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时间:2022-01-26 10:25:59

初中生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数学学习以及发展的新方向。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才能在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充实自我。学生积极主动地和他人展开有效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自主应对更多、更复杂的现实问题。

组建合作小组,明确合作任务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举措,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还能够保障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推动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助交流,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时,在合理分组之后,应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借助剪、折等各种操作,自主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实践任务开始之前,教师应先明确活动目标,也就是利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纸片,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盒子。这样学生会亲历图形折叠以及推断等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体会边长变化和盒子容积之间的关系。选定小组长之后,教师让其为成员分配各自的任务,还可以引入竞赛的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热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小组都需要安排统计人员,详细记录组内所有的探讨要点以及主要观点,然后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最终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性格、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合作学习的过程以及时间,一方面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探索时间,另一方面也为其创设更自由、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保障更优异的学习效果。

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促进者,为了全面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还应当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这需要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巡视、及时点拨,特别是当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时,教师更要参与其中,认真听取每一方的意见,然后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带领他们突破思维瓶颈。针对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调控、积极调整,这样才能够确保有序的合作秩序。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需要立足整体,严格把控课堂教学进程,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小组活动中,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展开细致有效的启发和指导,进而全面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

借助有效策略,培养合作习惯

新课标对数学教学做出了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促使学生展开合作交流,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力,另一方面全面强化其合作探究意识。教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落实这一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认知,教师可设计一道辩论题,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射线是直线的一半,这种表示是否正确?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给出了肯定答案:射线如同一盏红外线灯,直线可以无限向两边延伸,如果将两个红外线灯背靠背放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得到两条向两边无限延伸的射线,所以射线是直线的一半。这一观点提出之后,立刻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可,但也有学生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射线是存在端点的,但是直线却没有,因此二者并不存在数量关系。在经过激烈的探讨之后,很显然大家谁也没有说服对方。此时,我再一次设计提问:直线和射线是否都可以无限延长?究竟何为无限延长?针对无线延长是否可以使用数字进行表示?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晰数学概念,也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此外,通过创设辩论活动,学生能够改变对知识原有的模糊认知,不仅可以更为精准地把握概念本质,还有助于调动合作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远远超出预设。总之,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并不足以完成,教师不仅需要立足教材,也要充分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才能够在有效的策略的引导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作者:陈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