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时间:2022-06-22 11:05:50

税法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当中,税法长期以来作为法律事务,鲜有和企业管理相互挂钩。然而,企业作为税法中的纳税主体,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税法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对税法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的作用,不论在税法事务还是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都缺乏相应研究。本文以税法在各个企业管理中的不同作用为探究目标,通过对税务筹划的实务理论基础剖析,找出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运用中出现的弊端,并针对这些企业管理实践当中存在的弊端,从总体上对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策略进行规制,从而对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中的运用这一空白领域提出新的理论。

关键词:税法;企业管理;税务筹划

税收法律对于企业管理实践而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企业管理的法律风控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税务筹划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各个企业管理的时效性,以及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律风险的应对能力。从各个企业管理的营销角度来看,税收法律不仅影响着各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样对企业的市场营销领域的差异化战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企业内部监管的角度来看,税收法律实际上为企业的税务筹划以及内部风控提供了规制范本。只要各个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行为不超过税收法律的规制范围,并以税收法律为基础进行制定。那么各个企业不仅在税收法律风控层面较为规范,同时也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看,税收法律是企业合理避税、节税的合法依据,只有以税收法律为基础进行各个企业的税务筹划,才能在不触碰法律边界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合法节税和避税。基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税收法律对于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起到了全方位的影响,是企业合理合法经营的基石。

一、税法和税务筹划的理论概述

(一)企业纳税主体的合同审查风险

各个企业纳税主体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源于各个企业纳税主体的法律资格的审查和确定。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在同其他企业或者继承人签订合同时,如果企业对纳税合同的签订主体审查不严格,则很容易造成纳税合同的签订过程当中出现缔约过失,使得企业所签订的纳税合同变成无效纳税、效力待定纳税。由于有些企业对纳税主体的审查不仔细,或者缺乏对纳税主体审查的正确方法,经常导致与企业签订纳税的自然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表见人,或者与企业签订纳税的法人仅仅是另一家企业的分支机构或者职能部门。这些主体要么不具备法人资格,要么会导致纳税无法履行,甚至让企业承担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风险。

(二)企业纳税形式要件面临的法律风险

纳税的形式要件即纳税合同的签订形式,纳税的签订形式主要包括要式纳税及非要式纳税。要式纳税主要包括书面纳税合同,而非要式纳税则主要指口头纳税约定或者其它形式的纳税约定。以《公司法》当中的融资租赁、技术开发为例,如果企业与企业或者自然人之间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或者技术开发合同没有以书面形式签订,那么融资租赁纳税和技术开发合同的纳税效力就会产生争议,从而提升企业的法律风险。此外,除了要式纳税合同以及非要式纳税合同以外,有些类型的纳税要求企业履行相应的审查批准手续。企业往往在签订纳税合同的过程当中,忽略了对这些审批手续的规定,从而导致纳税履行过程当中出现了本可以避免的法律风险。

(三)税务筹划的基本理论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税法的主要内容,合同则是企业权利与义务的集合。如果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对合同进行有效审核,并且对可能造成的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有效规避的话,那么企业的权利很可能造成损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经常存在以下风险:其一,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条款不完善。当事人对条款的标的、标的额、履行地点、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管辖法院等问题规定不清晰,或者根本没有规定。其二,企业在税收法律框架下的权利和义务存在不公平。企业在税务筹划时并没有将自身的权利规定清楚,或者虽然规定了双方享有的权利,但是没有规定损害对方权利之后,所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导致自己的权利被损害之后,无法采取制裁措施或者补救措施。其三,税务筹划规定违法。合同的签订虽然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原则,但是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忽略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存在,因此造成了法律风险。

二、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中常见的税务风险

(一)企业未对违法税收法律的行为采用相应规制

缺乏对企业主体违反税收法律行为的相应规制,是企业在管理经营活动过程当中常见的税务法律风险。企业在企业管理活动履行的过程当中,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在履行合同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违约问题进行风险规避。例如,企业管理活动履行一方如果存在违反税务法律履行的可能,那么另一方能否有中止、终止、解除企业主体管理经营的权利,违反税务法律方应当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由于这一阶段的企业管理经营活动履行较为复杂,涉及法律法规较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往往难以对未来可能由于违约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预设规制,导致违反税务法律的同时造成企业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证明企业违反税务法律的证据难以收集

证据不足是企业在税务产生纠纷时经常面临的问题,许多企业认为只要在书面合同中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先规制,就可以规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履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法律实践当中往往存在着合同条款规定得十分完备,但税务法律纠纷依然没有被有效规避的问题。这就要求当事人需要持有大量能够用于证明合同主体权利和义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履行主体违约责任的证据。例如,合同文本、录音录像、传真、发票、单据、清单等。企业在履行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没有注意收集具有证明力的相关证据,使得当事人在谈判或诉讼过程当中因为缺乏证据,不得不面对败诉风险,从而难以保障企业本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缺乏对税务筹划履行的后续跟进

许多企业在完成税务筹划之后,由于缺乏对税务筹划履行时的跟进,导致企业管理活动中规定的诸多条款不能落实,不但让已经签订的税务筹划变成了一纸空文,同时也让企业在履行税务筹划时的企业税务风险大幅增加。例如,企业在税务筹划履行过程中,缺乏在接收支票时的审查,认为只要是税务筹划主体的支票就都可以用以支付。使得企业即使接收了收款人姓名错误,金额数目不正确,支票背书不连续,甚至是伪造的支票,企业也一律接收,造成了企业损失无法弥补。上述问题基本都是由于企业在履行税务筹划的过程当中缺乏对履行的有效跟进造成的,而这些法律风险在法律实践中较为常见。

三、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缺陷

(一)各个企业税务筹划的缺陷

公司的税务筹划规范管理,是公司内部的税务筹划管理制度,类似于在税务法规范之下的“亚制度”。公司的税务管理规范以税务法规范为大前提,并在税务法规范规制的范围之内,制定公司自有的税务规范,而公司自有的税务规范便是公司税务筹划管理的主要依据。从资方的角度来看,公司的税务规范主要包括公司在税务管理中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公司在税务管理中应当履行的义务。从税务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管理者在公司税务期间需要遵守的税务规则,以及管理者在公司税务期间所享有的合法权益。绝大多数公司的税务规范除了对公司与管理者的实体全体进行了规制以外,还规定管理者在违反税务规范之后,公司对管理者可以采取的制裁措施,以及管理者的救济方式。因此,公司的税务管理规范是公司与管理者都应当遵守的规范体系,在税务法规范的前提之下运行。

(二)企业内部的税务法律规则本身存在缺陷

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从公司角度出发,对参与公司工作的管理者进行规制。虽然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在税务法的大前提之下制定,但是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大多没有权利参与公司税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因此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多从公司的利益出发,对管理者进行规制,往往对管理者的义务负担过重,对公司的权利行使缺少限制,从而十分容易导致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例如,有些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当中,规定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允许其亲属与其他公司有关联交易,否则公司予以开除的处罚。这项规定由于违反民法总则中的经营自由原则,显然构成违法。这种税务规范显然侵害了管理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管理者需要在公司当中工作,所以即使有些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存在违法性或不合理性,员工也无法在公司资管制度的框架之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与税务法律的冲突

公司税务管理制度的不适当性,在公司税务筹划管理制度的缺陷当中也较为常见。所谓公司税务管理制度的不适当性,是指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在税务法律规范的框架之内合法。但是公司通过对税务法律规范的规避,实现了不符合税务法律规范的目的。公司的这类做法,类似于民事违法行为中的以合法的行为方式,掩盖不合法的行为目的。例如,许多公司的税务管理制度中建立了绩效工资制度,并规定员工的绩效工资并不是按月结算,而是在每个税务年度结束之后才发放给员工。这种做法虽然与税务法律规范中的工资结算规则并不冲突,但是将绩效公司排除在工资之外,严重损害了纳税者的权益。还有些公司规定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在每个月的中旬结算,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而言,就会遇到无法按时领取工资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违反税务法律规范,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

四、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策略

(一)严格企业税务主体的审查

企业对税务筹划主体应当进行严格审查,才能在企业经营管理阶段杜绝税务的法律风险。对税务主体的审查主要包括对主体的资格审查和资信审查。企业在审查税务主体的资格时,如果税务的签订主体是自然人,则首相应当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原件或者身份证复印件,并对税务筹划主体的身份证复印件进行保存。如果税务在履行过程中出现了一方当事人违约,或者当事人履行不能的问题,那么可以依据所保留的身份证复印件找到当事人,有利于税务的继续履行或者后续可能发生的诉讼问题。如果税务主体是法人,那么应当对税务筹划主体预先进行尽职调查,确保税务主体的法人资格以及财务状况能够顺利履行税务。企业在是法人的税务主体进行审查时,尤其应当注意法人是否只是分支机构或者职能部门。《税务法》规定,如果企业的分支机构是依法设立并且已经获取经营执照,那么在经营过程当中可以以分支机构的名义签订税务合同。如果分支机构并没有营业执照,那么经过授权才能与其他法人签订税务合同,否则税务不可以在诉讼时作为诉讼主体。而未经授权的分支机构如果与其他法人签订保证税务合同,则保证税务合同无效。此外,企业在签订税务合同时,对税务主体的资信进行审查也是有效防范风险的重中之重。企业在签订税务合同之前,应当确保税务主体具有履行税务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当预先审查税务主体的债务状况、商业信誉、履行税务的信用记录等等。从而确保企业在签订税务之后能够顺利履行税务,即使税务主体之间产生纠纷或者发生违约,也能够履行相应义务,保证企业的利益。

(二)完善税务筹划内容的审查

企业对税务筹划内容条款的审查,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履行税务筹划的过程当中能否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只有让税务筹划的内容尽可能完备,才能有效应对税务筹划可能引发的纠纷。企业对税务筹划内容的审查应当注意以下方面:其一,税务筹划条款应当完整。税务筹划条款应当规定税务筹划主体的姓名、地址、税务筹划标的、标的额、税务筹划的履行期限、税务筹划纠纷的解决方法、税务筹划的管辖法院等等。其二,企业在签订税务筹划时应当保证税务筹划的公平性。企业在签订税务筹划时应当确保税务筹划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同,不能让自己所应当履行的义务大于自己所享有的权利,造成企业的损失。其三,税务筹划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企业签订的税务筹划内容不应当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税务筹划符合法律规定才能是有效税务筹划,从而规避企业因为违反法律规定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税务筹划中关于纠纷的处理条款是防控税务筹划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的关键节点。其中,当事人对于税务筹划产生争议之后,选择的法院经常出现争议。这不仅影响企业在税务筹划发生纠纷之后能否获得相应赔偿,而且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诉讼成本。因此,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应当尽可能明确争议的管辖法院,从而避免税务筹划履行过程中出现管辖争议。如果企业在处理争议时选择仲裁,除了明确仲裁地之外,还应当准确规定总裁机构。如果税务筹划中规定了仲裁地,而当地恰好仲裁机构的话,就会造成仲裁条款无效。因此,税务筹划中对仲裁机构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的仲裁机构。例如,在税务筹划中将仲裁机构明确规定为天津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从而确保争议条款的有效性。

(三)注重税务筹划落实的跟进情况

不断跟进税务筹划的履行是防范税务筹划风险的落脚点,时刻搜集有效证据则是跟进税务筹划履行的有效路径。对有效证据的收集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对于口头税务筹划,应当对谈话内容进行录音。其二,在税务筹划履行过程当中,应当对当事人的微信、电话、传真进行记录和保存。其三,对税务筹划履行过程中的单据进行收集,形成税务筹划主体交易的有效证据链。证据是赢得诉讼的基础,只有保证证据的完善和有效,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控企业的法律风险。

(四)调整企业税务筹划理念

建立公司本位的税务筹划管理理念,是调和公司税务筹划管理制度与税务法律规范之间矛盾的前提条件。企业作为市场的税务主体,是市场宝贵的财富,他们不仅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质量,更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效益。只有纳税主体在税法当中得到善待,在市场当中得到发展,公司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公司自身的效益。从长远角度来看,公司的税务筹划管理制度如果遵守税务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并且在税务法律规范的任意性规范之内,依据税务法律规范的立法精神制定公司税务筹划管理制度规则,那么在公司运营的过程当中,税务纠纷也将大大降低。因此,建立公司本位的公司税务筹划管理理念,并以此理念制定公司税务筹划管理规则,有助于调和公司税务筹划管理制度与税务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

五、结语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税务筹划作为各个公司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不仅决定着公司的发展速度,更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虽然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的参与主体,但是在有限的市场资源的限制之下,税务法律与公司之间必然因资源分配问题产生诸多矛盾。为调节公司与税务之间的冲突,科学保护公司的权益,税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税务法律和企业税务筹划的法律基础入手,通过对企业管理经营活动中常见的税务风险,以及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缺陷,阐述税法和税务筹划在各个企业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策略。从总体上,对税务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探。

参考文献:

[1]陈露丝.税法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56-59.

[2]孔祥娟.试论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协调[J].商场现代化,2018(30):306-307.

[3]李娜,母丹,王思萌.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相互协调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34):132-133.

作者:王秀雯 单位:德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