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作用论文:标准规范在工业的作用探索

时间:2022-02-20 05:03:51

工业作用论文:标准规范在工业的作用探索

本文作者:陈蔷工作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标准制修订情况

自2009年以来,截止2012年4月12日,国家安监总局组织实施的、已批准的有关职业卫生的国家标准10项,防尘防毒行业标准有27项,见下表。仅从表1列出的标准中,可以看出标准涉及的行业分布情况,部分标准的行业分布,如图1。在图1中可以看出,制造业标准占的比较多,制造业标准的行业分布情况,如图2。2现行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新的工业防尘防毒标准规范,在说明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1)标准范围。规定了不同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措施和管理;适用于不同部门的技术、管理和监督。(2)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较多的标准有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则、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3)标准总则。涉及共同的内容包括:防尘防毒工作应坚持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采取严格措施控制职业危害,并对粉尘、毒物危害进行综合治理,使其危害控制符合GBZ2.1-2007的要求。防尘防毒工作“三同时”的要求:凡产生粉尘、毒物危害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设置防尘防毒设施,且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生产工艺基本要求。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技术措施控制其扩散,或采用个人防护措施,使作业人员实际接触的粉尘和毒物浓度达到GBZ2.1-2007的要求。(5)选址与布局。规定了生产厂房应选择在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条件符合GBZ1-2002要求的区域;厂区应合理布局,减少粉状物料的运输距离及中转次数,避免不合理的交叉和重复运输;产生尘毒危害的生产区宜集中布置在厂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生产区内应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布置,且避免尘毒交叉污染;有毒物质、粉料输送管道宜集中布置形成管廊,且管廊不宜设置在人员集中区域周边。(6)建(构)筑物。规定了厂房结构应充分考虑防尘防毒的要求。内部结构应有足够高度以布置管道,且有利于清除积尘;粉尘污染严重的厂房,应留有真空清扫机具行走的通道。使用、产生剧毒物质的作业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宜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水处理并设置坡向排水系统。对于多层厂房,产生有害气体的场所宜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安装有效通风、防毒设备设施等措施,以防止对上层作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洁净厂房采用的室内装修材料,其有害物质散发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宜使用对人身体有害的石棉类建筑材料。(7)工程技术措施:根据行业不同工程技术措施不同。如作业形式的不同,通风净化系统的通风净化方式、位置设计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8)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规定了应按GB11651-2008、GB/T18664-2002、GBZ/T195-2007的要求,为接触粉尘、毒物的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贮存剧毒化学品的场所,应依据GBZ2.1-2007评价作业人员实际接触的有害物的暴露水平,或对可能意外泄漏时的暴露水平进行预评估,按照GB/T18664-2002选择呼吸防护用品。根据化学物质的皮肤危害和暴露水平选择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应对接触粉尘、毒物的作业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培训,使其了解并具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技能,了解个人防护装备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作业人员在上岗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应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更换。作业场所应按照GBZ1-2007的要求设置辅助用室。接触尘毒作业岗位应在显著位置设置警告标志、标识,并符合GBZ158-2003、GB2894-2008要求。(9)防尘防毒管理措施。基本内容涉及机构设置、制度建立和人员培训三部分。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防尘防毒工作;企业应建立健全防尘防毒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防尘防毒设施维修保养及定期检查制度、防尘防毒教育培训制度、个人防护装备管理制度等;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防尘防毒教育培训和防尘防毒知识、技能的考核。(10)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要求企业配有防护站、急救箱、急救人员、应急处理设施、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11)绩效监测。规定了职业健康损害监测、作业现场职业有害因素检测等具体要求。

持续发挥标准规范的作用

总结企业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目的,主要有七个方面: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当前,国家职业卫生形势仍十分严峻,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工业尘毒防护的标准规范应从预防的思想出发,突出行业特点,突出企业文明生产的规范化要求,突出科技装备、提高保障能力的要求。通过标准规范的建设,促进企业职业卫生标准化的建设,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