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30 02:33:00

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论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趋势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现笔者查询近年文献,将其流行趋势作以下综述。

1国际流行趋势

HFMD自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子中分离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CoxA16为本病病原[1]。1959年英国、美国加利福尼亚也发生流行。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1972~1973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2]均发生过EV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爆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年第四季度爆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流行范围最广的一次。患者大多1~4岁。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该病流行的间隔时间为2~3年。

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两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3]。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16均有分离,EV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日本有研究者分析了1983年至2003年间从日本福岛地区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121株EV71,并以VP4序列为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比较了上述病毒与164株世界其他地区EV71的基因相关性。认为EV71相关手足口病大规模反复流行可能是由EV71株新的遗传学分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以及存在大量未免疫个体所致。而该结果还需经全球手足口病监测系统和EV71株的遗传学分析证实。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以E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而且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和警惕。1997年4~8月马来西亚共有2628例发病,死亡29例。

2国内流行趋势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1983年厦门市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用猴肾细胞等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CoxA16。同年天津也发生7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1986年又出现爆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次爆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

1995年3月至9月,丹东地区爆发手足口病,幼儿园中发病较多,家庭中亦有散在发病。门诊患者368例,5月及7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每个高峰期持续半个月左右。此外,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71。

我国香港地区1987年曾发生过EV71致手足口病的流行。

1998年EV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次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病原学证实EV71和CoxA16为主要病原,二者的比例是5∶2[4]。

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爆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首例发生于5月10日,7月份达高峰,末例发生于8月28日。128例住院治疗患儿,平均住院天数5.1d,其中3例合并心肌炎死亡[5]。杨智宏等[6]分析了2002年上海72例手足口病,58例分离到CoxA16,9例分离到EV71,证实导致此次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是CoxA16和EV71,二者的比例为6∶4。且研究中的EV71病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新的C4亚型,不同于其他亚太地区分离的流行株。2003年,山东省新泰市发生了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共诊断出典型病例1359例,并发心肌炎91例,并发脑炎44例,死亡9例(均为2岁以下婴幼儿),共分离出病毒共3种7型,以ECHO19为主,其次是EV71、ECHO30,与报道的不完全一致[7]。凌华等[8]于2003年从重庆一名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水疱液、粪便标本中分离出EV71,但缺少大样本的分离实验,不能充分说明重庆地区的手足口病主要为EV71引起。2004年李琳琳等[9]对2000年中国深圳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的CoxA16SHZH00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后,发现与亚洲地方株Tainan507998(AF177911)十分相近而与CoxA16国际标准株G10(U05876)差别较大,推测它们是由于进化途径、地域相近的缘故,导致病毒变异相似所造成的[10],并为中国制定相应的手足口病预防策略提供了参考。龚黎明等[11]于2005年收集浙江手足口病标本并对病毒进行鉴定,发现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EV7毒株属C基因型的C4亚型,但不清楚不同致病力毒株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待开展更大范围的监测对更多毒株进行比较、分析。

2006年山东省报告3030例手足口病病例,死亡2例。2007年朱汝南等[12]对北京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毒进行分型,发现北京市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与EV71和CoxA16感染有关,而同时EV71可以在5岁以上儿童中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这应引起我们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4月30日报道,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仅山东省就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39606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上万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2008年3月1日至4月29日上午11时安徽省阜阳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诊治、报告1884例,死亡20人。随后,河南、湖北等省相继出现该病的病例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危重、死亡病例送检标本(肺、肠淋巴结、脑脊液、脾、胸腺、肾、脑、心、咽拭子)中分离出EV71,判断此次疫情主要是由EV71感染所致。2008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3成人手足口病

一般认为该病通常发生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1987年在武汉发现了首例成人手足口病,证明为EV71所致。此患者除皮肤粘膜症状外尚有轻度精神症状,可能为职业接触患病儿童所感染[13]。此后,陆续有类似报道,以个案为主。成人感染者一般无典型症状,仅表现为发热、咽痛、胃肠炎,只有小部分出现典型症状,均无并发症发生[14],考虑病毒感染后的发病常与免疫功能相关,成人HFMD发病率明显低于儿童且症状轻微与成人免疫功能较强有关,应予以重视。

4结语

综上所述,该病各年龄段均可感染,成人和大年龄儿童主要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重症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无疫苗、药物等特异性的防控手段,儿童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传播途径多,难以有效阻断。故加强传染源的监控对阻断该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S/O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430)./13.htm.

[2]McMinnP,StratovI,NagarajanL,etal.Neurologicalmanifestationsofenterovirus71infectioninchildrenduringanouthreakof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WesternAustralia[J].ClinInfectDis,2001,32(2):236242.

[3]IshimaruY.Outbreaksofhandfootandmouthdiseasebyenterovirus71[J].ArchDisChild,1980,55(8):583588.

[4]HoM,ChenER,HsuKH,eta1.Anepidemicofentemvirus7linfectioninTaiwan[J].NEnglJMed,1999,341(13):929935.

[5]王小华,李文琳.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38.

[6]杨智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7]薛家芹,杨会利,陈勇,等.2003年泰安市部分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6):676677.

[8]凌华,赵春芳,刘作义,等.重庆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鉴定[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9):14381439.

[9]李琳琳,何雅晴,朱俊萍,等.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国分离株(Cox.A16SHZHOO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病毒学报,2005,21(3):217221.

[10]PereraD,PodinY,AkinW,etal.IncorrectidentificationofrecentAsianstrainsofCoxsackievirusA16ashumanenterovirus71:Improvedprimersforthespecificdetectionofhumanenterovirus71byRTPCR[J].BMCInfectDis,2004,4(5):1121.

[11]龚黎明,葛琼,严菊英,等.浙江省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VP1区域序列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71974.

[12]朱汝南,钱汝,邓洁,等.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有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0):10041008.

[13]何佩君,郑志明.由肠道病毒71型所致成人手足口病1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23(4):281282.

[14]康莉.成人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4):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