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4-18 09:27:37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物流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专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方向,随着物流产业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不断显现,培育一线操作的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育的重点,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社会所需求的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高职物流教育快速创新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就业;导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模式

1就业导向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意义分析

1.1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专业岗位上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后续可塑造能力等方面进行观测和评价,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创设模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深化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极大地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1.2有效的促进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走向市场、企业和社会,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培育社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在实践教学、顶岗实训、就业工作等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过程,较好地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内培训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1.3展示民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充分体现出民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之下,通过与社会、企业实践相链接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较好地提升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教育转变了学生和家庭的面貌。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培育与社会实践岗位需求相契合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通过创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策略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教学与生产的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对接,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依循“立足行业、辐射地域”的办学服务定位,深化“岗位导向、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质量。2.1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强调“行动即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的教学环境,培育与市场、企业需求相契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相关知识。基于就业导向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要具有基本经济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物流理念,了解和熟悉与国际物流业务相关的报关、报检、运输仓储、采购、营销、信息、成本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物流软件操作和信息处理。②物流职业技能。能够正确地处理仓储管理中的各种单据,对产品进行归集、组配和装车,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合理组织和服务,全面依据现代物流运作流程,做好物流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整理,完成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使之成为物流经营决策的参考和依据。还要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商务沟通和谈判能力。③物流职业人素质。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人素质,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进取向上的心理素质,具备物流专业必需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创新能力,还要具有环保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法律素质等。2.2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以能力本位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注重培育高职学生的物流管理职业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增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①构建和完善学训交替的“2+1”教学组织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和完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2+1”教学组织模式,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依循“岗位导向、学训交替”的工学结合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到企业实践,并形成“学—工—学—工”交替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为:第一、二学期主要学习和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理论,辅以计算机操作实训教学和汽车驾驶实训教学;第三、四学期重点放在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教学;第五、六学期则要进入到实践操作阶段,对学生开展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性实训教学,并进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这种“2+1”的教学组织模式之下,将专业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相链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相整合,较好地使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和要求相一致。②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要在充分调研不同区域经济、行业特色、市场专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展面向高职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方向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应当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内容构成,并辅以各种实用、新颖的限选课和任选课,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体系的优化。③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要采用“1-3-1-1”的多学期、分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具体来说:“1”是在第一学期的理论认知实训,着重使学生掌握物流工作岗位与工作流程;“3”是在第二、三、四学期的模拟实训,重点培训学生的物流仓储、配送、运输等实践操作能力;第二个“1”是在第五学期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重点加强高职学生在物流管理业务中的组织和信息管理能力,并在模拟实训之下进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一个“1”是在第六学期开展顶岗实习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物流管理岗位之中完成预定的任务,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校内实践。它主要分为课内实践、专项技能训练、实验室实操等层次,课内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大作业、市场调研、资料检索等;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配送仓储方案设计、采购计划、线路优化等;实验室实操主要包括物流设备运用、软件模拟、企业办公平台运用等。以“物流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学生在学习了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分组完成一个大作业———“某地区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市场调研、资料查询、网络制作、课堂演讲、讨论评价等,由此较好地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体悟,提升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又如:在部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之中,可以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室直观演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而专业技能培训则可以利用某一时间段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物流企业采购、生产组织、配送作业、国际商务单证操作等流程;其次,校外实践。它主要分为企业参观认知、顶岗实践、毕业实践等不同层次,其中:企业参观认知主要是对物流企业、物流岗位、物流行业的认知;顶岗实习则是采用“三明治”的教学模式,通过学校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对学生开展集中三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亲自参与到企业的物流管理岗位之中,直观体验和感受物流企业不同岗位的运作流程,感受物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流企业短时用工的紧张问题;而毕业实习则是在学生的第六学期进入到就业协议单位进行实习,根据自己在企业实践的体会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和论文。2.3推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岗证课一体化”教学。要以工学结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规格为切入点和基准点,面向社会、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培育物流管理专业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就业和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行业特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还要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主线,指导学生考取国际货运人职业资格证书、综合性的职业资格证书,使之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学历证书的补充和强化,更好地延伸学生的纵向发展深度技能和横向技能。2.4引入现代学徒制可以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引入现代学徒制,学校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与学历相同层次的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2.5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快培育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育的管理制度、投入保障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企业实践等,要建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术研究水平,要以“内培外引、专兼结合、重点培养”为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和方向,开展“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教学科研骨干培养计划”,增加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国内或国外学习深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制度”,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工作实践,较好地熟悉企业物流仓储、配送、运输、连锁管理等内容,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趋势,全面开展对物流市场的调研,合理设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多样化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职业素质和能力,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在我国目前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人才是关键和重点,是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职院校要把握时代的要求和人才需求趋势,培育与时展相契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创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培育。

[参考文献]

[1]魏隽君.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科技,2010(11).

[2]郭峰.加强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时思考[J].网络财富,2010(21).

[3]刘翠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8).

[4]冯雪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管理能力评价[J].物流技术,2013(23).011

作者:郑艳霞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