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世界城市形象构造

时间:2022-05-03 02:53:00

光影世界城市形象构造

影视艺术与城市形象之间渊源深远。不仅影视艺术本身诞生于城市,并且它的发展亦步亦趋于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人们还看到了时代的进步,看到了城市历史的变迁。近年来,一些电影更为城市形象的营销与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进而使得城市的魅力在光影之中得以彰显。学者林志明在《电影城市》的《序言》指出:“电影,作为20世纪兴起的最复杂丰富的文化形式之一,以及城市,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单位之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一个最吸引人的主题,也是一个最富挑战性的探讨起点。”的,考察电影艺术,城市无疑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意味的视角,很难想象观看或是审视世界范围内的电影时,可以忽略好莱坞电影中的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日本电影中的东京,法国电影中的巴黎,以及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北京……与电影一样因故事结缘于观众的电视剧也在城市形象塑造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当人们将目光投射到剧中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时,将会发现城市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在电视剧中不仅具有地理意义,更具有文化意义,在它身上附着了充满意识形态意义的文化内涵。城市的主体是人,影视作品的主体也是人,因此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城市总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加以表现的。有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本身即是城市形象的表征。中国影视作品中最多的城市主角是上海与北京。而对于这两座不同风格大都市的影像表现常常是通过剧中人物的刻画来完成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常常透视出城市的品格。上海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是中国电影的诞生之地,更是中国电影取之不绝的重要题材。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多部电影息息相关于上海这座城市,新时期以来更有许多内地和香港导演将镜头聚焦于上海,或是表现旧上海的婉约味道,或是表现新上海的市民气质,这些作品都因表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而被观众记住并喜欢。《长恨歌》《花样年华》《天堂口》《上海伦巴》《紫蝴蝶》《理发师》《倾城之恋》《股疯》等电影就在上海滩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在电视剧创作领域,以上海命名的电视剧就有多种,《上海滩》《上海王》《上海风云》《上海探戈》《上海往事》《上海,上海》等,以上海之名讲述上海故事,夺人眼球的不仅是其中动人的情节,更因上海城市气息的融人而吸引了观众。另外,以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是一种上海情结,剧中男女角色从生活起居、外在修饰、待人接物到内心情感无不表现出上海的城市风格。它既包容又排外,既传统又现代,既繁华又逼仄的城市特征在这些影像空间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北京融古都与新城于一体的城市品格同样通过许多表现北京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得以表现。《洗澡》《我们俩》《无穷动》《阳光灿烂的日子》《向日葵》等电影中老北京的开阔与祥和,新北京的繁华与躁动都通过其中的角色进行了很好的演绎。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带着幽默的京味儿,把北京人大气、善良又有些贫的性格很好地进行了演绎。电视剧创作领域更有许多以北京为城市背景,表现北京本土百态人生的优秀作品。《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大宅门》《皇城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电视剧或通过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悲欢,或通过高楼大厦中富豪间的巧取豪夺,反映了其中作为城市形象而存在的北京的坚韧与豁达。北京、上海之外,还有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被影视创作者所关注,创作者通过对这些城市中的人生故事的表述表现了城市的独有风貌。

影视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深情表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城市进行成功营销。许多影视作品常常将城市景观纳入到镜头之中,从而表现该城市的自然风貌,有些影视作品还因此完成了关于城市形象的广告移植,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1》与乍诚勿扰2》就将日本北海道、杭州的西溪湿地、海南美景进行了成功的植入营销,从而使得上述城市成为旅游的热点,人们对其趋之若鹜。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城市是时代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的一个产物,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工厂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意象。在许多艺术形式中,工业题材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即在于工厂常常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表征。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因工业文明而诞生,随着小工业作坊日渐扩大规模至大型企业甚至跨国企业,城市在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高耸的烟囱、轰鸣的机器声、标志性的蓝色工作服是工厂的表象特征,它更为深层的意义则在于,这个空间属于城市。可以说,在城市中处处表现出工业文明的印记。人们曾经在其中工作和生活,有些家庭甚至祖孙三代工作在这样的空间之中。也正因此,二十年前的人们对其向往,因为那是一种城市化的骄傲。工厂作为城市的空间意象成为许多艺术创作者竞相表现的对象。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在光影间表达了对工厂的敬意。

许多工业题材创作者一致认同工业题材创作要和城市生活结合起来;城市形成于工业,城市的变迁与工业发展紧密相连。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工业题材的影视作品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根据蒋子龙短篇小说改编的《乔厂长上任记》描写的是电机公司经理乔光朴毛遂自荐,自愿下派到已经两年半没有完成生产任务、问题成堆的重型电机厂去当厂长,针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难题,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展示了一个新时期改革者的风采。剧中的工厂是乔厂长及工人们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的身份因工厂而得到肯定与认同。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以解净、刘思佳等几个性格各异的青年人为中心,围绕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思想的发展变化,表现了青年人在经历了“”的磨难后,在新的建设时期的成长。影片中,工厂再次成为重要的形象元素,不仅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景,而且支撑了情节的发展,尤其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尽管工业题材创作处于低迷状态,工人群体也从时代偶像退而为“弱势群体”,但是,仍然有许多艺术家将镜头聚焦在工厂和那些穿蓝色工装的工人师傅身上,从而支撑起电视剧创作的耀眼星空。而且,工厂在这类作品中无一例外成为标志性的城市空间意象。近年来,反映技工生活的电视剧《大工匠》、反映国企改革的电视剧《漂亮的事》、反映煤炭企业改革发展和煤矿工人生活的电视剧《燃烧的生命》和《黑金地的女人》、反映劳模生活的《父辈的光荣》、反映女工生活的《女工》,以及贾樟柯导演的电影《三峡好人》《24城》,尹力导演的《铁人》等都在作品中塑造了鲜活的工厂形象与劳动者形象。《黑金地的女人》中可亲可敬的矿嫂李春花,《大工匠》中表面传统、内心向往自由、向往爱情的技工杨老三,电影《铁人》中的主人公王进喜,不仅顽强、坚定,还豁达、风趣。这些工人角色的塑造真实、饱满、鲜活。上述角色的成功塑造离不开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空间——工厂。所以这些角色的活动都离不开工厂大院、厂矿车间,那里才是主人公们挥洒技艺与才华的所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相继解体与转制,令人们对中国的工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困惑,文学艺术也同样尴尬于如此工业文化处境。如今的工厂越来越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但也正因为如此工厂越发成为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曾经的工业化大国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颇费苦心。德国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经过改造,成为了一处著名旅游区,游人可以在钢铁车间里听摇滚乐,在生产线遗址边喝咖啡,甚至在炼钢池改建的游泳池里游泳。日本北海道的小樽运河沿岸、澳大利亚墨尔本商业区的中心,都有早期工厂和仓库遗址。而在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边上,有一座当地最早的水电站遗址,电站遗址也成为了美国、加拿大这些早期工业大国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在中国也成为城市变迁中的某种痕迹被留存,它们或是艺术家们朝圣的殿堂(北京798),或是人们休闲的生活艺术中心(无锡北仓门),人们追忆着它们,也享受着它们。影视艺术因表现城市形象而充满了空间场域的文化力量,而工厂则作为标志性的城市意象显示出城市现代性的衍进;无论工业如何转型,它作为城市标志的重要意义不会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