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08-28 03:34:43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管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财政改革的稳步推进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决策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内容。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改革需求。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本单位的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预算、组织、协调、管控等工作的总称。与企业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与企业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显著不同;其次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净资产作为会计要素,不按资金投入者提供的资金比例进行经济利益分配;最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没有像企业中市场化财务管理收益分配、风险收益、融资等经济行为。

二、财务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在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的安全、国有资产的完整以及事业单位经营中的核算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控方法能够有效规避上述风险,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二)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绩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有效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可以说行政事业单位职责履行的好坏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从实践来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能够有效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水平,从而从客观上促进了其职责的履行。(三)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财务管理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中,它能够全过程、全方位对资金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进行监督,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有效反映出资金使用效率,为改进资金使用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

三、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虽然财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防范财务风险、履行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受管理制度和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一)绩效预算管理不完善,有待改进。自2011年我国开始推进绩效预算管理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预算编制存在重总量轻分配、透明度偏低的现象,导致预算资金的分配效率不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透明度的要求相比,我国预算编制一直以来缺乏公众的监督,透明度有限;虽然推行了绩效预算管理,但是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经常存在重总量轻分配的问题,预算多以短期为主,没有对资金项目的远期规划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导致预算资金被主要应用于短期投机性项目中,而对一些中长期资金不能具体落实,从而导致绩效预算资源分配效率较低,资金浪费严重。2、在绩效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的刚性约束力不足,存在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随意和超支、挪用预算资金的现象。3、缺乏对绩效预算的评价与监督。实施绩效预算管理,虽然将一部分指标予以量化,使得评价与监督工作客观性增强,但是在实践中,受管理层对其重视度的影响,导致在实践中绩效预算评价的约束力不强,并且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度不够,从而导致绩效预算缺乏有效监督。(二)政府采购业务不规范,存在财务管控风险。政府采购制度是国家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而制定的制度。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对各项采购业务进行了具体规范,在实践中审批程序较为复杂且主管部门监督严格,因此部分单位在涉及需要审批的政府采购时,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审批和监督,不进行公开招标,从而给单位的资金管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四、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实施对绩效预算的全过程管控。1、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和批复要规范、科学。绩效目标设定是否科学主要取决于其是否与本部门的管理目标高度相关,是否可衡量和具体,以及在预算期内是否可实现,并且预算绩效计划要有详细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为实现绩效目标的工作途径和流程以及所需资金等。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审核绩效目标,审核的关键点应当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点:部门职能与绩效目标的关联度水平、实现绩效目标的措施的可行性、实现绩效目标的预算资金的合理度等。绩效预算目标的批复应当与绩效预算同步,并且批复的目标应当严格按照清晰、可量化的标准,从而为绩效预算的执行监控和进行绩效预算的评价提供便利和基础数据。2、必须对绩效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对预算绩效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控是保障预算执行的有效手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监控机制,及时汇总绩效运行信息,对于出现预算偏差较大的情况要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以促进绩效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要对预算追加、调整加强审核管控,提高绩效预算的刚性约束力。3、提高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应当从三方面着手:(1)绩效预算管理部门需建立完善的反馈和应用制度。各绩效预算执行单位应当根据归口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增强支出责任,提高管理水平。(2)绩效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具体执行单位下一年度的预算挂钩,从而达到节约预算资金,优化资金配置的目标。(3)绩效预算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绩效预算支出情况以及评价结果,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提高预算支出的透明度。(二)优化政府采购管理,降低财务管控风险。笔者认为,要想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降低财务管控风险,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设立政府采购的规范流程2、在上述流程图的基础上,建立政府采购的归口管理制度,明确单位各部门在采购管理中的不相容职责,以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对于将部门预算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涉嫌舞弊的采购行为,财务部门要坚决抵制,同时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进行全程参与监督,从而有效防范政府采购中舞弊风险。3、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制度,以提高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管控。当前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行为的评价仅停留在节支率(执行价格与预算金额的比率)这一指标上,但单一的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反映问题的实质。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满意度调查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综合两方面得出相应的绩效评分结果,并以此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和实施奖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的形式来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指导,促使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财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单位日常管理中要加以重视,每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管理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

作者:刘征 单位:茶港老干部生活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芬.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7,(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