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11 11:23:43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分析

[摘要]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问题是外汇市场运行的核心问题。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放开汇率波动幅度限制,是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点。2014年以来,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并取得新进展,其带来的利好要远远多于其弊端。用好这把双刃剑的关键点,在于人,在于制度。一定要以人为本,以制度去管理与防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尽可能做到可防可控,管控结合。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汇率风险

1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及其进程

汇率市场化是指让市场机制在汇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多地参照国际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依据市场供求灵活确定人民币与各种外币的比价。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始于2005年,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了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把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金融改革上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做了要求。201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并取得新进展。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发生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越来越接近动态均衡水平。市场化定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效率明显提高。

2下一步汇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风险

2.1外汇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的稳定性降低,汇率的过度波动将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给外汇管理带来挑战。一是中央银行如何有效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如何有效干预外汇市场,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上的双向波动,并以此达到改善涉外经济环境、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是中央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2014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面放开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内机构准入,引入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这将增加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的难度。二是外汇储备面临经营挑战,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不仅受制于外汇波动风险,还受制于市场容量约束。三是如何破解外汇管理面临的“便利化”和“防风险”的两难困境。

2.2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实体经济部门往往忽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汇率风险,普遍缺乏避险意识,也较少使用避险工具。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逐渐扩大是必然趋势,同时在放宽银行间外汇市场准入之后,更多机构将进入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价格将反映更多市场机构的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将会显著放大,企业由此面临的汇率风险将加大。

2.3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近期,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我国资金面临外流压力。国际方面,卢布暴跌可能会加速我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和资金外流,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推动美元走强,带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从而进一步加大我国资金外流和货币贬值双重压力。国内方面,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大幅收窄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汇率波幅扩大,易引起跨境资金的波动。因此,应警惕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的风险。

3充分发挥与把控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与国际贸易市场紧密结合的一种方式。但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应积极起到其宏观调控,微观调节的作用,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协调管理作用,尽快建立健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管理机制,对原有的人民币管理汇率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让人民币管理汇率制度向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型。“升值”并不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才是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而新机制的建立则有赖于政府部门牵头,带领相关部门与机构及相关人员一起对当前的市场趋势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共同创建一个行之有效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管理机制,使之更加符合国际国内的市场环境,更加切合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构筑坚实的堡垒。实践证明,以机制管理与控制风险是卓有成效的,它既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与拖曳,同时也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与规避。政府部门在建立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管理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切不可为了建立而建立,为了完善而完善,形同虚设,浪费时间、金钱、精力、人力、物力,还可能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步伐;二是改变传统的方式,转变思路,让相关机构及银行走向台前,政府主要作为监管者退居幕后,为相关机构与银行的运作把好关,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三是出台相适应的相关政策,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第二,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增强的背景下,外向型企业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一是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尽可能地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防患于未然,将所可能产生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中,避免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及其他因素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对于已产生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将企业的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二是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及出口产业结构,全面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尽可能的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含金量,提升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第三,银行业要加强对汇率市场走势的研究与重视,提高对国际金融货币走向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掌控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金融避险工具,完善外汇储备的相关机制,维护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相对稳定性,降低其浮动范围或掌控好人民币汇率的增长幅度与弹性空间,将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风险及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提高国内资金的运用效率,有效避免国际短期资本炒家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防控金融风险,争取利益最大化。银行应加大力度创新外汇衍生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市场,以此来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形势。与此同时,银行还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风险规避与管理工具,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害,或将客户的损害降到最低。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金融合作,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与区域化,但一定要控制好推进的步伐。如可以通过双边协议为手段,双边贸易为突破日,逐步扩大人民币在亚洲的计价、结算和流通。在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时,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加强中国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与力量,以此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人民币在亚洲市场的影响力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抗风险能力。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亚洲金融监管协调工作,与亚洲国家金融监管当局通力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及合作机制,交流金融管理经验,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双方的抗风险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亚洲地区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携手并肩,一起抵御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提高国家对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及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改革势在必行,其汇率浮动弹性的增强是人民币汇率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强烈信号,所带来的利好要远远多于其弊端。用好这把双刃剑的关键点,在于人,在于制度。一定要以人为本,以制度去管理与防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尽可能做到可防可控,管控结合。

作者:陈 果 杨竣然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梁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38).

[2]刘静.从金融危机看人民币汇率改革[J].中国市场,2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