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盈余管理及其性质探讨论文

时间:2022-12-13 03:29:00

如何理解盈余管理及其性质探讨论文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不断暴光,人们对会计的诚信问题给予了极大的不信任。但同时,让人们更为震惊的不是造假,而是那些合法的利用盈余管理对利润的调节。也有人认为,盈余管理是必要的,对公司的发展有好处。那我们到底如何来理解盈余管理及其性质?本文试着作一简单探讨。

关键词:盈余管理财务报告职业判断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盈余管理的话题越来越多,随着话题的增多同时也存在颇多争议。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呢?一个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好(利大于弊)还是坏(弊大于利),亦或好坏参半?诸如此类问题,在会计界引起了广泛争论,目前仍未达成共识。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从长远来看争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我们的看法一点点更趋近真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笔者也将就盈余管理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谈到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有三种比较权威还算比较广泛认可的定义。其一是美国的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这样写道:“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其二是美国的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还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Hedyt和Wahlen于1999年提出的,他们这样解释盈余管理:当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利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此产生了。

虽然不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如,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层(经理、董事会或控股股东);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种蓄意的、有目的的行为;第三,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或一些相关利益者;第四,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也许在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还会给其他人带来利益,但这不是他们的初衷只是副带结果而已)。

我们对盈余管理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下面再来探讨一下盈余管理是好是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应否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的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你是站在哪个角度来对其评价。如果不先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我们把立场分为这么几个方面:1、站在国家立场(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站在管理者角度(得到最大的报酬);3、站在投资者角度(能得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4、站在政府加强税收的角度;5、站在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角度。我们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探讨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通过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理解,我们知道,进行盈余管理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财务报告(主要是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告是提供给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那盈余管理的好坏问题就变成了,进行盈余管理和不进行盈余管理提供的财务报告哪种更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问题。美国FASB在SAFC中写道: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与我们研究盈余管理所站在立场是吻合的。

现在我们可以探讨盈余管理好坏的问题了。财务会计有四个基本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我们以确认为例来作一下描述。第一步确认为最终提供出有用的财务报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保证了有用的信息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最后反映到财务报告中去。如果对重大的、有用的财务信息没有确认,那这些信息就进入不了会计系统,最后也就反映不到财务报告中去,这样就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同样,一些无用的财务信息甚至虚假的财务信息我们就不要确认,否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一些无用的信息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也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由此看来,确认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任意进行确认,那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确认有四项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确认不能随意,但我们从这些确认的基本标准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标准是一些定性的标准,仍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确认不确认,什么时候确认,确认多少?这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正是这一点给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这更增大了确认的难度,同时也增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会计活动离开不开职业判断,它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主观性的职业判断就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会计人员以具体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实质、特点为依据,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来判断,不能考虑任何私人利益。很明显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这一点的,他在判断方面站在了管理者一方,考虑的是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有害的,也就是我们不应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我们应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因为盈余管理是杜绝不了的)。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很多,对这些原因的分类方式也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都可以进行一种分类。在这里,笔者从盈余管理为什么会产生及盈余管理为什么能产生两方面入手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为什么会产生盈余管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是很明显的,就是两个字—利益。谁的利益?当然是管理者的私人利益。

随着公司制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利益的群体。当然有时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我们说他们的利益一致总是相对的,而利益的不一致是绝对的。

根据公司的理论,经营者与所有者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经营者总是比所有者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经营者就会利用此优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举个例子:根据合约,当企业下年利润达到1000万时,经理就能拿到100万元奖金。那么,在下年的经营过程经理就会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做出估计,如果经理预计:1、在正常情况下利润达不到1000万,但相差不多,这时他就很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来调增利润以达到目标。如,利用冲回资产减值的方法。2、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目标时,他又极可能尽可能在本期多确认费用、少确认收入来个bigbath为下年盈利做好准备。3、利润将会远远超过目标,那经理又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隐藏一部分利润以备后面年份使用。因为,超额部分没有奖金,达到目标就可以了。

在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可能会有如下情况:1.管理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损害或降低了提供报表的有用性。2.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没有降低甚至提高了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情况1是我们所讨论的典型盈余管理行为所致。至于情况2不再我们所说的盈余管理范畴。因为,根据我们前面的论述盈余管理的结果就是会损害财务报告的有用性,那我们如何来理解管理层获得的私利呢?正如前面所说,所有者和经营者有相对的利益一致的地方,这里管理者获得私利而同时所有者也同时获得了利益——报表有用。这是一种双赢的结局。这也是我们公司制企业希望看到的一种局面。其实理论中的激励成本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可见,关键不在于管理者是否获得了私利,能否提供有用的财务报告才是关键。而盈余管理会影响财务报告的有用性继而给管理者带来私利,也就是说利益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

(二)为什么能产生盈余管理

在谈为什么会产生盈余管理时,我们提到了一个理论,其中有一点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这一点其实也是盈余管理为什么能够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信息的不对称为盈余管理产生提供了先天土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制度方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对许多业务的核算都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方法。企业的数量成千上万,性质又各有不同特点也各不一样。我们总应该相信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从众多方法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这个层面考虑,在核算上搞一刀切是没道理的,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一些怀有私心的管理者钻了空子。

那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能不能为了堵这个空子而把所有的业务处理方法都限定为一种呢?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英国会计准则在序言中指出:“会计准则并非僵硬不变的条文的汇总,它不能取代根据各种信息做出判断和活动。”FASB在SFACNO1.中提到:“尽管在整体上财务呈报笼罩着一层精确的光环,但具体到财务报告,只有极少数计量不是估计。”美国会计学家佩顿也指出:“现代会计需要在许多场合运用估计和判断。”可以看出,会计判断始终贯穿于整个核算程序中,而存在判断,那有意图的人就可利用这一点进行盈余管理,既然不可避免是否我们就应听之任之呢?当然是否。因为,盈余管理损害报表有用性,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可以改进我们的相关准则、制度,完善我们的会计准则、制度,尽可能堵住进行盈余管理的漏洞,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除了准则、制度的灵活性为盈余管理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外,其滞后性是另一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业务是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有的业务、工具,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就是最好的说明。由于新出现的事物在已有的准则和制度中并无明确规定,这也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三、减少盈余管理的措施

如何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最大程度上一致起来。也就是说你为我谋了利那你自己也会获益,假如你损害了我的利益那你也将受到损失。像我们文中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企业只用实现利润这么一个指标来决定对管理者的奖惩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会使管理者采取一种行为利了自己而损了投资者。

(二)证监会相关政策的制定(针对上市公司)。比如,对公司的上市、配股等问题,要规定一系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指标。如果管理者想通过盈余管理达到某些条件必然有损另外的规定条件,让他顾此失彼。让那些真正是有潜力、经营能力强的公司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当然关于限定条件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还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三)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制定。对于准则的灵活性,我们应尽可能减少公司的一些可选择性,以弥补一些漏洞。如新准则规定对于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不准再冲回就是很好的措施。对于滞后性,相关部门应成立专家组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及时采取措施以对其进行规范。可先颁布一些临时性指导法规,待成熟后再正式颁布行成正规制度。

(四)完善的信息披露。盈余管理不违法,没有违背相关准则和制度,也就是说通过盈余管理反映出来的报表不是错的,只是不合理,不能直接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信息使用者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只要披露是完善的,那不管企业如何进行了盈余管理,他们都能够识别不同的质量盈余数字,从而对企业的价值做出无偏估计。然而对于使用报表的投资者来说一部分是有专业水准的,一部分是不太专业的。对于不太专业的投资者来讲,他们没有足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们仅仅关注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如,利润),然而管理者往往就是做这些指标的手脚。对于不太专业的人士来讲,这几个被做过手脚的指标就会误导他们的决策。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呢,他们会从这几个关键指标出发,结合披露的一些相关信息还原企业的真实面目。然而当披露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没披露出来时,那专业人士还原后的还不是企业真实面目,近而也误导这部分投资者。但披露完善的话这部分投资者就能把报告还原成对自己决策最有用的信息。披露完善也不意味着披露越多越好,披露的多相应的披露成本也会增加,另外还可能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那就得不偿失了。关于披露的内容也是值得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公务员之家

(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说注册会计师是企业提供报表有用性的最后一道保障一点不为过。如果说使用报表的人有专业和不太专业之分,那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是专业人士中的专业人士。他们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假如前面所说的种种限制均被企业逃过,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有识破的专业能力的,他们应把握住最后这一关,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以帮助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Beaver,W.H.,1968,“TheInformationContentofAnnualEarningsAnnouncements”,EmpiricalResearchinAccounting:SelectedStudies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4]蒋义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之实证研究—EPS和ROE临界点分析[J],上市公司研究论从,1998。

[5]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M],三联书店,2000。

[6]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4。

[7]张永奎,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财务会计研究,2002。

[8]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