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时间:2022-07-08 11:44:21

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疫情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主体为疫情一线医护人员58名(A组)与普通医护人员(未接触发热患者)89名(B组)。根据90项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进行问卷调查,均在网上完成调查分析,分析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A组的SCL-90阳性检出率高于B组(P<0.05)。A组的SCL-90评分与B组对比并无差异(P>0.05)。父母受照顾状况、有未成年子女是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疫情下,一线与普通医护人员都会出现心理健康受损情况,且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其进行家庭安顿与心理干预,进而保证其心理健康度。

【关键词】疫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肺炎首发于中国武汉,被WHO纳入全球乙类传染病,应进行甲类传染病防控。截止目前,我国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其他国家疫情肆虐,面临严峻形势[1]。肺炎的传染性强,可通过接触传播,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感染几率较高,心理面临巨大压力。有研究发现,甲类传染病诊疗护理人员的负性心理明显,伴有恐惧与焦虑等心理表现。这会直接影响医疗质量,降低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增加医患纠纷几率。本研究选取147名医护人员,用于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主体为2020年2月-2020年4月间在疫情下奋战的一线医护人员58名(A组)与普通医护人员(未接触发热患者)89名(B组)。其中,A组男23名,女35名;年龄范围介于23-58岁,平均(38.57±0.49)岁。B组男20名,女69名;年龄范围介于24-55岁,平均(39.77±0.57)岁。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1.2方法。对两组患者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自拟量表,包括医护人员的性别、年龄与疫情影响下的其他心理健康因素,表格内容如下。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评估表:SCL-90,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精神病性、恐怖和偏执等维度,共90条因子,各个因子均采取5级评分法,即1-5分。将量表中的任一因子得分不低于3分作为评分标准,不低于1个因子呈阳性,判定为SCL-90呈阳性症状。调查方法使用线上问卷法,医护人员可匿名参加。1.3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表达是(_x±s),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表达是[%],经χ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对比SCL-90阳性检出率A组的SCL-90阳性检出率为39.66%(23/58),B组为28.09%(25/89)(χ2=4.856,P=0.038)。2.2对比SCL-90评分A组的SCL-90评分与B组对比并无差异(P>0.05)。2.2单因素分析因变量为SCL-90均分,使用单因素方法进行分析,评估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性别、父母照顾状况、有未成年子女等。2.3多元回归分析因变量为SCL-90均分,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差异性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化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为有无未成年子女与父母照顾状况。

3讨论

肺炎于2019年末在湖北武汉爆发,疫情蔓延至全国的时间为2020年春节左右,明显冲击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2]。截止目前,抗击疫情已持续3个月有余,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与生理健康情况。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积极落实干预措施,努力提供后勤保障,目的是预防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本研究选择297名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研究,结果显示,普通与一线医护人员的SCL-90评分对比并无差异(P>0.05)。说明疫情下,所有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受到影响,但评分略高于1分,说明医护人员的不良心理并不明显,这与社会支持系统完善、抗击疫情取得有效成果有关。分析其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因素,其一为父母照顾状况,原因是:抗疫医护人员的年龄多为40岁左右,父母已步入老年阶段,而肺炎的易感人群主要为老年人,致死率较高。有研究显示,70岁以上群体在感染肺炎后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使医护人员在抗疫期间会担心父母的生活无人照顾[3]。在全国疫情的蔓延趋势下,老年人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难以照护家中老人,使其过度担心老年人的自我防护情况。加之,老年人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较单一,不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可能存在重视度不足问题,部分老年人的思想保守,拒绝戴口罩,会增加感染风险,加重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4]。其二为有无未成年子女,若医护人员家有未成年子女,则会担心子女的照护问题,且未成年人的免疫力较差,自我防护意识差,无形中增加感染风险。疫情期间,未成年子女均在家上网课,需要家长辅导和监督,医护人员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学习情况格外关心,这要是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之一。为此,应开展后勤保障工作,照顾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起居,使医护人员全身心抗疫[5]。

总之,疫情下,医护人员会面临身心不适,这属于正常反应,需要给予医护人员充分的尊重与理解,满足其个体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6]。院方应全面了解医护人员的家庭背景,记录其父母和子女情况,筛点人群,给予全方位、细致化的生活照护,进而调节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出现不良心理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其家庭情况确定影响因素,并给予社会支持和后勤保障,最大化消除其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解雨,雷雨,郑姝玉,等.对参与救治病毒肺炎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思考[J].西部医学,2020,32(3):319-321.

[2]王芬,舒成.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干预措施[J].全科护理,2020,18(7):837-838.

[3]钟燕萍,黄洁莹,谢志伟,等.首批抗击病毒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干预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20,18(8):955-957.

[4]段力萨,郭宇明,孙江男,等.肺炎疫情下某部队三甲医院官兵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武警医学,2020,31(3):191-194.

[5]王朝晖,齐晶,李燕晖,等.COVID-19疫情流行期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2):166-172.

[6]周蕾,曾雪琴,郑雨晴,等.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与医患关系相关性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9,40(7):62-64,77.

作者:朱洪玲 单位: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