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机制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时间:2022-03-21 08:06:31

竞赛机制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摘要:工业设计作为一个以实践应用为主的学科,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专业实践是这个过程的“引爆点”。基于工科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将行业内的专业竞赛引入日常课程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研究,使竞赛模式成为检验工业设计教学效果的一块“试金石”[1]。

关键词:竞赛机制;工科工业设计;考试改革;教学反思

工业设计是涵盖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具备明显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征和属性。伴随着工业4.0的到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机械、材料、电子技术等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而这恰恰是工科院校的优势专业方向,无论从硬件还是师资都相对完备,从理论上讲工科院校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工业设计毕业生。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完备的教学体系,大量工科院校单纯的照抄照搬一些较早设立设计类或艺术类的专业院校的培养计划,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量体裁衣”,出现了教学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学科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毕业生质量偏低,无法满足市场发展对工业设计的新需求,甚至还出现了在设计公司重新“回炉”现象,影响了市场对应届工业设计毕业生的薪资定位,也影响了未来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期待[2-6]。基于此,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适合工科类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大势所趋,辽宁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通过竞赛检验教学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工业设计教学现状

由于多数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都是从机械或工程图学等学科和专业转型而来,在培养计划中会加入工程基础课程,形成了所谓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工程基础、造型基础、专业设计3个阶段。工程基础部分的内容由机械工程类学科背景的教师讲授,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阶段的内容由艺术类背景的教师主导,其中并没有良好的衔接。工程类教师既不能深度地剖析机件原理,又不了解当代的工业设计趋势,无法将机械原理和工业设计结合,导致学生学习机械类知识时浅尝辄止,形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造型基础和专业设计的内容,由于学生多是“文化生”,基本没有美术基础,教师需要从基础绘画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设计感,致使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程课时过长,直接挤占了日后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同时,学生在美术基础课程中产生的挫败感会带入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这种模式下,机械、艺术、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彼此独立,学生几乎无法将其融合成具备机械背景的工业设计应用实践能力,出现年年获奖的“优秀生”,毕业却无法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怪现象”。相对于艺术类工业设计,工科类工业设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工科工业设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碰壁后,很难将就业方向转向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其它设计领域(如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字媒体等),这无疑缩小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7]。

二、引入竞赛机制的教学

(一)设计竞赛类型

设计竞赛是以设计作品为主要评判对象的一种选拔活动,目的在于引导未来设计的走向,促进新的设计形式和作品的产生。近年来,工业设计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每年由各类机构主办的设计竞赛逐年增加,且层次不一。按照主办方的层级及竞赛的征稿范围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将现有的工业设计竞赛分为五类。第一类为国际类设计竞赛,作品的征集范围为全球征稿,影响力在所有竞赛中最高,国外很多高校都将此类竞赛作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参考,近年国内也有部分重点院校将此类竞赛作为保送研究生的一个加分参考。在国际性的设计奖项中最知名的有被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的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以及美国IDEA设计奖。亚洲主要有由日本产业设计振兴会举办的G-Mark设计奖、韩国K-DESIGNAWARD等。第二类为部级设计竞赛,是由部级协会或政府机关主办,在全球范围征稿,影响力主要是在国内,主要包括中国设计红星奖、红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这是现在国内竞赛的主流,具有征稿范围广、作品投递量大、奖金丰厚及影响力广泛等特点。第三类为省级设计竞赛,由省级政府或设计协会主办,全省范围征稿,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如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河北省工业设计奖、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第四类为公司主办的设计竞赛,是某个企业或者多家企业联合举办的设计类竞赛,征稿范围是国内高校师生、设计公司设计师以及工业设计爱好者。由于竞赛奖金较高、征集范围广等特点,此类竞赛受欢迎程度也相对较高,如“华帝杯”全国工业设计竞赛、“五金杯”工业设计大赛、“三诺杯”工业设计大赛等。第五类为高校举办的设计竞赛,主办方一般为一所或几所高校,目的多是为提高校学生的设计作品质量和参赛热情,或促进几所高校的设计及学术交流活动。由于征稿范围较小,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都相对前四类低,竞赛获奖含金量比较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提升个人水平和作品质量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二)以竞赛弥补教学不足

竞赛模的形式或要求,对设计者和设计作品有一定的标准,涵盖设计思维创建、设计流程、设计表达和呈现等环节。在实践性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未经团队竞赛训练的情况下,通常会呈现开放型和保守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模式在竞赛产品的思维创建过程中各有利弊。开放型在设计点呈现上通常表现出散点状,天马行空却不接地气;保守型的创意谨慎有余而创新不足。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准确进行“扣题”,需要教师运用竞赛的思路进行指导和调整方案,从创新性、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可行性几个方面把握和引导。由于工业设计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课程作业的评定多是以最终呈现的设计作品效果为标准的,而这种标准又主要以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眼力所决定,评定出的课业成绩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会出现课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参赛却屡屡败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选拔了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设计竞赛训练。现有的专业类竞赛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评审机制相对成熟和健全,评委多由专业专家、行业专家以及相关产品设计公司或企业的设计负责人组成,具备相当的行业专业经验和理论共识。在这种机制下评审出的获奖作品更具专业说服力,奖项在专业领域里具备一定的认可度和代表性,不仅有效地提高和完善专业教学水平及设计作业的评价标准,还能客观地促进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积累的竞赛分析能力、设计评价能力以及作品展现能力,都会在日后的学习、深造、就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教学相长的竞赛指导团队

教师是竞赛指导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临两个方面的要求和挑战。首先,竞赛本身的难度客观需要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眼界和能力,能够在思维、技术、表现等几个方面给予指导、修改和示范。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本身就是在难度适中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的拔高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应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本质上对设计类学科的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和实践平台。从这两方面看,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和迭代,对流行的设计新观念、新思想、新趋势进行思考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具创新性的设计作品,才能增强参赛的竞争力,同时快速培养出适应行业特色与行业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组建梯队式学生创新团队

学生团队是教学改革环节中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会在工业设计学生二年级时进行选拔。选拔形式多样,可以是针对竞赛的课程作业,也可以是以系为规模的小型竞赛,选择中更重视学生竞赛的积极性,而非仅仅是课业成绩优秀。正确的竞赛态度和强烈的获奖愿望是初创团队最重要的精神。梯队式团队是指在竞赛团队中由各个年级的学生组成,一般为二、三、四年级,以达到“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和效果。低年级学生以学习为主参赛为辅,高年级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与低年级学生组合竞赛团队,这种梯队式结构能够充分而有效地保持团队的持续性和生命力。为了充分发挥团队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成员按年级和组别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标准由参赛作品的投递数量和质量,团队成员的讨论会的参与情况及竞赛获奖情况等方面构成,每学年对不符合要求的成员进行末位淘汰。

(三)明确竞赛目标与评价标准

每年全球都有大量的设计竞赛,规格、水平、影响力不尽相同。团队成员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团队骨干在每年的年初进行竞赛规划,甄选出优质的竞赛,放弃一些影响力低,提升效果不明显的比赛。年末团队所有成员要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统计全年的获奖情况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总结的方式将竞赛评判标准深化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使其成为指导学生日常设计及设计作品评判的重要依据,具体内容可分为五部分。一是创新性。强调设计理念的独特新颖。参赛者能否突出作品的创新点,体现其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把握产品的未来趋势。二是可行性。需要作品在功能、结构、技术、形态、材料、工艺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同时需要作品考虑市场价值、技术可实现性、具有批量生产的性能。三是美观性。通过作品造型更好地体现设计功能的实现,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便捷性,识别与操作简单、高效,人机关系协调。良好的外观造型设计,还能够完美地呈现产品风格和品牌价值。四是环保性。指产品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智能、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的运用和用户体验等设计作品的新关注点。五是表现力。色彩搭配合理,形态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与使用环境相协调;能够在设计方法、绘画能力及设计细节上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参赛者的设计意图。

(四)精心组织、实施指导活动

竞赛团队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分组责任制,即整个团队在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和规划的同时,将团队成员拆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负责人,在小组之间实行竞争式管理。各小组需要定期进行大赛资料收集和分组汇报,研究和总结某个或某类设计大赛的关注点和评价体系,并制作成PPT形式进行团队演讲,使团队成员能够对大赛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分析当前及未来社会的设计行业的热点。在方案概念的讨论方面,使用当下常用的“635法则”、“7×7法则”、“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等设计思维方法。鼓励新颖的设计概念和想法,教师同团队成员通过广泛的讨论交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并帮助其学会捕捉可能成为优秀设计作品的“灵感瞬间”。指导团队成员将设计灵感充分表达,通过竞赛为学生带来最为有效和直接的设计指导。

四、结语

自2012年至2016年,先后于北方工业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将竞赛机制穿插于日常的教学之中,并组成了小规模的竞赛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竞赛培训,取得了以国际级奖项——德国红点奖为主的各类国际国内设计奖70余项。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设计知识和技巧,还通过大量的竞赛获奖获得了在木马、嘉兰图、洛可可等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实习及就业的机会[8]。

作者:岳涵 刘永翔 边鹏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岳涵,张双翼.二维形态构成课程考试体系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1):66-71.

[2]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13.

[3]肖颜琴.广东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再认识[J].装饰,2012(2):139-140.

[4]顾亦鸣,曹玉华,汪隽,等.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5):13-15.

[5]郭会娟.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6]朱安达.谈我国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76-78.

[7]宋强.工科工业设计专业构成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81-84.

[8]岳涵.消费电子产品的生态设计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