸,也有因七情劳伤、酒食失节而发的内伤黄疸。

3、肝脏可肿大或缩小,可在触痛、叩痛。脾脏可肿大,可出现腹水及下肢浮肿。有时腹部疼痛或有压痛,或向右肩背放射。

4、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血清胆红质升高。亦可查肝功能、血浆蛋白定量、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

二、鉴别诊断

1、黄胖病

黄胖病是由虫积匿伏肠中耗伤气血所致。症见面部淡黄虚浮,肌肤色黄带白而眼白如故,小便不黄,兼见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等气血亏虚证候及腹痛间作,嗜异见症,与胆汁外溢见目黄、身黄、尿黄迥异。

2、萎黄病

萎黄又称虚黄,多为脾胃虚弱所致。由大失血、大病及疟疾等病致气血亏耗而成。与黄疸的区别在于两目不黄,面及肌肤萎黄少泽,小便通利不黄,必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

3、湿病

湿邪郁蒸可引起身黄、面黄,但眼目不黄,可资鉴别。《医学纲目·黄疸》指也:“色如烟熏黄,乃湿病也,一身尽痛。色如橘子黄乃黄病也,一身不痛。”《医学入门?黄疸》作进一步鉴别:“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黄病在里。”

4、风气目黄

风气目黄是由风气自如阳明入胃上致目眦,风气不得外泄所致。其特点为只见目黄,且以内眦较为明显,表面凹凸不平,面身不黄,亦无其它见症,多见肥胖之人及老年人,是为球结膜下脂肪沉积所致。

5、多食瓜果发黄

过食含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菠菜、柑橘、木瓜等。

致胡萝卜素潴留沉着,可出现皮肤发黄。其与黄疸病的区别在于发黄部位多在手掌、足底、前额及鼻等处皮肤,眼白不黄,亦无其它症状。

辩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1、辨性质

一般地,起病迅速,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脉弦数、属热证、实证,为阳黄,其中起病急骤,黄色如金、变化迅速,舌绛者,为急黄,而起病较缓,病程长,黄色晦暗或熏黑,舌淡或暗,脉迟缓,属寒证、虚证,为阴黄。

对阳黄需进一步辨湿热孰轻孰重。以发热重,或胸腹热满,按之灼手,口干苦思饮,烦渴不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紫少津,苔黄腻,脉弦数为主症者,为热重于湿;而以身热不扬,身困倦怠,胸膈痞满,口干粘不思饮,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黄,苔折腻或白滑而厚,脉弦滑或濡稍数为主症者,则属湿重于热。上述两组症状相兼并见,无明显偏重者,为湿热并重。

2、辨病位及证候特征

黄色鲜明,脘腹痞满,纳呆呕恶为主症者,位在脾胃,证属脾胃湿热;黄色鲜明,胁肋胀痛,口苦呕恶为主症者,位在肝胆,属肝胆湿热证;黄色鲜明,胁肋剧痛,痛彻肩背,呕恶严重甚则呕逆胆汁者,位在胆并及于肝,证属胆热瘀结;以黄色如金,高热烦燥,呕吐频作,甚或神昏、抽搐为特征者,位在肝胆,证属热毒炽盛,熏灼肝胆;而身黄如金,入夜身热甚,神昏谵语,皮下斑疹、紫癜或衄血、吐血、便血者,则位在心肝及胆,证属热毒内陷心营;黄色晦暗,肢冷畏寒,腹胀纳少,便溏为主症者,位在脾及肝胆,证属寒湿困脾、若见黄晦暗,头晕腰酸,脘痞腹胀,肢体困重,五心烦热,舌红苔白腻等症,则位在肝、胆、脾、肾,证属阴虚湿阻;而以黄色暗滞,胁下痞块,舌质淡暗、瘀紫者,则位在肝胆、属血瘀证。

3、辨病势轻重

常综合黄疸色泽变化、患者精神状态及全身情况判定,一般认为,黄疸逐渐加深、患者精神萎靡,全身极度疲乏、厌食严重,提示病势加重;黄疸逐渐变浅,患者神清气爽,纳食增加,病情趋向好转,为顺证病轻;黄疸色晦无泽,患者烦燥不宁或神昏嗜睡,纳差呕吐,甚或吐血、衄血、则为逆证,病重。

二、治疗原则

黄疸的治疗,首先应据发病情况,分辨外感、内伤、正邪之轻重缓急,而采取或急则治标、或缓则治本,或标酸兼顾的原则。

外感黄疸,属于湿热的,治以清热化湿,同时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属于寒湿的应以温中健脾,淡渗利湿,以求湿黄退。急黄热毒炽盛,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内伤黄疸的治疗,则应以调整肝胆脾胃的功能为主,可分别予以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益脾肾、滋养肝肾、活血化瘀等治法。

黄疸的发生,主要因湿邪入于血分瘀阻血脉,胆汁外溢所致,治疗当据黄疸之湿、热、寒之轻重,分别在清利,温化的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若湿痰交结,瘀于血脉,则以祛湿、活血化痰为法。

祛邪退黄调整脏腑功能在临床上常常结合应用。具体用法应根据病邪盛衰、正气强弱、疾病新久及证候转化等情况决定,或单独使用,或分先后主次,或相互组合。

参考文献:

[1]赵红兵,何晶.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460.

[2]李丽玲.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