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景观资源旅游研发思索

时间:2022-06-11 04:59:00

农业景观资源旅游研发思索

农业景观资源是指乡村聚落、乡村周边自然环境以及农业活动(耕作、畜牧等)等历史、人文因素构建的土地景观形态。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景观资源,这些景观资源是宝贵和不可再生的自然、人文资源和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基础条件和载体。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对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旅游产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全国2万余旅游景区中,约70%分布在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每年接待游客已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农民从中直接获益1200亿元。国内外在农业及农村旅游方面已开展一定的研究[1-11],这些研究重点集中于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关联性以及观光农业的建设方式[1-7],尤其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8-10]。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前沿方向[11]。但对农业景观资源的自然气候、历史文化、工程地质、美学等综合因素特质性的认知与分析,以及这些特质性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策略的研究仍较缺乏。

1农业景观资源的特质性分析

1.1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农耕历史文化载体

农业景观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后改造的自然、文化综合景观,其最初形成是以生产和生活为目的。在漫长的农耕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田园、牧场、渔场等农业景观融合并顺应其自然环境逐步发展,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态,体现了生产、生态与审美的合一,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价值,甚至还代表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土景观,形成一种大地艺术。我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的农业景观资源,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桑基鱼塘、梯田耕作、农林复合、稻田养鱼等。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几个世纪延续圃制农业,以耕种、休耕、放牧来循环使用土地,创造了黄或绿的庄稼地、绿色的草场和褐色的休耕地交替出现在连绵起伏的低丘陵上的美丽农业景观,表现为均匀的斑块状土地格局,形成地区独特的风景。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创始人欧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将欧洲农业耕作景观的形式之美以及优美的乡村景色作为其设计的“源泉”,将“乡村带入城市”,对农业景观进行艺术再现;美国景观设计师埃克博(GarrettEckbo)、凯利(DanKiley)、罗斯(JameRose)曾指出“从中国的梯田、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莱茵河畔沿岸的葡萄园中能够看到实用与美,农民是最早的设计师,不受任何设计理论与美学原则的困扰,根据现状和生产需求开塑造和改造他的土地,长期积累的结果,其成就能与人类艺术结晶-阿尔罕不拉宫相媲美。”

1.2传统农业景观资源的消亡与新型农业景观资源的兴起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已发生急剧而深刻的改变,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耕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在土地大开发的浪潮下,工厂建设以及房产开发对农村土地日渐蚕食,农业景观资源处于急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一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农业景观资源逐渐消亡,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蓬勃崛起。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已经日渐没落以至于完全消亡[12-13]。“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生产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资源,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桑基鱼塘消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耕地以及鱼塘面积急剧减少;二是因为栽桑养蚕对于工业废气极度敏感,养蚕桑叶已经不适宜栽种。同时,有学者指出已列入联合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浙田“稻田养鱼”农业景观资源也面临后继无人、维持艰难的局面[14]。在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举措。新型农业景观正在崛起,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即园区农业)蓬勃发展。国家积极进行国内各区域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流通中心的规划,建设部级以及不同层次的农业生态示范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推进农业旅游,如广州南沙围垦农业园发展现代渔业观光旅游等(表1),观光展示以及科技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主要类型。二是凭借较强的工业实力崛起的农村,以农事活动等作为农业旅游吸引物,建设农业型主题公园,发展旅游,如浙江宁波腾头村凭借农村事务活动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水果采摘等旅游活动,该村已无须将农业种植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15]。据2004年国家旅游局评选出的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统计,其中东部地区100个,占49.76%;中部地区65个,占32.1%;西部地区38个,占18.7%。省、市、区分布来看,最多的是山东25个,占12.32%,安徽17个,占8.37%;江苏16个,占7.88%;广东14个,占6.9%;河南12个,占5.91%;辽宁、四川、黑龙江各9个,河北8个,北京、内蒙古7个,湖北、云南、浙江、重庆各6个,江西5个,天津、广西各4个,其他省、市、区均在3个以下。从4个直辖市分布来看,北京7个,重庆6个,天津4个,上海3个。

2农业景观资源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

农业景观资源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这种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4]。农业景观资源具有其特质性,这种特质性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其所在地域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与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的三维时空土地形态。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农业景观桑基鱼塘,并非只是单纯的鱼塘,桑基鱼塘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也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奇葩。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交错,地势卑湿,多低洼的田,种禾易受水淹,然而将低洼之田挖深改作塘,取挖出的泥覆盖四周成基,“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采取“桑基鱼塘”的形式不但避免了水淹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经济效益,而且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态环境,蚕、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水陆相互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正是桑基鱼塘的景观特质性。当前的旅游开发,缺乏对农业景观这种综合特质性的全面认知,对原有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不重视,保护意识差,后续管理滞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习惯于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式来指导农业景观建设,认为农业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的扩展组成部分,相应的开发建设就是建广场、铺草坪,这样才够气派,有排场,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刻意模仿,这种盲目的建设使农村地域成为都市休闲的“廉价游乐场”;二是对农业景观自然、人文属性的理解与认知缺乏,农业景观建设采用城市绿化方法,忽略历史积淀下来的乡土地域景观特质,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发展旅游,铺草坪、种绿篱、种模纹图案花坛,修建假山、亭台楼阁等,这种飞来的“景色”,将摧毁土地的历史信息与特性,长此以往,农业景观资源将失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典型特征。

2.2忽略对农业景观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

我国现有的农业旅游基本分为3类:一是农耕型,通过温室大棚等微缩展示农业生产技术,让游客参与采摘蔬菜、水果;二是农家型,让村民在家中接待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三是综合休闲型,如度假农庄,提供球类、和垂钓等多种娱乐活动[16],可称为“广义的农家乐”模式,农业旅游产品的模式雷同。在这种模式下,很自然认为应当将农村建设为城市的“后花园”,多模拟城市公园,建设大批农庄、山庄,甚至建造在生态敏感地区,而忽略对农业景观资源地域特性、自然、人文独特性的深入调查和认识,这样的建设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反而破坏原有的环境。农村发展的地域差异很大,农业旅游景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地域特色,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生境特点和地方的人文特点,注重地方特色。不能只是模仿或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未能从长远着想。

2.3相关科研与专业人员的缺乏

当前国内对农业景观资源的应用性研究非常少,规划设计水平低,缺乏专业人员以及专家指导。一方面,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审美意趣的影响,国内对于自然风景和城市绿地美学研究颇多,而对农业景观资源美学意义及其保护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专业为农村做旅游规划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人员非常少,对当地景观资源更缺乏深入研究,导致许多现有的旅游开发方案的未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建设。

3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合理建设的途径

3.1对农业景观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旅游开发途径

在旅游开发中,对待农业景观资源的建设,必须首先对当地自然、人文状况进行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其历史状况、形态规模、审美特征、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再以当地农业景观特质性为依据,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资源采用不同保护、开发对策。

3.2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旅游开发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传统农业转变为产业化发展,表现为产业化的农业基地,其发展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如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大连海参养殖基地、大连长青现代农业园、葫芦岛宏业现代农业园区、广西现代农业技术中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景观资源具有工业和农业的双重属性以及科普、教育与科研性质,其资源特性表现为以农业生产为载体,农产品标准化与产业化生产基地紧密结合,可调控性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其资源特性,作为城市周边观光旅游地、休闲度假及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等。以原有的农村为基础建设起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表现为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形成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如常熟蒋巷村、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等。该类农业产业园是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农业资源特性具备“三生功能”(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可调控性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其资源特性,作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地与休闲度假地。

3.3综合价值高的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途径

一些农业景观资源体现了经济、生态与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表现出森林-村寨-梯田-红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农耕景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上所创造出的丰厚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数千年间农业发展的历史载体,具有极高的生态、生产以及审美价值。对于这些具有极高综合价值的农业景观资源,应当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进行旅游开发,建议有关政府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全面的资源调查,编制申报书,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将其定位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规划、保护和发展。重视传统农业景观资源,并非原封不动地保护,可结合当前的城乡统筹规划,从改进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地形地貌恢复、生态保护规划等途径进行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有关现代农业园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确保包括现有的基塘农业能按一定比例合理发展,对于已经逐渐失去其生产功能的广东特色农业景观资源“桑基鱼塘”来说,顺德杏坛、南海西樵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恢复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景观,以现代的果基、林基、菜基鱼塘风貌,赋“桑基鱼塘”新的内涵,使日渐消亡的特色农业景观得以一定程度的保存。

3.4地域性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措施

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并没有经典得像云南哈尼梯田一样的“如图画般”的审美感受,但其仍具有原生态的生产性和乡土地域的审美属性。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景观资源,存在于“活”的乡村生活中,我们应当借鉴英国和日本的乡村经验,由政府组织编制保护名录,尽量保护地域原农业生态、原住民,在此基础上,走综合性的旅游开发道路。不宜大力进行度假区开发,应当采取生态旅游方式,培育当地居民和游客对自身文化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态景观,当地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给予一些生态补偿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4结语

农业景观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设计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若轻视对承载农作历史文化的农业景观资源的保护,忽略地域条件的“千村一面”或者将农业景观建设为都市休闲的“廉价游乐场”,将造成农业景观环境逐步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也会逐步破坏。保护、利用和发展农业景观资户种植风险和销售风险。同时,对于承保的保险公司,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例如减免部分税收,以此激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开发更多针对种粮大户的保险产品,通过保险代替补贴的方式,鼓励种粮大户种植生产水稻,从而营造当地水稻种植氛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广东省水稻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