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缩小师生间的零距离

时间:2022-05-06 03:44:00

让幽默缩小师生间的零距离

摘要: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我们的教育活动很难维持下去。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每一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必须奠定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使为师者与学习者的心理距离,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效应。而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则是创造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与促使孩子们“亲其师”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拟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幽默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其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幽默师生关系零距离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研究表明在教书育人的领域中,如能让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口才发展的关键时刻的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有机会受到富有幽默感的教师的熏陶,对其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和口才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凡教师都有必要研究幽默艺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丰富幽默感的,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而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则可有效贴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深受学生欢迎。从教学调控艺术上说,干巴巴的讲授会使学生“因噎废食”。但如果融入了幽默,制造一点活跃气氛,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与反馈,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建构,往往是很必要、很有效的教学策略。

怎样让幽默走进音乐课堂,是我这几年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我以为它对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促成师生间的零距离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孩子们一旦喜欢上你也即会在你的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与你配合,极大地表现出对你的课堂教学的热忱。这样你在课堂上将会如鱼得水,驾轻车而行之。记得有一次教学《摇篮曲》一课,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时,事先我没有告诉学生该用怎样的情绪、力度和速度。只告诉学生什么是“摇篮曲”的概念。即:哄宝宝入睡的歌曲。于是便让学生放声歌唱,唱完后我借用该曲的旋律接着串词唱道:“爸爸,妈妈,我的瞌睡没了”唱罢还模仿婴儿委屈地哭了几声,同学们笑得前伏后抑,他们马上意识到该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了。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的声音轻了下来,但速度欠慢,而且没有注意用连音唱法,不连贯,我又夸张地边唱边做起日本鬼子进村的动作。唱完第一句后,我说:这回,宝宝准从摇篮里蹦出来说:“妈妈,日本鬼子进村来啦!快跑呀!”。这下又把学生给逗乐了,此时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演唱“摇篮曲”之类的歌曲,要唱得轻柔、连贯,速度应用慢速,要唱出宁静,柔和的感觉。学生心悦诚服,记忆深刻,再次演唱,心中自明。

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矛盾,但教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小小的姿势动作,都可成为传递教学幽默信息的渠道与媒介,都可以幽默地折射出教师内心情绪的表露过程。教师若能用喜剧化的方式来制造幽默,缓和教学矛盾实乃上策。如:一天,有位学生唱歌时声音总是放不开,于是我做出了倾身侧耳细听的样子,并将手贴在耳背。同学们被我幽默的姿态逗笑了,那位同学也笑着放声歌唱了。

另有一次,课堂上我讲得正酣,忽然发现有一个学生却睡得正酣。于是我便幽了一默,我说:“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听得特别认真,只见他口角涎水不断——表明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频频点头——哪是因为他觉得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且两眼紧闭——我想他必定是在闭目深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被同学笑醒,面露惭色,睡意顿消,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如此幽默的教育机智,淡入淡出,意境高雅,不费口舌,勿伤自尊。在获得一定的学生对我的亲和力实现师生间零距离的同时也乃教学之上策。

法国著名的演讲家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记得,有一次教学《山林的歌》,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感情演唱。说实在这样的课远没有学习新歌时来得能吸引学生,同学们唱得也丝毫没有一点生气,我真担心怕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适逢此时有两位学生在窃窃谈笑,我立马提请了两位,原来他俩觉得这首歌有点象绕口令,暗地里竟展开了绕口令比赛。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岔开此课,我因势就导,我说,绕口令我也会点,接着我清了清嗓子,嗯哼两声便说:“现在我们要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问题是这个问题已经出了问题,所以不成问题的问题终于成了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的问题是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说到此处我一边顺着说一边在黑板上板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一口气讲完,全班一片哗然,接着我便进入主题,让大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群策群力。有人说,应该唱得活泼跳跃些,有人说,应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有人说脸上应带着甜甜的微笑,有人说……孩子们激情洋溢,课堂气氛空前高潮,教学效果自然达到了时半功倍的理想境界。

有时教学中也会偶尔碰上学生之间发生小磨擦,小冲突的时候。双方对峙,各执已见,且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此时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幽默的力量,用机智之言或几句笑话,避开火头,使情绪得到转移,缓冲。不仅能使教学过程继续正常运行,甚至还能令教学效果超常发挥。比如,一次器乐合奏训练课吧。因为时间较长,内容又较单一,一定时候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师生配合已不打一处,排练效果趋于滑坡。正巧此时,有两位学生互相指责对方演奏错误。我见两人不依不让,不肯罢休。灵机一动,顺手拿起一小剪刀认真地剪下了一弯小月亮在自己脑门上一贴,然后作东寻西找状,(此时同学们心里直犯嘀咕,干吗哪?两位争执的学生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老师身上)。但见我抓起粉刷在讲台上一拍,大声吼道:“大胆狂生,休得争吵,老包在此,你俩从实演奏,待我判个明白”。众生哗然,但见两生相视一笑,大大方方走上前来,拉开了架式,认认真真地演奏起来,我听得无甚差错,便说:“真是怨枉啊!怨枉”。这时其中一生笑吟吟地说:“包大人,刚才确实是他演奏错了,我听得明明白白。”我夸张地哈哈一笑,指着他说:“莫非你想谄害忠良不成。”然后我把目光转向大家。学生们个个乐不可止,情绪非常高涨,他们一下子来了劲,多么希望老师能把这出戏继续唱下去呀。学生本已疲软的情绪被我又一次激活,这等时候,我只需根据排练情况,想请谁就只要指指哪位(或哪几位)说,“难道说是你不成吗?”被指到的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地上来演奏。有几位还能和我配戏呢!你看,这位竟说,“包大人,你不是怨枉了小民不是?”。多有意思,铃声乍响,同学们不由“啊”出声来。此心情真犹如看一部紧张的电视连续剧,正看得兴起却要到此为止。我能理解。随即,我清清嗓子,压低嗓门大声喝道:“退堂”。顿时,张龙赵虎们“噢嗬”而出。

以上实例不胜枚举,幽默使我的音乐课堂充满了欢乐,实现了师生心理沟通上的“零距离”。学生们人人喜欢上我的音乐课,让我的音乐教学任务每每都能如期高效完成。幽默就象课堂教学的一味调料。然而,这调料应顾及口味,适量适度,浓淡相宜。任何教学幽默都不应是矫饰、做作或者卖弄,而应是为教学目的所用,要做到既“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