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型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时间:2022-07-12 11:13:23

纪律型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摘要:“纪律型问题学生”严重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展,“纪律型问题学生”管理已成为班级组织与管理的重要难题。依据德雷克斯理论,“纪律型问题学生”主要出于以下四种错误目的而形成:寻求注意、寻求权利、寻求对他人报复和寻求独立的愿望。基于“纪律型问题学生”的成因,通过采用情感教育、行为控制与制度约束策略的有机结合,对“纪律型问题学生”进行管理,实现问题行为向积极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纪律型问题学生;德雷克斯理论;情感教育;行为控制;制度约束

“纪律型问题学生”通常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使教师的教学无法顺利进展。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故意捣乱、与同学交头接耳或是弄出较大的动作或声响,有时甚至是故意走动或与同学打架等行为。这类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无品德不良问题。

一、纪律型问题学生的成因

德雷克斯提出“所有学生的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目的,学生总想获得认可,其行为也倾向于达到这一目的[1]。”产生不良行为的孩子最初都是由于自身归属感和价值感未得到满足,就会采取错误目的来实现自身的需要。德雷克斯提出的四个错误目的是“纪律型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寻求注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从而激励其产生相应行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会做出各类小动作,但当教师问其原因时却只是笑笑或者不回答,当教师走过去后会继续捣乱。这类学生只是纯粹的想要获得来自教师的特别关注或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其获得归属感,即使知道这样的行为是消极的,但采用这种方式获得关注总比被忽视要好很多。(二)寻求权利。当学生没有从寻求注意的行为中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就会为了寻求权利而产生课堂违纪行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对权利的挑战期,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变得专横、霸道、不讲理。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产生“挑战权利”的错误观念,尤其是在被教师批评或是被误解之后,就易产生将权利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想法,只有达到自己说了算才能体验到归属感。(三)寻求对他人的报复。当权利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受到来自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时,就会产生沮丧感,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在这样的错误观念指引下,学生将产生报复心理,采取故意触犯的形式伤害别人。这类学生认为“我自己受到了伤害,归属没有得到满足,也要让你受到同样的伤害。”报复能够使自己在没有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沮丧感中得到补偿。(四)寻求独立的愿望“寻求独立的愿望”体现为“自暴自弃”,学生在寻求注意、寻求权利和对他人报复未果后,会产生沮丧感,对自己不抱希望,变得力不从心,失去自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有归属感,觉得不管自己做出多大努力都没有用,采取自暴自弃的方式来独立自己,让别人对自己失望而不再干预自己的行为,以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责罚。

二、纪律型问题学生控制策略

(一)情感教育策略。1.使学生具有集体归属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情感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学生产生不当行为,违反课堂纪律,归根结底是由于自己未能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因此,帮助学生获得归属感是促使纪律型问题学生转化的第一步。2.积极关注,建立“归属感”。学生都需要班级归属感,害怕被孤立。当学生集体归属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寻求关注、寻求权利、报复以及自暴自弃的错误目的。作为教师,不能将其当作另类或放弃他们,而应给予“如期关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真正感受到老师对自身的关注,从而改变原先的各种不良状态,建立起“归属感”。3.正确对待学生差异,助其感受自尊和价值的实现。当学生在课堂上有违纪的不当行为,不能过分的批评或指责,每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强度不一样,承受批评指责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在对纪律型问题学生进行管教时,要记住每个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都需要被呵护。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恶语伤人或是进行人身攻击,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同时,要欣赏学生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着动机、信念、理想的高层次需要,当感受到自己被认可时就会产生社会价值感。在感受到尊重及价值实现后,就有助于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转化。(二)相信学生“向善”的本性。“性本善”理论,认为人都是向往更好生活的,他们的行为受动机的影响,只要创造一个能够激励他们的条件,就能主动去完成任务。作为教师,相信学生有向善的本性,相信他们也正在努力的向正确的行为改变,从情感上给予学生高期待。1.给予教育爱,感化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爱”是每个孩子心中最期望得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想被关爱、被呵护着成长,想要拥有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教育爱,不是对学生偏爱或者溺爱,而是博大细腻且公平公正的爱。每一位学生都希望的到来自老师同等的关爱,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平等的关爱,是学生建立“归属感”的关键,只要学生找到了归属感,就会减少不良行为的出现。2.寻找亮点,树立自信。出现课堂违纪行为的孩子,大都是因为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是使学生课堂违纪行为转化的重要一步。发现学生的亮点是转化学生不良违纪行为的切入点,对于表现一般的同学,也要相信他们是有优点的,创造条件发掘学生的亮点,激发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重新找回信心认识自我。“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明白: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很大的力量,发现并放大学生的亮点,给予赞美和期待,会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将教师的期待一直延续下去。(三)运用情感动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就像鲜嫩的花朵,易被不信任给毒死,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孩子创造充满和谐的教育环境。“情感教育”系统作为“和谐教育”的支柱,教师在激发学生“情感动力”上起着关键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与交流,在情感的关怀下促使问题学生的转变。(四)行为控制策略。1.构建“不迷失”环境,讨论问题分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老师总采用“你信息”来攻击学生,使自身和学生都同时迷失,违纪行为愈发严重。高尔顿提出“不迷失策略”,相信教师可以通过明确而友善的交流来控制学生不良行为[2]。当学生出现课堂违纪行为时,教师要建立“不迷失”环境,放弃其权威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自由的讨论分歧,从而实现对违纪行为的控制。首先要确定是谁出了问题,谁出问题谁来解决;再通过教师与学生同时来提供解决意见并删除不能接受的意见,从留下的意见中选出最佳解决方法实施;最后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通过构建“不迷失”环境的策略,让师生双方平等交流,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下管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更容易促使学生不良行为向积极行为的转化。2.有效奖励,积极强化。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是不断强化的结果,可以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控制。对于课堂违纪行为型学生,可以通过强化的方式促使行为的转化。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商定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以及行为的实施方案,用小步子方式进行强化。当学生达到目标行为时给予鼓励,及时进行强化,使学生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当学生积极行为不断出现时再慢慢减少强化物,使积极行为得到内化。奖励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让每一次的强化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强化过程中,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塑造,没有经过强化的消极行为就会逐渐减退。3.果断干预,即时控制。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愈演愈烈,不论是对学生、教师还是整个班级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当课堂上学生产生违纪行为时,教师应采取策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止。运用“果断纪律策略”,使学生清楚班级的纪律规定,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自己所能容忍的行为限定是什么,并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当学生再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要采取果断反应方式来制止行为的延续,通常可采用“走进去”和“不许动”两项控制技术。教师要确认学生的期望行为及非期望行为的后果,并且要追究学生行为后果,达到控制行为延续的目的。“果断干预策略”能使学生正确面对现实、明辨是非,在接受教育中锻炼能力。(五)制度约束策略。班集体应建立班级制度形成群体规范作为班级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形成一个赏罚学生的行为的标准。坎特理论认为“学生的正当行为实际上是一个选择问题,只要想做好,所有学生都能表现出正当行为[3]。”运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作为教师有责任建立班级制度管理课堂。教师有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班级制度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形成一整套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班级行为。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班级规章制度以及违反规则所要承担的后果,培养对自己负责的意识。班级制度规范是对班集体的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只有遵守这些规范,才能使班级向着预定的目标去发展。作为班级成员都会有群体压力,当一个人出现违反群体规定时,就可能受到来自群体的不满,所以班级制度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具有约束力。学生为了能够体会到集体归属感,在课堂中易服从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违纪行为。

三、结语

“纪律型问题学生”的转化,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付出诸多精力才能实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管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转化方式。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要判断学生产生违纪行为的原因是什么,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实现学生不良行为向积极行为的转变。没有谁天生就喜欢犯错,也没有谁会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坏孩子”,因此教师应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归属感,预防或转变自身的不良行为。

作者:兰敏 单位: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