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12-11 03:13:42

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对传统地基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以及水泥灌注技术进行合理分析,提出建筑工程设计在其中的应用,提出现代建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项目都是涉及国家民生问题的重要事项,尤其是近年来土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更为现代建筑施工领域提出全新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更应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因此,无论是传统施工技术,还是现代新型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均要与建筑工程设计进行充分结合,发挥二者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1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1.1地基施工技术。地基作为建筑工程设计领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承载建筑主体的关键性结构,其稳定性、可靠性与强度对于建筑整体而言具有直观决定的影响作用,如果想要确保地基施工技术符合施工质量标准,必须从多种地基设计当中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进而拟定具体施工技术,对地基实施加固策略。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较为常规的地基施工技术包换填法、灌浆法以及夯实法等,此类地基施工技术在不同情况下均能起到提升地基强度的作用。在选择具体施工方法的过程中,考虑情况的差异性,所以必须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内容,选择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全面完成以后,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的检查,确保其可以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以及建设方的具体要求,反之则需要修补或整体拆除并进行二次施工,直至检验结果通过系统化检测,满足多方标准和需求。除此之外,勘察是与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同样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三者的高质量有效衔接,进而维持地基施工的顺利进行。1.2防水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确保结构的防水性能,必须全面贯彻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防水要求,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防水施工技术应用于具体施工当中。在传统建筑施工领域,施工人员普遍采用高分子复合型涂料作为建筑结构的防水涂层,此类涂料在防水性能方面较为优越,然而其中含有甲醛、聚氯笨稀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此类物质挥发性较强,且持续挥发时间长,如果建筑使用人员在没有经历长时间通风除害的情况下长期居住于建筑物当中,将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人员在充分结合建筑结构设计防水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对防水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如现阶段较为普及且危害相对较小的泥胶混合物填充方法,在强外设置铁丝网,并向内部关注胶水与水泥混合物,不仅充分体现出绿色施工理念,更能满足防水要求。1.3水泥灌注技术。水泥灌注技术作为现阶段较为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指的是在水泥混凝土当中添加适当的外加剂物质,提升水泥的粘度和附着力。在应用上述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技术,理清钢结构特征与属性,并将钢结构与水泥灌注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使二者成为一个具有密切关联的有机整体,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结构的基本性能和整体强度。同时,在正式实施水泥灌注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无关物品进行全面清理,确保灌注的质量和水平;施工过程当中,应采用分层分组的灌注方式,必须做到技术交底,严格履行规范标准加以施工,并且每一道工序之间应具有较高的连贯性,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2现代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装配式预制桩施工技术。装配式预制桩的施工技术指的是建筑桩基础性施工技术当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在现实施工时期,我国大量施工主体单位普遍选择灌注方式,因而在施工阶段就必须确保浇筑的连贯性,防止水泥离析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装配式预制桩施工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沉桩。现阶段,沉桩环节普遍应用四种方法,包括自然沉降法、震动沉降发等。然而,四种沉降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实际施工当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选择。2.2现代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现阶段,建筑项目普遍应用从设计到采购再到施工承包的模式,建筑产业链条被施工、设计以及供应等多样化环节被横向或纵向的方式形成分割局面,进而造成工程正式施工以前的风险预估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不可确定因素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随时调整改善,使工程工期时常产生延误现象,成本也随之大幅上升。以绿色施工技术为基础的建筑工程,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手段,不仅能够确保建筑质量,同时也能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设计当中,在系统中将大量构件建立为信息数据,使资源优化和工程统筹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类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实现绿色施工方案的有效拟定。

3结语

综上所述,随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将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设计进行充分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翟瑞,张云宁,仲冉.基于AHP和VPRS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及其权重[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6):109-114+120.

[2]张洪,宫运华,傅贵.基于“2-4”模型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类与统计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9):169-174.

[3]夏立明,宗恒恒.聚类和灰色关联度在建筑施工事故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2):157-162.

[4]肖益其.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1(6):87-88.

[5]施向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探析[J].门窗,2015,5(3):109-110.

[6]杨德永.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9):240-241.

[7]杨倩,王书平.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166.

作者:郭荣俊 单位:河北博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