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裁判检察监督方式的运用

时间:2022-03-23 09:59:04

民事裁判检察监督方式的运用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院较少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所以有些案件当事人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非诚信的诉讼行为,骗取法院作出对其有利的裁判文书,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进一步强化检察院对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检察以及监督力度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如何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更好的综合运用检察监督方式,解决非诚信诉讼行为成为了本文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事诉讼;裁判检察监督;综合运用

在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一些案件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利用诉讼规则,采取所谓的“诉讼技巧”进行非诚信诉讼,骗取法院作出对其有利的裁判文书,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影响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冲击了司法权威。如何更好的应用民事裁判检察监督方式,解决有关对非诚信诉讼行为进行否定性裁判很有必要。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不诚信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滥用诉权。1.虚假诉讼。虚假诉讼指的是民事诉讼案件的原告与被告二者之间并非真实存在纠纷问题,但二者联合起来虚构案件事实以及证据,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是被告跟原告二者串通起来,被告故意向原告出具虚假的借条等不真实材料,构成虚假的债务关系,利用法院的调解或者是审判的合法形式,将自身的财产进行转移,或者是逃避自身的债务,损害他人合法权益。2.重复起诉。重复起诉指的是案件当事人在案件系属诉讼之后,到法院作出裁判之前,针对同一案件又向其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是表现为当事人对于所发起诉讼案件的法院未生效或者生效后对裁判不服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提出上诉或者没有通过相应的法定途径再一次启动再审程序,而是针对此案件再次提出诉讼。(二)滥用诉讼权利、不履行以及不当履行的诉讼义务。实践生活中常见的不诚信诉讼行为:(1)恶意向法官提出管辖权的异议;(2)被告方故意在相应法定规定的时间内不提交答辩状或者是不进行实质性的答辩,在庭审过程中突然提出令对方当事人始料未及的抗辩主张;(3)没有提供任何正当理由,故意拖延举证,造成举证突袭;(4)恶意提出一些没有理论依据的回避申请,或者是不合适的时刻上提出回避申请,以此来拖延案件诉讼的时间;(5)伪造、提供虚假案件证据与资料;(6)诉讼过程中做出反悔以及一些不实事求是的诉讼行为;(7)举证妨碍,指的是不负有证明责任的案件当事人一方通过作为或者是不作为的方式,妨碍有证明责任的案件当事人一方通过作为或者是不作为对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对其案件事实主张的证明。

二、检察审判监督的主要方式

(一)抗诉。抗诉是我国检察院常见、常用的方式之一,在对其他国家不同地区的立法考查中不难发现,但凡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行明确规定的,几乎无一列外的都规定了抗诉这种监督方式,比如: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当中有关320条就有指出。针对民事诉讼案件中不诚信诉讼行为,当检察机关发现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作出的终局性裁判以及决定确实存在错误的时候,检察机关可以参照审判监督程度再次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进一步通过抗诉程序推进执行程序的办事效率,进一步实现执行效果的公正性,最终保护当事人的最终合法权益[1]。(二)再审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是我国针对我国民事诉讼实际情况以及司法实践进行创立的,是司法修订后新增加的一种监督方式,除了司法监督对象没有发生变化之外,再审检察建议针对抗诉制度订立的基础上做出了合理的调整,监督主体变更为原生效裁判文书的人民法院相关的同级别检察院,监督效力并未对其进行明确规定。面对民事诉讼中不诚信诉讼案件,此种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人民法院自行启动相应的再审程序,纠正初审由于没有准确核实民事诉讼案件的真实性而造成的违法行为,同时也很好的弥补了基层检察机构中没有抗诉监督权以及检察机关没有办法实现的同级监督中存在的不足,建立监督的范围更加广泛,监督主体更加平衡的相关检察审判监督管理制度,对不诚信民事诉讼行为进一步严厉打击与防范,节约一定的司法资源,有效提高不诚信民事诉讼案件的监督效率。(三)程序监督检察建议。程序监督检察建议是我国检察机关各个检察业务中非常普遍的应用方式之一,但在民事诉讼法最终确立的程序检察监督不管是针对监督检察的对象,还是采用的监督方式都是全新的。民事诉讼当中的程序检察建议更适合的对象不是裁判文书,而是裁判人员在裁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同时不管该违法行为是不是造成最终错判的原因。审判人员在整体审判过程中一样要参照相关法律处理案件[2]。因为审判具有一定时间期限,审判的程序较多、层次复杂,审判人员在做出审判的时候,假设不严格参照相应的程序进行,不严格依据法律行事,错判的情况非常容易发生,特别是在不诚信民事诉讼行为的诉讼过程中,一旦没有对不诚信诉讼行为案件严格依据相应的程序进行,在审查过程中省略审判程序,造成资料真实性审核不到位,非常容易造成错判、误判的情况发生。因此对于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同时更加注重审判过程中审判人员的基本要素,进而从源头上保证案件裁判的公平与公正,尽可能的预防或者减少人为案件裁判错误情况的出现。

三、综合应用多种方式

(一)勇于应用多种监督方式。对民事案件裁判的监督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当中的首要职责,民事纠纷的原因众多所以综合应用多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监督多元化、层次更加立体,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纠正法院的错误裁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人民法院审判程序自身监督的效果。需要监督者将自己心中畏难的心理克服掉,调节审查过程中的消极心理,忠实履行每一项检察职责。针对不诚信诉讼行为,在应用抗诉方式的时候,要重点解决借卷难以及改判难的问题,还包括一些投诉质量不高以及后期跟踪不到位的民事诉讼案件[3]。在应用检察建议方式的时候,在效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多加沟通来协调解决问题,实践经验欠缺要善于勤加学习与积累进行弥补,始终保持严谨的监督方式,对不诚信诉讼行为给与否定性裁判,对案件虚假双方的虚假违法行为给与相应的法律制裁。(二)善于使用多种不同的监督方式。根据监督对象与条件的不同,可以有选择的应用合理的监督方式,是获得有效监督效果的基本前提。首先,抗诉跟再检查建议方面的选择跟配合。抗诉跟再审查建议的适用条件是一样的,但是两种监督方式的适用主体以及效力是不一样的,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的同级的检察院在决定上是需要提请上级检察院进行抗诉,还是向同级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的时候,应该区分不一样的民事诉讼案件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

四、不诚信民事诉讼案例分析

本院受理的张某某诉康某某、林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承办人通过对案件的分析研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终于锁定了张某某涉嫌虚假诉讼的证据,依法向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完全采信了本院的检察建议,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最终判决驳回张某某的诉讼请求。民事诉讼首要要遵守诚信诉讼的基本原则,只有当事人在实施民事诉讼活动的时候,始终坚持诚信参与、文明诉讼的基本态度,积极配合相关法院进行民事案件的处理,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与正义。不诚信诉讼案件在法律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我国于2013年1月1日针对民事诉讼法中,第一次将诚实守信的诉讼基本原则规范到民事程序法当中,规范并限制当事人的不诚信诉讼行为,预防诉讼权利的滥用,同时增加对恶意诉讼的处罚条例。其中112条就明确规定了。诉讼案件当事人之间不诚信串通,企图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相关人民法院应该依法驳回,不能够根据不诚信的严重程度给与一定程度的罚款、拘留。严重的情况,依法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五、结束语

针对非诚信诉讼行为进行否定性裁判这类民事案件的处理,在检察监督中不能单纯的采用一种处理方式,要根据民事诉讼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案件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案件处理方式,通过抗诉、再审查建议以及程序监督检察建议的灵活运用,将民事裁判检察监督方式的综合运用到民事监督案件处理中,是我国检察机关解决民事监督案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敏.民事检察类案监督的界定及其实施路径[J].中州学刊,2017(07):52-56.

[2]宁瑞.论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27-30.

[3]胡思博.民事检察监督证据的运用规则[J].当代法学,2017,31(01):133-143.

作者:许立民 单位:浙江省龙游县人民检察院