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工业发展的优点解析

时间:2022-02-21 03:14:31

市区工业发展的优点解析

本文作者:王晓娟金炽婷工作单位:长江大学

人力资源优势

(一)技术优势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高新技术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高新技术水平又决定了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速度,在推动资本增值的同时,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荆州的技术优势有利于荆州工业走出一条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宜昌、襄阳等其它同类城市所不能相媲美的。荆州科技、教育资源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是湖北省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省部级综合性重点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高等院校,建有博士点3个、硕士点4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7个。全市科研院所300多家,全市科技人才19.8万人,全市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4个。众多科研教育机构使荆州工业在技能型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新技术产业人员优势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为荆州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荆州市教育每年为工业培育了大量具有高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岗位应变能力的人才,为荆州市工业提供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技术能力结构。(二)劳动力优势经济发展是依赖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产出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工业经济转移,劳动力要素非常丰富,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但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向短缺转变的迹象。荆州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主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同时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带,劳动力需求量大。荆州一直是湖北省人口稠密的市州之一,据2010年11月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荆州市常住人口为5691707人、全市户籍人口(含户口待定人口)6640654人,由此可见,荆州有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以适应工业发展中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要求。与此同时,荆州劳动力素质在不断提高,据调查,2010年,荆州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21354人;同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1836人上升为4664人。同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433人,文盲率由5.04%下降为4.72%,下降0.32个百分点。可见,荆州市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在逐渐提高,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在国内整体劳动力供给区域短缺的背景下,荆州市素质不断提高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优势更加明显,劳动力的质优价廉已成为荆州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荆州市工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2]

文化优势

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上层建筑,是工业发展的软实力和现实生产力,现代文化来源于工业文明,服务于工业文明,并展示于工业文明。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契机,文化的传承和影响是最久远、最根本的,只有将文化植入于工业发展中,形成工业文化,才能使工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形成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3]荆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老的文化底蕴,使得荆州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荆州招商引资提供优良的文化软环境;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三国文化使荆州市的招商引资环境更具竞争性,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招商、文化旅游将荆州的文化优势转化为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荆州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建立影视基地,带动荆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荆楚文化的凝聚力使荆州人民紧密的凝聚在一起,大家齐心一致,推动“壮腰工程”,进而实现荆州的富强。

政策优势

省委、省政府“壮腰工程”的重要部署,提出了“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三大任务,力争“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努力把荆州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机械制造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成为湖北省工业发展重要的基地,使荆州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湖北省构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点。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省政府加大了对荆州发展的政策扶持:①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出资1亿元,发起设立“荆州产业发展专项基金”;②加强财政激励政策:省政府规定,自2011年起,将荆州市税收超过2010年考核基数按比例上缴省财政的部分,连续10年全额奖励给荆州市;③优先扶持荆州市企业上市;④对荆州“四基地两区一枢纽”涉及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纳入省级专项计划指标优先解决。以上的规定政策,不仅为荆州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使荆州市各县市区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弥补历年财政赤字和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而且放宽项目建设用地,使得荆州工业用地紧张的情况得到进一步的缓解,为荆州工业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壮腰工程”战略的实施使政策上原本处于劣势的荆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此外,省发改委也编制了《加快荆州振兴重大项目库》,遴选出基础设施、先进制造、农业水利等6大类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将荆州纳入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成为“两纵两横”中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区域。省财政厅完善对荆州市财政扶持政策和机制,加大对荆州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增加对荆州财政专项投入,为荆州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使得荆州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同时,省国资委也协助荆州市引进中石化、华电集团等央企,计划在荆州投资7个项目,投资363亿。省国土厅与荆州签署了《振兴荆州合作备忘录》,重新确认荆州市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比原计划增加了1.7万公顷。省交通厅与荆州签署了《加快荆州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全面推进荆州立体交通网络形成。省各部门对荆州市的这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为荆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基础,与周边城市相比,荆州工业发展的优势进一步突现。

区域优势

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对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荆州市的区域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荆州是江汉平原的主体,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荆州市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荆州483公里,是江汉平原的主体。此外,在两湖经济发展格局中,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与湖南省的交界处,是武汉向鄂西南过渡不可或缺的桥梁和节点,是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其区位优势明显。荆州只要抓住城市关节点这个关键,积极对接周边三极的快速发展,其在两湖经济发展中的市场资源配置的节点地位也将会日益凸显。(二)荆州是两湖平原的心脏,西北与华南的重要节点荆州从地理区域上讲是两湖平原中心,从地缘上讲是两湖平原的结合部。与此同时,湖南省大力推进“环洞庭湖经济圈”战略,利用其环洞庭湖地区的区位优势,布局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快了培育沿线环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湖南省这一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处在两湖平原荆州的位置更加得天独厚。从古到今,荆州一直是西北部向华南过渡的重要节点,其地理区域十分优越,只要荆州充分利用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经济的发展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三)交通优势荆州市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运资源极其丰富,国家的水运主通道长江干线自西向东流经我市境内483公里,长江以南的四口水系和长江以北的内荆河水系构织成了我市内河航道网络,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744.7公里,荆州市境内除长江以外有通航航道75条,通航里程达1817.15公里。沪蓉高速公路和二广高速公路、207国道和318国道在荆州交汇,枝柳铁路从松滋境内穿过,荆沙铁路从荆门直抵沙市,沙岳铁路正在修建中。修建沙岳铁路,不仅可以消除以武汉、石门、襄阳、长沙为四角的两湖平原3000万人民“周边铁路如网,唯有两湖一寸无”的不平衡状况,还有利于荆州与两湖平原地区连网,为原材料的输进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荆州的工业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创建荆州的精品名牌,对促进荆州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随着国家大飞机项目的启动,湖北以荆门为代表被列入国家通用航空重点发展省份。目前,湖北有4家通用航空公司,其中3家集中在沙市机场,在荆州的3家通航公司1年的飞行时间在湖北占80%,荆州已经成为湖北乃至中南地区的通航强市。荆州可以利用沙市机场,进行“筑巢引凤”,将沙市机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好的通用航空机场;争取国家政策对荆州通航企业的扶持;扩展通航产业,利用机场优势引进大财团进驻荆州。通用机场建成后,荆州市应合理规划航空与水陆运输,实现水运与航空的对接,全力推进多式联运,打造沿江现代物流运输重要的节点城市。

在经济发展中,周边城市在加快发展,城市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加强自己,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荆州必须根据自己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和区域优势等奋起直追,加快发展的步伐,使荆州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快发展,摆脱发展缓慢的不利局面,提高工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荆州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