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精益生产管理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19 06:03:57

探析精益生产管理评价研究

摘要:现代化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在追求卓越,剔除不必要的生产环节进行精益生产,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精益生产管理绩效评价是一种基于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管理活动进行评价性质的活动,最终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输出的管理活动,达到降本增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目的。本文基于对精益生产管理概念探究并阐述目前主流思想来说明精益生产管理绩效研究对于企业在降本增效、增加竞争力中的价值。

关键词:精益生产;管理;降本增效;竞争力

一、精益生产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和制造业等差别很大,“规模经济”法则也难以在日本得到适用,所以其被迫需要发展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生产管理模式,最终经过不断摸索尝试而创新出精益生产的模式。由于丰田公司的新模式的创新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力,所以该理念也被形象地称为TPS(ToyotaProductionSystem)。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管理模式被称为精益管理。目前而言,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丰田公司理念,因为其不仅仅代表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因地制宜地引用,用来合理高效地发展自己的企业。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事实上并非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活动,而是一种基于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可剔除的不必要生产活动进行剔除,或者对难以避免的不必要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上的简化活动,以此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等的浪费。对于精益生产管理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绩效进行表达,精益生产管理方面绩效简而言之就是采取精益生产方法后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笔者此处的绩效指的是整体绩效而非个人绩效)。相关数据显示,精益生产可以使生产时间、库存下降甚至能达到90%,废品率降低能达到50%以上,而安全则可提升50%以上。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的生产管理。为了避免企业的盲目自信从而难以发现自身问题,在采取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前一般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或者咨询公司对企业整体的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针对性的评估,然后以问题为导向提供针对性和某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来帮助企业进行管理活动的改革升级。精益生产管理的目的归根结底是降本增效,增加企业的抗风险和市场应变能力,这也是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提出者和实践者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追求的。

二、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的关系

如前文所述,精益管理建立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之上。精益生产主要对合适的目标受众进行针对性生产,最大限度地使生产过程和市场消费者群体达到一个理想的贴合状态,在消除一切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和影响力。精益管理是基于精益生产的一种更高的管理层含义,精益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提升产量,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义产品的价值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目的进行企业的“定制性”的生产活动。而精益管理则是为了拉升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而设立,并可以一定程度地提升资本的流通效率。所以进行精益管理的目的是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减少非必要环节的浪费以增加企业利润的一种战略管理思想哲学。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某些企业顾此失彼不能综合协调运用两者关系而造成企业的经营困境。精益生产要求及时抓住市场的敏感性,毕竟其最基本的核心思想理念是JIT(justintime),但是这并不等于盲目追求市场。

同时以顾客为中心确定的价值导向不能剥夺企业自主判断力,忽略对于市场的风险进行合理的注意义务和风险预警机制。目前很多企业生产属于跟风式生产经营,如最近两年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起,带动了自行车制造业和运营商,但除了几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行车制造企业和共享单车运营商外,更多的人则是亏本运营或者倒闭。悟空单车的倒闭成为推倒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后酷奇共享单车的倒闭甚至造成了上百万人的押金难以退还,自行车制造企业也被迫积压了数万辆共享单车库存,库存压力巨大的同时由于每个单车运营商有不同造型的单车,难以寻找合适买家进行售卖,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一定的社会危机。一时的风口性经营活动很难造就一个长期持续的生产活动。从共享单车事件就可看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运营商从事某个行业的时候应当合理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管理性的活动,是一种一元多层次的领导和协调性活动。不同于传统的一体化或者各自为营的管理体制,当前的精益生产管理活动更加注重的是统一制度下的合理差别对待,最常见的广义层面的区别就是流程型行业偏于注重设备管理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离散型企业相对而言则更加注重于行业的标准化,通过质量把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消除自身不必要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JIT思想。毕竟生产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由不同的部门在一个统一机制下建立的一种协调性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在一个大的机制规制前提下以合理差别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制造或者提供更多符合顾客预期的产品和服务。

三、精益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活动,针对不同的公司应当有针对性的差别措施,在进行管理前应当有立足于自身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评估后的恰当的管理方案,而不能简单地以“前车之鉴”进行本企业的管理活动。现在普遍的思想是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管理性质的哲学思想,即使在实践中找到了适合本企业的生产管理方法也应该审时度势时刻根据现实的自身和外界环境进行修改,达到一种动态管理活动的实施,在稳中求变,变中求稳,持续性地评价、修改、管理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企业价值,精益生产的管理的效果也才能得到彰显。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应当注意精益生产管理思想与六西格玛、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等管理思想和资源运作体系相互进行协调性发展。精益生产管理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ERP主要体现了供应链管理思想;而采用六西格玛主要是其指导思想是让产品有尽可能完美的状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如果单一采取某种方法很有可能难以应对复杂变化的市场考验,甚至会因为某一方面的思考或者解决措施不到位而难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管理的决策者应当运用多种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管理实施方案,使企业无论在生产环节还是供应链和售前售后服务都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层面的解决方案,打造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方案。现在企业普遍追寻在寻求高价值的同时控制产品的成本,但是往往难以达到一个相对合理均衡的状态而不能达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有的企业甚至提前设置价格红线,而管理人员忽略了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只是尽可能消除非必要浪费的措施,原材料价格的变化、生产环节的不同、人员配置的不同等多种因素影响,使企业不能彻底解决浪费现象产生。企业如果把一个产品的价格设定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一线员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很有可能造成实际生产产品质量与理想状态的质量有所偏差。所以企业不应该把产品价格设定在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应当根据市场定位和自身的价值体现进行一个合理的价格定位,正如玻璃行业的领导者、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回应美国提升关税一样“无论怎么提,不挣钱肯定不卖”。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益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明白其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企业自身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符合市场期望和要求的管理性决策,不能忽略动态因素的影响。

另一个就是看板问题。看板在企业的一线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其主要功能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时需要哪种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主要是起到物料信息载体的作用。现代企业看板卡片主要是材质可分为木制、纸质或者电子信息屏幕,实际企业生产过程的看板为了节约成本仍旧采取传统的木制或纸质卡片形式,而在精益生产管理过程中看板管理主要针对的就是多品种、小批量式的生产,看板的书写不同很有可能造成识别差异,造成产品质量瑕疵,也不能实现看板管理应达到JIT准时生产方式而控制现场生产流程的工具的目的。所以在现代企业制造过程中应当加大数字化投入,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高效,这样在提升装配的准确度的同时显著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单单硬件上的改善并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生产状态和利润的提升,在实际运营中更多的环节都还是人工在进行操作,即使随着社会的进步,AI、智能机器人等越来越多智能机械设备可以帮助人进行劳作,但是揭开其背后的面纱仍旧是人工在进行操作,并且不可否认的是,越是高精尖端的科技产品越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此时培训员工提升软实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很多企业惧怕员工离职而不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的软实力没有得到提升就难以达到企业所希望达到的生产规模、管理效果。相关资料显示,企业平均离职率在20%左右,其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培训前和企业签订服务期是普遍采用的做法,员工的服务期未满离职会退还相应的服务费用并不会使企业蒙受特别明显的损失。所以,在进行精益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清醒认识到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在生产管理中的重大影响,不能因为惧怕离职而忽略对自身软实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精益生产管理绩效评价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企业发展模式、经营策略和战略价值重要的衡量指标,中国大型企业目前做的相对比较好,而占据实体经济大数量的中小企业仍旧普遍缺乏精益生产管理的思想,希望中国的企业能更好地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进行企业管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希望中国的经济能持续健康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波,皮晓燕,史磊.精益生产环境下ERP的应用研究[J].电子商务,2010(8):52-53.

[2]安丹,潘玉香.精益生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6):37-40.

[3]袁社论.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供应商绩效管理[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作者:段明英 李少波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